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农业新科技革命的主要领域自 1 8世纪中叶起 ,人类兴起了三次农业科技革命 ,并且一次比一次内容丰富 ,波及的范围一次比一次大 ,产生的影响一次比一次深远。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第三次农业科技革命即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这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以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为主要标志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1 农业生物技术本世纪农业科学、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现代生物技术 ,科学家们预言 ,2 1世纪是生物工程的世纪 ,世界农产品增长量的 5/ 6将来自于以生物技术为主的增产措施。可以…  相似文献   

2.
19世纪,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对科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热力学的形式引导人类进入工业革命时代。20世纪,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是又一伟大思维成果,引发了技术领域意义深远的革命,使人类跨入了以电动力为标志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国际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提出:21世纪是世界农业大变革的时代,将出现全球范围的“第三次浪潮农业”。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提出“21世纪第六次产业革命——现代生物科技革命。主战场在大农业”的科学论述。显然,农业产业革命已经努在必发。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中国农业科技工作者绝不可放过这次历史性的大好机遇。农业发展的“思维误区”人类从以采集、渔猎为生演变到以放牧种地的农业为生,大约是发生于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从原始农业到现代农业,一万多年以来,尤其是进入现代化农业时代以来,人们在议论谋求农业发展时,始终禁锢在利用科  相似文献   

4.
知识百页窗     
《科技潮》2000,(5)
三次技术革命西方科学家对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的一种划分论点。第一次技术革命始于18世纪中叶前后,由纺织机的出现拉开序幕,又由蒸汽机的发明推向高潮。其科学技术基础是牛顿力学及机械技术,主要标志是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了使用蒸汽动力技术的时代。第二次技术革命始于19世纪70年代,其科学技术基础主要是电磁学理论及电力技术,主要标志是电力和内燃机得到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第三次技术革命始于本世纪40年代,其科学技术基础主要是现代物理学及各种新技术,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及空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在正处在第三次技术革命阶段。这次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5.
理性的边界     
正从亚里士多德、牛顿到爱因斯坦、玻尔,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源自科学家对人类知识极限的不断探索,对客观、理性和自我的深刻问题的一次次挑战。有许多书解释了人类已知的科学,而这本书则聚焦于我们不知道的知识。研究领域横跨数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美国科学家诺桑·亚诺夫斯基,希望通过探索未知,指出人类知识边界,并找到突破极限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西宁市第十一中学刁玉寿[摘要]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经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时间是18世纪六十年代至19世纪中期,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到机器生产机器为止。这一时期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到了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十九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国际保持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下,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展开,电力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跨入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始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二战期间和战后对科技的迫切需要,以原子能,航天、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为主要标志,由此掀起了第三次浪潮。  相似文献   

7.
1.20世纪已经悄然逝去。但是 ,20世纪产生的人类伟人爱因斯坦却依然活在人们的心中 ,其深邃的思想将在21世纪继续熠熠生辉。爱因斯坦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和人。爱因斯坦是光耀千秋的科学巨星 ,是物理学革命的先锋和主将 ,是现代科学的巨擘。在科学史上 ,能与之媲美的恐怕只有牛顿一个。在20世纪的科学交响乐中 ,爱因斯坦谱写了一串又一串美妙的音符 ,奏响了思想领域里最高的音乐神韵。2.1905年 ,是爱因斯坦的“幸运年”。是年 ,晴空响霹雳 ,平地一声雷———爱因斯坦在德国《物理学年鉴》17卷发表了著名的“三合…  相似文献   

8.
基础科学研究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础科学研究对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不妨从历史回顾和现实生活两个方面来考察基础科学研究在整个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历史上,整个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历经了几次大的革命。17世纪,牛顿综合了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等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以系统的实验方法得到完整的物理因果关系的理性思维体系,创立了一套完整的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为以蒸汽机、机械为主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世纪,麦克斯韦通过总结大量  相似文献   

9.
7月10日,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名代表汇聚河南新乡召开第六届全国科学哲学大全。上届年会是1987年开的。本届年会的主要目的就是对6年来学术成果和研究队伍的状况作一次检阅。哲学和科学自古以来就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亚里士多德身上,哲学家和科学家的角色融为一体;爱因斯坦既是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如果说哲学是人类知识最高殿堂的话,那么自牛顿以后两百多年间,科学就是堂主。由于科学和科学应用的巨大成果,人们相信,科学和科学方法是获取知识的最可靠来源,靠着确凿无疑的知识的不断积累,人类最终将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作出准确无误的描述和把握。然而,本世纪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对牛顿体系的革命,把这种传统的科学观及其科学的世界图景冲得支离破碎,于是,围绕着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理论与观察的关系。科学进步的模型等问题,涌现出逻辑实证主义,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历史学派,科学实在论,直到最近的后现代主义的科学哲学诸多流派。尽管它们在许多问题上存  相似文献   

