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5 毫秒
1.
谁丢了耳朵?     
蝙蝠娃在一次出行途中,捡到了一对耳朵。回来后,他把耳朵交给了蝙蝠王。蝙蝠王接过耳朵一看,说:“这对耳朵不是我们蝙蝠王国丢的。我们的耳朵是圆圆的,长得很大,像两只喇叭口,能接受超声波。耳朵上长有毛,能够觉察到轻微的震动。”说着,蝙蝠王把耳  相似文献   

2.
动物的眼睛     
动物的眼睛有各种形状,颜色、大小也不一样。鼹鼠在黑洞洞的地下生活,不太需要眼睛,所以它的视力极弱。蝙蝠的耳朵作用很大,无论是飞行、俯冲还是捕捉昆虫,都靠这双耳朵对回声定位。眼睛在蝙蝠的日常生活中远不及耳朵重要,所以蝙蝠只有一双小眼睛。在夜行动物中,小鼠狐猴有一双大大的圆眼睛,贪婪地吸收着每一束微弱的光线,以便在黑暗中搜索目标。它也有一双大耳朵,那是为了引导眼睛辨认方向,而捕捉小虫则全凭眼睛。食肉鱼的眼睛是扁平的,这是迫不得已。比如梭子鱼,身体是流线形。它的眼睛不能像兔子那样突出,也不能像弹涂鱼那样竖在头顶,它需要宽阔的视角,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办法是具有广角晶体。难怪摄影家们总是把他们的广角镜头叫做鱼眼透镜。从鱼眼透镜看东西会产生歪曲的效果,歪曲的影像会被大脑修正,这样,梭子鱼看东西就正常了。  相似文献   

3.
陈晨 《少儿科技》2009,(7):29-30
要说吸血蝙蝠这小东西,长得也真够袖珍的,身长几乎不超过9厘米。它有一张看上去狰狞可怕的脸:像猪八戒一样的鼻子、锋利的尖牙齿,还有三角形的耳朵……白天,它躲在暗不见光的地方,一到夜晚,便出来觅食。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有许多关于吸血鬼的传说,在美洲热带有一些以吸血为生的蝙蝠使这个传说成为了事实。当地流传着这样一种迷信的说法,认为它们都是无恶不作的巫婆,在夜里脱了皮,变成一个火球,躲在僻静的角落里,一有机会就飞到人和动物的身上来吸血,真可谓残忍的“吸血鬼”。——哼,都什么年代了,人类的想像力还这么丰富!慢着,屏住呼吸!夜幕里,一只中计的吸血蝙蝠正向我们直扑过来……抓住了,抓住了。哈哈,这下可就能揭开吸血蝙蝠的神秘面纱了。苍天不负有心人,瞧,经过漫长的10天等待,我们终于捉住了一只吸血蝙蝠。手电筒拿过来照照,先让广大的人民群众看看这个“鬼”到底长什么模样。呀,真的好丑恶!三角耳朵、鼻子顶端还长个U形肉垫,吻部很短,像个圆锥。上门齿呈三角形,锋利如刀——肯定是用来刺破动物的皮肉的。可恶!什么?杀了它!不行不行,我们还得利用它打探吸血蝙蝠的大本营呢!  相似文献   

5.
蝙蝠的视力极差,可以说是个睁眼瞎,但它捕捉昆虫的速度和精确性却令人惊叹不已。那么它这种绝技又是怎么来的呢?美国著名科学家格里芬通过实验揭示出,蝙蝠捕食的高超技能并非靠眼睛,而是凭借“超声波探测”本领。蝙蝠飞行时,能产生频率为15  相似文献   

6.
蝙蝠蛾日本的通信架空电线上的铅质金属保护层常常遭到破坏,每年要造成几百次通信事故,后来才发现是一种寄生在铅层表面的蝙蝠蛾幼虫干的。它只有米粒般大,头部长有一对大牙,以啃食铅为主,能在10多天时间内啃穿1.5毫米厚的铅质保护层,啃食速度可谓惊人。  相似文献   

