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决斗"作为俄罗斯历史上重要的社会现象,在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中有着不同程度的反应。决斗在增添了俄罗斯文学的绚丽多彩的同时,也对整个俄罗斯文学界造成了现实和潜在的损害。俄国文学中的贵族,不仅代表着贵族这个阶级,而且是在作者们无意识或者有意塑造下,更加富有深层次的内蕴。本篇文章简要介绍了文学作品中俄罗斯贵族的决斗习俗。  相似文献   

2.
赵红石 《科技信息》2009,(20):133-133
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以战争问题为中心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作者重点描写了俄国贵族在国家危急时刻的各异表现。本文对小说中出现的贵族家族加以分析归类,指出上层贵族莫视国家命运,而优秀贵族身上仍保留着淳厚的古风,他们有爱国心,与人民的精神相通。俄国的前途就在于这些优秀贵族与人民的合作。  相似文献   

3.
带有作家浓厚自传色彩的聂赫留道夫形象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忏悔贵族的典型。聂赫留道夫的忏悔过程寄托了“托尔斯泰主义”的精神实质 ,其形象是“托尔斯泰主义”的艺术写照 ,也是作家世界观矛盾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4.
带有作家浓厚自传色彩的聂赫留道夫形象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忏悔贵族的典型。聂赫留道夫的忏梅过程寄托了“托尔斯泰主义”的精神实质,其形象是“托尔斯泰主义”的艺术写照,也是作家世界观矛盾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5.
近代前期法国正从封建主义衰落向资本主义发展转变,在此大背景下贵族阶层在贵族制度不断衰落的同时,适应了经济形势的变化,仍然保持着相当的经济实力。但由于长子继承制的实行、日常生活开支的巨大以及教育文化投入的增多,贵族阶层内部出现贫富分化,贫穷贵族混迹于社会,从而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认为这一时期贵族阶层的经济状况变坏。  相似文献   

6.
近代早期,英国贵族的家庭婚姻生活发生了诸多变化,但是这些变化是相当缓和的,呈现出结婚率、再婚率和内婚率高而离婚率低这样一种"三高一低"的现象.这与长子继承制的实行、经济利益、门第观念、父权制与家长制的强化,以及政治宗教上的分野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使之成为这一时期制约贵族婚姻生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英国英语中存在许多与贵族有关联的词汇,这是英国特有的贵族体制的反映。在英国贵族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贵族勋位与贵族称谓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8.
英国英语中存在许多与贵族有关联的词汇,这是英国特有的贵族体制的反映。在英国贵族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贵族勋位与贵族称谓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9.
席战强 《河池师专学报》1999,19(3):36-38,46
贵族地主阶级的荒淫、冷酷、不人道,是19世纪俄国社会之原罪,而贵族地主通过自身道德完善,爱人如已,则可赎回自身及本阶级的罪恶,这是托尔斯泰的原罪与赎罪意识,也是他一生痛苦的思想探索和精神内省的结果,并且贯穿其整个创作。原罪意识使他在创作中清醒,真实,不加粉饰地反映俄国社会生活的本来面目,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而赎罪意识则是他对消除社会会恶,实现理想社会的探索,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不可简单地否定。  相似文献   

10.
《怎么办?》,是俄国文学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革命民主主义文学最光辉的典范。它是车尔尼雪夫斯基被沙皇政府囚禁在彼得保罗要塞时写成的。动笔于一八六二年十二月,完成于一九六三年四月四日,其间不到一百一十天。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俄国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的年代。贵族知识分子已退出历史舞台,让位给新起的平民革命知识分子。在文学领域里,贵族知识分子“多余人”形象已不能激发人们去斗争,而屠格涅夫等作家塑造的“新人”,又不能正确地反映平民知识分子的本质特征,不能激励人们走上革命的道路。作为一个伟大的民主主义  相似文献   

