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改良小柴胡汤剂对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及血清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为临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72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改良小柴胡汤剂予以治疗,对比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血清肝功能相关指标。结果显示:(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6%,而参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从治疗后的3个月开始2组研究对象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及总胆红素值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各指标值的恢复情况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2组的病毒学指标HBV-DNA与HBeAg进行了比较,观察组的2项指标转阴患者的例数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3)2组治疗前的各项肝纤维化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Ⅳ型胶原(ⅣC)4项指标明显较治疗前显著(aP0.05),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b P0.05);(4)参照组治疗前后的CD+4、CD+8与NK免疫功能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与NK的值明显的升高了(P0.05),CD+8值明显降低(aP0.05);且明显的优于参照组(b P0.05)。(5)参照组发生不良反应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2.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改良小柴胡汤剂应用于乙型肝炎的治疗中提高了临床疗效,改善了血清肝功能相关指标和肝纤维化情况,提高了免疫功能,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最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合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探讨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新疆地区变应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改变的影响。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变应性鼻炎伴鼻窦炎并鼻息肉的患者58例,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n=29)和对照组(n=29)。治疗组给予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鼻窦开放术+选择性翼管神经切除术,对照组给予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鼻窦开放术。观察2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及12个月最大肺活量(VC_(max))、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orced vital capacity)、中段呼气流速(MEF_(25-75),mid expiratory flow_(25-75),)、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及术后12个月血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结果显示,2组患者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内镜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组VAS评分、内镜评分均降低,2组各时间点间数据差异比较(P0.05);时间因素的作用与分组明显相关(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比较(P0.05);2组术前VC_(max)、FEV_1、FVC、MEF_(25-75)水平相比较(P0.05);治疗组术后VC_(max)、FEV_1、FVC、MEF_(25-75)水平与术前相比较均显著升高(P0.50),且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较显著升高(P0.05)。2组ECP水平各时间点间数据差异比较(P0.05);时间因素的作用与分组明显相关(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比较(P0.05)。轮廓图显示,2组患者ECP水平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治疗组ECP水平较对照组呈下降趋势。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鼻窦开放术+选择性翼管神经切除术可降低新疆地区变应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人气道反应性,改善肺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软通道定向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选取2016年9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HICH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软通道组(n=60)和硬通道组(n=60)。硬通道组采用硬通道定向钻孔引流治疗,软通道组采用软通道定向钻孔引流治疗。比较2组患者各项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入住ICU天数和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显示:软通道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入住ICU天数和血肿清除率分别为(45.93±5.07)mL、(37.03±2.63)min、(12.23±4.09)d、(3.95±0.36)d和(76.36±6.12)%,硬通道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入住ICU天数和血肿清除率分别为(56.98±6.12)mL、(42.95±4.87)min、(14.92±3.70)d、(4.23±0.41)d和(74.49±4.87)%,软通道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硬通道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入住ICU天数短于硬通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通道组和硬通道组患者术后4周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0%(3/60)和16.67%(10/60),软通道组术后4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硬通道组(P0.05)。