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蕊 《华东科技》2014,(6):55-57
正互联网之于金融,其意义何在?金融业用互联网,取其"术"者,从网银到金融电商,将线下业务搬至线上,具备了互联网的"形";取其"法"者,从余额宝到金融搜索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服务"长尾",扒下金融"高大上"的外衣,低成本高效率,形成普惠金融;取其"道"者,用互联网思维,以大数据为器,线上  相似文献   

2.
正互联网带来的金融亢奋,并不是"新金融",而是金融的销售和获取渠道上的变化。互联网金融在中国正处于一种过热状态。我们首先必须看到,互联网带来的金融亢奋,并不是"新金融",而是金融的销售和获取渠道上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积极的,甚至是革命性的,就好像有了京东商城、当当网之后,电器、衣服、书籍从制造商到消费者之间的商业渠道发生了变化,许多物理商店变得  相似文献   

3.
新观察     
《今日科技》2015,(3):50-51
<正>传统银行抢滩"互联网+"大象也要赶"风口""互联网+"俨然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风口。在接招互联网银行、民营银行新生派"踢馆"的过程中,体型巨大的传统银行"大象",也在试图借互联网这个风口成功"转身"。近日,招行两款互联网金融产品进入试运行;工行发布"e-ICBC"品牌,成为国内第一家发布互联网金融品牌的商业银行。与此同时,传统银行也开始探索远程开户、网络贷款等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4.
杨凯 《华东科技》2015,(4):44-47
<正>"互联网+"正热门,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李克强总理指出要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已然将"互联网+"上升成国家战略。而除了国家层面的布局设计,互联网巨头企业的"互联网+"布局也是我们要关注的话题,这里我们就最受关注的汽车和金融看看互联网与它们的加法运算。"互联网+汽车"近日,工信部软件信息服务业司已经召开了  相似文献   

5.
2012年12月4日,一年一度的全球车联网国际高峰论坛"Telematics@China"在上海拉开帷幕,论坛围绕2012年产业界最关注的主题"汽车产业信息化拥抱移动互联网时代",全方位探讨了移动互联网大潮对传统车联网的影响和冲击,而手机企业、电信运营商与汽车厂商的同步发力,亦引发了人们对车联产业内核及其未来主导权的猜测.  相似文献   

6.
<正>7月18日,为鼓励金融创新,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明确监管责任,规范市场秩序,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据了解,这是首次从中央政策的角度肯定基于互联网的金融创新,并制定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7.
企业新风     
《上海信息化》2014,(12):92-93
<正>建筑业互联网金融平台"班汇通"上线近日,垂直服务于建筑行业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平台"班汇通"正式上线运营。班汇通注册于中国(上海)自贸区,通过整合施工、法律、金融及互联网运营等多方面资源,结合P2P、P2B和O2O等多种商业模式,构建了安全高效、信息透明、垂直服务的投融资平台,实现了优质工  相似文献   

8.
<正>"未来银行"什么样子,这是一个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逐渐趋同,但不合一"的过程。根据技术发展、市场变化、客户需求,不断进化演变、提高效率,就是"未来银行"的业务发展方向。一、银行与互联网巨头喜结连理6月里,中国几大银行几乎同时做了一个决定:与中国互联网巨头们跨界联姻。6月16日,中国工商银行与京东金融集团在北京签署了金融业务合作框架协议;20日,中国农业银行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智能银行"和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22日,中国银行宣布已经与腾讯携手成立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加上此前中国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UC在京召开"全新UC,与媒共舞"战略升级发布会,宣布"UC浏览器"正式升级为"UC",向"大数据新型媒体平台"全面升级。诞生于2004年的UC浏览器是国内最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之一,通过将云端压缩技术应用到手机浏览器上,大大节省了手机访问网站的加载时间和流量耗费,让很多中国用户第一次实现了手机上网。UC也借此一举成名,成为中国最大的手机浏览器。据介绍,全新"UC"产品矩阵包括:"UC浏览器"产品更名,正式升级为"UC",向"平台化"方向发展,并正式发布大数据驱动的独立资讯应用"UC头条"。同一  相似文献   