11.
日本平安时期,后宫文学沙龙的兴盛成就了贵族女性文学的繁荣。作为后宫文学沙龙的延伸,以皇女为中心的斋院文学沙龙亦不容忽视。以平安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大斋院文学沙龙以及六条斋院沙龙为中心,就斋院文学沙龙的形成、具体文学活动及其特质展开考察,分析其对平安朝贵族女性文学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伶俐 《科技信息》2010,(25):174-174,418
在欧洲各国贵族于本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纷纷衰落的时候,英国贵族阶层不但掌握着政权,而且加强了对政权的控制。这是英国的其他任何阶层和其他国家的贵族阶层所望尘莫及的,这一现象必然有其原因。本论文将就这一现象从英国贵族起源和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黛玉形象是写实性和写意性的完美结合,这一形象的创造,是中国古代普通的审美原则在现实主义小说创作中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一方面,人者将主义公署于错缩复杂的矛盾关系和特殊命运中,刻画了真实可信的贵族少女形象;另一方面,作者又赋予形象以秋天的韵致,楚文化的意蕴,使之成为中国古代诗人的一个永情理的象征,从而塑造了虚实相生,具有特殊审美意义的典型形象。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西方的贵族政治传统出发,得出"贵族"一词的含义和"贵族"的衡量标准。贵族精神要求人们从日常的经济活动中超拔出来,去追求优良的生活方式。贵族不是没有经济方面的需要,财富是贵族得以存在所必须的物质基础和生活保障。财富是贵族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虽然贵族和其他阶层相比在经济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但贵族所追求的优良的生活方式并不是物质的。贵族在物质之外、物质之上还有着更高的形而上的精神追求。贵族政治传统要求人们从日常经济活动中超拔出来,去追求优良的生活方式。贵族精神在一定意义上阻止了现代政治和现代社会中人的生活的堕落。  相似文献   

15.
鲍赛昂子爵夫人形象,再现了19世纪法国社会交替的历史风貌:尽管金钱的光环掩盖不住资产阶级胎生的丑恶和腐朽,毕竟它是生命力旺盛的历史的新生儿;贵族“模范社会”的理想道德虽然熠熠闪光,但终究逃不脱历史发展的必然,随着鲍赛昂夫人的情场隐退而消亡。鲍赛昂夫人仅是一曲“模范社会”理想贵族的挽歌。  相似文献   

16.
《前夜》(1860),是俄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继《罗亭》、《贵族之家》后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前两部作品,都以贵族优秀代表人物的历史作用为主题,“描写不久前的过去,而后一部作品则是直接反映当前的”。屠格涅夫“一直在留心观察他当代的先进积极活动家”,于是在自己的新作中创造了非统治阶级出身的英雄形象英沙罗夫。在分析《前夜》的人物形象时,多侧重于探讨英沙罗夫形象(这种探讨也是必要的),对作品中心形象女主人公叶琳娜,往往涉笔不多,语焉不详。苏联科学院《俄罗斯文学史》(三卷本)和《简明文学百科全书》就是这么处理的。有的文章分析叶琳娜形象时,多止于她择偶、定情,对她的别家、守志多不论及,对这一形象的美学意义,更少涉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点或不足。本文拟就叶琳娜形象,谈几点粗浅的学习体会,以求正于读者方家。  相似文献   

17.
王昌龄的妇女诗主要描写了三种女性:宫女、贵族妇女、民间女子。宫女诗多表现望君幸临和羡艳受宠的情绪;贵族妇女诗概括了女子的现实命运;民间女子诗多表现自由、欢快的感受。场景描写、民歌艺术是王昌龄塑造妇女形象的主要手段。王昌龄大致以宫女诗寄寓个人情怀,以贵族妇女诗传达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以民间女子诗表现诗人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8.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与文学有着密切联系。就艺术创作的主题而言,这一时期的绘画和文学媒介有一个共同的载体,即维纳斯形象。在这一时期,画家波提切利通过《维纳斯的诞生》与《春》,诗人斯宾塞通过《爱情小诗》与《祝婚曲》,阐释了象征神圣与世俗之爱的爱神与美神维纳斯形象所蕴含的新柏拉图主义哲学与基督教神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1855年尼古拉一世死去,他的儿子亚历山大二世继承皇位,严厉的检查制度有所松驰,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进入了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进入这一时期,俄罗斯就接连发生了两起重大历史事件,一是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一是农奴制度的废除。克里米亚战争,发生于1853年。当时,俄国向土耳其要求允许俄国教会保护巴勒斯坦基督教徒的权利,土耳其人在英、法两国的支持下拒绝了俄国的要求,于是俄国出兵打土耳其,后来英,法两国也加入了作战。由于当时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较落后,到1856年战  相似文献   

20.
解放区文学对于知识女性形象的表现和塑造集中出现在朝年代初,作家主要有丁玲、莫耶、马加等。这一时期反映知识女性生活的作品虽然不多,但对女性形象的创造却已达到了相当的思想深度。本文将在对解放区文学“尴尬人”系列知识女性形象全面考察基础上进行研究。《在医院中》是解放区文学描写知识女性的最著名的作品。小说揭示了根深蒂固的封建恶习对于投身革命的知识分子尤其是知识女性的压迫和伤害。《在医院中淘了一位叫陆萍的青年知识女性到一家医院工作,却发现医院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是那样恶劣,以致于她觉得自己渴求自由创造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