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合氨基酸螯合铜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动物蛋白粉为复合氨基酸来源,对复合氨基酸螯合铜的合成工艺条件地初步的探讨,研究了反应液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螯合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液pH=11.0,反应温度为常温,反应时间为30min,并用红外光谱法鉴定了产品。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文题的研究,发现反应初期为动力学控制,对[Fe2+]为三级反应,频率因子为3.87×10121min-1,活化能为109.8kJ/mo1;反应后期为传质控制,对[Fe2+]为一级反应,频率因子为5.87×106min-1,活化能为35.5kJ/mol。氧分压对宏观反应速率影响不显著,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对[O2]为0.2级反应。还得到了氧化过程的优化串级温度序列。  相似文献   

3.
采用变换变量的概念,将反应闪蒸过程模型变换为普通的非反应闪蒸模型。新模型将反应与相平衡相结合,避免了反应量的计算,且适用于含有惰性组分的反应闪蒸过程。以含有惰性组分的MTBE反应闪蒸过程为例,用非反应闪蒸方法进行计算,得到了关于反应闪蒸的一般结论。  相似文献   

4.
以酸性介质中痕量钒催化溴酸钾氧化甲亚胺-H显色反应为对象,利用光度法研究了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该反应对甲亚胺-H和钒分别为一级反应,对溴酸钾为1.5级反应。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讨论,认为是通过均裂反应形成自由基,继而进行自由基间的反应。  相似文献   

5.
高取代度(0.7)阳离子淀粉干法制备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碱催化剂BZ-1存在下,以N-(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为阳离子化试验,干法制备了高取代度季铵型阳离子淀粉,考察了BZ-1,水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当淀粉用量为5.5g。GTA用量为4.5g时,最佳反应条件为BZ-1 0.8g,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h,反应体系水质量分数21.0%,此时取代度可达0.74,反应效率为74%。  相似文献   

6.
应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有机溶剂中米氏碱的2,3,5,6.四溴-对苯醌氧化反应的动力学与反应机理,以及反应的溶剂效应与压力效应.结果表明:铉反应是对每种反应物均为一级的二级反应,为包含电荷转移复合物中间体的电子.质子.电子转移的多步反应.该反应的活化体积为-34cm^3.mol^-1,显示从反应物到遇渡态体系的极性增加较大,不同溶剂中的反应速率大小依次为二氯甲烷,乙氢,丙酮.以N,N-甲基-对甲苯胺为模型物,从机理上探讨了产生溶剂效应与压力效应相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氯酸钾的分解反应具有代表性,现以该反应机理为理论依据,通过实验探讨氯酸钾反应的制约条件,从而优化氯酸钾的分解反应,为学生实验及其它类似的物质分解反应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用量子化学理论方法研究了1,1-二氟环丙烯单重态的异构化反应.结果表明,该异构化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48.23kJmol-1;该反应的势垒高度为315.53kJmol-1,反应不易进行.计算了反应中有关物种的结构数据.通过内禀反应坐标(IRC)计算,获得了沿反应途径的势能剖面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硝基氯苯动力学的研究,为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节邻位、对位硝基氯苯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氯苯硝化反应为液液相反应,在硝酸-硫酸-废酸体系中,研究了氯苯硝化反应的反应过程,根据反应传质情况推导了氯苯硝化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实验测得了氯苯在上述体系中硝化反应的宏观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0.
按照酸碱质子理论,不但酸碱中和反应,酸碱自离反应为酸碱反应,而且盐类的水解反应,某些过氧化物的水解反应,弱酸与强酸溶剂的作用,某些物质与溶剂的加合作用,某些高价阳离子与水的配位作用,以及强酸强碱盐的溶解作用均属于酸碱反应,且反应产物为原酸的共轭碱和原碱的共轭酸。  相似文献   

11.
以阳离子交换树脂H11为催化剂催化合成2-酮基-L-古龙酸甲酯。考察了催化剂的内外扩散、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配比、催化剂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最高产率可达到97%。还考察了催化剂的失活性,发现H11是一种理想的催化剂,连续反应4次都不影响催化效果。反应数据用Langmuir-Hinshel-wood模型拟合,通过验证反应模型符合反应原理,表面反应是关键的控速步骤,反应活化能为32kJ/mol。  相似文献   

