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少数民族大学生受到民族文化、生活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具有复杂性又需要关怀的群体。这个群体的创新思维、合作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氛围将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实现民族地区的共同发展和团结稳定起到重要作用。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分析当前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探索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才培养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少数民族人民在其独特的生存环境中对族内群体生存轨迹的描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源于民族的繁衍生息、生产劳动、宗教祭祀和节日庆典等活动,在其相对稳定的传承发展过程中具有显明的地域性特征,是维系民族群体的重要文化标志.  相似文献   

3.
建国初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就,表现在民族教育方面则是民族教育机构的设立、民族干部的培养、中小学教育规模的扩大、民族教育经费的投入及师资力量的培育等。民族教育的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本,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化的传承关键在于人。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教育是必要的、紧迫的。民族文化是中华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少数民族青年人只有懂得本民族历史,热爱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传承才成为可能,也只有通过教育,在继承中创新,才能实现民族文化的真正繁荣。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生长在民族地区,他们的思想、心理及行为深刻地烙上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特点。文章认为,从思想意识形成的历史出发,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各方面的影响,充分利用其中的积极因素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性地从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民族感情、民族禁忌、传统节日文化等方面,探讨对高校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和方法,对培养他们自觉遵守社会秩序和道德、团结互助、尊重平等和爱国爱家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论少数民族丧葬文化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丧葬活动不是一个单纯的事像,不仅仅是助生送死的问题,而是集多种社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普洱地区少数民族丧葬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社会教化、文化传承、历史教育、群体凝聚、人生教育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对我国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和意识则影响着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通过各种政治途径积极培育少数民族的现代观念和意识,促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对我国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和意识则影响着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通过各种政治途径积极培育少数民族的现代观念和意识,促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9.
欧颖  姜梅 《科技信息》2009,(33):I0092-I0092,I0119
多元文化是加拿大社会的基本特色,其多元文化课程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社区积极参与学校的多元文化教育。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有着类似加拿大的多元文化背景,在发展民族教育方面,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教育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0.
当前,少数民族语言和传统文化都面临着全球文化和国家主流文化的“同化”与“消解”的双重危机.学校作为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主阵地,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了民族文化进校园、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实施民汉双语教育等多种具体实践,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校教育成为传递和发展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最佳方式,学校教育对培养少数民族的民族精神、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豪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学前双语教育是新疆双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双语教育对发展民族教育、促进民族团结、繁荣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疆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逐步推进,师资、经费、教材等问题凸显,新疆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发展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少数民族群体中的精英,对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少数民族大学生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的发展受年龄、社会和民族三个因素的制约,三个方面因素交互作用,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呈现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 ,并受到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研究一国的教育必须研究该国的文化传统。教育有选择、传播、发现、创造文化的功能。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既有矛盾 ,又互相依存。教育现代化就是要用民族性、时代性两个标准对民族文化传统加以批判地继承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创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民族文化。同时要吸收世界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对于教育本身的旧传统、旧观念也需要改造和转变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积极为民族地区培养和输送合格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在总结和反思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学生学习教育过程是民族文化的认同过程的观点,并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了高校民族生出现行为偏差的文化根源,提出做好民族文化的研究是搞好高校民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乌兰&#;阿亚提 《科技信息》2009,(13):121-121,132
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边疆地区的稳定、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具有其特殊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加强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前台湾少数民族语言全体进入濒危阶段,这是传统文化消亡的表现,危机感和民族情感使得民族语言教育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受台湾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困境和语言教育历史背景的制约,少数民族语言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积弊难返。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是民族地区的文化高地,是民族文化的荟萃之所。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服务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是高校服务当地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主要服务途径有:输送高级人才,创新先进理论,提供政策咨询和其他智力支持,建设示范园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目标是实现各个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和构建多民族文化和谐发展,因此,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服务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是:传承、弘扬和创新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引介、评价和借鉴外来多样民族文化,宣传、政策化和践行现代和谐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8.
民族预科生是我国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从民族预科生过渡到普通高校大学生之后,这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仍然具有其不容忽视的特殊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个性特征。针对不同个体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现象与问题,进行科学地分析与研究,对于加强和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该文以从分析蒙古族大学生成长典型案例入手,探索蒙古族民族大学生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相似文献   

19.
关于民族教育立法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丽 《科技信息》2009,(17):384-384,277
民族教育是我国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是提高少数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前提,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积极性的同时,应当通过民族教育立法,使我国民族教育事业走上法制化轨道。本文拟就民族教育立法方面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望能为此方面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东乡族是甘肃的特有民族之一,其人口分布在我国的西部地区。主要居住在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内.其余则散居在兰州、新疆、宁夏和青海等地。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东乡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民族文化。与当地落后的学校教育相比,东乡族的民族文化相对占据优势地位。在东乡教育的发展中,其民族文化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选择了文化中的宗教、性别、早婚习俗三个因素来分析与教育的关系。东乡族是我国人口中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一个民族。在大力发展民族教育过程中,民族文化的影响不可忽视。论文就民族文化中的宗教影响、性别观念与婚姻习俗与教育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指出在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要注重与民族文化的沟通与对话,在民族认同的基础上。稳步发展民族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