7.
说到大象,大家会一下子抓住它的外貌特征:长鼻子和大耳朵。关于长鼻子的用处,它不但是大象的呼吸器官、嗅觉器官和触觉器官,而且起到手的作用,能“吃饭”、握物、举重、沐浴等。  相似文献   

8.
说到大象,大家会一下子抓住它的外貌特征:长鼻子和大耳朵。关于长鼻子的用处,它不但是大象的呼吸器官、嗅觉器官和触觉器官,而且起到手的作用,能“吃饭”、握物、举重、沐浴等。  相似文献   

9.
知识快餐店     
为什么耳朵蜡有点臭耳道内有能产生蜡的腺体,为什么我们的耳朵要产生蜡呢?难道是为了生产蜡烛,让我们更忙吗?哈哈,开个玩笑。耳朵蜡实际上不是“蜡”,它是耳垢,保护敏感的鼓膜。音波触动鼓膜并使它振动,所以我们能听到声音。耳朵蜡能保护这层鼓膜,并挡住污垢和灰尘。可是蜡为什么会有一点儿臭味呢?科学家说,耳朵里也  相似文献   

10.
蝙蝠请回答     
正它,是唯一冲向天空的哺乳动物;它,参与了多次瘟疫的传播;它,与多种致命病毒和平相处。它是谁,为什么总与瘟疫同行,又为什么几乎不发病?欢迎您收看《一探究竟》特别节目——蝙蝠,请回答。主持人话音末落,只见一只蝙蝠扑腾着翅膀飞了进来。没错,它就是节目嘉宾——著名的可怕动物蝙蝠。现在,它已经倒挂在树枝上,做好接受采访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动物界常有许多怪事,像鱼的鲸都不是鱼,善于水中游泳的企鹅却是鸟,无翼不能飞的鸵鸟是鸟,而有翼能飞的蝙蝠却不是鸟。为什么蝙蝠不是鸟呢?蝙蝠虽然有由前后肢和尾之间的皮膜连成的翼,胸骨和胸肌都很发达,能像鸟类那样展翼飞翔, 但它不是鸟类而是哺乳动物。因为蝙蝠的  相似文献   

12.
正A:全世界的蝙蝠约有1000种,其中有很多是通过口或鼻发出超声波,并用耳朵接收超声波的回声,从而感知周围的地形以及寻找作为食物的昆虫等。这种超声波定位有着很高的性能,能够探知四五米外仅有几厘米大小的昆虫,因此,蝙蝠可以在黑暗中一边飞行一边捕食。不过,蝙蝠喜欢群居,当它们集体飞行时,就会同时发出大量的超声波。这时如果误将其他个体的超声波当成自己发出的超声  相似文献   

13.
请携手研究与保护蝙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蝙蝠是家喻户晓的动物,无论是老妪还是顽童,都能对它描述一番:俗名“夜蝙蝠”、“盐蝙蝠”、“盐耗子”或“檐老鼠”,民间流传着蝙蝠是由爱吃盐的耗子“演变”来的;它们是会飞的兽类,而不是鸟类;雷达的发明受其启示……然而,人们普遍对蝙蝠了解不深,即使是动物学家,对这一动物类群研究亦甚少。蝙蝠是哺乳纲翼手目动物的统称。它们起源于原始食虫类,在6千多万年前的古新世时可能已会飞翔。但它们的骨骼脆弱,生态特殊,化石保存较少,系统发育问题仍需探究。最早的翼手类化石发现在中始新世,完整的骨架及印膜表明,它们已完全适应飞  相似文献   

14.
蝙蝠是一种能飞的动物。它的前肢和后腿之间,长着薄薄的、没有毛的翼膜,好象鸟儿的翅膀。所以,它能像鸟儿那样在空中飞行,成为哺乳动物中的飞将军。一到傍晚,蝙蝠就在空中盘旋,一边飞,一边捕捉蚊子、蛾子什么的。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有一双明察秋毫的夜视  相似文献   

