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根据赵敏光等提出的半自洽3d轨道模型和点电荷模型,建立了过渡金属离子晶体的局域结构与吸收光谱之间的定量关系,对[Cu(H2O)2(en)][SO4]晶体的局域结构和吸收光谱进行了统一解释,还预测了其EPR谱的值.其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观测值符合.  相似文献   

2.
分别以FeCl3·6H2O,FeSO4·7H2O和Fe(NO3)3·9H20为铁源,NH4H2PO4,H3PO4和(NH4)3PO4·3H2O为磷源,用沉淀法制备了FePO4.研究了沉淀过程中原料、pH值以及表面活性剂对FePO4形貌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分别对样品的物相、形貌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FePO4的形貌控制可以通过铁源、磷源、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和pH值等的控制来实现.H3PO4为磷源,以FeCl3·6H2O为铁源,当pH〈l时,制备的样品为均匀的铁皮石斛形,加入PEG后为自组装的圆片状,当pH〉1时,形貌为鸟巢形;以FeSO4·7H2O为铁源制备的样品形貌也以鸟巢形为主;以Fe(NO3)3·9H2O为铁源制备的样品表现为花状;以FeCl4·6H2O为铁源、(NH4)3PO4·3H2O为磷源制备的样品为不规则的片状;以FeSO4·7H2O为铁源、NH4H2PO4为磷源时制备的样品为类球形.表面活性剂及其用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片状FePO4的制备.  相似文献   

3.
采用静态平衡法测定了温度为293.15~363.15K时硫酸亚铁水合物在质量分数为1%和3%硫酸中的溶解度数据。同时利用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晶体组成进行分析,确定其不同的存在形式。结果表明:在w=1%硫酸中,硫酸亚铁水合物以FeSO4·7H2O、FeSO4·4H2O和FeSO4·H2O三种形式存在;在w=3%硫酸中,硫酸亚铁水合物以FeSO4·7H2O和FeSO4·H2O两种形式存在。硫酸亚铁水合物的溶解度受温度、硫酸质量分数影响较大,以硫酸亚铁为基准,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先增加,当温度大于转变温度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同一温度下,硫酸质量分数越高,溶解度越小。硫酸亚铁水合物在稀硫酸中晶体存在形式及溶解度数据为硫酸亚铁湿法转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热力学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淀粉、丙烯酰胺等为主要原料制取了天然高分子有机絮凝剂ST-AM,并重点研究ST-AM与无机混凝剂FeSO4@7H2O复配使用对染料废水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ST-AM与FeSO4@7H2O复配使用对染料废水具有优良的脱色性能,色度去除率达70%~99.9%,CODcr去除率达52.8%~65.6%,并且絮体的沉降速度加快.该方法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Zn4O(BO2)6:CO^2 晶体是一种可能的1.54μm饱和吸收被动Q开关晶体。本文从Zn4O(BO2)6的晶体结构数据出发,采用平均共价因子模型,计算Zn4O(BO2)6:CO^2 的三角场分裂。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观测值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6.
MgAl2Sd,CaAl2S4,CO^2 MgAl2S4和Co^2 CaAl2S4晶体是典型的三重复合半导体材料,由化学输运反应的方法可以成功制备而得出,具有宽的能隙结构,因而在光电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而备受广泛的关注.采用Sugano-Tallabe强场近似理论,引入平均共价因子Ⅳ,利用经典晶场能量矩阵公式,在D2对称模型下计算出的结果较好符合了实验事实,从而纠正了S.K.Oh等人对Co^2 :CaAl2S4吸收光谱的不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不同温度下,α-FeOOH、FeSO4·7H2O及其混合物对蒙东胜利褐煤液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α-FeOOH在450℃时液化转化率达到97.47%,FeSO4·7H2O在425℃时液化转化率达到97.21%;当温度低于400℃时,α-FeOOH和FeSO4·7H2O之间存在协同作用,α-FeOOH和FeSO4·7H2O混合可能生成类似Fe2O3/SO42-超强酸的活性组分,促进煤转化成前沥青烯,同时α-FeOOH的存在促进了前沥青烯向沥青烯和油气转变,提高了油气产率;当温度高于400℃时,α-FeOOH和FeSO4·7H2O混合可能会加剧前沥青烯结焦,导致转化率比α-FeOOH与FeSO4·7H2O单独作催化剂时低。  相似文献   

