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志强  李耿  席彩琴 《甘肃科技》2009,25(22):157-158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消化道造影设备的普及应用,解决了检查时间长、曝光量大、胶片损耗大等问题,特别是数字(化)图像,是以前普通造影远不能达到的。但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数字化消化道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方法,通过进一步对消化道气钡双对比造影的认识,结合数字化设备使用,进行造影方法探讨。  相似文献   

2.
许文礼 《甘肃科技》2010,26(3):145-146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诊断先天性巨结肠是不可缺少的直接观察的一种方法,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对于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先天性巨结肠的患者接受了普通X线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其中男19例、女9例,15例显示狭窄段以上扩张、13例显示痉挛段与扩张段成漏斗状;所有检查的结肠病变肠管的肠壁和粘膜下神经丛内的缺乏神经细胞而处于痉挛状态,丧失了正常的肠蠕动和排泄功能,粪便、肠气蓄积在远端结肠,使该段肠管继发扩张、肥厚、逐步形成巨结肠的改变。由于出现肠扭转及肠梗阻,所以,早期诊断是非常重要的。从1997~2009年收集经过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的28例患者,做一以下总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恶性淋巴瘤的 X线表现 ,提高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 :本组选择经气钡双重造影检查 ,X线征象较典型的胃恶性淋巴瘤 7例 ,其中男性 5例 ,女性 2例 ,全部经胃镜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病变发生在胃窦部 5例 ,胃体部 1例 ,胃底部 1例。息肉结节型 3例 ,较大溃疡型 2例 ,肿块型 2例。结论 :气钡双重造影结合内窥镜及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胃恶性淋巴瘤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地总结分析2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的病例资料.结果发现原发性小肠肿瘤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中、晚期以出血、肿块、梗阻、黄疸为主要表现.良性肿瘤9例,恶性肿瘤16例,病理类型多样,治疗以手术为主.说明本病早期缺乏临床特异症状及体征,X线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及纤维内窥镜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手段.治疗以完整手术切除为主,必要时联合脏器切除,对恶性肿瘤应强调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探讨应用影像学检查对结肠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以及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检查的结果,计算其诊断有效率。结果:经常规超声检查,多排螺旋CT扫描、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结肠内镜检查的患者诊断准确率分别为52.3%、56.5%、93.3%、92.5%。结论: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进行结肠癌的诊断过程中各有优势,根据诊断和治疗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胃癌的气钡双重造影X线表现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牛维国 《甘肃科技》2015,31(3):135-136
研究探讨早期食道癌的影像学诊断及低张双对比造影的价值。收集69例早期食道癌X线低张双对比造影的影像资料和双对比造影的影像资料及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发现低张双对比造影检出率最高达到92.75%。糜烂型和乳头型早期癌症易检出,斑块型次之,平坦型X线难显示。癌组织浸润黏膜下层的,低张双对比造影全部检出,浸润黏膜层检出率87.5%,原位癌的检出率37.5%,且不能确诊。食道癌的X线检出以低张双对比造影检出率最高,结合内镜检查能准确进行分型,结合CT检查能了解周围浸润情况。  相似文献   

8.
张昕 《科技信息》2012,(13):459-459
通过对丰满地震台数字化气氡与模拟水氡观测的对比分析,发现仪器的观测方法和工作原理相同,但观测的对象不同,二者的观测数据曲线变化形态也不一致,数字化气氡的地震前兆异常反映明显。  相似文献   

9.
收集1986年1月~1998年12月共187例经临床X线检查、纤维胃镜及手术证实为自为性消化道异物的病例。所谓自为性消化道异物是经口吞入或经肛门塞入而造成的人为消化道异物。凡因误服而引起的消化道异物或有意服食药物引起消化道改变等,均不属此例。本文将其临床X线表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文187例,男106例,女81例,年龄17~60岁。131例采用透视,56例采用照平片,一部分病例合并吞钡检查。病例来自看守所,属病人自残引起。就诊时间最短2h,最长4d,追踪检查时间最长达149 d…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厂拌热再生设备能耗大、污染重和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技术——煤转气。基于煤转气技术对厂拌热再生设备加热系统进行了热力学理论计算,结合实际生产,与燃煤、燃油设备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煤转气厂拌热再生设备的热能利用提高了10%左右,废气排放降低了43%。故煤转气厂拌热再生设备能使热能利用显著提高、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美拉唑是作用于胃腺壁细胞的H+-K+-ATP酶抑制剂,选择性对胃酸分泌有明显抑制作用,起效迅速。其对PHG(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的临床疗效也得到了证实。我们用奥美拉唑对PHG消化道出血43例的治疗,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43例病人均为PHG所致出血,经内镜或上消化道气钡检查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出血。其中,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PHG消化道出血者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48-67岁,平均年龄59.4岁;肝炎后肝硬化15例,男6例,女9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48岁;酒精性肝硬…  相似文献   

