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波兰尼的科学人性化途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黄瑞雄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22(2):30-37,,13,
波兰尼以“意会认知”理论变革实证主义科学观,透过意会认知的三位体结构和内居运行机制,可知所有知识都无法摆脱主体性,都属于“个人知识”。因此,研究事实的科学研究价值的人文学其意义都为人所赋予,其中并无谁优谁劣的问题,两种文化或说科学与价值由此得以融合。波兰尼似乎为萨顿科学人性化的主张寻到了一种具体途径,然而,他的理论虽说必要却不充分,要实现萨顿的目标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中医语言是一种基于隐喻认知的语言,中医术语隐喻化现象突出.文章聚焦中医隐喻术语外译的名实问题,考察译名与译实的需要和实际状况,分析其原因,探究其影响,并进一步指出:译名加译实的方式是可取的折中之法,利于传达隐喻术语概念意义和保留中医文化形象,有助于中医术语推广和中医文化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3.
隐喻:科学概念变革的助产士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在 1 980年代从语言哲学的独特视角对科学革命进行了深入研究 ,把科学革命视为科学语言尤其是科学词汇表或词典的变更。在这个转变过程中 ,隐喻、类比和模型在新概念的诞生中起着助产士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库恩的有关精辟见解的基础上 ,对隐喻、类比和模型的本性和使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加以辨析 ,认为类比和模型是隐喻的特例 ,完全可以囊括在隐喻的范畴之内。最后 ,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角度 ,探讨了隐喻在科学认知和科学革命中何以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语言意义系统字面与隐喻的辨证、科学解释的“隐喻重描”性质以及隐喻与科学实在论的关系三个方面对英国著名科学哲学家玛丽·海西的科学隐喻思想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术语》2014,16(1):30-35
隐喻性是词汇的一个显著特征,具有明显行业特征的金融术语也包含了大量隐喻。对于这些术语的认知隐喻分析,是对这些词汇承载的商务知识的形象理解过程,是加强记忆,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方式。文章以金融术语为研究对象,分析金融行业的证券交易术语中的隐喻来分析认知隐喻发生机制,以此显示出隐喻认知观指导下的金融术语语义,并指出隐喻研究对于金融知识学习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中,索绪尔和维特根斯坦在语言哲学领域中分别作出了不同贡献。在意义理论中,两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提出了对命名论的批判、都恪守整体主义的意义观,相异之处在于二者对于判定意义的标准不同,索绪尔提出了形而上的"价值"决定论,维特根斯坦提出了形而下的"用法"决定论,而二者意义观的不同是他们语言观差异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基于北京冬奥组委冬奥术语平台V3版409条英文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对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进行认知解析,构建其以隐喻映射为认知起点,意象图式为认知模式和概念整合为认知过程的认知图解。基于此图解对隐喻概念域的映射匹配,隐喻概念域的映射转移和隐喻概念域的映射缺失的三种隐喻跨语方式下的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的英汉跨语认知实现路径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考察,并对三条跨语认知实现路径分别对应的直译或音译、借译和描述性翻译术语翻译方法进行例析,为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翻译和冬奥语言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隐喻认知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之一。不管是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中,还是在科学共同体面向社会公众的传播中,隐喻认知的存在都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它常常以多种形式的隐喻性语言表现出来。隐喻认知的重要价值在于以一种兼具经济性和启发性的方式改变了科学传播受众的认知结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知识张力和知识鸿沟。为了更好地提高科学传播的效率,科学传播的施众需要通过类似于生物进化的选择过程,在特定的语境下对各类科学传播隐喻语言的适应性做出判断,并选择出具有最佳个体关联性的源域。  相似文献   

9.
杜威极其强调语言的重要性。他认为语言产生于经验,这些经验包括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对自然的有模式的反应。从后果论的角度看,这些反应模式有助于保存生命,因而是有着隐晦意义的模式。在杜威看来,推论就是一项人类活动,那些生物性反应的模式中也有着隐晦的推论。通过有着共同目标的人际协作,隐晦的意义被清晰化,在这一过程中语言逐步形成。在成熟的语言形成之后,语言可以用来使得那些隐晦的意义和推论进一步清晰化为规则或规范。杜威的语言观也为克服当代哲学中自然主义和推论主义之间的裂隙提供了一条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0.
克服客观主义——波兰尼的个体知识论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自近代科学革命以来 ,特别是由于启蒙运动和现代实证主义的推波助澜 ,客观主义的科学观、知识观已成为人们看待科学知识的主导性观点。波兰尼认为客观主义的知识理想不仅有理论上的困难 ,而且在实践上也产生了消极的后果。他从科学研究的实际出发 ,指出科学家的个体性介入是科学知识的逻辑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从而提出了著名的“个体知识论”。个体知识论严格区分个体的和主观的 ,在强调科学研究中个体性介入的重要性的同时 ,和主观主义、唯我论和相对主义划清了界限。  相似文献   

