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世界能源利用进入“清洁、低碳、可再生”的可持续发展新航道。美国在全力确保清洁能源制造和全球领先地位,保障和实现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给中努力形成能源可持续利用结构。能源结构转型已使美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达峰后持续走低,并下降至2000年以前水平,电力行业和交通行业碳排放震荡下降,美国可持续能源发电成本较世界其他国家偏低。美国能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提升得益于一系列政策法规、财政投资及经济市场等多方面措施的保障。美国政府的碳减排措施及各州政府的节能准则保障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政府推动能源转型,促进清洁能源投资,并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和能源税收减免;通过加大天然气领域的投资,促进交通领域电气化转型,以及修订车辆燃油经济性标准等措施推动可持续能源市场繁荣。美国能源的可持续利用现状显示,“能源利用过程的清洁化、能源利用类型的低碳化、能源获取方式的可再生化”为主导的能源转型方向将成为实现能源利用可持续性的发展趋势,全球可持续能源技术创新成为关键技术进步和竞争的阵地,国际能源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多种困境显示,全球可持续能源利用的重要领域合作基础众多而广泛。美国与中国能源结构和能源转型中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相似,也有不...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资源贫乏的今天,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光明的未来。文章阐述了我国太阳能热利用的几个主要部分,包括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能源发展困境、全球能源转型趋势2 个方面,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了中国能源转型方向:抓住全球能源转型的机遇,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清洁、低碳和高效的新型能源系统。总结了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十三五"规划期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和政策调整方向建议。  相似文献   

4.
能源和环境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重要课题,随着国家倡导发展低碳经济,以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得到快速的发展。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发电是一种有效的形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越来越大。太阳能和风能作为可再生能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分布广、开发潜力大、环境影响小、可持续利用等特点。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和高效。风光互补发电因为其独特的优势作为互补发电技术的主流。本文简述了互补发电技术体系和互补发电技术,探讨了风光互补发电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赵丹 《科技资讯》2011,(21):148-148
太阳能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产业在未来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分析论述了国内外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光伏产业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浅谈太阳能光电幕墙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我国已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进而推进我国乃至全世界能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其中,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的清洁能源,成为目前有关行业的发展目标,特别是在建筑领域中的光电幕墙行业,应用尤为广泛.  相似文献   

7.
广义的绿色能源,指在获取和使用环节都比较清洁的能源,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新型化学物理电源和太阳能、风能、氢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技术是现代能源交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发展速度快、技术含量高、国际竞争激烈的特点,世界各国都将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作为战略规划加以推动。我市具有良好的新能源发展基础,形成了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为主体的3条研发主线,  相似文献   

8.
赵晓丽 《太原科技》2009,186(7):41-42
近年来,随着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趋严重,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因其清洁环保、可再生等特点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全球持续保持年均30%增长率的情况下,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对于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的山西而言,发展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推动山西能源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迫切需要.而山西省的太阳能资源尤其丰富,总辐射量为481.48~598.71kJ/cm2,仅次于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是我国光照资源的高值区,具有发展光伏产业的先天优势.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对推动山西省新型能源战略的实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面对资源有限、能源紧缺的现实,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成为迫切任务。太阳能是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半导体器件的光伏效应原理进行光电转换,发展光伏能源被  相似文献   

10.
一、杭州新能源战略方向⒈把握太阳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战略机遇期在所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中,唯有太阳能具有普适性和持续增长潜力,并符合我国国情。我国沙漠化土地占国土资  相似文献   

11.
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作为清洁、可持续利用的能源,为解决人类未来能源供应问题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手段。为提升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在中国和全球的发展和应用技术水平,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约能源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世界,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方面的国际科技合作,2007年年底,科技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以下简称“计划”)。  相似文献   

12.
刘红军 《科技资讯》2011,(33):78-78
由于太阳能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未来低碳社会的理想能源之一,当下正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世界各国纷纷将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作为破解人类日益凸显的能泺和环境问题的战略产业来予以大力支持,推动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3.
根据农业部对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情况的统计,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已经从过去主要依靠薪柴、煤炭、小水电传统能源转变为依靠可再生生物能源、沼气、水电、太阳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局面,农村经济得到发展,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进而探讨促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促进农村地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煤炭长期以来是我国主要能源。未来一段时期内,随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进步,我国能源结构向清洁和优质化方向发展,煤炭的发展方向是安全绿色开采和清洁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可谓是风起云涌。作为未来清洁、高效、永不衰竭的绿色能源技术之一,太阳能技术近年应用越来越广泛,太阳能产业已经成为能源市场中成长速度最快的领域。  相似文献   

16.
发展低碳能源技术创造美好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碳化经济发展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低碳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能源发展也已进入以低碳化为主要特征的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低碳能源技术是有助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而实现碳中性的技术,作为低碳经济的基础,是国际贸易和技术竞争的焦点,其主体是低碳能源技术.在我国,面临着以高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与绿色、低碳发展迫切需求之间的巨大矛盾.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都是高碳性的,今后几十年也难以得到根本性转变,为保障我国合理性的发展空间,应理智、慎重看待低碳经济,当前的首要任务是积极发展低碳技术和绿色技术,两者概念上虽有差异,但工作方向一致.作者通过分析国家经济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特点,认为在我国发展低碳能源技术势在必行.作为低碳经济的核心,低碳能源技术涵盖了从可再生能源利用,新能源技术,化石能源高效洁净利用,温室气体控制和处理,以及节能等领域.对我国而言,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能源技术的实质是: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化石能源的洁净、高效利用,特别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决定了我国目前发展低碳能源技术重点在于煤炭的洁净高效转化利用和节能减排技术.作者认为,由于中国城市化率的日益增大和城市对能源的大量需求,低碳技术的应用将充分展示城市美好未来的前景,提供实现城市美好未来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对能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能源和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约束将越来越严重。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加速本地化清洁资源的开发是必然的选择。可再生能源是环境代价小、发展前景明确、争议较少的技术。我国已经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通过立法的方式,建立起强有力的促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框架,并发布了指导产业发展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一系列的管理政策,确定大力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为我国能源发展必然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化石燃料的消耗总量在不断攀升,随之带来的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人们面临的重大挑战.氢能是一种绿色、低碳、高效的清洁能源,利用可持续再生的太阳能,通过光催化分解水制备氢气,被认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金属有机框架具有结构可修饰、性能易调控、孔道结构丰富及比表面积较大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光...  相似文献   

19.
《科技智囊》2009,(9):94-95
1.发动新能源引擎,英国打造低碳绿色经济。7月15日,英国能源和气候变化部发布了一份长达220页的《英国低碳转换计划》国家战略白皮书,提出到2020年和2050年英国将碳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分别减少34%和80%,其实现途径是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捕捉和储存等清洁能源技术。  相似文献   

20.
CO2排放量与化石能源消费高度相关,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十三五"以及今后较长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中心任务,随着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将极大改变我国现有能源格局。虽然我国在可再生能源科技和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创新性、基础性研究薄弱问题仍然突出。低成本、稳定性是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总体方向,随着高效环保太阳能发电技术、先进风力发电技术等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可再生能源的竞争力将持续提升,未来在整体能源体系中的作用将大幅增强,推动形成清洁低碳的能源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