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附地菜属及鹤虱属是紫草科、紫草亚科中的二个大属。附地菜属约57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中部、中国、日本、朝鲜、菲律宾、北婆罗洲及巴布亚新几内亚。我国有34种,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部的云南及四川。鹤虱属约61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的温带,非洲及北美洲也有。分布中心是苏联的中亚地区。我国有31种,集中分布在新疆,多生长在半荒漠或荒漠地带,内蒙古、甘肃、青海、河北及山西等省(区)亦有。  相似文献   

2.
耕地地力评价通过定量的方法对耕地进行分等定级,可以摸清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土壤肥力状况及分布特征、土壤障碍因素,为政府和农业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对指导当地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有重要作用.耕地质量空间差异程度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文章引入经济学中的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对忠县耕地地力评价结果———各等级水田、旱地的质量差异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忠县二等地、三等地的水田在各乡镇分布很均匀,一等地、四等地的水田在各乡镇间分布差异较大;忠县的四等地、三等地、二等地的旱地在忠县各乡镇分布较均匀,一等地、五等地的旱地在忠县各乡镇分布不均匀,过于集中于某些乡镇.该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基本相符,通过经济学简单的模型来分析耕地质量差异程度既简便又直观,为耕地地力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判断、指导丘陵地区的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已建立工艺过程精度参数分布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包括正态分布、瑞利分布和差数模分布),论述工艺过程精度计算机诊断分析程序的原理和方法。内容包括数据处理;工艺过程精度稳定性及分布稳定性的判定;绘制用于诊断分析的分布图及(?)-R 图;计算并确定有关分布特性参数、废品率、工艺能力系数等,为诊断分析工艺过程精度提供可靠地定性和定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刺五加抗疲劳功能实验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五加类植物在祖国医学中早已广泛应用。中药五加皮历来受到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的重视 ,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 ,列为上品 ,它作为药品的历史已有二千多年[1 ] 。五加属植物全世界有 35种 ,分布于东南亚喜马拉雅山脉地区、菲律宾和马来半岛[2 ] 。我国产五加属植物共有 2 6种 ,分布几乎遍及全国 ,供药用的达1 3种以上。刺五加 (Acanthopanaxsenticosus)为其中一种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宁夏[1 ] 、陕西及四川等地。朝鲜[3 ] 、俄罗斯远东地区及日本北海道等地亦有分布和种植[4] 。目前 ,国内外已将刺五加作为与人参具…  相似文献   

5.
懒猴科有5属9种,主要分布于非洲、印度和东南亚等地,有2个属分布于亚洲,我国仅有蜂猴属,分布于云南西南部和广西西南部。目前蜂猴属所有物种均已列入CITES附录Ⅱ和国家一级保护物种名录。从分类、分布和进化等角度综述我国蜂猴属猴类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及物种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一种基于投资者期望收益的风险度量方法,并给出该风险度量在Laplace分布、混合正态分布、T分布等具有重尾特征分布下的表达式及若干性质.由于这些分布能更好地拟合金融收益时间序列数据,故给出这种风险度量在重尾分布下的性质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选取河南省18个城市224个乡村旅游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10.1空间分析平台,采用集中化指数、经济—地理联系率、人口—地理联系率等指标,探讨其空间分布规律及驱动力.结果表明:从均衡度来看,河南省乡村旅游地分布比较均匀且各市均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从空间分布来看,乡村旅游地主要集中在中部、北部和西部,形成以市区边缘旅游带、山地景区旅游带、过渡区旅游带以及小规模旅游带等4个旅游地带.影响空间分布的驱动力主要有自然驱动力和人文驱动力,其中自然驱动力包括地貌、地形、河流等因素,而人文驱动力则包括经济、人口、交通、政策、高级别景区的辐射等.通过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精品线路、加强品牌建设等方面,有利于实现河南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镇江市节能减排及浅层地热能的有效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系统分析镇江市基础地质条件和岩土体热物性特征,结合浅层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地埋管地源热泵开发利用进行适宜性分区.研究区总面积752.4 km~2,地埋管地源热泵的适宜区面积422.55 km~2,主要分布在江心洲、世业洲、高桥、大港及丹徒新区等地区;较适宜区面积116.09 km~2,主要分布在市区、谏壁等地区,两者占全区面积的71.59%.研究成果可为镇江市及其他地区合理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运用分形几何学的方法,分别测算了渭河盆地活断层系的分维数和地震、滑坡及地裂等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的分维数。结果显示,渭河盆地活断层的分布分维数与地质灾害的分布分维数强弱关系相一致,定量地证明了活断层对渭河盆地地质灾害有着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亚洲安息香植物的地理分布,探讨它的起源及散布,中国西南地区是该科的最早分化中心,而马来西亚及南美洲等地则是它的次生分化中心南岭山地可能是它现代的分布中心和保存中心  相似文献   

