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特定靶蛋白的翻译后修饰对其执行细胞功能有重要作用,是细胞对生长、分化和应激等信号刺激所产生的调节功能的一种反应.翻译后修饰包括磷酸化修饰、乙酰化、甲基化、泛素化、类泛素化等不同的修饰.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中,翻译后修饰对疾病的发生和病理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对磷酸化、泛素化和类泛素化(SUMO化)修饰与神经退行疾病的关系及本实验室的工作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原型泡沫病毒(prototype foamy virus,PFV)属于反转录病毒科泡沫病毒亚科,Bet是其编码的1个非结构蛋白.研究表明Bet蛋白在调控病毒蛋白的表达及病毒释放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探究Bet的其他功能,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以Bet作为诱饵钓取到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SUMO1,并初步探究了Bet对SUMO1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Bet与SUMO1在真核细胞中存在相互作用;Bet能够影响SUMO1在细胞中的定位,进而影响核定位蛋白NS1mut的SUMO化修饰.  相似文献   

3.
以气管滴注方法研究了ApoE-/一小鼠经PM2.5暴露后,其主动脉弓中SUMO-1, HIF- l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变化规律及HIF- la的SUMO化修饰情况.实验结果显示:PM2.5暴露后,小鼠主动脉SUMO-1,HIF-la,VEGF的表达上调;PM2.5暴露诱导了SUMO-1对HIF- la的SUMO化修饰;低氧条件下SUMO-1敲低导致HIF-la表达的下调结果提示PM2.5暴露通过上调细胞中SUMO-1的表达,稳定或者上调HIF- la的表达,进而影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4.
泛素化是泛素分子在系列特殊酶作用下,对靶蛋白进行特异性修饰的过程,该过程参与细胞周期、基因表达、信号传递等几乎一切生命活动的调控,近年来成为开发新药物的新靶点.泛素化研究中,确定E3泛素连接酶和其特异性底物之间的作用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探索底物蛋白翻译后修饰命运,对于研究E3泛素酶的修饰类型具有指示性的作用.E3D泛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ApoE-/-小鼠经PM2.5暴露后,其主动脉弓中SUMO-1、HIF-1及其靶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变化规律及HIF-1的SUMO化修饰情况。利用气管滴注方法将颗粒物滴入ApoE-/-小鼠,利用Western blot、QPCR检测小鼠主动脉中SUMO-1、HIF-1、VEGF的表达情况和CO-IP法检测SUMO-1及HIF-1共修饰情况。 结果显示: PM2.5暴露后,小鼠主动脉SUMO-1、HIF-1、VEGF的表达上调。CO-IP 显示:对照组SUMO-1没有对HIF-1α发生SUMO化修饰,PM2.5暴露后SUMO-1对HIF-1α产生了明显的SUMO化修饰。SUMO化的HIF-1与HIF-1α、HIF-1、VEGF蛋白均呈正相关。 PM2.5暴露可能通过上调细胞中SUMO-1的表达,稳定HIF-1α或者上调HIF-1的表达,进而影响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腺苷化修饰(AMPylation)是一种由腺苷化酶(AMPylators)催化的翻译后修饰.腺苷化酶是一类催化底物蛋白的某些残基侧链共价结合(或去除)一磷酸腺苷(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MP)的酶.腺苷化酶主要属于Fido结构域超家族和类DNA聚合酶家族(DNA-polymerase-β-like family).致病菌表达腺苷化酶调控宿主细胞的信号机制,达到利于致病菌繁殖和生存的目的.真核生物中也存在一些腺苷化酶参与感知和调控细胞应激.从腺苷化酶的分类、催化机理、调控方式和去腺苷化修饰活性等方面综述了腺苷化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多聚ADP-核糖化修饰[poly(ADP-ribosyl)ation,PARylation]是一种可逆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该修饰由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催化.多聚ADP-核糖化修饰蛋白主要在动物中发现,在植物中少有报道.微生物来源的蛋白质AF1521具有一个能结合多聚ADP-核糖[poly(ADP-ribose),PAR]的macro结构域(macro domain),其突变蛋白AF1521-G42E失去了结合PAR的活性.我们利用AF1521蛋白对PAR的亲和作用来富集拟南芥中的PARylation蛋白质底物并进行质谱分析,同时用AF1521-G42E作为富集过程的负对照.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得到多个ADP-核糖化修饰相关蛋白,并对其中一个蛋白GRP7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胆固醇流出作为胆固醇逆向运输的第一步,是维持细胞稳态的重要机制.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1 (adenosine triphophate (ATP)-binding cassette (ABC) transporter G1, ABCG1)能够促进细胞内胆固醇流出至胞外的高密度脂蛋白,参与维持细胞胆固醇动态平衡,在动脉粥样硬化、肥胖以及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ABCG1的基因表达受多重因素调控,如转录因子、蛋白修饰、DNA甲基化及小分子核糖核酸的调控,进而影响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主要针对ABCG1及其表达调控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肿瘤抑制因子Axin以构架蛋白的形式通过Wnt、JNK、p53、TGF-β、G蛋白等众多信号转导途径参与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多种重要细胞命运的调控过程.为了发现Axin新的相互作用蛋白,进一步研究Axin的多功能性,作者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将Axin1基因从SpeI单一酶切位点到3′末端的DNA序列构建到pGBKT7载体作为诱饵,对小鼠脑的cDNA文库进行筛选,最后获得28个阳性克隆.通过对这些克隆的测序和对所得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13个与Axin的C末端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这些蛋白主要参与胚胎发育,肿瘤形成,蛋白翻译后修饰等生物学过程的调节.这一结果为进一步研究Axin的新功能提供了很好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
Pellino蛋白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E3泛素连接酶,通过靶蛋白泛素化介导蛋白降解、蛋白与蛋白的相互作用、蛋白质细胞定位以及信号传导.目前研究表明Pellino蛋白在固有免疫细胞和获得性免疫细胞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与炎症和自身免疫密切相关.本文总结了近年来Pellino蛋白的表达与活性调控、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以及在免疫...  相似文献   

