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9年10月22日,攀钢隆重举行高炉渣高温碳化中试线启动仪式,标志着于今年初开工建设的攀钢高炉渣碳化中试线正式投入使用。该项目旨在利用高炉渣中的钛资源,进一步提升攀西钒钛资源的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2.
攀钢高炉渣碳氮化处理中矿化剂对碳氮化钛晶粒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攀钢高炉渣还原氮化处理,使碳氮化钛晶粒长大到适合的尺度,以便于选矿,最终提取TiC,TiN及TiO2·还原氮化处理后炉渣的X射线及扫描电镜检测发现,渣中的钛组分完全富集于碳氮化钛一相·还原氮化处理时通过向渣中分别加入矿化剂CaO,K2CO3,Na2SO4,改变了液态炉渣的性质,可有效地促进碳氮化钛晶粒长大,其中加入K2CO3的炉渣样品中碳氮化钛晶粒最大,其中最大粒径可达30μm左右;无任何矿化剂的炉渣样品中碳氮化钛晶粒最小且无聚集长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钛氧化物还原与钛渣变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攀钢高炉现场渣经过还原,获得具有一定钛氧化物还原度的炉渣试样,进一步测定样品的粘度和熔化性温度。随着钛氧化物还原度的提高,炉渣的粘度和熔化性温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用矿相显微镜研究了炉渣的显微结构前用图象分析仪对渣中TiC、TiN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高钛型高炉渣的变稠还与钛氧化物还原生成的TiC、TiN数量有关。因此高炉冶炼过程中用钛氧化物还原度作为判断和控制钛渣变稠的指标能更准确地反映高炉过程特点。  相似文献   

4.
攀枝花高钛型高炉渣提钛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攀枝花高钛型高炉渣提钛技术的研究进展,对比了各种提钛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发展状态,指出碳化、氯化(及碳化——分选碳化钛)技术和含钛型高炉渣中钛组分的绿色分离技术最适合从攀枝花高钛型高炉渣中提取钛,但两种技术都各有利弊,真正要得到十分完美的工艺还需漫长的攻关道路。  相似文献   

5.
由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共同主办,攀钢(集团)公司、攀枝花学院、攀枝花环业冶金渣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协办,攀枝花市科学技术局承办的“2006中国·攀枝花高钛型高炉渣综合利用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1月18~21日在攀枝花市成功举行。原冶金  相似文献   

6.
文章着重描述了攀枝花高钛型高炉渣的产生、研究利用状况及其综合利用趋势,重点对高钛型高炉渣提取TiCl_4技术经济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钛型高炉渣提取TiCl_4技术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7.
因含钛高且其主要活性组分CaO主要以钙钛矿形式存在,攀钢生产的高钛型高炉渣(HTCS)活性很低。高汰型高炉渣生产墙体材料技术的研究重点是如何激发HTCS的活性,用其生产墙体材料一实心砖和混凝土空心砌块。研究表明,当采用80℃湿热养护并掺入适量的煅烧石膏和粉煤灰后。HTCS的活性可以充分地激发出来。当采用破碎的慢冷HTCS作为粗集料,水淬粒化HTCS作为细集料,制成的实心砖和混凝土空心砌块强度达到15MPa(MU15)和10MPa(MU10)。且墙体材料的耐久性指标和HTCS的放射性指标均满足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了解攀钢转炉渣特点,根据六个二元相图绘制和测定了CaO-SiO_2一V_2O_5,FeO-SiO_2-V_2O_5和CaO-FeO-V_2O_5三个三元相图,并应用这些相图说明含炉渣的一些特性。讨论了含钒转炉渣在炼钢过程中的行为。计算和说明了一些常见的氧化物对炉渣性能的影响以及它们在渣中对MgO饱和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介绍,通过改进VTi铁水及半钢炼钢的造渣工艺,调整炼钢炉渣的矿物组成,从而减轻炉渣对炉衬的浸蚀作用,达到提高转炉炉衬寿命的目的。使攀钢最高炉龄由375炉提高到578炉。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5月22日,从攀钢研究院获悉,攀钢"攀枝花钛精矿预还原冶炼钛渣技术研究"日前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采用这一技术,冶炼电耗与原工艺相比显著降低,钛渣产能及钛回收率明显提高,整体居国内领先水平。攀枝花地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钛资源,钛精矿产量约占全国的67%,主要用于硫酸法钛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国内近年来由于大量使用混凝土而导致所需材料的用量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综合利用高炉矿渣,制备全矿渣混凝土。通过对高炉重矿渣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及稳定性分析,阐述选择、评价高炉重矿渣粗、细骨料的依据以及配制全矿渣混凝土的工艺特点和性能特点及应用条件和使用范围。同时对全矿渣混凝土做出技术、经济分析及工程应用概述。  相似文献   

