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蔡忠伟 《甘肃科技》2009,25(3):133-134
在民用建筑中,有粘结预应力在跨度达26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上使用比较少,兰州地区尚未使用过。施工的模板支撑、钢筋绑扎、波纹管、预应力筋及锚具安装、混凝土浇筑、预应力筋张拉、灌浆和封锚等工序都成为关键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
佛山市某污水处理厂工程有4座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沉淀池,本文介绍其非预应力筋、预应力筋、模板体系、混凝土和预应力筋张拉等池体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3.
预应力施工是一项专业性特强的新技术,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现浇后张预应力施工质量评定标准和完善的质量管理文件。笔者根据众多无粘结预应力工程的施工监理及现场测试的实践,分别对施工准备阶段、预应力筋敷设阶段、混凝土浇捣阶段、预应力筋锚后保护阶段提出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优点,对其预应力混凝土制备、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施工要求和质量控制和安全措施分别进行了阐述,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青岛市某中学教学楼现浇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双向板屋盖设计实例,系统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双向板的材料选择、预应力工艺及线型、荷载取值与内力计算、预应力筋与非预应力筋的选配、板裂缝及变形的设计过程,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用于大跨度房屋结构日益增多,由于预应力技术的采用,其施工受力特点变得比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加复杂,考虑施工过程对结构的受力影响,对无粘结预应力框架结构进行力学分析,设计时将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7.
济南齐鲁宾馆二期工程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结构体系,使大柱网现浇整体楼盖设计与施工某些问题得以解决。本文重点介绍了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结构的施工技术。实践证明,该结构体系可靠合理,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8.
活性粉末混凝土是一种新型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为了详细评估非预应力筋配筋率、预应力筋配筋率、混凝土强度、非预应力筋屈服强度等对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上述各种参数影响下的无粘结预应力砒,C简支梁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得出随着非预应力筋配筋率和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配筋率的提高,跨中极限弯矩增大,跨中极限挠度和钢绞线应力增量降低;随着非预应力筋的屈服强度、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提高,跨中极限弯矩和挠度也缓慢增大,力筋应力增量相应增加。为实际工程预应力RPC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
无粘结预应力双向板张拉损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6块无粘结预应力双向板的试验,研究了板中无粘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损失及其相互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两个方面张拉钢筋的交互影响很小,设计中可不考虑;当预应力筋间距大于3倍板厚时,可不考虑相邻张拉的影响,同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林齐武 《科技信息》2010,(23):J0318-J0318,J0276
无粘结预应力是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的一种新的施工工艺,由于其具有无需留孔与灌浆、孔道摩擦力小、预应力筋易形成跨度曲线、施工简便等优点,在建设系统得以推广并广泛应用。本文对无粘结预应力平板施工技术进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无粘结CFRP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板因配有一定数量的非预应力有粘结钢筋,其在整个加荷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塑性内力重分布现象。利用无粘结CFRP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板全过程分析程序,考察中支座控制截面综合配筋指标、跨中控制截面综合配筋指标、预应力度、加载方式、跨高比及CFRP筋弹性模量等参数对该类连续梁板弯矩调幅的影响规律。基于仿真分析结果,建立了该类连续梁板弯矩调幅系数计算公式,可以此为依据进行连续梁板的塑性设计。  相似文献   

12.
一种CFRP筋在预应力混凝土梁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纤维增强塑料筋(CFRP筋)是一种强度高、密度小、耐腐蚀性能良好的非金属材料,可以替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普通预应力钢筋,有较大的发展前景.本文对一种国产CFRP筋应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梁中的相关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在混凝土中的粘结性能、张拉阶段的预应力损失以及梁试件的受力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筋及其配套锚具适用于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中,相应张拉阶段的预应力损失以及梁试件在加载阶段的受力情况与普通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粱相似,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及施工特点。着重介绍了混凝土模板的设计与施工、预应力筋铺设定位、混凝土施工、张拉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某工程的预应力混凝土施工,着重介绍了后张法的无粘结和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并对预应力工程在施工中常见问题加以探讨,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地分析有粘结、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利用结构分析软件MIDAS CIVIL分别建立了有粘结、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通过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研究了两种结构的动力特性与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满足建筑结构抗震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6.
通过12块单向板和11根简支梁的试验,分析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受弯构件的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和极限抗弯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当非预应力有粘结钢筋受拉区截面积的配筋率大于0.4%时,配筋指标和跨高比是影响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和极限抗弯强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预应力筋极限应力经验公式,并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受弯构件进行了全过程分析,理论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7.
文章先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概念进行了简单的说明,重点对无粘结筋的制作、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锚具以及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等效荷载法计算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把预应力对结构的作用作为一种等效的外荷载,用结构力学的方法计算结构内力,配置适量的非预应力筋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9.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中的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没有粘结,二者应变不协调,采用传统的平均应变平截面假定理论无法正确分析梁的工作性能,给相关研究带来了一定困难的情况,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方法,从材料本构关系、单元选、模型建立等方面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模拟分析过程,并将模拟分析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供相关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无粘结筋能够在混凝土中滑动,计算时不能采用有粘结力预应力筋所用的平面假定来确定无粘筋中的应力,应采用公式和试验值比较的方法确定有关设计参数,研究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板桥的应力分析和极限应力计算方法以及施工质量控制方法,为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了可参考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