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西方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先声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现代设计史中重要的设计运动之一,它是大机器时代的生产技术与现代艺术中的客观化趋势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从设计运动的设计主旨、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功能性的探求这三方面入手,对形成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先声进行了分析阐述,从而使我们更加准确的认识现代主义设计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2.
强调了现代主义建筑形式实用性的特点,对于古典式建筑来说这是一种进步,现代主义建筑形式是以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现代主义建筑形式注重了建筑本身的使用功能,而建筑物美化环境的意识则不足.随着后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等对于现代主义理念的发展,现代主义建筑形式应在保持其实用性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3.
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悲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现代的西绪福斯精神,孕育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悲剧意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形象是“意识到一切都是荒谬人”,是“局外人”,表现出少有的孤独和冷漠;寻找自我及其失败的悲哀,潜含着真正的悲剧性,生之忧与死之惧是现代人的病症,也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不断加以表现的主题,厌倦和恐惧构成现代主义文学悲剧意识的两大内容。“异化”是西方现代人们最严竣的悲剧性境遇,对人类崇高品格的否定,必然导致对悲剧崇高性的否定,因此出现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喜剧性的悲剧”或“反向悲剧”。  相似文献   

4.
马志明  洪雪 《科技咨询导报》2011,(13):221-221,223
现代家具设计给予人们的是对生活体验的一种遐想,也是对传统家具设计思维、手法的颠覆.本文主要探讨以几何形态为设计语言及其在现代主义家具设计中的重要性、表现手法、寻找可遵循的现代家具几何形态应用的系统化设计规律,让现代家具中的几何形态成为一种感受,一种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非线性建筑等建筑设计思想与设计作品的分析与比较,提出并论述了在当代建筑形式设计的嬗变进化过程中,从现代主义的简单外形与简单内涵,到新现代主义的简单外形与丰富内涵的价值取向;从后现代主义的复杂外形与简单内涵,到非线性建筑的复杂外形与丰富内涵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家具设计,审美意识和加工工艺的不断提高,家具的基本构成法则和形态工艺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未来世纪的家具设计,随着居室文化不断延续与深化而变得愈来愈丰富多彩。21世纪的家具设计越来越追求个性化、人性化和文化含量。现代主义家具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现代主义设计以艺术与技术相结合为宗旨,造型简洁为原则而深入人心。后现代主义起源于现代主义。它以反对现代主义纯理性和少就是多的原则出现,在设计中更讲求个性化、人性化,追求产品既“合情”又“合理”的设计内涵,而被人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7.
18世纪的工业革命直接催生了现代设计,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作为一种主导风格在现代设计近100年的发展史中,经历了产生、发展和走向后现代的过程,这一期间不断受到各种设计思潮的影响和挑战,但其在工业设计中仍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解析其演变历程,探其生命力依然旺盛的原因,展望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现代主义设计以其特定的合理内核和意识形态背景,仍将主导未来的工业设计。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建筑设计中存在盲目的现代主义理念,提出了新现代主义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现代主义多元论与后现代主义多元论的不同。文章认为,现代主义多元论是传统理性主义崇尚的产物,完全反映了与之并行的现代主义一元论相同的文化特征,是传统逻辑主义展开下的有限性多元主张;而后现代主义理论本身作为一种多元论与之截然不同,它在根本上是以否定现代主义、解构理性崇拜的文化思潮下所建构起来的,它是一种绝对的完全的多元主义。具体而言,二者的不同主要在论述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理论模型特征等方面有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50年代起至今最活跃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对现代主义标榜的科学性、理性、逻辑性进行了强烈冲击。设计中的后现代概念首先出现于建筑设计领域。罗伯特·文图里最早明确提出了反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孟菲斯"小组是8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后现代设计活动,使后现代设计运动达到了高潮。但严格说来,后现代设计并没有改变现代主义设计实质性的东西,它只是在为现代主义设计做一些表面的改良工作。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后,新现代主义建筑的实践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不仅保留了新现代主义理性的特点,同时也积极与各种设计理念融合,在建筑理论多元化的今天迸发出新的生命力.通过对美国建筑实践的分析,了解现代建筑界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将有助于我们今后的建筑创作.  相似文献   