12.
粉磨与特定激发剂的激发是炉渣胶凝材料技术的主要手段.研究表明:炼铅水淬炉渣的易磨性较差,在比表面积相近时,其粉磨单位电耗是高炉矿渣对应值的1.56倍;除铁炉渣的易磨性较未除铁炉渣的易磨性差,相同研磨时间内,除铁炉渣的比表面积普遍低于未除铁炉渣的对应值,在发生粉末结团与颗粒焊接现象前,除铁炉渣的极限比表面积为500m2/kg,未除铁炉的极限比表面积为550m2/kg;铁氧化物对炼铅水淬炉渣胶凝活性的影响在于其存在降低了炉渣胶凝材料中胶凝活性成份的含量,在激发剂足够多时,除铁炉渣的试块强度高于未除铁炉渣的试块强度,若激发剂数量不能满足需求,则除铁炉渣的试块强度低于未除铁炉渣的试块强度.  相似文献   

13.
四川攀枝花—西昌地区拥有96.6亿t储量的钒钛磁铁矿,是世界闻名的复合共生矿,其中钛资源约占中国储量的90%,世界储量的40%,其综合利用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攀枝花—西昌地区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资源条件和特点出发,着眼于综合回收利用钛资源,提出了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新工艺—转底炉法制备高钛渣技术、快速流化床氯化制备四氯化钛技术及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技术并探讨了其可行性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利用碳热还原方法研究了硅铁添加对钛精矿还原及渣铁分离效果的影响.结界表明:硅铁可提高还原反应速率和铁的金属化率,在1 380℃还原30 min的金属化率达到84.5%.添加硅铁还可明显缩短还原球团冶炼周期,降低渣中金属铁含量,提高渣铁分离效率及钛渣品位(Ti O2的质量分数为84.75%).同时运用Fact Sage软件对钛渣液相线及黏度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添加硅铁对钛渣黏度影响不大,但可增大钛渣的液相区域,从而有利于金属铁的聚集长大及分离.理论计算很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碳氮化含钛高炉渣对铁沟捣打料抗氧化性及抗渣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碳氮化处理后含钛高炉渣的熔化特性,并研究在高炉铁沟捣打料中加入碳氮化含钛高炉渣后对材料抗氧化性及抗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钛高炉渣经碳氮化处理后,渣中主要的矿物相为氮化钛或碳氮化钛和钙镁黄长石或钙铝黄长石,渣中相的组成和含量受还原温度影响较大,随着渣的还原温度升高,还原渣的熔点呈上升趋势;将还原渣引入到高炉铁沟捣打料中,部分或完全替代碳化硅原料,可明显提高捣打料的抗氧化性,最佳的渣加入量为7%,过多将会导致捣打料抗氧化性减弱;因Ti(C,N)具有优良的抗渣性能,碳氮化含钛高炉渣的引入不影响高炉铁沟捣打料的抗渣性。  相似文献   

16.
含钛高炉渣中含有20%~30%的TiO_2,是一种附加值较高的二次资源,但在综合利用过程中存在氧化物还原难度大,硅钛难分离,二次污染严重等问题。基于热力学理论基础,采用真空碳热还原联合酸浸工艺处理含钛高炉渣制备TiC。结果表明:真空有助于钛氧化物彻底还原,可实现渣中硅钛彻底分离,减少酸耗量,降低二次污染。真空碳热还原联合酸浸工艺处理含钛高炉渣(TiO_2含量23%左右)制备TiC的最佳条件为:炉渣粒度200目,还原温度1 673K,渣碳质量比100∶38。  相似文献   

17.
以氯化法生产钛白粉的主要原料酸溶性钛渣中的水分为研究对象,对酸溶性钛渣的常规干燥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酸溶性钛渣在温度变化、样品质量变化、以及初始含水量变化的条件下,获得干燥过程中的水分迁移行为,从而揭示酸溶性钛渣干燥过程的基本规律,探明酸溶性钛渣内部的传质机理。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为干燥冶金、化工原料的工业化应用和推广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Nanostructured Fe-doped titanium dioxide was synthesized from titanium containing electric furnace molten slag (TCEFMS) by using an alkali fusion, followed by a hydrolyzation-acidolysis-calcination route. The effects of alkali/slag mass ratio, calcinating temperature, calcinating time, and water/slag mass ratio on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and purity of products we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in this paper.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best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nanostructured Fedoped titanium dioxide is 99.35%, when the molten slag is calcinated at 700°C for 1 h with the mass ratio of alkali/molten slag of 1.5:1. The influence of alkali/slag mass ratio on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final products was evaluated by the photodegradation of methyl blue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A maximum photo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88.12% over 30 min was achieved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9.
钛矿渣微观结构及其实心砖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钛矿渣微观结构,阐述了用攀钢钛矿渣制备实心砖的方法,优化了胶凝材料及制品配合比设计方案,讨论了各种因素对制品强度的影响。最终的砖制品成本低、强度高,符合国家建筑标准,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