10.
<正>9月25日,以"E时代议金融"为主题的第二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街大讲堂暨2012中国电子银行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发表主题演讲"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银行变革",提出当前银行业面临七大挑战,银行变革迫在眉睫。阎庆民提出,在当前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银行业面临着资源配置方式、文化、发展战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思维     
<正>看过近期《少儿科技》"动漫地带"栏目的同学,会对网购、网络电视、网络电话有一定认识,也了解到互联网能为购物、人际交往提供便利。不仅如此,互联网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渠道,有助于人们不断提高自身技能,还有助于人们拓展思维。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思维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不局限于互联网领域,已在商业、教育、交通、金融等多领域发挥作用。它包括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12.
以"互联网+制造"为核心的"中国制造2025",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已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传统行业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重塑新的商业思维和模式,促进全球化,提高经营效率.移动化大势已经从消费级进入到企业级应用,移动互联网下的企业移动管理EMM为企业的高效、高质、高能发展和新一代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3.
<正>从1985年首笔科技贷款算起,科技金融作为一个鲜见的中国本土创新产物,已经存在并发展了30年。科技金融的出现、形成和发展,从源头上看,完全源自邓小平的两个重要判断。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让科技界一直兴奋不已;邓小平又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让金融界持久老大自居。一个"第一",一个"核心",它们是怎样演绎出中国的科技金融事业的呢?未来政府在中国科技金融演化中又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相似文献   

14.
在成功颠覆手机、电视、可穿戴设备后,互联网技术正加速渗透传统汽车行业。与传统"车联网"、"汽车电子"概念不同,汽车行业的"互联网化"是一个包含电商与维护、车联网硬件改造与增值服务等复杂多元商业模式的新兴行业。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市场,绝非互联网企业单打独斗所能颠覆的,而与汽车厂商携手推进,或将催生更好的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互联网金融持续升温,带来了新型的思维模式和商业机遇,让众多电商、门户甚至传统金融机构等纷纷加快布局,让一些企业在进行了市场细分之后,踏上了自己的"掘金"之路。目前互联网金融产品发展出的各类"宝宝"、P2P网贷、众筹、大数据金融等投资理财平台,吸引市场的高度关注。然而,不断创新、高效、便捷的特性以及满足人们对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需求,才是推动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重要武器。  相似文献   

16.
叶奕 《科技智囊》2014,(4):50-54
<正>互联网金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3月5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这是互联网金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间参加全国两会的业界代表委员解读认为,这标志着互联网金融进入决策层视野,体现政府开放心态、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执政理念和坚定推进金融改革的决心以及鼓励创新发展的总原则,也标志着互联网金融将正式进入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序列,并有望得到名正言顺  相似文献   

17.
在人们传统思维模式中,金融业似乎一直意味着财富游戏、寡头天下,但近年来产业界发出的各种信号不断提醒大家:当资本开始"触网",一切会变得皆有可能。2013年,网络逆袭,成王败寇,历经十余年酝酿的互联网金融产业爆发在即,其能够颠覆传统的主流金融模式,开启属于自己的产业元年吗?  相似文献   

18.
正再过一个月,首批特斯拉(Tesla)汽车将交付中国车主。近日,这一大名鼎鼎的电动汽车引发了传统汽车制造行业和ICT领域大佬的吐槽:小米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盛赞其为"互联网思维和汽车的结合";而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认为其"只是富人的玩具"。尽管大佬的观点有着鲜明的行业烙印,但是这辆在中国内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互联网金融为化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提供了新思路,弥补了传统金融的低效和"长尾效应",但同时存在着风险与不确定性。在未来,应该通过强化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构建高效金融体系、加强互联网征信体系建设等措施,以互联网金融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省内     
<正>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抓住"互联网+"发展机遇要抓住"互联网+"带来的新一轮产业发展机遇,认真研究互联网给经济社会带来的巨大变革,充分挖掘互联网产业资源,努力在智能制造、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等领域抢占产业制高点,增创发展新优势。以互联网思维大力推进包括产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产业文化创新等多方位创新,促进广东产业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