11.
徐胜利  刘江林 《甘肃科技》2010,26(16):170-172
沙棘浑身都是宝,在迭部林区分布范围越来越广。介绍了沙棘播种育苗及造林技术,包括采种、育苗地选择、整地作床、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和造林及抚育管理等内容,从而为沙棘的苗木繁殖及造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近40年来丹顶鹤(Grus japonensis)在我国的主要分布情况及变化,探讨我国现阶段丹顶鹤的就地保护状况,分析丹顶鹤分布变迁的可能原因,为今后丹顶鹤的保护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基于1976年《中国鸟类分布名录》中记述我国丹顶鹤的分布情况,通过文献查询、部门咨询等方式,系统搜集丹顶鹤的历史分布资料,将分布信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分类,分析丹顶鹤繁殖地、越冬地分布的时空变化特征,比较不同时间阶段丹顶鹤保护区的就地保护成效。结果 自1976年以来,我国丹顶鹤新的分布地在多个省区逐渐增加,截至2019年,有丹顶鹤分布记录的自然保护区达119个,分布在16个省区,丹顶鹤繁殖与越冬分布界限也发生了改变。其中,丹顶鹤繁殖分布区由以往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区域转换为现在集中分布的繁殖地所在自然保护区,丹顶鹤越冬分布区由以往长江中下游的多地分布转换为现在的三地分布,即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全国已建立57个丹顶鹤保护区,国家级、省级、县市级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分别为30、18、9个,各占总数的52.6%、31.6%、15.8%。结论 近40年来,我国丹顶鹤种群的新分布时有报道,其分布现状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由此推测,人为因素的干扰与自然气候的变化是导致丹顶鹤分布变迁的主要原因,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其他突发事件也共同影响着丹顶鹤的分布。  相似文献   

13.
对《图书情报知识》2000—2003年发文引文情况、发文地区分布、论文作者群变化规律、论文合作率、论文产出率及作者系统单位分布等进行了计量分析与评价,比较客观地揭示了近几年来图书情报学科研人员进行科研活动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4.
通过深入分析桩基沉降组成、应力传递机制、附加应力分布、施工过程中上部结构刚度的形成及其架越效应,揭示了传统设计的桩基蝶形分布沉降与马鞍形分布反力形成的机理.均匀等刚度布桩是蝶形沉降的根源,桩顶反力马鞍形分布主要缘于地基蝶形差异沉降及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刚度效应.有针对地提出了减轻这种不利分布影响的概念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15.
采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广东省温泉旅游地的空间结构及演化发展. 结果显示,广东省温泉旅游地空间分布呈集群分布态势,集中程度较高,空间分布极不均衡,珠三角和粤北山区分布密度高. 其演化发展经历了室内温泉、露天温泉、主题温泉和度假温泉等4个发展阶段,主要受资源禀赋条件、客源市场条件、交通条件变革以及旅游市场消费变化等因素的驱动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及引文数据库,统计了《轧钢》2000—2009年间载文被引情况,对该刊的被引频次分布、被引论文年代分布、被引期刊分布、被引论文的作者分布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出了2000—2009年的即年指标和影响因子,客观地评价了《轧钢》的学术水平和办刊质量,并为该刊今后的发展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7.
周洁晨  林靖  付琦琼  夏雪  段和平 《江西科学》2021,39(5):858-860,914
基于2019年江西二维和三维地闪定位资料,从探测站点分布、时空分布、电流强度、电流陡度、地市密度分布、地闪空间分布等多方面,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二维和三维地闪定位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地闪定位资料监测雷电活动存在的一些差异,指出三维地闪定位资料的优势与不足,为三维地闪定位资料在江西雷电监测与应用业务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作者从化石记录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介绍了大熊猫的系统演化历程及不同时期的地理分布情况.从出土的化石材料可以看出,大熊猫在地质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黄河及珠江三大流域,包括了从北京周口店至两广以致东南亚一带的广大地区.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猫家族演化进程中最繁盛的时期,至晚更新世末期开始转向衰落.在地史分布变迁上,自始熊猫出现以来其分布范围经历了向东、南及北方扩张的过程,而自更新世末期以来则从北、东、南三方向西退缩,现仅残存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大熊猫家族地史分布范围的变化可能既受物种自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同时也与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然而,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影响大熊猫家族地史分布变迁的主要因素可能并不相同.气候变化和青藏高原的隆起可能是影响更新世大熊猫种群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而自全新世以来,人类活动极大地塑造了大熊猫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36例盆腔炎的超声图像表现及特征,总结盆腔炎在超声上主要表现为盆腔积液、宫内实质回声分布不均匀、宫旁团块、子宫增大、输卵管积液等表现,并结合分析了盆腔炎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理,归纳出急性盆腔炎主要表现为盆腔积液、宫内实质回声分布不均匀及子宫增大,慢性盆腔炎则主要表现为盆腔积液、宫旁炎性团块及输卵管积水,超声诊断中须与盆腔占位、宫外孕等相鉴别,结合病史,可较准确地诊断该病。  相似文献   

20.
地统计学在土壤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统计学目前在土壤科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利用地统计学探索土壤特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异规律,已经成为认识土壤特征的一个重要工具.在对地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及地统计学在土壤物理特性、土壤养分、土壤盐分、土壤重金属等土壤特性空间变异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