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11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研究了影响裂缝闭合的主要因素:预应力筋配筋率、非预应力筋配率、跨高比、荷载作用方式。用无粘结配筋指标βpc和换算配筋率αpρ这两个参数来反映对裂缝闭合弯矩的影响,应用名义拉应力建立了闭合弯矩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延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6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研究了影响其延性的主要因素:非预应力筋配筋率、预应力筋配筋率、跨高比和荷载作用方式。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受拉区非预应力筋配筋率和预应力筋配筋率的增大,梁的延性逐渐减小;随着受压区非预应力筋配筋率的增大,梁的延性逐渐增大。荷载作用方式对梁的延性有一定影响,跨高比对延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依据试验结果建立了位移延性比与综合配筋指标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3.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变形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26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试验,研究了影响无粘结梁变形的主要因素:预应力筋配筋率、非预应力筋配筋率、跨高比、荷载作用方式,将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对于无粘 最大挠度的影响,用无粘结配筋指标和综合配筋指标之比η和换算配筋配筋αpρ这两个参数来反映,并且采用与国内有关规范相一致的直接双直线法,在单调荷载作用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变表计算基础上,建立了任意荷载作用下的无粘结部分尖力高强  相似文献   
4.
无粘结预应力双向板张拉损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6块无粘结预应力双向板的试验,研究了板中无粘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损失及其相互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两个方面张拉钢筋的交互影响很小,设计中可不考虑;当预应力筋间距大于3倍板厚时,可不考虑相邻张拉的影响,同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强度等级的高强混凝土和配筋率的偏心受压短柱试验基础上,通 过对高强混凝土极限压应变的取值、受压区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形式的选 取及等效应力图形简化处理,建立起一套计算方法,并推导了相应的计算公 式.本计算方法,对工程设计和计算具有一定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15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探讨了配筋特征参数β0和跨高比l/h对预应力增量和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给出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两种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研究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电杆产生纵向裂缝的机理,并采用钢纤维来抑制或限制电杆纵向裂缝的发生和发展;进行了电杆纵向裂缝控制措施的试验研究;还对钢筋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电杆试件进行了抗冻性和抗腐蚀性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对工程应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无粘结预应力双向板变形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6块无粘结预应力双向板试验,研究了影响双向板变形的主要因素;结构形式、预应力筋配筋率,将边梁对简支板跨中最大挠度的影响转化为荷载与支座条件系数来考虑;对两个方面的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对简支板跨中最大挠度的影响,用换算配筋率(αpρ)参数来反映,建立了无粘结预应力简支板短期刚度和变形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