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学语篇的解读,就其本质,是一种基于文学文本的读者与作者相互交流并在寻求最佳关联中完成对作品意义的重新构建与认知的语言交际过程,是一个为其各种推测和假设寻求佐证的过程。但思维定式的作用,人们在对具有独特变异性的荒诞戏剧理解和解读总是迷惑不清。本文拟以认知语境理论为指导,从社会历史背景、语篇宏观结构和微观特点(包括舞台设计,语言和肢体动作)等层面对荒诞派戏剧名篇——《等待戈多》的主题思想进行分析,认为对《等待戈多》主题的解读过程就其实质就是认知语境构建的过程。通过对其构建过程中的这些推测和假设的认知解读。有助于读者或观众对潜藏于戏剧中的主题思想进行准确的把握;认知语境观为文学语篇的解读,特别是为荒诞派剧本的解读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途径。  相似文献   

2.
<基姆>作为经典作品,一度因为意识形态的强烈倾向性解读而风光大减.本文意在借助对他者概念的重新解读,剖析基姆等人形象的当下意蕴.并进一步结合经济一体化、文化全球化语境,挖掘<基姆>的当代文化启示:对话、交流、共赢.  相似文献   

3.
空中交通拥塞日益严重,造成大量经济损失.空中等待是空中交通拥挤时流量调整的重要措施,作为短期措施中缓解空中交通拥塞的有效方法,空中等待策略的核心问题是确定航班等待序列.因此针对航班的延误时间和延误费用,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级的空中等待策略,并建立基于该算法的空中等待优化模型.该算法中,在确定等待航班的优先级时,综合考虑了航班的延误时间和延误费用的影响,确定出航班的等待序列.结合实际的数据,用计算机仿真实验对该算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灵活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库切是当代世界文坛上一位对文学创作有着独到感悟和见解的小说家。在其最具争议的《等待野蛮人》中,他寓言般的写作方式不是直接诉诸说教,使得读者可以将其放在不同的语境下加以解读。结合叙事学理论,探讨叙事视角,叙事聚焦,叙事语气如何推动对此小说主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魔戒>不仅是20世纪西方最畅销的小说之一,而且拥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学影响力.作为20世纪西方现代奇幻小说的开山之作,<魔戒>在文本形式和现实解读上都有其独特之处.作为一个特殊的奇幻小说文本,<魔戒>的文本糅合了各种元素,是一部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神话史诗.其强烈的现代化批判的态度和中世纪情怀,又使得<魔戒>在当下拥有了多种解读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马尔克斯说:"批评家在作品里找到的,不是他们能找到的东西,而是他们乐于找到的东西",而大部分的批评家在濒临绝望的时刻找到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公墓看守人的安静的位置,于是他们把肉体献给死者使后者得以复活。对《等待戈多》的解读也是如此,从以往批评家的文字里,我们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等待戈多","戈多"这个历来被批评家找寻的意象也有了各式各样的意义:戈多是一种无望,戈多是一  相似文献   

