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偏铝酸钠溶液和二氧化碳气体为原料,采用螺旋通道床超重力碳分法制备纳米拟薄水铝石粉体.介绍了拟薄水铝石形成机理和工艺条件,研究了添加表面活性剂、原料浓度以及气液比对粉体粒径的影响.利用TEM等检测方法对产品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该法可制得平均粒径约5 nm纤维状的纳米拟薄水铝石.  相似文献   

2.
在强烈搅拌的条件下,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级的拟薄水铝石,然后在适当的条件下煅烧得到超细活性氧化铝,讨论了沉淀反应中溶液浓度、气体流量、反应终点pH值对前驱体晶型的影响 ,以及前驱体的晶体形态对氧化铝形态的影响。用XRD、TEM及BET对产品进行了表征,表明本方法可得到粒径小、而且比表面积比较大的活性氧化铝。  相似文献   

3.
采用反应结晶法,以偏铝酸钠、硫酸铝为原料,制备了一系列拟薄水铝石样品.用X射线衍射、氮吸附脱附、扫描电镜等方法分析了制备条件对拟薄水铝石晶粒度与孔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拟薄水铝石的平均晶粒度随pH值、温度及老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较低pH值或温度下生成无定形凝胶,较高的pH值或温度下生成了薄水铝石或β-三水铝石;温度升高与老化时间增加可分别有利于大孔的形成与整体孔数量的增加;晶粒度较大的单一拟薄水铝石样品,其表面积与孔容也较大.在 pH 值为8.6、反应温度75,℃及老化时间2,h 的优化制备条件下,拟薄水铝石具有单一晶相,平均晶粒度为4.58,nm,比表面积为342,m2/g,孔容为0.533,cm3/g,平均孔径约为3,nm,形貌如绒毛球状.  相似文献   

4.
在强烈搅拌的条件下,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级的拟薄水铝石,然后在适当的条件下煅烧得到超细活性氧化铝,讨论了沉淀反应中溶液浓度、气体流量、反应终点pH值对前驱体晶型的影响,以及前驱体的晶体形态对氧化铝形态的影响.用XRD、TEM及BET对产品进行了表征,表明本方法可得到粒径小、而且比表面积比较大的活性氧化铝.  相似文献   

5.
硝酸法制备拟薄水铝石研究--成胶条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成胶条件下利用铝酸钠溶液和硝酸制备了拟薄水铝石 ,研究了 pH值、成胶温度、铝酸钠浓度及成胶时间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的成胶条件对产物的物性有较大影响 .在合适的成胶条件下 ,可以制得纯净的拟薄水铝石沉淀 ;在一定的范围内可通过调节实验参数等来控制拟薄水铝石物化性质如堆密度、比表面积、孔容积、孔径等  相似文献   

6.
海藻酸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球形氧化铝颗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2种不同的拟薄水铝石(PB)和海藻酸钠(ALG)为原料,采用海藻酸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γ-Al2O3颗粒.用氮气吸附-脱附、强度测定仪、XRD、SEM、XRF对样品进行表征;考察了2种拟薄水铝石的胶溶指数;研究了不同拟薄水铝石配比及胶溶剂硝酸处理时间对氧化铝颗粒物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拟薄水铝石的胶溶指数是影响颗粒强度的重要因素;采用不同的拟薄水铝石进行配比,可调控氧化铝颗粒的孔结构及强度;随着硝酸处理时间的延长,氧化铝颗粒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逐渐降低,钙含量也随之降低,但颗粒的强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并在15,min时达到最大值104,N,继续延长处理时间强度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硝酸处理过程改变了拟薄水铝石粒子的大小和堆积方式,并没有改变γ-Al2O3的物相结构.  相似文献   

