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研究玉竹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清除自由基作用,采用体外化学体系研究玉竹多糖对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和过氧化氢(H2O2)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玉竹多糖对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和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其EC50值分别为0.38 mg/mL(Vc为0.09 mg/mL)、0.65 mg/mL(Vc为0.70 mg/mL)和0.43 mg/mL(Vc为0.06 mg/mL);但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较弱,其EC50值为14.7 mg/mL(Vc为0.34 mg/mL)。玉竹多糖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红铆钉菇的多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方法.方法应用传统热水浸提法提取粗多糖,进行反复冻融后初步去除蛋白,再用sevage法除蛋白,纯化后苯酚-硫酸法测糖含量,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含量,对多糖进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DPPH等体外抗氧化能力试验.结果传统热水浸提方法得糖率为4. 19%,除蛋白后蛋白含量为10. 71%,并且血红铆钉菇多糖对超氧阴离子清除效果最好,而对DPPH和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也较为明显.结论血红铆钉菇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且清除率随多糖的浓度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雷涛  孟楠  常乐  吴宜艳 《实验室科学》2012,15(5):81-83,87
研究精氨酸果糖苷体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采用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分别检测了精氨酸果糖苷的体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精氨酸果糖苷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IC50(半数抑制剂的浓度),分别为羟自由基IC50=1.60706mg/mL,超氧阴离子IC50=0.62369mg/mL。  相似文献   

4.
五种虫草提取液体外抗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虫草的体外抗氧化性,用微波法制备5种虫草提取液,测定各虫草提取液的总还原能力、清除羟自由基与超氧阴离子能力.结果显示,蚕虫草提取液的总还原能力最好,在λmax=700 nm处的吸光度为0.68;蛹虫草3#提取液清除羟自由基与超氧阴离子的能力最好,清除率分别为90.62%和78.56%.5种虫草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5.
L-抗坏血酸-6-对羟基苯甲酸酯的合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直接酯化法,合成了L-抗坏血酸-6-对羟基苯甲酸酯(APHB),并从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能力及还原能力测试4个方面研究了它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L-抗坏血酸-6-对羟基苯甲酸酯对上述3种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效果,还原能力也较强,其抗氧化性能总体上与VC相当,优于市面上常用的抗氧化剂TBHQ,是一种有潜力的VC衍生物。  相似文献   

6.
大蒜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热水浸提法从大蒜中提取大蒜粗多糖(GA),用DEAE一纤维素柱层析对GA进行纯化,得到中性多糖(GB)和酸性多糖(GC)。进一步对3种大蒜多糖的抗氧化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GB具有较好的清除羟基自由基和还原能力,GC具有较好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配位能力,而GA的抗氧化能力则介于GB和GC之间。  相似文献   

7.
以香菇柄为材料,利用稀盐酸浸提得到粗香菇多糖SP和净化分级后的香菇多糖SP2,在化学发光体系下研究两种多糖在清除超氧阴离子、清除羟基自由基、清除过氧化氢和抑制DNA氧化损伤方面的作用;用可见光比色法比较SP和SP2与VC和VE的还原能力大小;同时研究了两种多糖对H2O2诱导小鼠红细胞氧化溶血和小鼠红细胞自氧化溶血的影响以及在小鼠体内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香菇多糖SP和SP2对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和过氧化氢均具有清除作用和抑制DNA氧化损伤作用,从SC50值看出,香菇多糖经过纯化后作用减弱,这可能是因为香菇多糖之间或与其它物质有协同作用有关;可见光比色法表明SP和SP2具有还原能力,为表现抗氧化活性的可能提供了基础;SP和SP2对H2O2诱导小鼠红细胞氧化溶血以及小鼠红细胞自氧化溶血均有抑制效果;体内抗氧化试验表明SP和SP2可以减少小鼠体内肝组织丙二醛的生成,提高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研究为开发酸提香菇多糖功能性食品和香菇柄资源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从5个不同产地的茯苓中提取茯苓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其多糖含量,并以三种方式(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及还原能力)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所选五种不同产地的茯苓中,云南茯苓多糖的糖含量最高,为78.52%;三种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各产地的茯苓多糖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且以云南茯苓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淫羊藿苷和脱水淫羊藿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分别测定了两者对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能力、还原力以及总抗氧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淫羊藿苷具有很强的清除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还原力和总抗氧化的能力,有较强的清除OH.的能力,且均呈剂量依赖性.脱水淫羊藿素对DPPH.的清除能力很强,对OH.、超氧阴离子和脂质过氧化有较强的清除和抑制作用,表明淫羊藿苷和脱水淫羊藿素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大黄橐吾水溶性多糖的初步纯化及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利用大黄橐吾提供一定依据,对大黄橐吾多糖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大黄橐吾经热水浸提,乙醇沉淀得到大黄橐吾粗多糖.粗多糖经凯氏定氮法测得蛋白质含量为14.02%,苯酚-硫酸法测得多糖中糖含量为23.41%,硫酸-咔唑法测半乳糖醛酸含量为35.16%.粗多糖经Sevage法和酶法联合脱蛋白,得初步纯化的多糖.纯化多糖经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初步断定其官能团的存在及其所处状态.对大黄橐吾多糖进行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大黄橐吾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效果,且初步纯化后多糖的清除效果比粗多糖好.  相似文献   

