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宜居城市的构建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城市追求的目标,也是当前国内外城市研究的热点.针对淮海经济区的徐州、连云港、宿迁、商丘、济宁、宿州、枣庄和淮北这八座城市的宜居水平进行分析,建立综合评价衡量城市宜居水平的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城市宜居水平的综合得分,同时利用TOPSIS考虑不确定因素对宜居城市评价稳定性的影响.最后根据八个城市宜居城市的综合得分,给出排名,结合实际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衡量城市宜居性5个方面构建了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其24项指标,采用多因素评价法用于评价2011~2016年西北地区5个省会城市的宜居性.结果表明:西北地区5个省会城市宜居水平发展速度都比较缓慢,即使每个城市的宜居性水平都在提升,但各个不同指标水平的区域分异与综合水平的区域分异仍然存在差异,不同的城市在不同的指标下都有各自不同的优势和劣势.  相似文献   

3.
针对城市宜居性问题,建立了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淮海经济区内8个核心城市进行城市宜居水平评价,得到宜居水平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徐州、济宁、连云港、商丘、宿迁、枣庄、淮北、宿州,并基于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提高城市宜居水平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问题日益严重,宜居成为近年来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促进了生态宜居城市的研究。以安徽省地级市为例,根据生态宜居城市内涵构建生态宜居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选取的22个指标进行数据收集和计算,得出安徽省地级市的生态宜居度综合评价值。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和计算的结果,分析区域差异和原因。  相似文献   

5.
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城市宜居水平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基于我国现行的宜居城市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降维处理,提取累计贡献度得到6个代表性指标.运用熵值权重法,计算每个指标在评价宜居城市排名中的权重,对淮海经济区内的8个城市进行排名.依次忽略单个指标,对于忽略前后排名变化的剧烈程度,观测某个指标的变化对宜居城市排名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淮海经济区七个城市的宜居程度,从经济和生活质量、公共设施和生活保障、交通出行的便捷性、城市环境质量、城市安全性五个方面选取指标,运用层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利用SPSS和Excel求解,得出徐州排名第一,最适宜居住;连云港次之,较适合居住;商丘、宿州排名最后,宜居指数低等结论.  相似文献   

