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大量民工纷纷外出务工,他们的子女大多都留在家乡,产生了一大批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留守家中的学生——“留守学生”。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教育问题,关系到千千万万少年儿童能否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将来的人口素质,思考并探寻解决“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当前家庭、学校和社会刻不容缓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在广大的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由于远离父母而缺乏家庭教育和亲情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出现情绪、交往和人格上的心理问题。这是我们和谐社会建设中一个非常紧迫而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家庭、学校和社会应重视和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确保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农民进城、外出打工的人数越来越多,农村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都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个农民家庭的问题,也是一个很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通过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采取系统的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农民进城、外出打工的人数越来越多,农村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都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个农民家庭的问题,也是一个很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通过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采取系统的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浅谈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现象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人口流动的产物。据统计,目前,我国有农村留守儿童5800多万,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监管和关爱,亲子教育的缺失,使得大多数留守儿童在教育、生活、心理、安全等方面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新农村的建设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现状令人堪忧,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学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学校教育应采取以下对策:转变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心理教育;改进教育方式,拓宽教育途径;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留守学生产生的许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这些留守孩子由于缺少应有的关爱与教育,心理问题增多,道德出现滑坡,已经成为学校、家庭、社会的一个教育管理难题.留守学生问题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关爱留守学生,解决留守学生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7.
张燕 《科技信息》2009,(17):154-154,36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步入城市,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和谐、社会和学校教育职责的缺位,心理问题尤为凸现,导致人格的不健康发展,如今这已经成为和谐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现实难题。本研究在着力在分析和谐农村建设中留守儿童的人格障碍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留守学生产生的许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这些留守孩子由于缺少应有的关爱与教育,心理问题增多,道德出现滑坡,已经成为学校、家庭、社会的一个教育管理难题。留守学生问题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关爱留守学生,解决留守学生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大批农民涌入城市充当新型劳动群体的同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重智轻德的倾向,致使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在监护模式、成长过程等方面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当前,如果不能合理地构建留守儿童价值观,将会给这一群体的健康成长带来一系列问题,从而给整个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留守儿童树立和构建合理的价值观是每个家庭、学校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农村到城市务工,他们的子女留守在家,作为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群体,他们出现了各种儿童的教育、生活、心理健康、安全等问题,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就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积极努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农村到城市务工,他们的子女留守在家,作为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群体,他们出现了各种儿童的教育、生活、心理健康、安全等问题,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就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积极努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困难,大量农民外出务工,由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缺失,出现留守儿童安全隐患多、学习成绩较差、道德意志薄弱、心理障碍凸显等诸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政府应通过改革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定相关政策来消除农村留守儿童就学障碍;继续增加农村基础教育的财政投资;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素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宣传力度,呼吁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彻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已达2亿,使得6 000多万留守在农村地区的儿童失去父母的监管,留守儿童进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育迅速,因缺乏父母在生殖健康方面的教育,常常陷入束手无策或尴尬的困境。为了掌握农村留守儿童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状况,分析导致生殖健康教育缺失的原因和提出应对策略,对池州市523名10~18岁农村留守在校儿童进行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识问卷调查和分析。调查显示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不高,平均得分低于及格水平。农村留守儿童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缺失,必须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提高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生殖健康教育水平,必须提高留守儿童的监护质量,加强家庭对留守儿童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努力使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生殖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发挥社会系统在留守儿童生殖健康教育中的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14.
"留守子女"是教育对象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出现诸多问题,这直接危害到他们本人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关注农村"留守子女"就是关注农村的明天,关注国家的未来,我们可以动员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力量,构建有利于"留守子女"健康成长的监护体系。  相似文献   

15.
赵刚 《科技信息》2009,(6):12-12
"留守子女"是教育对象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出现诸多问题,这直接危害到他们本人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关注农村"留守子女"就是关注农村的明天,关注国家的未来,我们可以动员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力量,构建有利于"留守子女"健康成长的监护体系。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儿童在安全、心理、品德、学习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既关系农村儿童受教育权利的保障,也关系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全社会要高度重视和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孟繁晓 《科技信息》2011,(15):J0149-J0149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教育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农村的教育改革和社会经济建设以及国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沙刚 《科技资讯》2010,(34):144-145,147
随着近年来普高扩招和新生人口绝对数量减少的影响,大部分职业学校为了生存,入学门槛不得不一降再降,以至于出现了"问题学生"扎堆现象。如何有效地管理好、教育好这样一批学生,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学校的稳定,也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由于问题学生都或多或少地要表现出一定的问题行为,而问题行为的内在依据则是因为问题心理的存在。因此,解决问题学生问题,必须从解决问题心理开始。本文从生理、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对问题心理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矫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村顶岗支教是实现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师资更新、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双赢工程,尤其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个需要全社会关爱的特殊群体,学校应高度重视,通过制定具体措施,使农村顶岗支教工作取得一定实效。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产物,其受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在倡导教育公平的今天,需要我们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深入分析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公平问题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利,进而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