15.
去年第六期《大自然》杂志上有一篇文章——《以耳代目的动物》,介绍了蝙蝠和其它几种动物回声定位、以耳代目的特殊功能。蝙蝠不仅具备了这种高超的本领,其实它还是消灭害虫、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的益兽,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蝙蝠因形态丑陋、其貌不扬,加之昼伏夜出的习性,使许多人对它的印象不佳。特别是欧洲人,把它视为邪恶的象征。殊不知,世界万物善者不一定形象美,恶者不一定形象劣,总之不能以一物的形象外观来论说其高低善恶,蝙蝠即是如此。蝙蝠的头部和躯干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长有皮质的膜。虽然善飞,但它不是鸟类而是兽类,它是哺乳动物中唯一能够真正飞翔的种类。为何不属鸟类?其与鸟类的区别在于:鸟类无牙齿,喙是角质的,消化道有嗦囊和  相似文献   

16.
近20年来人们已经知道,非洲象召唤和回应同伴的声音频率极低,人耳无法听到,而大象之间正是利用这种超低频声波在地下传播而使彼此取得联系。 最近专家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证实在理想条件下,非洲象发出的人耳所听不到的声音能产生一种地震波,可以传到2000米外的地方,而大象的脚则能像其耳朵一样“听”到这种声音。从大象的行为来看,也确实如此:大象在聆听同伴的叫喊时总是站得笔直,并调节它们的耳朵。也有人提出,地面的噪音可能湮没大象的震动信号,比如发电机、汽车及飞机等都能制造大量的震动噪音,这有可能将大象的叫声全部湮没,如此看来,大…  相似文献   

17.
中国蝙蝠听觉和回声定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蝙蝠在中国的种类丰富,共有7科31属117种,对其特殊的回声定位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从回声定位蝙蝠的捕食策略,声通讯,听觉系统特化;回声定位和蝙蝠行为状态,生态位,体形,性别的关系;以及听觉的神经生理学和神经组织化学方面,对中国蝙蝠听觉和回声定位研究进展做了综述,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河南省不同洞穴蝙蝠的调查,发现有1属3种绦虫寄生于2种蝙蝠消化道内.商城县和桐柏县普通长翼蝠消化道内寄生的是台湾蝙蝠绦虫,济源市和桐柏县马铁菊头蝠消化道内寄生的分别是蝙垦丁蝠绦虫和东北蝙蝠绦虫.该3种蝙蝠绦虫是河南省的首次报道,其中东北蝙蝠绦虫为我国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19.
你可能见过蝙蝠,可你一定没有见到过这样的蝙蝠。蝙蝠似乎是动物世界中与人类隔膜最深的了。儿童读物或音像节目中有那么多拟人化的可爱小动物,可有谁见过一只讨人喜欢的蝙蝠?不讨人喜欢也就罢了,它们形容猥琐、面目可憎,不仅象征着黑夜里的恐怖,还成了“吸血鬼”的同义语。著名哲学家托马斯·内格尔的一句话形象地概括了我们对蝙蝠的偏见:“无论是谁,只要与一只发疯的蝙蝠关在同一间屋子里,就能深刻体会遭遇外星人时的感受。”可是,当摄影师蒂姆·弗拉赫把他拍摄的蝙蝠照片倒过来给我们看时,竟产生了出人意料的效果:我们从这些饶有情趣的照…  相似文献   

20.
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中躯体结构、功能和行为最复杂的一个高等类群.为适应不同的生境和生活方式,哺乳动物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有的善奔驰,有的会游泳,有的能飞翔.蝙蝠是真正能飞行的哺乳动物.其前肢特化具有延长的指骨.由指骨末端至肱骨、体侧、后肢及尾间,着生有薄而柔韧的翼膜,借以飞翔.在分类地位上,蝙蝠隶属于翼手目.它的种类在哺乳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而居第二位.分为二个亚目,共19科184属950种左右;我国有7科29属90种.下面介绍我国常见的种类.大蝙蝠亚目狐蝠科:因其脸形似狐而得名.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