12.
为硼酸为催化剂,异丙醇为烷基取代剂,对苯酚的傅-克烷基化反应进行研究,并对反应的温度、配比等反应条件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建动态酯化反应实验装置,研究了以磷钨杂多酸作为催化剂,由己二酸和异辛醇合成己二酸二异辛酯的反应条件.在研究中.我们根据杂多酸催化己二酸二异辛酯液相合成反应的特点,导出了非等温条件下的反应速率方程,并以此为基础,对不同实验条件的多组实验数据进行了动力学处理.大量计算结果表明,杂多酸催化己二酸二异辛酯的合成反应服从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己二酸和异辛醇来说,反应级次均为一级;对杂多酸催化剂来说,反应级次为二级.该反应表观反应活化能为104.26kJ/mol,指前因子为3.61×10(13)L·mol(-1)·min(-1).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一异丙醇胺与环氧丙烷合成二异丙醇胺的反应动力学规律,提出一异丙醇胺与环氧丙烷反应为一个连串复合反应的模型,该反应对于反就中各组分均为一级反应,采用优化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得到了模型参数,经检验模型计算值能较好地与实验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海上溢油应急反应模拟训练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设计的海上溢油应急反应模拟训练系统由海上溢油应急反应培训系统,海上溢油应急反应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模拟和训练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建立海上溢油应急应用模型系统,以海上溢油应急性反应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综合海上溢油应急反应的各方面内容,构成海上溢油反应急反应模拟训练系统,该系统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操作作界面,提供给操作人员一个溢油场景,模拟训练溢油应急反应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下,以氯化辞为催化剂,一缩二乙二醇二甲醚为溶剂时,松香中的枞酸型树脂酸与顺丁烯二酸酐催化Diels-Alder反应的动力学,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和催化剂浓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成马来海松酸的速度对枞酸型树脂酸的总浓度表现为一级反应,而与顺丁烯二酸酐的浓度无关.其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为:-d[∑CA]/dt=kc[∑ECA]其中kc为催化反应的速度常数,只与反应条件和氯化锌的浓度有关,[∑CA]为枞酸型树脂酸的总浓度。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大豆磷脂进行酯交换、马来酸酐酯化,中和、亚硫酸化化学改性,合成出了亚硫酸化大豆磷脂。研究了改性反应中各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了酯交换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1h,甲醇与磷脂的质量比为11:100;酯化反应的最佳工艺为: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8%,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3h,马来酸酐与磷脂的质量比为12:100—13:100;在亚硫酸化反应中采用碱-NaHSO3—Na2S2O5体系。先中和后亚硫酸化,中和温度为50—60℃,反应结束后,升高温度至70—80℃。磺化反应程度控制在50%-60%。反应1-1.5h。  相似文献   

18.
KOH催化环氧树脂与丙烯酸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以KOH为催化剂催化环氧树脂与丙烯酸反应的动力学行为,讨论了催化剂浓度以及温度对该反应的影响。结果表示:KOH是有效的催化剂,当其用量为环氧树脂与丙烯酸质量和0.5%-0.7%jf ,在90-110℃反应,在较短时间内可达到较高的转化率;该反应为一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61.5kJ/mol。  相似文献   

19.
半干法制备高结合磷淀粉磷酸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木薯淀粉为原材料、三聚磷酸钠为酯化剂、尿素为催化剂,半干法制备了高结合磷淀粉磷酸酯。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尿素用量、pH值和磷酸盐用量对结合磷含量和反应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当淀粉用量为100g(绝干),蒸馏水用量为100mL时,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1h,尿素用量2g,pH5.0,三聚磷酸钠用量5g,产品的结合磷含量1.19%,反应效率55.32%。  相似文献   

20.
对以活性碳负载磷钨杂多酸为催化剂,巯基乙酸为助催化剂,苯酚和苯甲醛为原料,催化合成双(4-羟基苯基)苯基甲羟的反应进行了研究。试验发现,磷钨杂多酸的活性碳负载量为50%时,催化活性最好。通过对缩合反应的正交试验表明,活性碳负载磷钨杂多酸的负载量、主催化剂用量、助催化剂用量、酚醛物质的量比、反应的温度及反应的时间对缩合反应的收率有影响。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活性碳负载磷钨杂多酸的负载量为50%,n(酚)/n(醛)=4∶1,反应温度100℃,主催化剂2.5g,助催化剂0.1mL,反应时间2h,收率可达7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