治疗3个月后,软通道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和预后Ⅰ级率分别为55.00%(33/60)、1.67%(1/60),硬通道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和预后Ⅰ级率分别为36.67%(22/60)、3.33%(2/60),软通道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高于硬通道组(P0.05);2组患者的预后Ⅰ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软通道定向钻孔引流治疗HICH颅内血肿的死亡率和血肿清除率与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无明显差异,但软通道定向钻孔引流术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缩短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研究探讨心脏有氧运动康复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9月就诊新华医院心内科以及杨浦区控江医院心内科的PCI术后患者10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根据CPET结果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给予心脏有氧运动康复;对照组除药物治疗、健康宣教外,仅进行日常活动。干预持续3个月,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无氧代谢阈值(AT)\,最大摄氧量VO_2max,代谢当量(MET)、氧脉搏(VO_2/HR)、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 min步行试验(6MWT)、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结果分析得出:(1)干预后,2组患者的AT、VO_2max、MET、VO_2/HR水平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组内干预前后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2组患者的LVEF、6MWD和NYHA心功能分级较干预前明显升高,LVEDD较干预前明显降低,2组组内干预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后,2组患者的FEV1和FEV1/FVC无明显变化,2组组内干预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FVC明显升高,2组组内干预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接受心脏有氧运动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心肺功,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双腔导尿管在二级医院妇产科中促进宫颈成熟的临床应用效果。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妇产科建档且孕晚期宫颈不成熟初产妇11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7)和研究组(n=57),对照组57例产妇给予常规药物干预,研究组57例产妇采用双腔球囊导尿管干预,观察2组患者临床干预前后产妇宫颈成熟程度,比较2组产妇分娩启动、总产程时间以及分娩中转率,记录并发症评价双腔导尿管用于促进宫颈成熟的安全性。干预后2组产妇宫颈Bishop评分均升高,干预前后差异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研究组产妇宫颈Bishop评分升高程度更优,组间差异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分娩启动时间早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娩中转剖宫产率分别为17.54%和36.84%,组间差异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产妇临床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53%和24.56%,组间差异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双腔球囊导尿管与欣普贝生均为促进宫颈成熟的有效方法,但双腔球囊导尿管更符合产妇自然分娩的规律,促进宫颈成熟效果更好,可有效降低剖宫产中转率,不良反应反生率更低,是二级医院促进宫颈成熟的优选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探讨中药温阳化饮方治疗慢性肺心病对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将2018年10月—2019年12月保定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联用中药温阳化饮方治疗并随症加减,治疗14 d后评估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SGRQ)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证候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相当(P0.05),治疗后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SGRQ各维度及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研究认为温阳化饮方治疗慢性肺心病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整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胸腰段脊柱骨折(TLF)采用经伤椎单侧固定治疗的疗效,选取130例TLF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5例给予跨伤椎固定治疗,观察组65例给予经伤椎单侧固定治疗,并实施针对性护理。于手术前后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估疼痛程度,按照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分数评估患者腰椎状态,比较2组伤椎复位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术后14 d、术后28 d)的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同时点(术后3个月、6个月)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伤椎复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经伤椎单侧固定治疗TLF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分析白藜芦醇调控Hippo信号转导途径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白藜芦醇低剂量组、白藜芦醇高剂量组;建立股骨横向闭合性骨折模型,地塞米松组每天使用10 mg/kg的地塞米松进行灌胃,低剂量组每天使用20 mg/kg的白藜芦醇灌胃干预,高剂量组每天使用30 mg/kg的白藜芦醇灌胃干预,对照组和模型组使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检测大鼠中血钙(Ca)、血糖、碱性磷酸酶(ALP)及血磷(P)水平;取股骨折后骨痂处骨结构制作病理组织切片,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Hippo、Yes相关蛋白(YAP)基因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B)检测组织中VEGF、VEGFR-2、Hippo、YA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骨痂组织中骨密度与血管数量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大鼠骨痂组织中骨密度与血管数量明显高于低剂量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  相似文献   

9.
