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北仑河口附近海域冬季海洋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调查和评价广西北仑河口近岸海域的污染状况。【方法】2011年11月从广西北仑河口附近海域在大潮期采集20个海水样品和1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在小潮期采集17个海水样品,分别测定海水中13种元素和沉积物中10种元素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海水及表层沉积物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在大潮期,该海域中海水平均单项污染程度依次为铅锌汞溶解氧化学耗氧量无机氮pH铜油类镉无机磷砷总铬;小潮期海域中海水平均单项污染程度依次为无机磷无机氮油类溶解氧pH化学耗氧量锌汞铅铜镉砷铬;表层沉积物中平均单向污染指数大小顺利分别为石油类铅镉硫化物有机碳锌铜砷汞铬,均达到国家一类沉积物标准,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铅、镉。【结论】广西北仑河口近岸海域海水在大潮期处于较清洁状态,在小潮期处于轻污染状态,沉积物质量环境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2.
北部湾近岸海域夏季海洋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调查和评价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的污染状况。【方法】2010年6月从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采集46个海水样品和2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海水中14种元素和沉积物中12种元素的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海水及表层沉积物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该海域中海水平均单项污染程度依次为铅无机磷无机氮=锌汞pH值溶解氧化学耗氧量油类铜镉DDT砷总铬,其中铅和无机磷平均含量超过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表层沉积物中平均单向污染指数大小顺序为砷石油类铅铬锌汞=铜有机碳DDT镉多氯联苯硫化物,平均含量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主要污染物为砷、石油类、铅、铬。【结论】内梅罗指数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海水处于较清洁状态,沉积物质量环境状况良好;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该海域海水处于清洁状态。  相似文献   

3.
钟媛 《科技资讯》2013,(8):168-169
胶州湾西海岸跨海大桥与黄山嘴之间沿岸海域,pH、DO、COD、石油类、无机氮、汞、镉、砷、铜、锌在全部21个站位均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铅和镍均超出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活性磷酸盐和硫化物在部分站位不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小潮期间11个沉积物调查站位的沉积物样品中石油类,汞,砷,铜,铅,锌,镉均符合一类沉积物标准。大潮期间7个沉积物调查站位的沉积物样品中硫化物含量均符合一类沉积物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及评价广西防城港湾的重金属污染现状。【方法】2013年8月从广西防城港湾采集33个站位海水样品和11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海水和沉积物中重金属(铜、铅、锌、镉、汞、砷)含量,再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采集的海水和沉积物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该海域海水重金属污染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PbZnHgCuCdAs,其中,Pb的平均单项污染指数均大于1,超过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中重金属平均含量排序为ZnPbCuAsCdHg,均符合国家一类沉积物标准;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排序为AsPbCuZnHgCd,即污染程度均属于低污染;潜在危害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HgAsCdPbCuZn,即潜在风险较低。【结论】夏季防城港湾海洋重金属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5.
吴淞口附近码头众多,溢油导致岸边沉积物遭受污染.从平面和纵向上研究吴淞口近岸沉积物中油类污染物的含量、组成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吴淞口近岸沉积物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油类污染,总石油烃(total petroleumhydrocarbon,TPH)质量比为8~1166 mg/kg;沉积物中油类污染物的链烃碳数为C_(16)~C_(33),且主要分布在C_(25)~C_(32)范围内,其中主峰碳数为C_(31),链烃污染物具有明显的奇偶优势特征.研究显示,吴淞口近岸沉积物油类污染严重,且非均质性强,溢油来源主要为陆相石油及其制品.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拟分析评价广西涠洲岛海域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铜、铅、锌、镉、铬、汞)污染情况,为该海域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实验于2018年12月和2019年6月采集涠洲岛海域8个站位水质和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利用原子吸收光谱和DMA-80型直接测汞仪测定重金属含量,分析评价水质和表层沉积物受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海水重金属平均含量均未超过海水水质一类标准限值,夏季部分站位Pb和Zn含量超标,海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为PbZnHgCuCdCr;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均较低,重金属污染指数大小为CdCrZnCuPb=Hg,重金属对海洋生态系统潜在危害的影响程度为CdHgCrPbCuZn,该海域沉积物中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为Cd和Hg。总体来说,涠洲岛海域重金属污染属于低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7.
采集了广西钦州茅尾海12个海水样品和对应的海洋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茅尾海海水及表层沉积物中Cu、Pb、Zn、Cd、Hg、As的含量,并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了海水及沉积物在该区的污染程度及利用地积累指数法评价了该区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海水中Cu、Pb、Zn、Cd、Hg、As平均含量均符合海渔业水质标准,但是Cu、Pb、Zn、Hg平均含量均超出第一类海洋水质标准,且Cu、Pb、Zn、Hg有超标现象。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平均污染指数均小于1,均符合一类标准,但是重金属元素Cu、Pb、Zn、Cd、As有超标现象。Pb、Zn、As的地积累指数均较小,Cu、Cd、Hg的地积累指数略大,污染多在钦江和大榄江的入海口附近。  相似文献   

