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6 毫秒
1.
主体意识是人在社会关系中对自我价值的确认 ,又是对“在世”的精神把握。主体意识的确立是自我需求追求满足与主动承担道德责任的统一。这样 ,自我在自觉的基础上把普遍规范“己化” ,并在道德自由的空间里产生自律 ,因此主体意识的确立是道德自律的前提。“以德治国”标示了道德上的自律 ,与主体意识确立一同倡导了人的解放 ,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道德依存于主体内在的自律精神,这就意味着,自律才是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所在。道德主体的内在自律机制,离不开主体的自我道德修养,离不开主体人格的不断完善,而最高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新闻道德观的养成。因此,对新闻工作者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职业道德教育,无论如何也不能松懈。  相似文献   

3.
虚拟世界的道德是以现实世界的道德为基础的,网络道德是现实道德的延伸,青少年是网民的主体,探索青少年的网络道德,对他们加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提高道德自律能力,是当今时代道德建设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网络数字化引发社会生活变革,网络道德在主体、行为活动、价值规范方面展现出与一般道德不同变化、困惑.网络道德具有新的相对独立的道德结构,其形式是虚拟的,内容是现实的、客观的.网络道德建设需要以一般道德为基础,结合网络及网络社会特点探寻反映网络伦理秩序现实要求的伦理价值规范以及培养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5.
虚拟世界的道德是以现实世界的道德为基础的,网络道德是现实道德的延伸,青少年是网民的主体,探索青少年的网络道德,对他们加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提高道德自律能力,是当今时代道德建设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网络交往与道德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网络交往既能促进青年道德判断力的发展,也能阻碍它的发展;从 青年道德判断力,道德自律精神,青年信用意识,道德宽容意识,全球化意识的角度探讨网络交往与青年道德发 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网络道德是现实道德理论的延伸与拓展。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出现了网络道德认知迷失、网络道德情感缺失与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等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是: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网络社会特殊属性、网络立法滞后、高校人文教育缺失。化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实践路径在于:提高大学生自律、净化网络环境、加快网络立法、重视高校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8.
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是道德失范行为的一种新类型,大学生作为网络群体中的主要成员存在着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因此,有必要进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调适。根据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产生的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要应从提高大学生的自教自律水平和加强网络的规范与引导这两个方面来进行调适。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信息网络出现的大量社会道德问题,需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管理,在网络道德建设中要注重层次性和自律精神的培育,要进行多领域的教育和全社会的齐抓共管,本文对此网络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网络信息空间的伦理道德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网络信息空间伦理道德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加强网络信息空间伦理道德的控制管理,从加强网络道德修养、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的心理调适、加强网络道德的自律监督约束机制、建立健全网络道德的维护机制等方面探讨了网络空间伦理道德规范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道德自律是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情感共同作用在道德行为的体现。社会成员能否做到道德自律,既反映一个国家的道德现状,又是其道德建设的瓶颈。该文从道德自律实现的基础条件入手,通过分析当代中国社会道德自律实现的制约因素,集中道德自律实现的内外机制,讨论了在我国实现道德自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网络追杀"是网民对不道德行为进行谴责而引发的过激的网络民间道德维系行动,既有一定的社会道德正效应,却产生了更多的社会道德负效应。"网络追杀"运用了道德评价、道德谴责和道德惩罚等传统的道德约束维系机制,但是随着"追杀"的升级,网民的道德行为发生异化,"网络追杀"异化为"网络道德暴力"。"网络追杀"昭示网络已成为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场域,为抑制"网络追杀"的道德负效应,正确引导"网络追杀"等网络行为,必须加强网络的自律规范建设。  相似文献   

13.
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在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使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在外在控制机制缺乏的情况下,强化大学生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是培养大学生健康网络道德的现实途径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关于网络道德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已经对传统道德造成多种冲击,网络道德建设应当着眼于做好两方面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加强网络道德规范建设,实现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从而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开展网络道德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5.
网络对青年道德社会化的挑战与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年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网络(指因特网,下同)弱化人的道德自律力,侵蚀本位道德,削弱道德的教化作用,淡化主体的道德责任。面对挑战,我们应当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建立健全网络行为道德规范,加大立法、普法、执法力度,深化网络信息控制技术研究,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为青年的道德社会化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6.
公民网络道德建设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公民整体道德素质的题中之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公民网络道德建设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当前,公民网络道德建设面临一些困境,部分网民存在道德认知模糊、情感匮乏、意志薄弱、行为失范等问题。对此,应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思想教育,加强网络治理和监管,提倡自律和他律统一,以提升公民网络道德水平,营造清朗文明的网络空间,推动新时代公民网络道德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7.
道德的他律与自律是道德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他律是道德发展的低级阶段,自律是道德发展的高级阶段。道德他律与自律具有相互转化性。这种转化的规律表现在道德他律上升为道德自律的规律、以认知发展为基础的规律、量变发展到质变的规律和以新易旧、曲折前进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学生上网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提出了以培养学生自律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途径,构建起科学的网络道德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信息网络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生活的深刻变革,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网络技术与伦理道德之间的矛盾。网络道德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化解网络技术与伦理道德矛盾的对策主要包括加强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加强社会主义网络体制改革、加强多元网络道德原则的支持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中学生已成为网络社会中不可忽视的群体。在网络社会中,新的人际关系与网络道德随之产生。然而,处于道德观形成关键时期的中学生在这个虚拟社会中引发了大量的道德失范现象,本文分别就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产生背景、原因、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并针对学校提出了无律、他律到自律的网络道德教育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