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定右室Tei指数评估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右室功能。选取临床诊断为甲亢性心脏病患者58例,单纯性甲亢患者63例和正常健康体检人员52例,分为甲亢心组,单纯甲亢组和正常组。所有受试者均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传统右室功能指标,并通过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测定右室Tei指数,通过3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甲亢心组Tei指数(0.44±0.09)高于单纯甲亢组(0.37±0.053)和正常组(0.32±0.026),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心组RA、RV及传统心功能指标EF、E/e与单纯甲亢组、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甲亢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得,Tei指数能较早期地评估甲亢心患者右心功能,可有效指导临床诊断、治疗甲亢心患者。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与探讨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碳酸锂缓释片对躁狂抑郁症治疗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平湖分院治疗的104例躁狂抑郁症患者予以研究,根据入院顺序的不同编号分为联合组和单独组,每组52例。单独组单独应用碳酸锂缓释片治疗,联合组在单独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富马酸喹硫平片予以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及认知功能情况等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2组研究对象治疗前的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t=0.517,p0.05);治疗后6周,2组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且联合组的BRMS评分明显低于单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74,p0.05)。联合组的有效率为9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χ2=5.172,p0.05)。治疗前2组在执行功能、持续注意水平及言语记忆学习能力3个方面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认知功能3个方面虽然都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只有持续注意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对比,执行功能与言语记忆学习能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持续注意水平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2组治疗前TNF-α、IL-1、IL-10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TNF-α与IL-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IL-10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对治疗后各相关炎性因子进行组间比较,联合组TNF-α和IL-1水平均明显低于单独组(p0.05),联合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单独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碳酸锂缓释片应用于躁狂抑郁症中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部分认知功能和炎症反应,其应用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七氟醚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对不同孕期大鼠子代认知功能的影响。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4个组别:对照组、孕早期(孕6 d)组、孕中期(孕12 d)组和孕晚期(孕18 d)组(N=20)。吸入七氟醚(3%),子代出生7 d后进行水迷宫、回避和避暗实验。通过TUNEL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和P38 MAPK通路水平。实验结果显示:孕早期组的子代学习记忆功能显著低于对照组,回避时间和错误次数、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P38 MAPK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孕中期组的子代学习记忆功能显著低于孕早期组,回避时间和错误次数、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P38 MAPK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孕早期组(P<0.05);孕晚期和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孕早期和孕中期吸入七氟醚会激活子代P38 MAPK通路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对子代认知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探究心理健康指导及干预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8月于我院放射科行CTA检查的患者120例,根据检查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检查前实施常规护理和操作,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检查过程中心率、血压、呼吸及焦虑情况,对比2组患者成像质量、检查所用时间及一次性成功率。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以及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图像质量为Ⅰ~Ⅱ级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Ⅳ~Ⅴ级患者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为Ⅲ级患者所占比例在2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例患者检查前用药控制心率,2例屏气不佳,1例因恐惧终止检查,最终53例患者检查一次性成功,一次性成功率为88.3%,高于对照组的76.7%(4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32,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检查所用时间分别为(26.6±5.3)min和(34.1±6.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4,P0.05)。结论:对冠脉CTA检查患者实施心理健康指导及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即时心理状态,控制检查前心率及血压,提高成像质量和检测一次性成功率,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检查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炎患儿临床依从性及肺功能疗效的影响。选取2017年3月—8月兰州总医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2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肺功能指标、住院时间以及2组患儿家长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患儿,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依从比例、部分依从比例高于对照组,不依从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小儿肺炎的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家长满意度,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门诊协同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以2016年5月于兰州总医院门诊就诊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门诊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门诊协同护理,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变化及自我效能评分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躯体症状、失眠焦虑、社会功能指标、抑郁和总分情况要显著的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3.572、3.413、3.776、3.102和3.454,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各指标评分要显著的优于干预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服药情况、治疗方式、恢复正常活动和定期复查情况要显著的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3.332、3.109、3.227和3.009,P0.05);观察组就诊后6个月ESCA评分要显著的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t=3.521,P0.05)。