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为提升绿道休闲环境,满足人们游憩需求,通过调研上海3条典型城市绿道,开展使用者问卷调研,建立了上海城市绿道休闲环境的满意度评价体系。通过修正重要性-绩效性分析法(IPA)进行实证研究,并分析了使用者年龄分异与绿道休闲环境满意度的关系。研究表明中青年是上海城市绿道活动的主力军。总体使用者对"绿道环境"类指标满意,不满意集中在"绿道设施"、"服务管理"、"安全便捷"类指标,急需改进的指标为洗手间、休憩设施、视线盲区、健身设施。年龄与"休憩设施"、"洗手间"的感知度、"健身设施"、"洗手间"的期望度显著相关,这些相关指标均属于"绿道设施"和"服务管理"类。据此提出根据不同年龄段者的需求提升上海城市绿道休闲环境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环境设施设计已经成为城市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竖立城市形象和个性的有力手段.在当前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人们正逐步向休闲社会迈进,相应的人们对公共休闲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也包括其间的设施设计.本文通过对公共休闲设施的考察,运用环境行为学、设计心理学、工业设计、城市设计等相关理论,对影响公共体闲空间设施设计的相关要素作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世界美术史中,出现了几次与几何化和简约化相关的艺术运动,伴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以几何形态为艺术语言和形式特征的城市公共环境设施成为一支主流进入了现代城市。本文就几何化的公共环境设施的形成背景、美学价值和设计手法作出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中公共环境设施的实地调研,从公共设施的造型、色彩、质感以及尺度入手,了解公共环境设施的一般应用方法.针对磁器口古镇中的标识设施、服务设施、景观小品、照明设施、道路设施以及休息设施这六大类公共环境设施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为一般历史街区中的公共环境设施设计提供参考,使得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公共环境设施在实现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能够更全面的展示街区乃至城市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中公共环境设施的实地调研,从公共设施的造型、色彩、质感以及尺度入手,了解公共环境设施的一般应用方法.针对磁器口古镇中的标识设施、服务设施、景观小品、照明设施、道路设施以及休息设施这六大类公共环境设施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为一般历史街区中的公共环境设施设计提供参考,使得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公共环境设施在实现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能够更全面的展示街区乃至城市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6.
杨新民 《太原科技》2006,(12):11-12
针对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现状,结合现代化的需求,对住宅小区满足人们需求的设计特点进行了论述,以满足人们休憩、生活和学习的居住要求。  相似文献   

7.
浅谈住宅人居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惠荣 《甘肃科技》2008,24(5):125-126
21世纪人类居住环境渗透了更多的新理念,有着科学性、设施配套智能化、环境艺术设计人本化等多方面的特点。住宅,具有居住性、舒适性、耐久性、经济性等基本要求,方便、舒适、和谐是构建21世纪未来住区的主题,绿色住宅、生态住宅是人们所渴望的住宅发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陈琨 《甘肃科技》2022,(4):14-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速度开始提升,人口数量也持续增长,人们对城市住宅公共空间建筑的要求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对城市住宅公共空间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到人们的居住要求,因此需要对公共空间建筑从户型、景观、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设计,尽可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保证建筑公共空间的合理性。文章阐述了公共空间设计意义,分析了城市住宅公共空间建筑设计现状,并从全面性、综合性的设计角度提出公共空间建筑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陈琨 《甘肃科技》2022,(4):14-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速度开始提升,人口数量也持续增长,人们对城市住宅公共空间建筑的要求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对城市住宅公共空间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到人们的居住要求,因此需要对公共空间建筑从户型、景观、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设计,尽可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保证建筑公共空间的合理性。文章阐述了公共空间设计意义,分析了城市住宅公共空间建筑设计现状,并从全面性、综合性的设计角度提出公共空间建筑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原认知下的建筑、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分异思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本原的认知,在人本理念引导下思考建筑、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分异,认为人本需求引发建筑的成长,引发城市规划对城市的有序安排,引发城市设计对城市的活力创造,后者的出现解决了前者的缺失,本原上是融合的;建筑、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更为物质化、环境化、政策化三者有机契合,必然促进学科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用地的日益紧张,城市地下空间逐渐得到开发利用。而城市地下空间的设计必须考虑人性化的因素,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以及文化情感需求。城市地下空间的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人的各种需求,分析人的需求与行为、环境的关系,在设计师注重细节以及情感的传达,实现人、空间、城市三者的结合。本文从人与环境的关系出发,分析了人的需求、行为与环境三者的关系,探讨了城市地下空间的设计应如何体现人性化,满足人们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建筑外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和分析人的行为模式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了解人们的行为倾向与需求,得出相关的环境设计准则供城市空间的创设者作参考,期望能为人们提供更多舒适自然、可亲可近的人性场所。  相似文献   

13.
孙继玲 《科技资讯》2014,(5):243-243
人本化成为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动力。现代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人本化成为了一个新兴管理理念以及服务思想,也成为了现代图书馆的需求。想要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实现人本化,就要从为读者服务人本化以及内部管理人本化做起。  相似文献   

14.
室内纺织品装饰配套设计是设计以人为对象的人文生活环境,它着重强调了人们自我感受的重要意义,必须把人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核心来设计。从窗帘、床罩、沙发布、桌布、饰品、软雕塑等方面来进行整体的纺织品配套设计,以形成特定的风格和特点,满足不同环境的需要。室内纺织品装饰配套设计以不同的风格来满足人们不同的心理需求,在装饰织物和人之间建立起和谐的“物人对话“关系。室内纺织品装饰配套设计不仅能达到实用与功利的目的,又能使人置身于和谐的环境中,获得美的享受,起到调节人们心理的作用,使社会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等相互融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文明高尚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5.
社会重大转型期的环境对公共服务提出的要求,使得公共管理活动的全部内容发生了重要的变革。从科学技术的信息化、经济市场国际化、社会形态多元化、管理内容的人本化等方面,详细研究了外部环境与中国公共管理的互动。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和分析人的行为模式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了解人们的行为倾向与需求,得出相关的环境设计准则供城市空间的创设作参考,期望能为人们提供更多舒适自然、可亲可近的人性场所。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传统老村落已逐步边缘化,或成为生活条件落后的“空村”,面临着发展与建设的重要问题。老村落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通过有效的手段改善乡村环境品质,提升乡村文化形象,与村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建立紧密联系。该课题以后宅村为例,探索该村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的设计方式,希望能提升居民生活环境品质的同时,让人们感受到老村落的历史与魅力。  相似文献   

18.
姚鲲  余敏 《江西科学》2010,28(5):649-652
新时期的大学校园,室外休憩空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大学师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是创建大学校园和谐人文景观的重要因素,其内涵和范畴广泛。大学生具有交往、休息、学习等多方面的需求,校园室外休憩空间设计应该以人为本,从规划、布局、空间尺度、休息设施安放各个方面考虑共同创造和谐、优美、人文的休憩空间。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群的多样性及人们观念的提高,绿色建筑、低碳生活、无障碍设计被人们所重视,其中无障碍设计在公共环境中的应用促进了特殊人群和社会之间架起的桥梁,使弱势群体同样享受到公共设施人道主义关怀,无障碍公共环境设计理念体现出了人和工程学“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最高理念发展.  相似文献   

20.
马玲霞 《科技资讯》2013,(18):253-253
高校图书馆人本化是指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即要结合图书馆馆贞和读者的阅读需求来进行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而针对目前部分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落实不到住的情况,我们在这里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思考,提出高校图书馆人人本化管理的相关问题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