8.
用GPS定位在某城市各功能区采集319个样品,利用Excel等软件分析计算样品各重金属元素的统计参量和污染负荷指数,对实测剖面曲线进行数学建模,并对这些污染元素进行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区污染负荷指数平均值最大,其次为交通区,山区污染负荷指数最小;重金属污染负荷指数与地表土壤海拔高度呈负相关关系;Cr、Ni和Cu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源;Cd、Pb和Zn主要来源于工业和交通污染源;砷和汞来源于单质污染源。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莱州湾扇贝养殖区养殖环境及扇贝的质量状况,于2015年对莱州湾扇贝养殖区水体、沉积物及扇贝中的重金属(铜、铅、镉、汞和砷)、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和滴滴涕)、多氯联苯和石油烃等4类环境激素进行了检测与评价.结果显示:水体中铅与汞含量分别在所有海域和个别海域超出水质一类标准,沉积物中多氯联苯和砷在某些月份超出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所调查海域内扇贝均符合食用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青海湖流域河流表层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分布情况,对流域内河流表层沉积物中36种金属元素的浓度进行测定,并运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其污染类型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显示:36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不均匀,其中已被量化青海湖流域表层土壤环境背景值的21种金属元素地累积指数(Igeo)值均为负值,其他15种金属元素未被量化土壤环境背景值,表明青海湖流域河流表层沉积物中金属元素无污染,无显著富集现象。锰、砷、镉、铅、镍、铜、铬、锌等8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69.13,为低生态风险级别,但这8种金属元素在布哈河上游、泉吉河和黑马河入湖口处RI值均超过110,为中生态风险级别。冗余分析(RDA)排序图显示:人类活动是影响青海湖流域河流表层沉积物中镉、砷、铅、汞金属元素浓度的关键因子。综上,青海湖流域河流表层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空间分布不均匀与青海湖流域周边人为施用化肥农药、交通污染等因素有关,青海湖流域河流表层沉积物中未出现金属元素污染,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低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1.
渤海湾的污染问题已成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主要瓶颈之一,然而以往有关渤海湾污染问题的研究以营养盐为主,而海水重金属污染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均值柱状图分析、方差分析、曼.肯德尔检验法(Mann-Kendall)、反距离插值等方法研究了渤海湾近10年来海水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渤海湾海水以可溶态Zn、Pb、Hg污染为主,Cu、Cd污染较轻.10年来,每种重金属在枯、丰、平3个监测时期含量差异性不显著,但时间序列变化规律性差异性较大.各种重金属含量变化的突变时期各不相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各种重金属均表现为近岸高离岸低的特性,除Cu元素表现为北高南低的规律以后,其他重金属都表现为南高北低的空间趋势.陆源污染、海洋养殖、海上石油开采、大气降尘等都是渤海湾可溶态重金属的主要污染来源.  相似文献   

