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通过连线的方法,直接判断手性分子投影式的P/S构型,此方法对投影式的所有不同排列情况都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2.
采用DFT方法,对两个基于ICT原理的氮杂18-冠-6光化学传感器及其与Na~+、K~+、Mg~(2+)、Ca~(2+)的配合物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在B3LYP/6-31+G(d,p)理论水平上对所有分子进行了几何构型优化,优化构型及部分参数表明配合物中冠醚环上氮原子与香豆素基团平面化程度显著增加,尤其是两配体与Ca~(2+)的配合物.另外,据NBO分析结果可知,冠醚环上的氮原子不同程度地参与了与金属离子的配位.以上两种现象均会对分子内电荷转移产生影响.为了说明两现象相互作用使配体对金属离子产生的选择性,本文还利用TD-DFT方法,对配体及配合物的紫外吸收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两个配体均对Ca~(2+)有较高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判定手性分子R/S构型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方便、快捷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b3lyp/6-31+g(d,p)理论水平上对D分子手性对映体D1的F被H取代的几种衍生物结构、红外振动频率、分子前线轨道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解离产物及手型转变机制会不同;三种衍生物分子的HOMO和LUMO轨道,主要来源于骨架C原子p电子的贡献,F原子的p电子和手性C原子所在环上的H的s电子对前线分子轨道有很小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对两种不同构型的(C2B10H11)2(分别为D5h和D5d对称性)进行了几何优化计算.从总能量,HOMO-LUMO能隙,原子净电荷,以及键长等数据,讨论和比较了它们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交叉式的D5d构型稳定,二聚体中上下笼是以C-C单键相连接的.  相似文献   

6.
《化学通报》1983年第1期的《臭氧的分子结构》一文(以下简称《结构》)认为:“‘O_3分子中每个氧原子都以sp~2杂化态相结合’的这种说法是不太合理的。”其理由是“杂化轨道理论是的林为解决多原子分子的空间构型而提出的”,“因此,多原子分子的空间构型主要与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有关,而配位原子只是沿着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的方向与中心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环状有机化合物,通过研究其环平面以及平面上下基团的位置顺序关系,确定出一种简单、迅速判定其R/S构型的方法,而且稍加变化,即可应用于Fischer投影式构型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水平下,对C100六种异构体构型进行优化和分子静电势计算.结果表明,449∶D2结构最稳定,且球内有较大的静电势,比C100其余五个异构体更容易从金属原子中接收电子;449∶D2分子球内静电势有两个电势的极小值点,449∶D2易于形成Dy2@C100.  相似文献   

9.
<正> 在络合物Fe_2(CO)_9中存在多种化学键,本文试从理论上剖析此分子内原子间,原子与基团间成键的因素、过程及类型。 一、中心原子Fe的成键特征: 1、每个铁原子总价数为6.04。 Fe原于序数26,一般Ar壳外的8个电子3d~64S~2参与成键,如果金属键,那么晶粒内原子的电子参加一种特殊的离域共价键,离域电子的活动范围是沿三维空间伸展;如果全部成键且键的形式是共享电子对,那么电子自旋配对,故对金属的磁矩没贡献,但当铁受饱和磁化时,每个铁原子的磁矩为2.22Bohr磁子,这就表明每个原子能多于5.78个电子被包含在所形成的电子对中,还有另一种可能性,就是在原子之间成键的电子也存在着未配对的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强耦合场和两个弱探测场相干驱动的四能级Y模型原子系统中实现双光子电磁感应透明.当耦合场与原子能级共振时,Y-型组态就可以等效成一个仅由两个弱的探测场驱动的四能级Ladder-型组态.Ladder模型原子的两个中间能级是精细结构能级(等效于Y模型中的坠饰能级).然而,当Y模型中的耦合场与原子能级之间有失谐时,则两个系统就不再等效.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配合物[VO(C12H13NO3S)(C7H6NO2)]·H2O(C12H15NO3S=水杨醛缩甲硫氨基酸,C7H7NO2=苯甲酰羟肟酸),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UV、CV和单晶X射线衍射实验.钒原子具有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三齿配体中的二个氧原子和一个氮原子以及羟肟酸的肟氧原子形成赤道平面,与钒酰键反位配置的是羟肟酸的羰基氧原子.配合物在CH2Cl2、CH3CN和DMF三种溶剂中有着不同的氧化还原行为.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广义睡莲科中三属代表植物与龙胆科莕菜的花柄的比较解剖学研究结果,莼菜的花柄中具有3—4个外韧维管束;野生居群睡莲具4个外韧维管束和4个双韧维管束,两种维管束相间排列成一轮;栽培居群睡莲具约20个维管束,由外韧型和双韧型两种维管束组成,呈3轮排列;莲的花柄中具70余个维管束,呈星散状排列,其结构和排列方式与单子植物非常相似;蕃菜花柄中具8个维管束,成不规则的一轮排列,维管束韧皮部和木质部均正常发育,木质部具导管,在广义睡莲科中,莼菜属、睡莲属、芡属、萍蓬草属、王莲属的维管束具有许多相似性,因而它们具较近的亲缘关系,可能拥有一个营水生生活的共同祖先,应该置于共同的睡莲目中,莲的维管束的结构和排列方式不同于广义睡莲科中的其它属,而与单子叶植物相似,但它又具有子叶两枚等双子叶植物的特征,加上具有一个独特的倒圆锥形的花托,离生心皮嵌在其中,因此,莲属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原始的植物类群,应该单独成科并立目,并且可能是被子植物系统树基部的一个在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分化之前就分开的进化分枝。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Pd(II)与二苯并24冠8生成的新颖配合物:[K2(DB24C8)2(H2O)2][Pd(SCN)2].0.5H2O,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含有一个[K2(DB24C8)2(H2O)2(H2O)2]^2 配阳离子和一个 [Pd(SCN)2]^2-配阴离子[K2(DB24C8}2(H2O)2]^2 配阳离子是由两个[K(DB24C8}(H2O)]^ 基团通过两个水分子的氧原子桥联而,且K(1)-O(1)_O(2)-K(2)四个原子共平面,这是冠醚配合物中一种新的键合类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单个甲酸分子吸附在团簇PdnAum(2≤m+n≤4)上的构型,得到了其稳定构型.吸附能从0.698eV到0.999eV,其中两个位置的吸附较强,分别是羰基氧和羟基氧,而羰基氧上的吸附能量比较大,构型尤为稳定.还发现金的掺杂加强了钯金属团簇与甲酸的吸附,而以不同比例组合的合金的较稳定的吸附位置都是钯原子.在PdnAum(2≤m+n≤4)合金与甲酸的吸附构型中,PdnAum的吸附能最大(0.999eV),对甲酸表现出最强的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15.
用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晶体中原子排列的成象条件,本文作了概括的理论分析.用实例说明了三种情况:反映晶体结构及缺陷的结构象;在特殊情况下与晶体结构对应的细节可以超过仪器的分辨率的超高分辨象;二元合金中能直接反映原子有序排列的超结构象.  相似文献   

