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讨自然科学课程中如何实施素质教学,强调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素质,同时也分析了中学自然科学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在20世纪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正在引起生物科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领域的一场革命,尤其是与化学、物理学等有关自然科学发生高度的双向渗透和综合,使宇宙中的各种现象,对象性质不能截然划分,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化学、物理学研究与生命现象的联系,同时也引发了综合的自然科学教育产生。综合自然科学教育,使一些跨学科的教育内容,以综合课程形式开设,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避免割裂科学知识,使学生学会主动求知的方法,增强他们对世界的整体认识能力和横向思维能力。在基础教育中,科学综合课程内容所包含的人口教育、青少年性教育、生态平衡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等内容是与生物科学有关的或本身就是生物科学问题。因此,在重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潮中,科学课程的综合,生物科学知识内容往往起着人与自然联系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重要途径,如何更好地在课程较少的研究生教育以及思政元素相对较少的自然科学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需要深入探讨。以研究生自然科学课程微生物与发酵技术为例,通过对专业课思政元素的挖掘,将思政元素“基因式”嵌入课程中,从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提升、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及教学反思等几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执教能力以及在其他相关自然科学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改革中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立呼唤高素质的科学教师,高师培养中学理科分科教师的一贯模式必须要打破,自然科学专业的设立或理、化、生分科院系互选课程是高师培养科学教师的两条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5.
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是大众教育型的、全方位培养科学素质的课程,中学科学教育应该全面体现传授科学知识、训练科学技能、教给科学方法、培养科学能力、传递科学精神、形成科学态度和观念、养成科学习惯等项教育目标,用素质教育思想对其中每项目标的深入阐述,都将丰富我们对科学教育内涵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本文调查了温州地区初中《自然科学》课程改革的实施现状,分析了学生和教师对《自然科学》课程的适应性,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温十二中初中《自然科学》合科教学的实施状况.温十二中的综合理科教学是温州市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典型.中学的课程改革涉及高师学生的培养目标,化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等问题,具一定的参考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陈彪  杨兴姣 《科技信息》2011,(15):150-150,100
生物学课程本身就是一门探究自然界生物的客观存在的自然科学,贯彻生物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所以生物学必然是一门充满辩证法的自然科学;作为一名生物科学专业的师范生,在最近几次的试讲备课的准备中,很大的一个发现就是:中学生物的教材体系中贯彻了诸多哲学观点,所以加强辩证唯物主义知识在生物教学中的渗透,将会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生命科学的真实性。本文从一个实习生物教师的角度对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自然科学教师的培养及职业标准的研究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焦点之一。本试就美国对初中级教育中对自然科学教师的职业准备及其培养标准加以介绍和描述,特别是对美国七十年代以来对自然科学教育由重视到不重视再到重视的具体过程分析,以此为我国自然科学教师的培养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很长一个时期以来,在许多人的认识上存在一个偏见,即认为科普事业只是普及自然科学知识,而普及社会科学知识则不在这一工作之列。目前流行的相当一部分教科书.在给“科学”下定义时都是仅从自然科学出发,在自然科学意义上确定其内涵的。中国科普网所列的科普内容有12类,全部为计算机、物理学、电信学等自然科学门类。  相似文献   

11.
《自然科学》是建囚后第一套正式出版,集理、化、生、自然地理为一体的综合教材。它具有与以往传统教材明显不同的特点。我国现行高师理、化、生等学科的教学目的是根据传授分科教学设置的,它与《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目标、方法并不完全一致。所以目前高师上述学科的毕业生要担负帕然科学》课程的教学任务,需要有一个熟悉过程。作为高师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就《自然科学》教材作一番研究,了解其特点,促使理科教学适应中学的改革,适应《自然科学》教材在我省全面使用的局面。《自然科学》教材具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教材以义…  相似文献   

12.
技术科学作为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之间的桥梁,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工科大学教育中,技术科学居于核心地位并具有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趋势的加剧,导致以“社会-人-技术-自然”综合体为对象的两大交叉科学诞生。社会科学研究的精确化和定量化趋势催生了社会技术科学的繁盛,出现了一系列社会技术科学学科。这不但丰富了技术科学的知识体系,也使得理工类院校课程设置有了新的参照体系。知识产权课程作为新兴的课程门类,兼具了社会技术课和公共技术课两重特征,应成为理工科高校重要的技术科学课程中的重要环节。与知识产权课程的定位相适应,课程的设置也需要随之变革。应由原来只作为了解的辅助类课程,成长为学生必须掌握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3.
我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理学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修课。本文针对我校《大学物理》教学的现状,围绕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理论基础,是一切工程技术的重要支柱,是创新思想的源泉与基础。文章就当前大学物理教学的困境,对大学物理课程现代化中,课程体系、教材内容和考试方法现代化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的加速发展,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化.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物理,其学科内容、课程都必须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16.
朱连燕 《科技信息》2012,(33):339-340
高等数学是大学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其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工具,因此怎样进行高等数学教学、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已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经验,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关于高等数学教学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敬告作者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淮阴师范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信息科学、农业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体育运动学、科学史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学术论文,以及相关学科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方面富有创新的研究论文。旨在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促进校内外学术交流,传递信息,培养人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竭诚欢迎校内外专家、学者和广大自然科学工作者在专业领域中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捕捉学科热点和难点问题,发表具有…  相似文献   

18.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客观必然性。首先,从物理课程本身来看,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其次,从教育对象的特点来看,中学生普遍是好玩的,而实验是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顺应了学生的心理特征,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郭昶 《科技信息》2011,(9):103-103,98
《自然科学》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提高《自然科学》等基础课的授课效率和学生的积极性是目前很多初中自然科学教师所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出发,详细论证了在《自然科学》课程学习中实施合作性学习模式的基础、可行性和实际意义,提出了一种新的在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及师生之间的一体化合作性学习模式。研究表明,一体化合作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积极性,从而增强基础性知识的传授效率。  相似文献   

20.
敬告作者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淮阴师范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信息科学、农业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体育运动学、科学史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学术论文,以及相关学科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方面富有创新的研究论文。旨在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促进校内外学术交流,传递信息,培养人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热诚欢迎校内外专家、学者和广大自然科学工作者在专业领域中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捕捉学科热点和难点问题,发表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