11.
 FOXP3+CD4+CD25+调节性T 细胞(FOXP3+Tregs)负责正常机体免疫稳态的维持。人类许多重大免疫性疾病均与调节性T 细胞的功能异常相关。叉头状家族转录蛋白FOXP3 是调节性T 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关键转录因子,对调节性T 细胞的发育与功能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FOXP3 蛋白转录调控复合体的装配及其翻译后修饰调节对调节性T 细胞的功能至关重要,相关生理过程受到各种炎症微环境的动态调节。深入研究FOXP3+Tregs 活性调节的分子机制将为攻克人类重大免疫及相关性疾病提供创新性线索。  相似文献   

12.
在整个生物发展过程中,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拥有非常特殊的功能及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使蛋白质的结构变得复杂,功能更加完善,调节更加精细,作用更加独特,因此,对蛋白质进行不同修饰类型的作用机制的研究,了解蛋白修饰的原理、种类和其功能对防患重大癌症有特殊功效。在生物体内,各种翻译后修饰过程不是孤立存在的,本文对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几种常见类型进行了概述,讨论了常见翻译后修饰类型、生物功能、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3.
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形式,是调节机体正常发育的重要机制,涉及一系列在维持细胞自稳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调控因子.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治疗也受到凋亡调控蛋白的调控,细胞凋亡也参与多种与衰老相关的病理过程,本研究就细胞凋亡通路及其对衰老及肿瘤的相关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BLAP75为分子量75kDa的一个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重要蛋白,但是其在细胞有丝分裂期中的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清楚.运用Western印迹和细胞有丝分裂期细胞同步化技术,检测BLAP75蛋白在细胞有丝分裂期的变化,以及采用蛋白磷酸酶反应和基因定点突变技术来确定BLAP75蛋白的磷酸化位点.研究发现,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期时,BLAP75蛋白会受到翻译后磷酸化修饰,位于BLAP75蛋白中部的第284位丝氨酸和第292位丝氨酸是其磷酸化位点.  相似文献   

15.
动脉粥样硬化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引发患者死亡率最高的疾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重要相关因素,并在人体内分泌调控中与多处组织有密切联系.其中,除了血管紧张素II外,RAS中其他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片段被陆续发现.血管紧张素(1-7)(Ang-(1-7))做为RAS中一种重要的调节肽,主要与Mas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抗衡因Ang II与AT1受体结合产生的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炎症反应、纤维化、细胞凋亡等作用.因此,了解Ang-(1-7)/Mas途径与炎症的关系,对于预防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讨论近来在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研究中Ang(1-7)/Mas途径与动脉炎症的关系,以及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16.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PPARδ)含有6个结构域,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的亚型之一.PPARδ通过配体依赖、配体非依赖的转录抑制及配体依赖的转录激活等方式发挥病理生理作用,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研究显示,巨噬细胞对动脉粥样硬化所有病变阶段均具有重要的影响,PPARδ可通过调控巨噬细胞的多种功能介导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PPARδ通过调控巨噬细胞胞葬作用、脂质代谢、浸润、炎症及极化状态,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PPARδ可能是一个有效的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靶点,但是PPARδ在调控巨噬细胞相关功能研究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仍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转运蛋白颗粒(TRAPP)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多亚基蛋白复合物,参与囊泡运输、细胞自噬等过程.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降解和循环通路,在维持细胞稳态和应对环境压力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TRAPP复合物与自噬关系的研究较为广泛,研究表明多个TRAPP复合物亚基参与自噬过程,且TRAPP复合物不同亚基的突变或缺失也与多种人类疾病有关.对TRAPP复合物参与调控细胞自噬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一些人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多聚ADP-核糖基化(poly(ADP-ribose),PAR)是一种蛋白翻译后修饰方式,在很多细胞生命过程中行使重要的功能.近年来已经鉴定了许多被PAR修饰或与PAR结合的蛋白.本研究中,通过亲和纯化和质谱分析的方法发现了很多与PAR结合的蛋白,其中包括一些已经报道的与PAR结合的蛋白,但大部分是未知的.通过体外实验,我们进一步验证了HRP-2,CDK9,EWSR和FXR1与PAR的结合,并发现HRP家族的PWWP结构域是一个特异的与PAR结合的结构域.此外,HPR-2缺失的细胞对DNA损伤试剂敏感,说明HRP-2参与了DNA的损伤应答过程,可能在DNA损伤修复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导致此病发生的独立致病因素.其主要是通过细胞毒性、化学趋化性以及免疫原性等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趋化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巨噬细胞泡沫化,诱发炎症反应,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就近年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以及中药对其进行的干预作用予以综述,以期为寻找有效的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细胞迁移是一个高度有序且多信号通路协调控制的过程,在个体发育、器官形成、伤口愈合及肿瘤恶性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广泛存在于从酵母到哺乳动物的细胞中,参与调控与细胞生长和代谢密切相关的多种生命过程,其参与形成的复合物在调控细胞迁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的组成和它们在细胞迁移中的作用的最新研究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