12.
余智豪  周云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2):13466-13471
建立考虑升力偏置的共轴刚性旋翼气弹配平计算方法。在单旋翼气弹计算方法基础上,引入考虑双旋翼气动干扰的入流模型,针对大反流区气动力计算和大前进旋翼气弹配平计算进行相应修正,最终集成考虑升力偏置的共轴刚性旋翼气弹配平计算方法,并开展考虑升力偏置的共轴双旋翼气弹配平分析。分析提前操纵角、升力偏置、前进比因素对双旋翼配平和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中等前进比时,下旋翼拉力略大于上旋翼,气动效率优于上旋翼。大前进比下桨尖响应曲线呈现2阶特性而增加升力偏置使得响应曲线逐渐为1阶曲线变化,且提前操纵角对双旋翼操纵和桨尖间距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刘刚  杨立 《前沿科学》2012,6(3):49-58
随着多排螺旋CT的迅猛发展以及碘化胆管对比剂的不断升级,分泌性CT胆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有了显著提高.本文对分泌性CT胆管造影的发展历史、检查方法、三维重建技术、临床应用价值、碘化胆管对比剂的发展史、对比剂的常见副反应等进行了综合性的回顾和探讨.作为有创性检查ERCP和PTC的替代和补充,分泌性CT胆管造影具有安全、简单、无创、检查时间相对较短、胆系充盈效果好等特点.CT胆管造影可为肝胆外科手术,腹腔镜手术、肝移植手术和介入治疗等制定手术计划,评估手术风险提供重要的影像学参考,展现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经 X 线、B 超与内镜检查,结合活检及手术病理,确诊结肠癌120例,其中12例属早期癌。X 线诊断符合率83%(100/120),内镜诊断符合率97%(110/120)。B 超诊断符合率67%(80/120),另外 B 超对108例中晚期结肠癌,周围脏器转移灶检出率为60%(65/108)。总结了各种影像检查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误诊、漏诊原因,有助于结肠癌的早期诊断。强调将结肠双对比造影作为常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大比例尺地形图质量控制与检查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的发展现状,论及了当前数字化测图的两种方式,在此基础上,笔者详细论述了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的质量控制方法,而后,笔者阐述了地形图质量的检查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罗小东 《科技咨询导报》2011,(36):219-219,221
静脉肾盂造影目前为泌尿系统疾病检查诊断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造影方法,本文对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禁忌症、不良反应,造影前的护理准备,造影中的护理措施,造影后的注意事项等进行了综述,良好的心理干预及护理配合是造影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电镀含铬废水,毒性很大,是必须处理的有害物之一。目前一般采用的方法有钡盐法、电解法、离子交换法、铁氧体法等。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将车间中不同镀种的含铬废水都集中处理,这样存在着设备多、投资大、成本高,沉渣回收困难,有二次污染等缺陷。新的处理法克服了这些缺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两种肠道准备方法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中的对比效果.方法选取行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患者152例,根据肠道准备方法分为两组,76例患者先行肥皂水清洁灌肠后口服泛影葡胺充盈肠道为对照组,76例患者口服甘露醇和泛影葡胺混合水溶液充盈肠道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检查舒适度、肠道充盈效果、造影图像质量、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检查舒适度、肠道充盈效果的有效性均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造影图像质量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醇和泛影葡胺混合水溶液充盈肠道是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有效肠道准备方法,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检查舒适度,明显改善患者的肠道充盈效果和造影图像质量,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操作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腰椎病变87例,其中57例行椎管造影,结果与手术符合79%。65例行腰部CT扫描,与手术符合率60%,其中35例经椎管造影和CT双重检查,椎管造影符合率为86%,CT的手术符合率49%。本组统计资料表明,椎管造影对腰痛诊断价值高于CT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贲门癌不同影像学检查的比较。方法:65例经病理证实的贲门癌患者全部行消化道造影,30例同时行CT检查,17例同时行MRI检查。结果:65例贲门癌表现为贲门区肿块影;CT示6例淋巴结转移,1例腹壁转移;MRI示11例淋巴结转移,4例肝脏转移。能清楚显示胃壁的多层影像MRI检查有88%(15/17),而CT为37%(11/30);MRI检查T分期的准确率为87%(13/15)。而CT为73%(8/11)。结论:钡剂造影是诊断贲门癌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CT和MRI是有效的补充,能做出较准确的肿瘤TNM分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依据。但MRI对贲门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高于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