11.
比较了铁皮石斛、大苞鞘石斛和金钗石斛3种石斛茎段粗多糖、精多糖(除蛋白多糖)和多糖组分(过层析柱多糖分离组分)对DPPH、OH和O-2 3种自由基的离体抗氧化活性. 结果表明:随着多糖纯度增强和质量浓度的提高,抗氧化效果均显著增强,在12 g/L时,处理效果最佳,铁皮石斛多糖组分(DOPP-I)、大苞鞘石斛多糖组分(DWPP-I)和金钗石斛多糖组分(DNPP-I)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均在75%以上,对OH自由基的清除率在 84%以上,且显著优于Vc (Vitamin c),但3种多糖组分间差异不显著;3种石斛多糖对O-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显著低于Vc,但DWPP-I的清除能力显著高于DOPP-I和DNPP-I. 总之,大苞鞘石斛多糖组分DWPP-I的抗氧化能力略优于铁皮石斛和金钗石斛.  相似文献   

12.
青钱柳叶多糖不同组分体外降血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青钱柳叶多糖的体外降血糖及抗氧化活性。【方法】以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表示青钱柳叶多糖体外降血糖活性,以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能力和Fe2+螯合能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青钱柳叶多糖各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不同醇沉多糖组分中,50%醇沉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最强; 青钱柳叶多糖各组分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不同醇沉组分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以及总抗氧化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50% 组分、60% 组分、70%组分、80%组分,而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以及对Fe2+螯合能力的强弱正好相反。【结论】青钱柳叶中含有的多糖组分具有良好的体外降血糖和抗氧化活性,可进一步加工利用。  相似文献   

13.
描述了江垭水库淹没区的银杏、柏本、马尾松、板栗和木5种树木的木材解剖特征,根据观察比较可以了解这些树木生长发育良好,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优越稳定,文章附有照片及说明。  相似文献   

