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7 毫秒
1.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是法律赋予建设工程承包人优先受偿的权利。但是现有的法律对该权利的具体规定很少,导致很多争论,对该权利的行使产生不利影响。该文通过分析和探讨相关学说和法律规定,对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法律性质、受偿范围,与相关权利的竞合问题,以及存在实际施工人时权利行使的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对现有法律规定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是法律赋予建设工程承包人优先受偿的权利。但是现有的法律对该权利的具体规定很少,导致很多争论,对该权利的行使产生不利影响。我们可通过分析和探讨相关学说和法律规定,对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法律性质、行使,与工程垫资的关系,与抵押权、消费者权利的竟合等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合同法》第286条规定了承包人对建设工程的价款有优先受偿权,但是对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性质学术界意见不一,且无程序法的保障,其实现有很多困难。笔者在此对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与其他相关权利的竞合及行使方式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了建设工程价款的优先受偿权,理论界对优先权性质的理解存在差异,实践中对如何执行也存在认识的偏差,文章在确定优先权的实现条件、范围、权利主体、行使期限,以及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受理和执行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实际施工人属于建筑行业中的多数群体,对其权利的保护虽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需加强。构建实际施工人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制度应合理划定实际施工人优先受偿权的范围,有效保障实际施工人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6.
由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长期处于买方市场,建设工程款拖欠现象层出不穷,承包人处于劣势地位。本文提出了对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几点思考,旨在为承包人充分行使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提供一些启示.以期更好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推动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合同法》中关于建设工程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的价值;建设工程合同中承包人优先受偿权的性质;建设工程款优先受偿权的构成要件以及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效力的确定,进一步明确了工程建设中当事人的责任和义务,对今后建筑业的发展、合同当事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合同法>中关于建设工程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的价值;建设工程合同中承包人优先受偿权的性质;建设工程款优先受偿权的构成要件以及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效力的确定,进一步明确了工程建设中当事人的责任和义务,对今后建筑业的发展、合同当事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是法律直接规定的,具有法定性,不以当事人之间事先存在特别约定为必要。在同一建设工程上存在建设工程承包人的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与其他债权人的抵押权竞合时,根据法定优于约定,即有法定从法定,无法定按约定的一般原则,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效力优于抵押权,也就是说,建设工程承包人的工程款受偿顺序位于抵押权人之前。  相似文献   

10.
以房产作为抵押物的抵押合同在经济交往中极为常见,这里以此为例对抵押登记的内容和程序作一具体介绍。所谓房地产抵押,是指抵押人以其合法的房地产以不转移占用的方式向抵押权人提供履行担保的行为。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抵押权人有权依法以抵押的房地产拍卖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而要在出现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获得这一“优先受偿”的权利,抵押权人除要确认抵押人对抵押物必须享有处分权,即使用权和经营权以外,  相似文献   

11.
建设工程合同的工程价款结算是建设工程合同履行的重要内容,由于建设工程建造过程中的复杂性,实践中因工程价款结算而产生的纠纷占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绝大部分,成为司法实践中常见的棘手纠纷。本文通过对实践中常见的工程价款结算纠纷进行总结,分析有关结算纠纷中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浮动抵押中抵押权人利益之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物权法的研究和制定过程中,浮动抵押制度以其不可抵挡之势出现在学者和立法者面前,该制度在我国的移植已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分析了严格浮动抵押的设定;赋予抵押权人相应的权利,以防止抵押人滥用权利;明确了浮动抵押权人与其他债权人的受偿次序。  相似文献   

13.
广东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问题及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是制约我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广东虽然是我国的专利大省,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进展缓慢。一、知识产权质押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破冰"知识产权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知识产权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该知识产权折价或者拍卖,变卖知识产权的价款优先受偿。其中,为债权提供知识产权担保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出质人,债权人  相似文献   

14.
在建筑施工的合同管理中,变更与索赔之关系、合同价格的清晰界定及如何优先受偿权等问题,对工程结算均有重要影响。本文梳理了这些问题的关系并对如何避免结算纠纷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5.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法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依法可以转让的知识产权出质以作为债务的担保,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依法将该知识产权折价或以拍卖、变卖的方式获得价款而优先受偿.国际上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金融机构都开辟了这种新型的融资方式.但我国自《担保法》施行以来,以权利进行质押的绝大部分是证券权利,以知识产权质押的实例较少.目前国内银行在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时缺少具体的操作办法和成熟的实践经验,且各银行根据自己对知识产权质押业务的理解和质押标的的特点采取了各不相同的操作程序,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知识产权质押业务的混乱.  相似文献   

16.
新<婚姻法>确立了离异父母对子女的探望权,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该法存在探望权主体范围过窄、探望权的中止规定过于简单等多方面不足.为完善我国的探访权制度,建议扩大探访权主体范围,赋予儿女有诉请法院中止探望的权利,并对中止探望和恢复探访权的事由、在探望权执行中"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情形的处理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地使用权抵押成为最受欢迎的抵押货款担保方式已是大势所趋.土地使用权抵押,是指抵押人以合法的土地使用权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向抵押权人提供债务履行担保的行为.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抵押权人有权依法以抵押的土地使用权拍卖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相似文献   

18.
优先购买权是指特定人依法律规定或合同规定,在出卖人出卖标的物于第三人时,享有的同等条件下优先于他人购买的权利。由于我国立法上未形成一个有效体系,存在不完备之处,使司法实践中对于优先购买权的行使问题极易发生纠纷,文章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看来,将优先权等同于优先受偿权是不合理的,其内涵必须得到体系化的扩张。建构优先权体系有利于完善优先权制度,发挥习惯法的积极作用,修正传统的平等原则。优先权体系的建构应发挥理论研究的基础作用,同时将民法总则和分则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和救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被害人学的兴起,刑事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日益受到重视。在我国,立法明确规定刑事被害人是诉讼当事人,但司法实践表明,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不仅承受着实体权利的丧失,程序权利也未得到有效保护。我国应通过保障被害人的司法信息知情权、赋予被害人独立的上诉权、扩大损害赔偿请求权范围、建立国家补偿制度和被害人救助制度等来完善对刑事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和救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