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研究了用厌氧好氧联合法处理高浓度、高色度的豆沙馅废水,针对好氧处理过程中出现的返色现象,探讨了返色机制.试验结果表明,返色主要是由于在厌氧条件下,豆沙馅废水中的大分子色度构成物质转化成色度较低的小分子物质,这些小分子物质具有一定的逆反应趋势,在好氧条件下与氧接触生成新的色度物质,使色度在曝气初始升高,即出现"返色"现象.  相似文献   

2.
水力停留时间是厌氧-好氧处理印染废水工艺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之一.本研究以活性染料为主的印染废水为处理对象,通过中试实验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对厌氧、好氧操作单元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好氧条件下,水力停留时间为6 h 时,CODcr 去除率为41%,之后趋于稳定.在单独厌氧条件下,色度去除率随着停留时间的增长而呈直线上升.在厌氧-好氧组合工艺中,停留时间由6 h 增至24 h,生物池出水 CODcr 去除率增加较快,由25.08%增加到51.61%,随着停留时间进一步延长,CODcr 去除率增加趋势逐渐变缓;色度去除率随着停留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6 h 增加到36 h,去除率由16.67%提高到57.14%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高色度与高CODcr浓度的实际染料生产废水和模拟染料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电解法和厌氧微生物法对废水进行处理,考察其对废水色度与CODcr的降解效果,以及对废水好氧可生化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微电解法处理实际废水,对色度有比较明显的去除效果,对CODcr有一定去除率效果,并使废水的好氧可生化性明显提高;经过驯化的厌氧微生物能够破坏染料的化学结构,能够去除部分CODcr,并对废水的好氧可生化性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4.
水解酸化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介于好氧和厌氧之间的生物处理方法,主要应用于有机废水的预处理。物料的厌氧降解过程,分成水解、酸化、产乙酸、产甲烷四个阶段,各在其不同的反应器中进行,即两相(段)处理。废水的处理在两个不同的反应器中依次完成,可使厌氧降解不同于微生物种群的环境条件有较大的区别。通过水解酸化阶段,可以使废水中有机物质被细胞外酶分解为小分子,小分子的水解产物能够溶解于水并透过细胞膜为细菌所利用,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法律、法规的健全,要求对城市住宅小区内的污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相似文献   

5.
印染废水具有色度深、不易生化降解、有机物含量高、水质变化大、碱性大等特点。目前已有的印染废水处理技术包含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是将污染物在相之间转移或进行浓缩,并未对污染物进行本质上的降解;化学处理技术则是通过化学反应改变污染物的分子结构进而将其降解为小分子物质;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对污染物进行降解。一般采用生物法去除有机物;采用厌氧-好氧工艺处理难以生物降解的废水;采用物理化学法降低色度等。随着印染废水成分愈加复杂,单一的处理技术已不再能保证其出水水质达标排放,故需要多加探索组合工艺的应用,以达到相关废水排水标准。本文对目前国内外有关于印染废水的主要处理技术进行总结,并提出了思考和展望,可为印染废水的处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类制药废水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好氧共基质工艺、厌氧-好氧工艺、混凝以及Fenton试剂处理工艺用于维生素类制药废水的处理并加以比较.结果表明:在好氧共基质条件下,葡萄糖人工配水和制药废水的最佳COD浓度比为1:5;厌氧反应器的串联使用提高了反应器中的生物降解效果,有利于反应器的长期稳定运行;混凝工艺适合作为生化处理的预处理工艺,Fenton试剂则不适于处理此种制药废水.  相似文献   

7.
采用厌氧-好氧法处理木薯淀粉废水。废水处理规模为2000m3/d,厌氧停留5h,好氧为8h。COD为12000~15000 mg/L,BOD为7200~9000 mg/L,SS为4500~5500 mg/L,色度50倍,pH值为3.5的木薯淀粉废水,经工艺处理后,出水的COD为55~73mg/L,BOD为10~12 m...  相似文献   

8.
印染废水污染现状及其处理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染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一般以生物法为主;对难以生物降解的印染废水,采用厌氧一好氧联合处理较为合适;对易于生物降解的印染废水,可采用生物法处理,色度的去除,一般以物理化学方法为主。三级降解印染废水方法是目前的发展趋势,能保证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色度,使出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9.
通过厌氧-好氧交替工艺培养好氧颗粒污泥,采用成熟好氧颗粒污泥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对不同pH、反应时间、进水浓度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微生物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氨氮浓度较高(460 mg/L)、pH为7~8、温度20℃左右的条件下,稳定运行15天,氨氮的去除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肉类加工废水是我国最大的有机污染源之一,该类废水具有有机物浓度高、杂质和悬浮物多、油脂浓度高等特点。对肉类加工废水的来源、危害及目前常用的处理技术进行了综述,包括生物处理方法中的厌氧生物处理法、好氧生物处理法;新出现的技术方法如改进型厌氧生物处理法、改进型好氧生物处理法、厌氧-好氧生物组合方法。对上述各方法的机理、研究进展、优缺点进行了评述,同时展望了处理肉类加工废水的技术和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采用TiO2光催化剂对河水中污染物进行光催化降解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用光催化剂TiO2对西清河废水进行了废水处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COD、色度的去除率逐渐增大, 但当其用量超过0.5g时,COD、色度的去除率增加缓慢,超过0.6g时开始下降;当pH<6.5时,随着pH值降低,当pH>6.5时,随着pH值升高,COD、色度去除率均降低;随着光照时间延长,COD、色度去除率逐渐升高,但当光照时间超过 10h 后, COD、色度去除率升高幅度非常缓慢.当催化剂用量为0.6g、 pH =6.5、光照12 h时,西清河废水的COD、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75.0%、78.5%.  相似文献   