12.
上扬子地区灯影组可以作为优质储层已经被油气勘探所证实。但是,由于灯影组储层的展布规律一直不清楚,制约了对灯影组的进一步勘探。基于镇巴地区鹿池灯影组剖面,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微相研究,结合碳、氧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分析,深入探讨了镇巴地区灯影组的沉积环境。研究表明,镇巴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岩石微相有:泥-粉晶云岩、残余砂屑云岩、叠层石云岩、凝块石云岩、微生物黏结砂屑云岩、泥质粉砂岩、泥质云岩和含云质硅质岩。研究区灯影组沉积环境为开阔碳酸盐岩台地,经历了两次海侵-海退旋回,灯一段-灯二段和灯三段灯四段分别为两个相对完整海侵-海退序列。相对于灯二段,灯四段海平面振荡更频繁,可能与拉张活动在灯四期更活跃有关。碳氧同位素和微量元素数据表明,灯影组的沉积古环境发生了较为剧烈的变化。整体而言,灯影期大致是一个海水盐度下降,温度上升,含氧量逐步增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以大连石油污染海域的海洋沉积物作为分离样品,以天然海水培养基分离获得13种海洋石油降解微生物,并通过模拟海底低温微氧环境,以原油作为唯一碳源,评价了13种微生物的石油降解性能。GC-MS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组合G6及其构建菌株P73和P83对烷烃的降解率逐渐升高。对于C>32的长链烷烃部分,尤其对于石油中的难降解组分如姥鲛烷(Pr)和植烷(Ph)的降解,组合G6的降解效果明显优于单菌株。由高效石油降解菌菌株P73和菌株P83构建的组合G6对于石油烷烃中很难降解和风化的长链烷烃具有强大的协同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胶州湾海域海水中有机锡化合物进行了实时在线测定,利用船载海水有机锡自动测定仪,采用氢化物发生顶空固相微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联用技术测定该海域海水中有机锡化合物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在胶州湾海域不同地点均检测出不同浓度的氯化三丁基锡,表明胶州湾海域中已经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有机锡的污染。  相似文献   

15.
经热萃取从含油污泥中得到的回收污油凝固点高、流动性差,为降低凝点改善其低温流动性,分别采用降凝剂及降凝剂与超声波联合处理的方法,对回收污油进行降凝处理.结果表明:在众多降凝剂中EVA的降凝效果较好,且当反应时间为0.5 h、反应温度为75℃、降凝剂的质量浓度为400 mg/L时,污油凝点从48℃降低到12℃,降凝率达75%;若将降凝剂和超声波联合使用,凝点可降到5℃,降凝率达90%;处理后的污油与原油混合具有良好的输送性能.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白银市中心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甘肃省白银市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之一,是干旱地区受重金属污染的典型地区,土壤具有污灌的历史.为弄清该地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程度和空间分布,文章根据野外调查采样与室内分析,选取重金属镉、铅、镍、铜、锌5种元素的有效态含量作评价参数,采用模糊聚类与模式识别方法,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评价结果将全区划分为三类:清洁类;轻污染类;严重污染类,指出各类型的污染特征,为控制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高凝原油阳海才相互溶解度试验和原油在海水中浓度分布规律的分析, 探讨了两相传质机理,提出油水置换过程中的传质数模,应用数模可以预测排出海水 的含油浓度。试验结果表明.高凝原油采用油水置换工艺是可行的,界面移动速度在 1—6m/h内,不产生乳化,原油含水量的增值小于 0.03%(重),原油在排出海水 中的浓度小于 3 mg/L.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小于 10mg/L),因此从环境 考虑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海水中氟氯烃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海水中氟氯烃的方法.结果表明,本方法测得的氟氯烃的精密度和回收率高,CFC-11、CFC-113、CCl4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9%~4.1%,回收率为99.3%~101.0%,检测限分别为0.014 5 pmol/kg、0.033 2 pmol/kg、0.019 8 pmol/kg.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是一种海水氟氯烃测定的可靠分析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北冰洋海域海水样品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列举了1984年从北部湾45个观察站收集到的关于海水及底质砷含量的调查结果,并给出了海水及底质砷含量的分布图。砷含量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河口,尤其是钦州湾和铁山港。砷含量向外海递减,低位区位于近海区。海水砷含量的高低之差大约为1—5倍,底质砷含量的高低之差大约为5~10倍。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北部湾北部海区没有明显受到砷的污染,但由于手工业污染物的影响,河口底质砷污染程度已增加了。  相似文献   

20.
以南海某海盆为背景,根据地震资料圈定靶区,用2.5维频率域正演程序进行数值模拟,用距海底150 m的水平电偶极子源激发0.01~1 Hz的低频电磁波,海底沉积层的异常区域填充海水、油和气等不同电阻率介质,采用沉底式观测装置观察其沿偶极方向的电场响应。结果表明,海洋2.5维频率域电磁法可以较为清晰地区分海底油气和水等高阻异常,将不同发射频率的电场响应等值线图叠放在一起,可以确定在一定电阻率假设下,分辨率最好的发射频率。与三维电磁法和一维电磁法相比较,2.5维正演在有效性和效率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可为以后实际海洋油气勘探工程实践提供技术指导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