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导致CO2肆意排放至大气环境,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CO2逆水煤气变换(RWGS)反应,是实现CO2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对RWGS反应催化剂研究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综述,详细地分析了Pd、Au、Pt、Cu、Fe和Mo基等催化剂的RWGS反应性能,对金属与载体间相互作用和掺杂元素的电子效应对催化RWGS反应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Pd、Au和Pt等贵金属对CO2弱的结合能力和定向转化能力,需进一步提高贵金属催化剂对CO2分子的吸附和活化能力来提升其催化性能。非贵金属Cu、Fe和Mo基催化剂的低温活性较差,借助新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和策略,将进一步提升CO2分子的低温催化转化活性。研究结果证实,通过优化催化剂中活性组分与载体或助剂的相互作用,能实现对相应催化剂的RWGS反应性能进行调控。总结了非贵金属和贵金属催化剂上CO2 加氢机理,分析了非贵金属和贵金属催化剂RWGS反应性能间的差异,为开发制备新型的RWGS反应催化剂材料提供了可行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国内外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核心载体材料的研究与发展,特别是对铈锆铝这种兼备氧化铝的耐高温性能和铈基储氧材料的储氧性能的材料进行了详细总结,指出了目前第三代储氧材料铈锆铝的研究进展及其存在问题,并展望了这种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是一种高灵敏的分析检测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电化学、生物传感、物理学和光催化等领域中.对SERS的研究最首要的任务是制备稳定的、高活性的SERS基底.SERS基底材料经历了由贵金属-过渡金属-半导体-贵金属/半导体复合材料的发展过程.本文对贵金属/半导体复合SERS基底的发展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增强机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复合基底兼具了半导体性能和贵金属基底的高增强能力,相对于单一材料体现出了更多的优越性,目前是SERS基底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在γ-Al2O3上负载铈锆涂层,用分步浸渍法负载Cu、K、V等活性组分制备催化剂,研究了铈锆比、铈锆掺杂量和铈锆涂层的焙烧温度及老化温度等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载体的改性对催化剂整体的催化性能有较大影响,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当铈锆比为1∶1,负载量为20%,焙烧温度为800℃时,催化剂不仅有较好的催化燃烧活性,而且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以稀土铈改性氧化铝为载体制备Pt/K/Ce-Al-O催化剂,考察了铈的掺杂量、焙烧温度对载体性能的影响,以及活性组分钾含量及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载体氧化铝的制备条件及活性组分钾的掺杂对催化性能有较大的影响,采用铈的掺杂量为9%,钾的负载量为9%,焙烧温度为700℃时,催化剂的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CO的催化氧化是去除CO的一种环保有效的技术方法。影响CO氧化活性的因素有很多,如水汽含量、前驱体溶液、制备方法、焙烧温度和催化剂重量等。近来非贵金属氧化物受到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特别是Co基催化剂。虽然Co基催化剂在低温下对CO氧化有优异的催化性能,但在含水条件下易失活,因此提高含水条件下低温CO氧化的催化性能刻不容缓。重点综述了非贵金属(Co基、Cu基与Ce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水因素对非贵金属催化剂对CO的催化氧化反应活性的影响。本课题组正在努力研究构造新型的抗水性聚合物薄膜以达到提升活性的目的,且已取得一定效果,并为今后的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晶胶模板法在载玻片上制备了无机多孔铈基材料,并对其物相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以人体胃癌细胞(BGC-803)为模型细胞,评价了无机多孔铈基材料对BGC-803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将BGC-803细胞在浸有无机多孔铈基材料载玻片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分不同时间段对BGC-803细胞的在无机多孔铈基材料载玻片上成活率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BGC-803细胞在无机多孔铈基材料上具有较好的黏附特性,无机多孔铈基材料对BGC-803细胞具有较低的毒性和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细胞迁移研究结果表明,无机多孔铈基材料的孔结构虽然可提高细胞黏附特性,但会引起小范围内细胞集落化,显示出在组织再生工程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无机多孔铈基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以便利用其作为生物支架材料应用于生物医学组织工程领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将TiO2与Nb2O5氧化物氧敏材料复合化,研究氧敏响应特性及其与环境温度、气流转换频率的关系,并指出采样方法对响应时间的影响,在无贵金属催化条件下,烧结型复合氧敏材料的响应时间约为60ms.对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从催化效率、选择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综述了钛基材料对DMFC中催化剂电催化氧化甲醇效果的影响,讨论并分析了钛基材料作为DMFC阳极催化剂载体在提高甲醇电催化方面的机理,对钛基材料作为DMFC阳极催化剂载体的应用前景和使用价值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有不良影响,已引发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催化燃烧是处理VOCs的有效技术之一,具有去除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势。稀土元素Ce、La及其氧化物因特殊的理化性质常作为催化助剂或载体,在催化燃烧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针对稀土催化剂(主要为Ce、La),综述了其在丙烷催化燃烧中的应用及相应的催化反应机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方法 通过对Ce基和La基催化剂在丙烷催化燃烧中的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分析了稀土催化剂的反应机理及发展方向。结果 首先,Ce、La及其氧化物可调节催化剂的整体结构、形貌和比表面积等物理性质;同时,上述物质也可与催化剂内的其他金属相互作用,从而有效调控材料中的氧空位密度,最终增强对丙烷催化燃烧的反应活性。其次,CeO2作为载体能与活性金属产生有赖于CeO2形貌和晶面的金属-CeO2相互作用,这会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产生极大影响。此外,也讨论了通过优化合成方法和表面改性所获得的La系钙钛矿催化剂在丙烷催化燃烧中的应用研究。结论 目前,稀土基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机制探索尚处于...  相似文献   