11.
维特根斯坦反私人语言的论证过程由环环相扣的三个分论证构成。首先,维特根斯坦提出不为别人所知道的私人感觉是一种语法虚构;其次阐明即使有所谓私人感觉存在,在私人感觉的基础上也不可能建立起私人语言;最后指出,即使有所谓私人语言,这种语言也毫无意义。他承认个体感觉的存在,但这种感觉可以为别人知道。感觉不是语言意义的终极来源,恰恰相反,感觉总在一定的语言游戏中获得意义。与个人感觉相联系的语言总是公共语言,总在一定的语言游戏中充当一定的角色。维特根斯坦的反私人语言论证在心理哲学的层面进一步批驳了建立在实指定义基础上的意义理论,对观念论哲学的根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维特根斯坦终其一生都在坚持哲学不是理论而是种活动,在他思想的前期哲学是种对思想和语言的逻辑澄清活动,后期则是对日常语言的观察描述活动。这种视哲学为活动而非理论的观点对传统哲学进行了釜底抽薪式的批判,以致人们普遍的认为维特根斯坦"终结"了哲学,但实际上他不是在终结哲学而是在拯救哲学,并为哲学的复兴找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13.
对语言意义的分析古希腊就已开始。亚里士多德用分析能力表示自己的主张,其分析的初始环节是语词分析。《范畴篇》通篇讨论语词的涵义与指称。作为命题主词,亚氏的第一实体与弗雷格的对象表面类似,实质不同。亚氏关于第二实体可作命题主词的主张与其通名理论密切相联。属种关系分析在亚氏理论中占有极重要地位。对量词的不同分析结果根源于对存在的不同理解和解释。虽然亚氏未分析命题主词所指的存在并不全面,但逻辑分析学派把主词所指局限于现实世界同样有失偏颇。对于提高分析能力来说,掌握方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语言分析宗旨的明确。  相似文献   

14.
奥德姆生态哲学思想有三个基本方面,贯穿其中的是能量概念。一是从物质范式到能量范式的转化。二是以能量概念为前提,主张整体论的研究,同时有限承认还原论的地位。三是以能量范式和整体论为前提,主张人与自然相贯通的审视视野,并由此展开其应用生态学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的迅速蔓延,让我们深刻意识到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中应急医疗和社会治理之外,应急知识和语言服务的重要性.以词表开发和术语管理等形式提供的术语支援是应急语言服务的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是保障精确沟通、顺畅传播的必要条件.文章从应急语言服务视角出发,利用Sketch Engine语料库工具,从COVID-19...  相似文献   

16.
科学精英的角色重构:钱三强晚年的科学活动与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三强晚年为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一方面,从管理和体制的层面,推动中国科学规范制度的完善;另一方面,积极支持和推动中国软科学事业的建制化,亲自主持组建了多个软科学组织。像钱三强这样的科学精英,由于多种因素,其角色往往由科学家转换为战略家。由科学精英挂帅推进科学的社会建制化工作,已成为中国科技体制的显著特点。钱三强等中国科学精英的角色重构,不仅为中国科学社会学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案例支撑,同时也为理解新中国科技体制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一个生动而深刻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网络非正规语言表达(Network Informal Language Expression, NILE)具有的创新性强、超常规化、表达方式口语化等特点,为许多自然语言处理任务带来了挑战。在使用网络语言进行交流的过程中,部分网络非正规语言表达逐渐标准化和规范化,形成网络非正规语言表达术语。通过对46万余条Twitter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英语网络非正规语言表达可以在音、形、义层面划分为13类,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结合统计方法和规则方法的优点,设计了统计和规则融合的英语网络非正规语言表达自动识别方法。最终构建规模为7000余条的网络非正规语言表达术语库。  相似文献   

18.
从美国留学归国后,颜永京主张教会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参与创办文华书院和圣约翰大学,并科学设置两所学校的课程,推崇英文教育。他在华童教育、女子教育、大众演讲等方面的实践蕴含普及教育的思想。他参与益智书会的工作,投身译书事业,翻译《肄业要览》和《心灵学》两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作品。他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对上海外滩公园不准华人入内的事情进行积极的抗击,并前往英国进行反鸦片斗争,为国效劳。  相似文献   

19.
作为日常生活惯用语的“讨论”这一词组,在哈贝马斯的著作中,是反复出现的重要概念,特别是论及到技术进步与人的解放关系问题时,更见他对“讨论’’的重视。这一现象值得探究。哈贝马斯之所以重视“讨论”,在于他通过语言研究,从意识哲学转向了交往哲学,从双重理性化的视野考察技术进步与人的解放关系,把“讨论”看作加强交往合理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术语翻译是概念和知识传递的过程。因文化差异造成概念语义建构模式差异,译语与原语术语会出现语言表达式的不对应,需要从概念生成方式、概念语义建构、语义范围适配、语言表达式等方面进行概念系统整合、思维模式转换和语言符号重组,实现概念对等、表达对应的术语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