12.
讨论自近代科学以来思维方式演变的历史进程,它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现代主义思维方式,系统论思维方式和后现代主义思维。提出现代主义思维方式的主要形式是机械论。机械论与近代科学伴随而生,系统思维以整体性为目标,但方法仍离不开分割和还原;现代主义思维和系统思维都属于构成论的范畴。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带来了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使其进入以生成论为特征的后现代。文中还穿插论述了发散式和收敛式两种思维形式在人类整体思维方式演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曼斯菲尔德和伍尔夫是现代小说的大师,同时又是女性作家的代表,她们对现代主义叙事技巧的娴熟驾驭及个性化创新在短篇小说中彰显无遗。从曼斯菲尔德的《布里尔小姐》与伍尔夫的《邱园》的比较和分析中可以看出两位女性作家对主题、人物和叙事结构的处理和对意识流技巧顿悟的处理上的异曲同工之处;两作家在短篇小说中以存在瞬间为其叙事中心:曼斯菲尔德围绕闪耀的时刻,伍尔夫聚焦重要瞬间,各自尽显叙事风采和魅力。两者又都以自己的方式凸现现代小说的艺术特征、现代社会的生存状态,在艺术手法上两作家相互照应、相互承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作为工业设计现代主义风格重要派别之一的功能主义在现代工业设计中的发生及发展的介绍,讨论了功能主义对于现代工业设计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对功能主义未来的发展趋势的探讨,强调了功能主义因其合理内核及意识形态背景,论证功能主义虽有一定的负面效应但仍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毕加索和杜尚的艺术思想与表现对西方现代设计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他们对设计的影响又有不同,毕加索开创的抽象艺术表现形式解决了工业时代产品造型的难题,使得设计形式从传统手工艺的自然主义装饰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促使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形成;杜尚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在于其反理性主义的“反艺术”创作思想开启了后现代主义设计。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的艺术教育和艺术创造行为中,德国式的严谨而周密的思考方式造就了象丢勒这类擅长精密刻划人物外表及内心世界的画家;在现代主义早期的股陇中,亦出现了世界上最早将艺术与工业技术、设计意识完美结合的“包豪斯学院”,引发了设计领域的一场大变革。德国人在科学、哲学、音乐等领域中表现出的对思辨与逻辑的理解力和分析、应用能力还体现在大批涌现在这些领域的杰出人物上。然而,在现代主义、当代艺术及艺术教育方面,由于德国从现代艺术到当代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一条独特而崎岖之路,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造成德国总体文化…  相似文献   

17.
现代主义设计大门的打开带来了"形式追随功能"理念,追求现代社会的简洁,反对过分装饰,对现今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随后的后现代主义设计更是别具一格。"形式"不再拘泥于物质功能需求,而是有意地转向了人们的心理需求。现代企业的竞争迫使企业不得不考虑用户的各种需求,最终导致设计向需求的靠拢。  相似文献   

18.
朦胧诗中包含诸多的现代主义因素,借鉴了大量的西方技巧。朦胧诗人的创作灵感受到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启迪,在思想上、手法上都能看到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子,西方现代主义因素影响朦胧诗的创作和审美,在朦胧诗的成长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作为现代主义因素之一的象征主义在创作思想和美学价值上对朦胧诗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朦胧诗歌中的象征主义表现在用暗示的方式来创造诗歌的意境上,使读者在欣赏时感受到了丰富性、多义性,使朦胧诗具有魔方般的迷人魅力。朦胧诗语言的审美价值在于其极强的现代感,朦胧诗语言的现代感的体现使朦胧诗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环境教育的实质是生活方式的教育,其中渗透着价值观念的形成,这种教育必须从儿童开始,以师范教育为关键,借助教师工作的特点,逐渐渗透形成。本文还对师范院校环境教育的开展进行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20.
穆旦是我国四十年代著名的现代派诗人,同时也是西南联大诗人群中最有成就的一位。本文试图探讨穆旦的诗创作与其大学教育背景之间的关系。“联大”精神为穆旦在现实主义浪潮中选择现代主义提供了依据和先决条件,同时为诗人的现代主义创作注入了现实主义精神。校内浓郁的诗歌氛围,对诗人的创作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和鼓舞作用。但穆旦选择现代主义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外文系的学习过程中受到西方现代派诗人如艾略特、里尔克、奥登等人的强烈影响。以上三方面的原因促使穆旦走上了现代主义道路,并成为我国四十年代诗坛上独具异彩的一位现代派年轻诗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