11.
PM2.5是当前大气环境污染研究的热点。本文详细阐述了细颗粒物PM2.5的定义、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的影响,并分析了其主要来源,提出了相应的控制途径和措施,最后给出了其国内外评价标准与中国目前PM2.5污染现状。  相似文献   

12.
以PM10污染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粉尘仪对河南农业大学校园内PM10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PM10的日变化规律及随高度、绿化状况和天气的变化状况,并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1)PM10浓度日变化特征为白天浓度高,夜间浓度低;2)多云、晴朗天气PM10浓度相对较低,阴天时PM10浓度出现峰值,雨天PM10浓度显著下降;3)在一定高度范围内,PM10浓度随着高度增加逐渐增大,越往高空PM10浓度越大;4)丛生灌木结构的PM10浓度明显高于乔木结构.  相似文献   

13.
曾粤  李强  向健  徐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4):5828-5836
为明确车辆排放污染物浓度在山地城市道路平坡路段的分布特性,以重庆市内8条典型平坡道路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了路侧不同横向距离的空气污染物浓度,分析了PM2.5、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在平坡路段路侧不同横向距离的连续分布特征,以及不同时段、不同环境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M2.5和VOCs浓度随着路侧横向距离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但分别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高峰时段的污染物浓度高于平峰时段的污染物浓度;整体来说,路段的PM2.5浓度大于VOCs浓度,且PM2.5浓度分布比VOC_S浓度分布较分散;PM2.5对于环境的敏感度较强,VOCs对于环境的敏感度较差。  相似文献   

14.
对项目管理理论中的采购管理的均衡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项目管理JIT(Just-in—time)采购过程中的博弈机理,利用博弈论建立了项目管理JIT采购均衡优化模型,并进行了应用分析。项目管理JIT采购均衡优化保证了采购买卖双方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新型12/8极双凸极变速永磁电机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提出了一种新型12/8极双凸极变速永磁DSPM电机,它集永磁无刷直流PMBLDCM电机和开关磁阻SRM电机的主要优点于一身,加上其独特的转子斜槽和12/8极结构,该电机具有功率密度高、用铜量小、绕组电阻小和转矩脉动小等优点。用有限元法(FEM)对该电机的磁场分布、永磁磁链、反电势和电感特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计算中考虑了永磁磁场和电枢反应的相互作用,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例行监测数据分析了南昌市环境空气PM2.5污染现状,提出了适用于南昌市PM2.5源解析的主要研究内容,同时根据国内外受体模型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源解析所用的模型,研究结果可以为下一步南昌市开展PM2.5源解析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宝鸡市城区采暖期和非采暖期PM10、PM2.5的质量浓度变化以及比例关系,为宝鸡的雾霾治理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宝鸡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院子设点对PM10、PM2.5分别进行采暖期和非采暖期2个时段对比监测,结合气象条件进行分析,总结规律。结果在一般气象条件下PM2.5、PM10质量浓度采暖期高于非采暖期,昼间大于夜间,但细粒子在大气中漂浮时间长,昼夜变化幅度小于可吸入颗粒物。两种颗粒物浓度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大,阴天浓度明显大于晴天。结论总结了不同时段PM10、PM2.5质量浓度和二者比例关系,为以后的研究和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was employed to study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purple membrane (PM) using contact mode in liquid. The surface structures of native PM and PM partly dissolved by detergent CHAPS were com- pared. Results show that 6 mmol/L CHAPS could induce some cracks and holes in PM. While Bateriorhodopsin (BR) was still presented as trimers in the two-dimensional hex- agonal structure. We assume that it was caused by the inter- action between CHAPS micellar and PM. Both absorption spectra and flash photolysis kinetic spectra indicated that BR抯 biochemical functions have been changed.  相似文献   

19.
中国PM2.5来源解析方法综述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首次对中国目前开展的PM2.5源解析方法学和技术思路进行总结, 从PM2.5采样前的准备、采样器的选择、化学物种分析方法、源解析手段等方面综述我国PM2.5来源解析的方法和进展, 提出未来颗粒物源解析研究的发展方向, 对今后在全国各地即将大范围开展的PM2.5源解析工作和法律标准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科学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东莞市环境空气PM2.5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颗粒物PM2.5如今已成为国内大气污染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其污染现状也引起了国家和公众的重视。主要阐述了PM2.5的意义及其危害,并结合国家新颁布的环境空气相关标准,分析了东莞市环境空气中PM2.5的污染现状及污染成因。针对广东省及东莞市的现状,提出了东莞市环境空气PM2.5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