7.
文学语篇的解读,就其本质,是一种基于文学文本的读者与作者相互交流并在寻求最佳关联中完成对作品意义的重新构建与认知的语言交际过程。以关联理论为指导,从认知语境、互明、交际意图和关联原则四个方面,通过分析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天的等待》(A Day’s Wait),阐释从关联视角来解读文学语篇以及在语篇(包括书面和口语交际)分析中的作用,为文学语篇的解读或文学文体学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能源的充足与否、能源使用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显示器.然而,由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能源消耗越来越大,原有能源日益减少,特别是不合理地过多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石化能源,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迫使人们不得不探求新的、高效清洁的新能源,以求世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阅读推广是落实全民阅读战略的重要手段,自媒体作为一新事物以其独特的魅力产生了极大的传播效应.借助营销手段,二者的结合为社会带来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基于对二者的概念介绍及相关的案例分析,对自媒体营销模式下阅读推广的特征、潜力与暗涌进行探讨,解读其对全民阅读乃至社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画以表现生命作为最高纲领,把握宇宙的最高真实,道出艺术真谛.形成独特的中国画生命精神.进入新时代,这种生命精神又将呈现怎样的"生机",试从现代角度进行解读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加缪认为,"荒诞"是人与世界唯一本质的联系。在荒诞的世界中,人存在的意义变得虚无。当人们清醒地认识荒诞时,荒诞就开始了。人与世界、社会以及自身的对立和冲突,使人处于绝望和荒诞之中。他主张正视现实中存在的困境,面对荒诞通过反抗去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给世界和人生赋予意义,在强烈的悲剧情景中实现对荒诞的精神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12.
从《无声戏》看李渔悖谬性的叙事策略及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渔在《无声戏》中采取了悖谬性的叙事策略,使《无声戏》产生了“新”、“奇”的叙事效果,达到了新人耳目的叙事目的。其主要原因是李渔通过观念理性化、感情道德化、训谕明示化、叙事娱乐化和情节悖谬化的巧妙融合,显著地增强了人们对故事的信任感;同时,悖谬性叙事策略也有力地降低了故事的可理解性;其它叙事因素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李渔在《无声戏》中采取的悖谬性叙事策略是他文学创新思想的一次有益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英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蝇王》从存在主义视角对人类生存的荒诞进行了思考,本文试从《蝇王》对人类生存环境的荒诞和人与人存在关系的荒谬来分析它的存在主义特质。  相似文献   

14.
刘树纲的荒诞剧《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立足中国本土,借鉴西方荒诞派文学,在荒诞中的特有真实、荒诞中的特有深度、荒诞艺术的本土化上,均有瞩目成就,并全方位体现在作品立意、作品结构、作品艺术手法等各个方面,认真总结有利于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建设。  相似文献   

15.
考察鲁迅的创作文本,现代主义描写是不能忽视的事实存在,分析鲁迅小说和散文诗创作中最为突出的象征主义,荒诞情节和心理刻画,我们发现,正是现代主义描写体现了鲺讯创作的深刻性;按照文学“本质真实”和“心灵真实”的要求,我们阐述了鲁迅创作中“荒诞的深刻”的原因,本文从以上三个方面为重新解读鲁迅提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余华的先锋作品,交织着一个暴力和恶的世界:笼罩着无际的死亡阴霾,以及一股股发霉的死亡气息。《兄弟》这部小说,无论是在"文革"这段禁欲的时代,还是现代这个纵欲的时代,都以荒诞式的手法,描述了兄弟相残的惨烈人性异化。文章主要从荒诞的审美范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等方面来探讨小说《兄弟》中的人物——李光头和宋钢的性格塑造。  相似文献   

17.
加缪之所以饮誉于世界文坛,是与其以独特感受世界的方式描摹并刻画着"疏离"、"荒诞"、"反抗"、"自杀"、"自由"与"正义"等重大主题的戏剧作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更需引起关注的是,他以高瞻远瞩的视域警醒地审视着当下人类现实的处境,强有力地明示了己身存在意义所隐含的生命意识——"活得最好"与"活得最多",隐然导出了荒诞意识背后隐潜、凝现着的种种生命精神与真实存在,势必给人们以可贵的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18.
"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文学中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而约瑟夫.海勒证明,他作为小说家的主要才能就是制造语言的混乱,他是胡搅蛮缠、东拉西扯的大师,是诡辩、悖论、强辞夺理的大师,他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全力以赴地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在那个非理性的世界上,一个人只有靠着他以语言制造混乱的能力才能确认他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黑暗的心》展示了作者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作者通过作品中人物孤独内心的分析,荒诞行为的解读,毁灭场景的再现探索了康拉德的存在主义思想和他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0.
论卡夫卡《变形记》的叙事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夫卡的《变形记》通过人变成甲虫这样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表现了现代人在巨大的社会生活压力下承受了超负荷的身心压力,终被异化了的现实。其独特的叙事艺术主要体现在叙述视角、叙述风格、叙事结构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