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樟子松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后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经营管理和投资费用对比分析,提出了容器苗造林大大优于裸根苗,特别是在干旱的榆林沙区,由于风沙侵蚀严重,立地条件低劣,更应提倡并推广使用容器苗造林。  相似文献   

2.
容器育苗问题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容器育苗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取得的成就,对容器育苗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研究。同时提出今后我国推广容器育苗时要因地制宜,用裸根苗造林有困难的树种或造林地才可考虑用容器苗;能用裸根苗造林的树种和林地,一般暂不考虑用容器苗;进行容器育苗时要先试验再推广。  相似文献   

3.
康发慧 《甘肃科技》2008,24(6):150-152
通过田间试验,对柠条容器苗、裸根苗、播种三种方式抢墒造林对比实验,成活率分别为75.34%、9.35%、42.46%,容器苗造林成活率最高,在中西部干旱地区荒山造林中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不同秋季施肥处理条件下油松容器苗和裸根苗苗期生长、养分积累和造林效果的差异,为生产上培育油松良种壮苗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方法】以大田培育的当年生油松播种容器苗和裸根苗为研究对象,设置0(对照)、12、24、36 mg/株4种秋季施肥水平,于90%以上苗木形成顶芽后进行施肥处理,并于翌年进行雨季造林试验。测定造林前的苗高、地径、生物量、根冠比、养分含量及造林后苗木成活率和苗高、地径相对生长量等指标,分析出圃苗木性状与造林效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秋季施肥24 mg/株处理下的油松容器苗苗高、地径、生物量、氮、磷、钾含量均表现最佳,该处理下容器苗整株生物量、氮、磷、钾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41.8%、31.4%、65.6%和48.8%;油松裸根苗受秋季施肥影响较小。容器苗氮含量在各器官中的分布从大到小表现为根>叶>茎,裸根苗氮含量在各器官中的分布从大到小表现为叶>根>茎;磷、钾含量在容器苗和裸根苗各器官中的分布从大到小均表现为叶>根>茎。雨季造林试验结果显示,油松造林效果受苗木类型影响显著,容器苗造林当年和第2年春季的苗高、地径相对生长量...  相似文献   

5.
油松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有生  蔺治瑞  袁建明 《甘肃科技》2012,28(13):147-148
在北方比较干旱的地方,裸根苗造林时常失败或成活率不高,采用容器育苗已是一种发展趋势.采用容器育苗造林可以大大地提高造林成活率,就此对油松容器育苗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以供广大育苗工作者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李强  胡彦彪 《汉中科技》2010,(3):48-48,64
论述了在半干旱地域造林成功经验是采用容器苗和选择适宜的树种。介绍了容器苗育苗技术:选好育苗地、整地作床、配制营养土、填装容器袋、播种、浇水和茁期管理;造林技术包括整地、栽植、补植、幼林抚育管护等。  相似文献   

7.
棉田直接播种酸枣,次年嫁接。第三年按预定株行距留苗。多余枣苗起挖出售.实现原床就地建固造林,因选留枣苗未经移栽,没有缓苗过程,根系完整,生长迅速.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都太幅度提高,结果早。早期产量高,劳动量小。经济效益明显高于苗圃育苗移栽定植方式造林。造林后,不需补植,枣树生长整齐,便于统一管理。 传统造林方法栽植红枣。有苗圃育苗。起苗、保鲜、运输、假植、定植等一系列生产工序,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劳动强度大,综合成本高,这种造林方式明显的缺点是起苗过程根系损伤严重,定植后成活率不高。当年生长量低,早期产量低。  相似文献   

8.
石灰苗床阔叶树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石灰苗床容器苗主根和高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地径、侧根生长发育、须根数量及根系含水量均有显著改善,并避免了苗木的畸形.石灰苗床容器苗的规格质量及造林成活率也明显比对照组好.  相似文献   