10.
英国曾经是近代欧洲科学技术中心,在科技发展史上,以拥有牛顿、达尔文、法拉第、麦克斯韦等世界著名科学家而闻名于世,科学家们在经典力学、进化论、电磁学和微积分等方面的杰出科学成就,为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英  相似文献   

11.
科学家预言:"21世纪,人类将从经典信息时代跨越到量子信息时代."被誉为20世纪伟大科学革命之一的量子力学尽管已有百年历史,但它在信患科学中的应用仅仅始干20世纪90年代,量子力学与信息科学交叉融合诞生的量子信息学,是量子信息时代来临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五个世纪里,世界上大致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第一次是近代物理学诞生,第二次是蒸汽机和机械革命,第三次是电力和运输革命,第四次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革命,第五次是电子和信息革命。它们推动了世界现代化的前四次浪潮,包括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目前第六次科技革命正向我们走来,它将推动世界现代化的第五次浪潮。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是一次新生物学和再生革命,将主要发生在生命科技、信息科技和纳米科技的交叉结合部,将是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叉融合,但也将带来伦理挑战和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牛顿学说在中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牛顿(Newton, (1642~1727)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在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他的各种学说从18世纪开始陆续传入我国,对我国的科学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本文将分三个方面介绍牛顿学说在清末前传入我国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自70年代后,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已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和竞争焦点。回顾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不难发现,高等学校作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在科技革命的竞争中,无疑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如果说基础教育的状况会影响到整个国家民族素质,那么高等教育水平的优劣也直接关系到民族的生存、发展,关系到国家能否跻身世界强国之林。一在近、现代世界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上半叶,以蒸汽机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9世纪60、70年代至20世纪上半叶,以电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以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为开端,以建立在  相似文献   

15.
著名物理学家J.Ford曾指出:”混沌的发现是20世纪物理学的第三次革命。”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混沌运动的自然规律及其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表现有了广泛而深刻的认识,而如何应用混沌研究的成果为人类服务已经成为21世纪非线性科学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一方面,混沌的应用将会直接促进人们对混沌本质的深刻认识;另一方面,混沌应用中提出的许多新问题也将进一步促进混沌研究的深入和发展。本书是第一次出版13年后第三次修订本。  相似文献   

16.
近代科学诞生以来,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大循环,本文概述了人类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变革及其分次.面对正在加速演进的第四次大循环,作为通用技术、核心技术代表的人工智能对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变革、社会变革带来至关重要的影响,大数字科技产业、大健康科技产业、大能源科技产业构成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一体两翼"核心部分,将深刻改变人类生产与生活.  相似文献   

17.
试论科技革命与20世纪两种社会制度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历史前进“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 ,不但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演变 ,同时也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嬗变。源于 1 9世纪下半期至 2 0世纪初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自由资本主义向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转变 ;第二次科技革命在促使社会主义制度在俄国诞生、巩固的同时 ,也导致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其全方位的辐射力促进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更经历了一个从巩固、发展到被迫改革的曲折过程。随着 2 0世纪 80年代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为标志的第四次科技革命 ,首先冲击了集权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导致社会主义制度在苏东地区出现断层 ,原苏东社会主义制度向西方资本主义制变演变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 ,资本主义在这一时期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演变。社会主义在改革中新生  相似文献   

18.
 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 ,东西方几乎同时使人类文明达到一个新高峰。东方是以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繁荣为标志 ,而西方是以古希腊科学文化的昌盛为特征的。这一现象被一些专家学者称之为“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1][2].东西方在这一时期所形成的哲学和科学传统对于后来东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深刻的。西方科学技术在中世纪(公元5世纪至15世纪)沉寂近千年之后 ,重拾古希腊科学精神 ,使近现代科学技术长足发展。而相反 ,尽管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过自己的辉煌 ,但随后便显得苍白乏力 ,一步步地衰弱了。  相似文献   

19.
东西方科学传统和思维方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 ,东西方几乎同时使人类文明达到一个新高峰。东方是以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繁荣为标志 ,而西方是以古希腊科学文化的昌盛为特征的。这一现象被一些专家学者称之为“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1][2]。东西方在这一时期所形成的哲学和科学传统对于后来东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深刻的。西方科学技术在中世纪(公元5世纪至15世纪)沉寂近千年之后 ,重拾古希腊科学精神 ,使近现代科学技术长足发展。而相反 ,尽管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过自己的辉煌 ,但随后便显得苍白乏力 ,一步步地衰弱了。为什…  相似文献   

20.
一、什么是纳米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早就预言:未来科学的发展将是继续向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挺进!深邃的宇宙,星际茫茫。从古至今,人类不断挑战太空。也许人们没有注意,与此同时,人类也在悄悄地进行另外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带来的影响也将是惊天动地的。这是一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