7.
建设可持续的生态宜居城市,是当前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进行生态宜居城市评价,对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方向与发展趋势具有重要引导作用。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民生方面,构建城市生态宜居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物元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对贵州省贵阳市2005~2015年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进行评价。研究表明:2005~2015年,贵阳市生态宜居水平大幅提升,实现从"不宜居"到"理想宜居"的发展转变,但2015年"理想宜居"等级不稳定;制约贵阳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关键因素是城市道路面积不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较低,对生态环境的改造与保护投入不足。物元模型不仅能够得到研究对象的综合质量信息,还可以揭示单项指标的分异信息,适用于生态宜居城市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李皓 《科技潮》2009,(8):46-47
建“宜居城市”是眼下流行的话题。但什么样的城市才“宜居”?国际上有没有公认的“宜居城市”(livable city)评价标准?中国有没有自己的考核指标来评价“宜居”?为解答这3个问题.笔者查到了有关“宜居城市“的概念归纳、评价标准和方向指引。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宜居城市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青岛市地域实况,选取城市经济富裕度、城区环境优美度、中小城市资源承载度、城市生活便宜度四个方面,采用层次分析法,构造青岛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对青岛市宜居性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青岛城市整体宜居性较高,各辖区城市宜居性差别较小.其中即墨、黄岛、市南、胶州、崂山和城阳为宜居城市,莱西、市北、平度和李沧认定为较宜居城市.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挖掘人文资源及加强教育和景观建设、优化城市道路网、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高节水意识四项针对性的青岛市宜居性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10.
南阳市宜居城市建设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宜居城市概念的基础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引入城市宜居性综合指数,从城市自身发展基础和居民感受两个角度对南阳市城市宜居性进行评价,得出南阳市区整体宜居性水平较好,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交状况满意度、居民就业、公共空间建设等是宜居城市建设的薄弱方面,并提出了南阳市宜居城市建设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1.
针对宜居城市的排名,首先运用AHP及聚类法筛选指标,构建宜居城市的评价体系,运用定量分析法给出宜居城市排名的主要影响因素的权数;然后利用熵值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建立宜居城市综合评价模型,结合淮海经济区八个城市相关数据,给出宜居程度排名结果,同时就徐州市给出如何更好建设宜居城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城市宜居性,通过不同的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筛选适合的指标结合搜集的相关数据,建立二级模糊综合评价和理想解法模型,运用MATLAB编程和检验。研究得到,在不同的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下,淮海经济区八大城市的宜居性排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城市宜居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的宜居性是当代城市竞争力评价的重要参考标准,也是21世纪被广泛认知的"城市观".本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以淮海经济区20座城市为研究对象,从五个方面构建了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利用MATLAB软件对淮海经济区各城市的"宜居性"进行综合测评.结果表明环境优美度、生活便利度、经济富裕度在城市宜居性评价中贡献率最大;现阶段徐州市是淮海经济区最宜居的城市.最后,对测评反映的宜居城市建设中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和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4.
在宜居城市内涵探讨的基础上,选取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质量、社会文明程度、生活方便程度和基础设施建设五个方面,构建宜居性指标评价体系.以省会城市及直辖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AHP决策分析方法,对我国主要城市的宜居性进行评价.得出我国宜居性城市分布不均衡,其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等方面对城市的宜居性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依据老工业搬迁区宜居城市的三个层次建设目标,即宏观层次的宜居城区建设、中观层次的宜居社区建设和微观层次的宜居搬迁地建设,结合沈阳市铁西区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的实际,以中观层次的宜居社区新湖社区建设为例,从居住社区外部环境评价和内部环境评价两个方面入手,以基础生活环境配置、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人文景观环境营造、公共活动空间预留、建筑物风格及布局以及和谐社区物业管理等六个方面为切入点,对社区宜居性评价指标展开讨论,并给出详细的评价指标描述.  相似文献   

16.
针对宜居城市评价指标问题,在合理的假设条件下,采用理论分析法和频度统计法筛选出主要指标(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8个二级指标),利用熵值法建立了评价宜居城市的数学模型。然后以8个城市为例,计算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以及每个二级指标的熵值,从而给出8个城市综合得分排名。最后,得出生态环境和文化教育这两个指标的变化会对宜居城市排名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宜居城市是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的新方向,但目前对宜居城市的定义和内容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宜居城市具有复杂的内涵,打造宜居城市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本文以秦皇岛市为宜居城市现设对象,分析其在宜居建设发展道路上已具有的优势和潜力,同时提出城市宜居建设过程中的制约性条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前期对宜居理论、方法及其评价指标研究的基础上,从居住区周边公园绿地绿带状况,居住区内绿化状况,居住区内清洁状况,汽车尾气污染,扬尘和工业气体污染,垃圾堆弃污染,水污染这七个方面入手,通过两年对万份问卷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宜居北京自然环境满意度的总体评价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异特征,利用因子分析法找出影响自然环境满意度的主要影响指标,为更深入探讨宜居城市自然环境的内涵及评价理论方法奠定基础。从居民社会属性的角度解释宜居北京自然环境的满意度,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促进宜居北京自然环境的改善,为打造宜居北京奠定基础,也为其他宜居城市的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宜居城市是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的新方向,但目前对宜居城市的定义和内容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宜居城市具有复杂的内涵,打造宜居城市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本文以秦皇岛市为宜居城市现设对象,分析其在宜居建设发展道路上已具有的优势和潜力,同时提出城市宜居建设过程中的制约性条件。  相似文献   

20.
研究从社会文化状况、环境的宜居程度、人力的素质水平、公共的管理水平、区域形象5个方面构建区域软实力的评价体系.基于江苏省2018年的数据,选取13个主要城市分析其区域软实力.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全面、科学地评价区域软实力,以此得出各个城市在发展区域软实力过程中的优缺点,为提高区域软实力,增强区域竞争力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