14.
采用分步醇沉法制备莲藕食用部位、皮和节中多糖(EP60/75/90、PP60/75/90和NP60/75/90),分析其基本组成、理化特征及抗氧化活性,明确活性多糖在莲藕中的分布。不同部位多糖的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由食用部位制备多糖的纯度较低。高效分子排阻色谱分析发现,莲藕不同部位多糖均以1.30~1.63ku的低分子组分为主,且含有少量的结合蛋白。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发现:食用部位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较藕皮多糖和藕节多糖弱,尤其是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RAP总抗氧化能力(p<0.05);藕皮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均为PP60>PP75>PP90;藕节多糖NP60和NP90的活性相当,其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强于NP75(p<0.05),而FRAP总抗氧化能力则较弱(p<0.05)。莲藕抗氧化活性多糖主要分布于皮和节中,其活性强弱可能与结合蛋白含量和分子量的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15.
对桉叶多酚中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时,得到2种具有互变异构结构的没食子单宁,其中一种为首次在桉叶中分离得到.以清除DPPH.、ABTS自由基能力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法作为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采用Diaion HP-20(Tsk)大孔树脂和Toyopearl HW-40(C)凝胶柱色谱分离桉叶多酚,然后采用制备液相色谱仪进行纯化,得到2种具有强抗氧化活性的单体.ORAC实验结果显示,两者的ORAC指标分别为2.25±0.18和1.99±0.63,是标准抗氧化剂Trolox(1.00±0.00)的2倍左右.通过1 H-NMR和13C-NMR鉴定,确定2种物质分别为3-galloyl-4,6-HHDP-D-glucose(Gemin D)和2,3,4,6-二-HHDP-D-glucose(Pedunculagin),且两者葡萄糖环上的1-OH均具有α,β互变的特点,确定为α,β互变异构型没食子单宁,其中3-galloyl-4,6-HHDP-D-glucose(geminD)为首次从桉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用梯度浓度的2,4-D处理黄瓜幼苗,随着2,4-D浓度增加,黄瓜叶片内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O2-浓度上升;OH浓度先上升最终又下降;丙二醛浓度增加;细胞膜相对透过率增大;抗氧化酶SOD和APX活性先上升后又下降;抗氧化物ASC质量分数下降;同时含铁蛋白增加以吸收叶片内游离铁,由此抑制铁催化的Fenton反应,从而缓解机体受到的氧化伤害.  相似文献   

17.
紫苏甲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紫苏不同部位(苏叶、苏梗、苏子)中的多酚、黄酮含量,并考察了紫苏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苏叶中的多酚、黄酮含量均为最高,分别为1.34、0.72mg/g,其次为苏子、苏梗;苏叶甲醇提取物清除DPPH能力及铁还原能力最强;苏梗甲醇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效果。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苏叶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对敏感菌株大肠杆菌的MIC、MBC值分别为40、80μg/mL。紫苏叶是一种较好的天然抗氧化剂和防腐剂资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红景天多糖的制备工艺,并系统评价红景天多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优化红景天多糖提取工艺,以多糖提率为考察指标,比较不同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反复冻融、透析及酶-sevag联合脱蛋白法,纯化制备红景天多糖(RSP);采用苯酚-硫酸法、红外色谱仪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红景天多糖的基本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利用体外抗氧化模型评价红景天多糖对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_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红景天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固液比为1∶20,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3 h,提取次数3次.此外,红景天多糖对DPPH·和·OH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结论成功确立红景天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红景天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提取剂对红花桑寄生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定了红花桑寄生(寄主夹竹桃)叶的水、体积分数80%甲醇和体积分数80%丙酮3种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3种溶剂提取物均具有自由基清除能力,在3种溶剂提取物中,体积分数80%丙酮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强(ρEC50=0.306mg/mL),抗氧化能力最强,FRAP和TEAC值分别为0.81,1.62.3种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从高至低依次为丙酮提取物、甲醇提取物、水提取物.此外,体积分数80%丙酮提取物中总酚(22.89%)和总黄酮(11.61%)也高于其他2种.可见,提取剂的性质对红花桑寄生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0.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the polysaccharides from the brown alga Sargassum fusiforme, the crude polysaccharides from S. fusiforme (SFPS) were extracted in hot water, and the lipid peroxidation inhibition assay exhibited that SFPS possessed a potential antioxidant activity. Hence, two purely polymeric fractions, SFPS-1 and SFPS-2 were isolated by the column of DEAE (2-diethylaminoethanol)-Sepharose Fast Flow, with their molecular weights of 51.4 and 30.3 kDa determined by high performance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HPGPC). They were preliminarily characterized using chemical analysis in combination of infrared (IR)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spectroscopies and found to contain large amounts of uronic acids and β-glycosidical linkages.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these two SFPS fractions were evaluated using superoxide and hydroxyl radical-scavenging assay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tioxidant ability of SFPS-2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FPS-1, probably correlating with the molecular weight and uronic acid cont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