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虽然说"知识就是力量",并且这种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但是科学并不是天然地受到普通公众的喜欢,同时公众对科学的兴趣有余而信任不足,特别是体制性信任欠缺,这便会导致科学的传播受到一定的阻碍,因为公众科学知识的多寡和他们对科学的理解之间并非存在直接的线性关系,相反,信任在公众理解科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众倾向于从信任的渠道和信任的专家那里获取科技信息。  相似文献   

2.
 AAAS--美国科学促进会,是一个非政府性质的会员制学会,总部设于美国华盛顿,成立于1848 年,致力于解决科学与社会的交叉问题。1958 年它成立了一个人类福祉促进科学委员会,用于向AAAS 建议如何对有关的社会问题作出应对。1960年,该委员会号召AAAS 以某种方式贡献自身的知识,让公众明智地参与到对不同政策选项的考量之中,以实现科学对人类福祉的承诺。  相似文献   

3.
洪霞 《奇闻怪事》2009,(6):43-44
<城乡规划法>颁布后确立将公众的知情权作为基本权利,明确了公众表达意见的方法和途径,强调了按公众意愿进行规划,标志着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法制化.本文通过国外对于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经验介绍,分析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科学发展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并提出提高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能力的方法途径,为科学发展城市规划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国民科学素质已成为现代国家之间竞争的重点.为了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2003年10月,一项名为"2049行动计划"的浩大工程在北京启动."2049行动计划",要求从科学概念和科学知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能力和技术能力3个方面提高公众素质.中学科学教育在实施"2049行动计划"中肩负着重大责任,而中学生物学教学对提高未来公众科学素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9月19日)2018年9月17 19日,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围绕"科学素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进行深入交流,达成以下共识。1.在最广义的范围内促进科技与社会良性互动科学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力度渗透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社会日益成为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科技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同时,也蕴含着不可忽视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应当严格遵循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确保公众充分理解和广泛参与科学,实现科技的全部价值,增进人类的整体和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6.
欧建成 《科技馆》2005,(2):22-25
2005年4月11日,“第四届世界科学中心大会”在里约中心隆重开幕。本届大会的主题是“科学中心:打破障碍,让公众充分参与”。通过大会、全体会议和分组会议等形式,就科学中心/科技博物馆在知识的平民化和社会参与方面,以及在促进公众参与到关乎科学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的作用展开研讨和辩论。  相似文献   

7.
正由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尚未达成一致的科学共识,出于对公众安全的考量,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转基因产品的审批相当谨慎和严格随着农业部批准发放三个转基因大豆的进口安全证书,有关转基因的争议又一次被置于风口浪尖。这次,大家质疑的焦点集中在"三周闪电审批",程序不透明等,尽管事后相关决策部门和专家做了合理合法的解释,但批准转基因大豆进口与公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对于审查经过、生产国家、安全性报告等"关键信息",公众此前几乎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8.
探究传播科学的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与普及是科学影响社会的必由之路,没有被传播与普及的科学技术对人类活动是没有意义的.探索与普及,是人类科学活动永恒的主题.科学工作者的责任,应该是丰富人类的知识,增加人类的能力.帮助人类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与公众分享对科学的感悟,热忱地传播科学,为公众提出有益的建议.科学工作者应该探究传播科学的有效途径,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为科学传播赋予崇高的人文涵义.科学发展观是人类能在这个星球上繁荣昌盛的重要行为准则,是一种超越现实、思虑未来的智慧,在实践过程中将会涉及各种复杂的问题,激励公众思索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途径,是科学传播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9.
秉承传播自然科学知识,普及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为公众提供一个了解科学的互动平台的宗旨。广东科学中心和当地媒体共同创建了面向社会公众的“小谷围科学讲坛”品牌。讲坛紧跟社会热点和最新科技话题,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做客讲坛,通过现场讲座和媒体再次传播,达到了良好的科学传播和辐射效应,讲坛已逐渐成为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学系列讲座品牌。广东科学中心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如何利用讲坛平台更好地为公众、为社区服务,发挥更重要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国内外关于社会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的现状及意义,分析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本思路与对策.本文认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必须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政府的责任首要.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体现.  相似文献   