8.
用光谱和EPR谱确定A12O3:Ni^2+晶体的局部结构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自洽场(semi-SCF)d-轨道模型和点电荷模型,通过完全对角化方法,在晶体掺杂过渡金属离子后其空间结构对称性不会被破坏的条件下,由吸收光谱、EPR谱确定了A12O3:Ni^2+晶体的局部对称结构参数,建立了结构参数与光谱、EPR谱之间的定量关系,统一解释了A12O3:Ni^2+晶体的吸收光谱、EPR谱.所得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9.
绿柱石是一种结构较复杂的硅酸盐矿物,其晶体结构中Al^3+可以被Fe^2+,Fe^3+等取代,对这种晶体的吸收光谱的研究有助于认识绿柱石晶体的结构,从而更好的使这种晶体得到应用.本文引入平均共价因子Ⅳ,在立方晶场下考虑电子静电相互作用,通过完全对角化的方法对掺入Fe^3+的绿柱石晶体的吸收光谱进行理论计算,并对实验结果中吸收峰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实验与理论符合的比较好.  相似文献   

10.
以FeSO4·7H2O和NH3·H20为原料,以水合肼为模板剂和氧化剂,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八面体Fe3O4纳米晶.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磁性能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实验制备的样品由粒径不同的八面体Fe3O4纳米晶(粒径为100 nm~1μm)组成,具有高饱和磁化强度和较低的矫顽力,分别为93.82 A·m2/kg和3 111.5 A/m.  相似文献   

11.
用差热分析仪及热重分析仪对七种酰胺金属酞菁进行了系统的热分析,找出了它们在氮气及空气中的热稳定性大小。用热重曲线求出了配合物所含的结晶水数目。  相似文献   

12.
用差热分析仪及热重分析仪对七种酰胺金属酞菁进行了系统的热分析,找出了它们在氮气及空气中的热稳定性大小。用热重曲线求出了配合物所含的结晶水数目。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两种新化合物对甲酰基正丁酸苯酯和对甲酰基异丁酸苯酯,结构经红外光谱和^1H核磁共振谱确证。  相似文献   

14.
4—乙基—4′—氰基二联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4-乙基联苯直接碘化,氰化反应的合成方法,制备了4-乙基-4′-氰基二联苯,并且与以前的合成方法(即:烷基联苯的溴化,氰化反应)作了对比研究,该合成方法不仅提高了各步产率,而且反应条件温和,副产物少,易操作。  相似文献   

15.
李辉利用初等方法给出了丢番图方程px4-(p-4)y2=4z4当p=qQ2+4,q≡3(mod4),p,q为奇素数时的全部正整数解,由于篇幅限制,只发表了一部分证明.我们补充了其它证明部分,从而给出了全部证明.  相似文献   

16.
应用硼氢化钠还原法合成一种硒代鬼臼毒素衍生物。反应条件温和,反应物无毒,产率较高。通过红外吸收、核磁、质谱数值分析合成产物与目标产物一致。  相似文献   

17.
LiAIH_4和NaBH_4的还原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iAlH4和NaBH4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两种还原剂.对NaBH4在有机合成中的发展予以简要概述,并论述分析了LiAlH4和NaBH4在不同有机化学教材中存有争议的问题,从而帮助广大读者更清楚准确的认识LiAlH4和NaBH4的还原能力及选择性.  相似文献   

18.
一类烷基环己基苯甲酸酯类液晶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4-乙基环己基)苯甲酸、4-(4-丁基环己基)苯甲酸、4-(4-戊基环己基)苯甲酸为原料,经酰化、酯化两步合成4-(4-烷基环己基)苯甲酸(3-氟-4-氰基)苯酚酯,运用FTIR、1HNMR、HPLC和EA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为进一步研究其液晶性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LiAlH4和NaBH4的还原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AlH4和NaBH4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两种还原剂,对NaBH4在有机合成中的发展予以简要概述,并论述分析了LiAlH4和NaBH4在不同有机化学教材中存有争议的问题,从而帮助广大读更清楚准确的认识LiAlH4和NaBH4的还原能力及选择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微波辐射促进,在CuI和L-脯氨酸催化下合成了4‘-叔丁基-4-硝基二苯醚,反应时间只需10分钟,收率也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