16.
用背散射X光穆斯堡尔法研究了M2高速钢中相的组态结构,从实验上得到:(1)M2高速钢中最近邻两层上各配位合金元素对铁磁有效场的影响可以近似认为相等,相应其马氏体相可简化为只有四种不同环境的铁位,即铁原子最近邻两层上无配位合金元素和有1,2,3个配位合金元素等四种;(2)M2高速钢的残留奥氏体相中的碳原子处于八面体间隙位置,并且在高温淬火过程中,间隙碳原子会发生向残留奥氏体相中偏聚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正> 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诸如分散、乳化、破乳、润湿、渗透、降粘、匀染、净洗、发泡等问题。这些问题和组成这种物质的表面性质有关。表面活性剂就是用以改变物质表面性质的一种重要化工产品。表面活性剂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结构、那就是分子中有一个对溶剂有吸引力的亲液基团和一个对溶剂有排斥力的憎液基团。如溶剂为水,则亲液基团称为亲水基,  相似文献   

18.
根据对构型要素,特别是对构型要素测井相模式的研究,对建筑结构样式做了系统的分析,建立了对应目的层的建筑结构样式模型。通过研究模型与地质-地震特征的相互关系,发现以下两点:1.模型与地震频谱分析曲线具有相关性,不同的建筑结构样式有不同的频谱分析曲线;2.模型分类与沉积相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根据二者相互佐证反推可能存在的建筑结构样式,进而预测有利的含油气区,为含油气区的预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 表面活性剂品种繁多,按科学分类的国际标准,已经公布的就有三千多种。在工农业生产中已广泛地得到应用, 所谓表面活性剂是指能够使体系的表面状态发生明显变化的物质。它的分子结构的最基本特征是分子中都有非极性的亲油基团,和极性的亲水基团,因此表面活性剂分子是一种“两亲”结构。即具有既亲油又亲水的性质。而亲水亲油性能的强弱,是影响表面活性性能的主要因素。表面活性剂的HLB值是Hydrophile lipophile Balance的缩写,它表示分子中亲水基团的亲水性和  相似文献   

20.
<正> 两名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得到了一项能缩短7—10年培育期的无籽西瓜组织培养法的专利权。这项技术将大大降低西瓜种籽的价格。研究人员相信整个培育过程使每磅瓜种的价格从1000美元降低到10—100美元。研究人员解释说,在培育无籽西瓜过程中,有两个系统是杂交的。一个系统是在每个细胞中,每个染色体都有两个复制样品。而另一个系统是一个有四个复制样品的四倍体。这样在每个细胞中培育出有三个复制样品的后代,这就是无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