7.
拟薄水铝石有广泛的用途,由于生产过程中洗涤净化困难,以致虽然洗涤次数多,耗水量大,产品中Na2O含量仍时常超过0.3%(质量分数)的规定,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和成本偏高也影响了其应用范围的扩大和产量的提高.作者根据拟薄水铝石在碱性水溶液中的分散特性,采用添加剂使Na2O脱附,在用水量大大减少、洗涤次数减少的条件下,使Na2O含量稳定在0.3%以下,通过小试验及工业规模试验证明了本方法的正确性,对方法原理作了必要的解释和理论探讨.本方法对细分散物料洗涤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介绍了在拟薄水铝石产品中出现的三水铝三水铝石和拜尔石杂相含量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拟薄水铝石的结构、测定方法、生产方法和改进措施,以及产品的规格与用途,并探讨拟薄水铝石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拟薄水铝石具有比表面积高、孔容大等特点,广泛用作氧化铝前驱体。综述了近年来拟薄水铝石在载体及催化剂、分子筛、吸附剂、复合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建议未来应注意针对不同催化反应,从改进拟薄水铝石的生产工艺入手,设计提供最优化的拟薄水铝石产品,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减小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1.
利用涤纶废料制取增塑剂DOTP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谌开红  尹敬群 《江西科学》1998,16(4):260-263
以稀土复合催化剂催化,用废涤纶和辛醇为原料,采用醇解法制取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增塑剂,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2.
氧化回流法制备锑酸钠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了以三氧化二锑为原料、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常压氧化回流法制备锑酸钠的工艺过程,并通过产品质量分析确定了适宜的制备工艺条件,所得结构为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高炉瓦斯泥为原料,采用气相-湿化学法二步法制备纳米级零价铁,研究了气相还原和湿法化学还原两步过程的影响因素。为了讨论制备纳米级零价铁的最佳工艺条件,结合X衍射、扫描电镜等检测手段对不同制备工艺条件下的制品进行分析,最终得到二步法制备纳米级零价铁的最佳工艺条件:气相还原条件下,在平铺料密闭容器中1000℃煅烧保温2小时;湿化学法中,KBH44溶液的加入速度为1~2 mL/s,搅拌速度小于1000 r/min时,搅拌速度越大,溶液的分散性越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利用磷石膏、采用一步法制取硫酸钾的工艺条件,通过分析影响反应的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获得了最佳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5.
电解法制备次磷酸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研究了以镍和次磷酸钠为原料,采用电解法制备次磷酸镍的最佳条件和有关工艺。这种制备方法无废渣、废液产生,属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16.
石香薷草浸膏提取中试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对以石香薷草为原料制备浸膏的中间试验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1kg浸膏大约需要石香薷干草43kg,所得浸膏完全符合调香要求,该试验为石香薷草浸膏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研制实验用无机陶瓷膜反应器的实际出发,开发了无机膜管与非孔陶瓷管粘接、釉料涂层制备膜管件的新方法.不仅可以彻底解决反应气体偏流和难以将催化剂准确担载在反应区膜管部分等问题,还增加了膜管件的强度,降低了制造成本.筛选了200、100、50、及20nm四种孔径的氧化铝、氧化锆膜,两种粘合剂和四种釉料.找出了适宜的工艺条件.从而制备了热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化学反应惰性的无机膜反应器管件.将该反应器用于甲烷氧化偶联反应,在高温下累计操作40h以上,成功地测定了其动力学数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不同掺Al量和各种烧成条件对ZNR(Zinc oxide nonlinear resistor,即ZnO非线性电阻)I-V特性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掺Al量引起ZNR的I-V特性曲线变化的原因,讨论了烧成条件对ZNR残压和大电流冲击蜕变性能影响的机理,最后获得了性能优良的ZnO非线性电阻片的制作技术.  相似文献   

19.
实验研究了超微细高纯氧化铝及其水合物的醇盐法制备方法。给出了其生产工艺条件及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20.
研究以磷石膏废渣和碳酸氢铵为原料制备硫酸铵工艺,用单因素试验法和多因素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搅拌转速等对原料转化率的影响,找到了最优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碳酸氢铵转化率可达97%以上,产品溶液的硫酸铵浓度可达3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