研究表明采用门诊协同护理能够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该护理模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探讨膀胱肿瘤患者多种免疫细胞及其细胞因子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及意义。采用流式细胞数检测40例膀胱癌患者和15例正常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中T细胞及其亚群、B细胞及NK细胞的表达。用ELISA方法检测所有人的血清和尿中IL-10、IL-35、TGF-β1含量。结果显示:膀胱肿瘤患者外周血总T细胞、NK细胞及CD+4T、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膀胱肿瘤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和Treg细胞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膀胱肿瘤患者血清和尿中IL-10、IL-35、TGF-β1含量极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膀胱肿瘤患者抗肿瘤免疫综合功能下降,血清和尿中IL-10、IL-35、TGF-β1水平检测对膀胱肿瘤的诊断、分期、预后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与探讨宫颈手术后再次妊娠行阴道分娩对母婴生命安全及新生儿质量的影响,为临床研究奠定基础。选取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妇产科收治的96例宫颈手术后再次妊娠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产妇4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剖宫产进行分娩;观察组研究对象行阴道分娩;对比2组分娩后母婴生命安全及新生儿质量。结果显示:(1)2组研究对象均没有子宫破裂情况发生,观察组有4例阴道分娩未成功,及时进行剖宫产手术,其中宫缩乏力1例,宫颈扩张阻滞3例,虽然观察组的成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是2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在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产妇围产期并发症方面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3)在新生儿窒息例数及新生儿体质量的比较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4)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7.9%,而对照组仅为87.5%,差异显著(P0.05)。宫颈术后再次妊娠行阴道分娩的成功分娩率较行剖宫产的产妇并不低,母婴生命安全性更高,新生儿质量也同等优异,且有着较高的产妇满意率,适合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舒适护理在胃癌围术期的临床疗效,将2012年1月—2013年3月在本院门诊就诊及住院治疗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症状改变情况,舒适护理有效率为90.24%,对照组为73.1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胃镜征象积分改变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舒适护理在胃癌围术期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回顾性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临床诊治经验。将武汉市第三医院隔离收治的56例新冠肺炎患者根据病情分为重型(33例)和危重型(23例),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经过和预后。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的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相关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指标,两组患者在血气分析检查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都接受抗病毒治疗,两组患者经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对于治疗效果不佳的两组患者给予磷酸氯喹治疗,两组患者在磷酸氯喹治疗后,病情得到改善;但两组患者在磷酸氯喹治疗的不良反应上无明显临床差别;对于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早期给予呼吸辅助治疗,对于病情改善有明显效果;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或者治疗期间出现相关严重并发症患者,尤其是心肺功能不佳者,积极治疗,获益明显;两组患者,对有心肺并发症的干预治疗,有较大临床意义。新冠肺炎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病情复杂,进展快,死亡风险高,尤其是中老年人和既往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早期对危重症患者有效干预治疗,包括吸氧\,抗病毒\,中药\,磷酸氯喹等联合治疗;积极治疗患者相关并发症,如心肺并发症,患者显著获益。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苦参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及对Cyclin D1表达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联合用药组(复方苦参+5-Fu)和对照组(二甲基亚砜DMSO+5-Fu)处理后MCF-7细胞凋亡的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两组MCF-7细胞Cyclin D1的表达;采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观察两组MCF-7细胞增殖情况;采用RT-PCR观察两组MCF-7细胞中Cyclin D1 mRNA的表达;建立裸鼠荷瘤模型,并观察两组肿瘤组织中Cyclin D1的表达.结果联合用药组处理的MCF-7细胞凋亡(12.7%)高于对照组(6.2%),差异显著.联合用药组MCF-7细胞中Cyclin D1 mRNA及Cyclin D1的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联合用药组MCF-7细胞的增殖能力低于对照组(P0.05);裸鼠荷瘤后,联合用药组的直径为(79.8±10.3)m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直径(176.7±26.2)mm(P0.05).说明苦参可明显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中Cyclin D1的表达,并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加速MCF-7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yclin D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分析比较骨水泥分布对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椎体后凸成形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收集2013年6月—2018年5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并行PKP手术患者120例(120个椎体),根据骨水泥分布将患者分为3组(团块状26例,混合状39例,海绵状55例),分析比较3组患者年龄、性别、骨密度T值、合并内科疾病、体重指数、受伤至手术时间、脊柱损伤节段和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4 h、3个月、6个月和1 a评估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s角、伤椎前缘压缩率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分值,并注意记录术后骨水泥渗漏和伤椎再骨折发生例数,分析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及组间各项统计学差异。结果显示:术后3组患者在各时间点ODI、Cobb's角、伤椎前缘压缩率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ODI、Cobb's角及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团块状及混合状分布组伤椎前缘压缩率低于海绵状组(P0.05),海绵状组伤椎再发骨折比例低于另外2组(P0.05)。结果表明:不同骨水泥分布对ODI、Cobb's角和VAS评分影响较小,团块状及混合状分布恢复伤椎高度效果更佳,海绵状分布伤椎再发骨折几率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