9.
有效提高油松容器苗造林成活率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证明,采用容器苗造林是加速培育森林资源的好途径之一。如何科学合理地提高造林成活率,本文作者从生产实际出发,给出了有效提高油松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关键技术,对推进本地区林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和谐发展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胡启荣 《科技信息》2009,(11):337-337
文章介绍了檀香容器苗培育管理技术,并小结了檀香容器苗造林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紫山药组培苗生根诱导培养基优化组合不同诱导试管生根苗的炼苗(移栽)、炼苗基质、季节、容器影响成活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紫山药试管生根苗以1/2 MS+NAA mg/L+AC g/L的生根率高,达标试管移栽苗3~5 cm长、茎粗、根系发达、叶片大深绿;基质以珍珠岩:黄土=3∶1;营养钵容器在当年的4-5月份温度15~25℃,湿度控制在70%~80%下的弱光照或搭阴棚下炼苗较佳。炼苗成活率达70%~85%。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和容器深度培育的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ume)容器苗在造林1年后的生长及养分变化情况,结合苗期生长和造林效果,为培育栓皮栎容器苗选择灌溉方式和合适容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种灌溉方式(上方灌溉、底部渗灌)、2种容器深度(D40即6.4 cm(口径)×25 cm(深),容积656 m L;D60即6.4 cm(口径)×36 cm(深),容积983 m L)共4个处理培育的1年生栓皮栎容器苗造林,测定造林1年的成活率、形态指标及养分状况。【结果】(1)底部渗灌提高了造林成活率,达到98%。(2)D60培育的栓皮栎造林1年后苗高、地径(77.3 cm、6.87 mm)显著大于D40苗指标(70.1 cm、6.34 mm)。(3)底部渗灌提高了造林后苗木茎生物量(22%);D60培育的栓皮栎造林1年后苗木茎、根和单株生物量比D40的分别提高了22%、16%和18%。(4)底部渗灌下苗木的茎磷浓度比上方灌溉下提高了17%。(5)苗木成活率与苗期养分含量显著正相关,造林苗高、生物量均与苗期生物量和养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底部渗灌条件下D60容器培育的栓皮栎造林1年后形态指标和养分状况分别优于上方灌溉条件下D40容器苗。结合温室中栓皮栎容器苗培育制度,一般情况下,底部渗灌和D60容器在温室中培育栓皮栎容器苗可视为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3.
油松、华山松及白皮松容器育苗基质配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容器苗造林是今后我国发展造林事业的一项带有方向性的技术措施。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提出适宜油松、华山松、白皮松容器育苗的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14.
容器苗造林是我国发展造林事业的一项带有方向性的技术措施。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详细介绍了容器育苗中农作物秸秆复合基质的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15.
侧柏塑料大棚移植容器苗培育与造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侧柏育苗手段周期长、见效慢;青石山地区造林成活率低。本文介绍了采用塑料大棚进行侧柏移植容器苗培育、造林的方法和效果,该方法经济、简单、有效,值得在林业生产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容器育苗、造林中产生的技术问题,以油松、侧柏为主要树种,从进一步提高育苗技术水平、注意容器苗造林的适地适树、适时进行穴内间株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吕理兴 《广东科技》2011,20(22):51-52
裸根苗是在大田中培育,方法简单,育苗成本低,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所采用的育苗方法。杉木是南方商品林的主要树种,栽培历史悠久,速生、经济效益高。培育杉木裸根苗是满足大批量造林所需苗木的主要有效方法。苗木质量对造林成败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就如何培育优质杉木裸根苗关键技术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根据浮山县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土壤分布情况,对不同立地条件下春季、雨季和秋季侧柏容器苗造林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雨季造林平均成活率比春季造林高出40.1%,比秋季造林成活率高出68.2%。  相似文献   

19.
移植苗因其根系发达,造林成活率高,目前在造林绿化中应用最为广泛。从圃地的选择、品种的确定、苗木的定植及起苗、包装等方面介绍了移植苗培育各环节的技术要点,并论述了移植苗在提高石质山区干旱阳坡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确保造林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容器苗切根培育技术研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碧文 《科技信息》2007,(8):210-210,169
容器育苗是林业育苗的一次革命。马尾松是我国重要的森林组成树种和主要的造林树种,因此探研马尾松容器苗培育技术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本文对马尾松容器苗切根培育技术的初步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切根移植苗木侧根数和须根数均比不切根移植苗分别提高31%和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