11.
 科学文化孕育并形成于科学共同体内部,是科学共同体接受和共享的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蕴含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伦理、科学规范、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等。伴随科学的社会化发展,科学文化也不断向社会扩展,形成社会层面的科学文化,包括公众对科学(及科学家)的认知和态度、对科学价值的判断和追求、对科技活动的尊重、宽容、支持与参与、青少年对科学事业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12.
城乡结合部问题多,社会管理难,加强和完善城乡结合部社会管理,形成公众参与的城乡结合部社会管理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调查表明,湖南省洞庭湖地区城乡结合部社会管理中公众参与动力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应构建以提升公众参与的协同带动力、提升公众参与的持久推动力、提升公众参与的自觉能动力为基础的城乡结合部社会管理公众参与动力机制的"三联动"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正>11月6日,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科技馆和兵团科协承办的"中国流动科技馆"兵团巡展在143团第一中学启动。这项活动让该团的青少年们"零距离"感受科技奥秘。此次"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活动走进143团一中,为该团的公众提供了更多参与科普的机会,让不曾走进科技馆、对科技馆满怀期待的公众和青少年得偿所愿。同时,也将有效弥补团场科普资源短缺、科普阵地薄弱的现状,为更多的公众参与科普、学习科技、体验科学  相似文献   

14.
社会建构主义以激进的研究姿态,解构"标准科学观",以揭示科学的世俗化特征,表明科学是修辞的产物、权力的象征.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社会建构主义使科学实践中认识主体的力量主题化,但却消除了科学实践中客体的力量.尽管其初衷是为科学提供一种新的社会学分析框架,而不是在本质上批判科学,但社会建构主义打开了那些想从政治意识形态上批判科学的社会学大门.  相似文献   

15.
温岭民主恳谈:参与式政策分析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政策科学方法论由实证主义向后实证主义的转向,政策科学正在回归拉斯维尔(Lasswell)所倡导的"民主的政策科学"。这一趋势的主要标志就是各种倡导公众参与的政策科学的方法论和政策实践的兴起。温岭的民主恳谈倡导公众在政策过程中的积极参与,是政策制定过程的创新,既追求决策民主化,又重视决策科学性。这极大地丰富了"民主的政策科学"的实践。文章尝试应用政策科学的分析框架解析民主恳谈中的公众参与模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以及"绿色"成为"十三五"发展理念之一,生态文明建设逐渐深入,不断促进着生态文明教育培养生态公民的步伐。近年来,公众参与理论在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该文针对公众参与在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中应用的不足之处,在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的策划、实施、评估3个阶段中提出了合理的公众参与方式,完善了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中公众参与应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王恒 《科技馆》2006,(1):17-19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日益凸显,普及科学技术更加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关注。很多省、市都在兴建和扩建科技馆。有人认为有了展厅有了展品就算建成了科技馆。这种看法是很不全面的,如不改变将危及到科技馆的发展,给我们的事业带来极大的危害。我们建科技馆的目的是什么?它要告诉公众什么?能给公众解决什么问题?这是我们首先要面对的课题。也就是说首先要搞清楚科技馆建设的理念是什么。科技馆是中国特色的词汇,国外一般称为科学中心。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9月17-19日,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中国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这是首次专门为促进公众科学素质而召开的全球性会议,包括会议、展览和专项活动等三大部分50余项安排,同期将举办全球参与人数最多的科普活动——全国科普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出席了开幕式,宣读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并致辞。王沪宁表示,习近平主席专门发来贺信,充分肯定本次大会的重要意义,高度评价增强公众科学素质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对增强公众科学素质的高度重视。习近平主席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科技事业,强调科技创新有赖公众科学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时代下的档案信息正呈现大数据特征,由于具有协同合作开放共建,众包机制被广泛应用于档案信息建设.在分析其研究热点,即众包平台构建和用户参与分析后,笔者引入"众智科学"理念,对比分析了"众智科学"和"众包机制",并对基于"众智科学"的档案信息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世界博览》:最近,全球变暖遭到了某些科学家的质疑,中国的转基因水稻、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充满了争议。这些似乎连科学家都搞不清楚的问题,更是让普通大众不知如何适从。面对此类关系到人类未来命运、民众生命的重大科学事件,公众到底应该相信谁呢?或者说,我们公众到底应该了解什么样的科学?请您从科学传播的角度,为我们解释一下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