12.
染化废水污染物种类多,毒性大、化学需氧量,ρ(CODcr)高,且大部分是生物难降解的污染物质,严重污染环境;利用铁炭在水中发生的微电解过程可有效去除染料生产废水的色度和化学需氧量ρ(CODcr),同时提高污水的后续可生化性.试验结果表明,微电解处理效果受填料组成、pH值、停留时间和混凝曝气等因素的影响;废水经过微电解处理后,ρ(CODcr)和色度分别从2 000 mg/L和2 048下降为860 mg/L和256,去除率可高达56%和75%;采用微电解-混凝法出水与采用单纯的石灰乳中和混凝沉淀法出水相比,ρ(CODcr)降低22.5%,可生化性提高18%.  相似文献   

13.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法、NaClO氧化法、KAl(SO4)2混凝沉淀法分别对新乡市某印染厂和某造纸厂的二级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废水初始pH,3种试剂投加量对废水COD和色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室温下,反应时间30min,3种方法对印染废水、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均具有明显效果.Fenton试剂氧化法对两种废水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另外两种方法,其对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最适条件为:pH 4,H2O20.8mg·L-1、FeSO4150mg·L-1,COD、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81.5%、75.0%,COD和色度分别从243mg·L-1、128降至45mg·L-1、32;其对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的最适条件为pH 4,H2O20.6mL·L-1、FeSO4200mg·L-1,COD、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73.8%、75.0%,COD和色度分别从351mg·L-1、128降至92mg·L-1、32.两种废水经过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后完全可以达到地方工业行业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工艺对再生浆氏废水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硫酸业铁酸洗废液混凝剂是行之有效的,经此工艺处理后,COD、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0%、96%和95%左右。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两级三段城市污水生物综合处理技术—“2SZ”技术,其主要特点是以复合型高效微生物系列制剂FGB为主体,对城市污水进行予生化处理—生化深处理—物化净化等三段处理,实现了污水资源化深处理。该项技术的一次性建设投资少、耗能低、易操作,运行费用低,所采用的FGB高效微生物制剂使用方便,适应性强,污水处理性能优越,可使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COD、BOD、悬浮物及总磷等的去除率达90%以上,氨氮的去除率达85%以上。污泥产出量少,混合预生化池内的污泥存量,每半年左右方需处理一次,是针对具体国情而研发的一项环保类科技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6.
内电解法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确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实验研究了影响内电解法对印染废水脱色效果的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pH值、停留时间、铁碳比、供氧量、进水色度、染料结构等,发现主要影响因素为pH值、停留时间和铁碳比.通过正交试验,利用方差分析来确定内电解法对印染废水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7.
用废铁渣制备高效絮凝剂聚硅酸铁及其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以废铁渣、硅酸钠为原料,制备高效絮凝剂聚硅酸铁(PSF)的方法,确定了合理的生产工艺和操作条件.并对絮凝剂聚硅酸铁(PSF)处理工业废水的絮凝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聚硅酸铁(PSF)处理工业废水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PSF具有良好的絮凝性能,CODCr和色度去除率提高约20%和25%,悬浮物SS去除率提高约15%,pH值的适用范围较大,用量较少,是一种比聚合硫酸铁(PFS)性能更优良的絮凝剂.表10,参7.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应用于污水处理的部分微生物新技术进行概述, 即: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有毒废水中应用广泛;微生物絮凝技术因其絮凝范围广、活性高、安全无害无污染而易于实现工业化,成为当今世界絮凝剂方向研究的重要课题;生物吸附法主要用于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电极生物膜法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方法,主要为反硝化菌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酒精生产废液是酒精工厂的主要副产品,其量非常大,温度高,若能在酒精生产中循环使用,可望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和加热蒸汽。酒精生产废液在适当的条件下经絮凝过滤后得到的清夜,可循环用于酒精生产。研究表明:经处理后的清液用作工艺用水时,酵母生长和酒精生产情况都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20.
为开发氟化镁产品,综合国内外生产氟化镁的方法,选择由氢氟酸和菱镁矿粉制取氟化镁。该工艺设备简单、易于操作、生产稳定、能耗低、投资少,且本装置三废处理措施完善,基本不造成环境污染,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