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古代希伯来抒情诗、中古阿拉伯和波斯的抒情诗、印度抒情诗三者,其题材往往是宗教性的或者与宗教有关。不过,由于所基于的宗教文化和所面临的生存境遇不同,三种抒情诗的题材各自又有很不相同的地方;与西方抒情诗和中国古代抒情诗的有关题材比较,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2.
冯至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其早期抒情诗以幽婉轻柔的笔调,深邃的意境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本篇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春愁秋恨的情感抒发,以及音乐美诸方面来讨论冯至早期抒情诗的美感。  相似文献   

3.
政治抒情诗在我国现实生活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本文对政治抒情诗的特质及政治抒情诗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时期的状况、成绩、不足和特殊作用作了简要的论述,并针对当前诗坛政治抒情诗的状况,对当代政治抒情诗发展、繁荣的五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丘特切夫在其抒情诗中,对俄国抒情诗的抒情方式进行了变革,采用了变换的多角度抒情,既有第一人称主观式角度、第二人称对话式角度、第三人称客观式角度,又有这三种人称每一人称的变化运用,还有多种人称变化式角度,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复杂、细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现代诗学理论为指导,从独特的美学分析视角,将唐湜40年代现代抒情诗划分为浪漫抒情诗、玄思诗、人物诗、社会诗等4种类型,并分析、概括其不同的审美特征,从而揭示了唐湜现代诗的创作个性及其所体现的九叶诗派流派特征。  相似文献   

6.
应物斯感物我交融──浅议《韶音》的咏物诗邹捷中(政协韶关市委员会)咏物诗作为诗的一个重要品种,在我国诗苑里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如果仅从字面看,它容易被误认为是一种纯粹体物、赋物的诗体,而事实上,它仍然属于抒情诗的一种,不过有别于其他的抒情诗。古代诗论...  相似文献   

7.
近来阅读抒情诗和谈抒情诗的文章,有些感想,且把它写出来,也算谈抒情诗吧——真实的、独特的情感用个别反映一般,是文艺创作的普遍规律。这对抒情诗来说,就是要通过抒发个人真实的、独特的情感达到抒发人民大众的共同感情,从而完成诗人为时代歌唱的任务。在这里,真实的、独特的情感的重要性,就象小说、戏剧中鲜明的个性对于典型性格一  相似文献   

8.
英语抒情诗中隐性衔接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运用韩礼德与哈桑的衔接理论,并借鉴牛保义(1998)有关隐性衔接方式的论述,去探讨英语抒情诗歌中常见的一些隐性衔接方式。本文认为英语抒情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类别,其隐性衔接方式体现在语言的不同层面,如:语音层、词汇语法层和语用层等。对这些不同层面上不同衔接方式的把握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诗歌语言变异的理解,加深对诗歌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郭小川的抒情诗《致大海》和《望星空》都非常真实地展示了诗人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所经历的复杂精神历程:由最初的困惑、苦闷、失落发展到后来的清醒、乐观、坚定。同时,诗人个体的思想感情与当时的政治思潮之间存在激烈的冲突。为了调和这种冲突,诗人不得不采取了压抑个体真实思想感情的写作策略。由此,郭小川这两首抒情诗乃至他整个五六十年代的抒情诗创作都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  相似文献   

10.
优秀的政治抒情诗不仅具有时代性,更具有永恒性。它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政治传声筒,更是时代精神和人民情感的扩音器,能以潜在的力量使后世读者与当世读者一样获得艺术感染和人生启迪。郭小川和贺敬之被称为当代政治抒情诗的两面旗帜,"十七年"时期他们以深重的历史感和民族化、群众化的风格逐渐走向成熟。"十七年"政治抒情诗彰显出强大的教育功能,并推动了诗歌民族风格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江文也的音乐、诗歌和乐论应当被视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抒情话语的一部分.他构想现代音乐与诗歌的方式引导我们思考一个更为宽广的课题,即抒情想象与现代性的关联.一般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典范不外革命与启蒙,而抒情话语要么被贬为与时代的历史意识无关,要么被看作现实主义律令以外的小道.这是一种误解.无论作为一种文类特征,一种美学观照,一种生活风格,甚至一种政治立场,抒情都应当被看作是中国文人和知识分子面对现实、建构另类现代视野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2.
江文也的音乐、诗歌和乐论应当被视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抒情话语的一部分.他构想现代音乐与诗歌的方式引导我们思考一个更为宽广的课题.即抒情想象与现代性的关联.一般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典范不外革命与启蒙,而抒情话语要么被贬为与时代的历史意识无关,要么被看作现实主义律令以外的小道.这是一种误解.无论作为一种文类特征,一种美学观照,一种生活风格,甚至一种政治立场,抒情都应当被看作是中国文人和知识分子面对现实、建构另类现代视野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3.
萧红、迟子建的乡土小说为中国乡土文学提供了一种带有女性特征的抒情文体.儿童视角、散文化结构和自然明朗的叙述语言,赋予了萧红、迟子建小说生趣盎然的迷人意境和诗意的抒情气氛,构成了两位女作家乡土作品特有的价值追求和美学风格,为现代乡土抒情小说开拓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4.
散体大赋《二京赋》与抒情小赋《归田赋》是张衡赋作中的代表作品。从大赋到小赋,从写都市到写田园,张衡完成了汉代赋作从文体到题材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换。通过研究这两个转换,可以发现汉帝国由盛到衰的过程中赋家心态和儒家精神所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吴均军事诗歌中塑造了一群英雄侠士形象。在诗作中,他将自我形象融入其中,从而加强了军事诗歌的个人抒情色彩;在抒情模式上借助人物形象将内在情感与外在描摹相统一,体现了文人军事诗作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6.
白朗宁夫人和李清照的抒情作品均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结构优美精巧,格律谨严,语言洗练,富有艺术张力,神韵俱佳。充分表达了她们充沛真挚的情感,体现出了崇高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17.
音乐对张洁小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物的刻画、环境的渲染、叙述方式的展开、叙述结构的安排,以及语言的运用等方面.张洁对音乐艺术的自觉借鉴扩大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形成了作品苍凉沉郁的抒情风格,给读者以强烈的情感冲击,也给读者更多的精神启迪.  相似文献   

18.
电视散文是相对较新的电视艺术形态,文学化和抒情性的特性使其在表现社会问题性题材上缺乏表现优势,业界鲜有作品尝试。时至今日,电视散文应该与时俱进,贴近社会,找到一个合适的社会视角,实现社会性题材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曾思艺叙事诗和诗剧具有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艺术表现力,是中国新诗创作的重要收获。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叙事性与抒情性的完美结合,民间文学色彩浓郁,还鲜明地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学者型诗人所特有的学术背景与写作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