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8年《苏格兰法案》将属于中央议会的一部分立法权与行政权下放至地方议会行使,调整了央地关系,深刻影响了《人权法案》的实施,使《人权法案》在苏格兰地区的实施提前了一年,产生了法律适用上的难题;它使法院的司法审查范围延展至苏格兰议会制定的法律,并影响了法院处理人权类案件时的司法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2.
美国国会要给英国首相布莱尔授勋,布莱尔忸忸怩怩,事隔18个月后才托人放出口风表示要接受这枚勋章。布莱尔半推半就的姿态是做给国内公众看的,他要表明,布莱尔就是布莱尔,是英国的布莱尔。他的一举一动会牵涉工党的政治前途,他须摘掉以往过度亲美给工党戴上的“好战”帽子。随着英国正式宣布2005年5月5日举行议会大选,布莱尔踏上了连任首相的征程。最大变数:三党鼎立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英国政坛出现了三党——保守党、工党、自由民主党并驾齐驱的态势。崇尚传统又锐意变革的英国磨砺出了一套独特的政体。从宪法上说,英国议会由女王、上院和…  相似文献   

3.
七、联合国主要制定了哪些关于人权问题的国际文书?自从1948年联大通过《世界人权宣言》以来,联合国各有关机构制定和通过了70多个有关人权问题的公约、公约的附加议定书、宣言、联大决议、原则、标准规则和建议。比较全面、系统的人权文书主要有:《世界人权宣言》(1948年)、《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1966年)、《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1966年)和  相似文献   

4.
人权两公约扩展了人权范围,提高了人权在国标法上的地位,因而越来越引起国际上的重视。现已有85个国家成为两公约的缔约国。今年12月16日,是联合国通过《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下简称人权两公约)二十周年。二十年来,两公约对促进联合国普遍尊重人杈和基本自由宗旨的实现有着广泛的积极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1787年美国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上,不同阵营的代表围绕《弗吉尼亚方案》《新泽西方案》《康涅狄格妥协方案》和《南北妥协方案》中的议题展开了激烈辩论。制宪会议辩论历时116天四个阶段,尽管最终以达成多项妥协而宣告结束,但却对美国宪法、政治和社会都产生了积极影响。美国制宪会议辩论为我国当代立法所带来的启示包括:人大立法引入辩论机制、贯彻立法公开原则、建立立法修正案制度和提升人大立法能力。  相似文献   

6.
作者答读者英国工业城市的议会代表权问题东北师大任东来同学来信,对本刊第12期《谈谈资本主义的选举制度》一文引用的某些史实提出疑问,认为:在工业革命后,英国新兴的工业城市在议会中根本没有自己的代表;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改革法案通过之后,增加的选民不是约20万,而是40多万.我们特请作者杨柏华  相似文献   

7.
英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法律上赋予国王的权力,由内阁和议会行使。议会是全国最高立法机构,由英王和上下院组成。上院又称贵族院,主要由世袭贵族、新封终身贵族、上诉法院法官和教会主教等组成。下院又称平民院、众议院。议员由普选产生,每五年选举一次,但常因各种情况提前大选。现有议员659人,代表全国同样数目的选区。根据宪法规定,在大选中获多数议席的政党为执政党,其党魁由国王任命为首相,组成内阁。内阁向下院负责,并接受其监督。在下院获得次多数议席的政党,则成为“国王陛下忠诚的反对党”,即法定反对党(在野党)。  相似文献   

8.
创制是享有投票权的一定人数的公民依法创设特定宪法法案、普通法案或重大政策预案,提交立法机关(议会)讨论或交由全民公决使之成为法律或政策的一种民主活动形式。立法创制权则是享有投票权的一定人数的公民依法创设特定宪法法案或普通法案,提交立法机关(议会)讨论或交由全民公决使之成为宪法或法律的一种权力。立法创制权是人民主权理论的产物,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9.
4月9日,在英国战后第14次立法选举中,保守党获得下议院总数651席中的336席,比其他所有党派的席位总和多21席(1987年多101席)。工党获271席,比上届增89席。自由民主党20席。还有24席分属北爱尔兰统一党、苏格兰民族党、威尔士民族党等其他党派。就在大选前不久的民意测验中,保守党尚落后其主要对手工党好几个百分点。当时舆论大多认为,此次选举很可能出现“悬挂议会“(没有一党能在议会中占多数)的局面。反对党工党从竞选一开始就摆出“不成功便成仁”的架势,誓将保守党拉下马。在竞选前的70多次民意测验中工党一直领先,最高时高出7个百分点,大有唐宁街10号“非其莫属”之势。结果是前紧后松(指竞选活动),功亏一篑。  相似文献   

10.
英国是资产阶级革命较早的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值此英国刚举行过大选,工党下台,保守党又上台之际,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它的政治制度。宪法说来奇怪,一个老大的英国,却没有一部成文的宪法。现在所谓的“英国宪法”是由许多不同年代的、分散的个别“成文法”、“习惯法”和“惯例”所构成的,即所谓“不成文宪法”。所谓“成文法”一般指涉及国家根本问题的议会法案等文件。从这些不同年代产生的文件里,我们可以看到英国从封建统治转向资产阶级统治的历程;王权步步削弱,资产阶级的国家逐步形成、发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的刑事司法领域中,宪法基本上不涉及刑事诉讼的审判原则、审判制度、审判方式等。这些规定都是由其它基本法律加以明确。相反,如果以此来类推美国刑事司法概况,则是大错特错。具体说就是美国刑事诉讼法,它是将一些关系到人身权利和自由的行为规制上升到宪法的高度,从而保障刑事程序的正义得到实现。被告的权利主要来自于《权利法案》,正当程序,宪法第四修正案中平等保护条款。  相似文献   

12.
突发事件非正常状态下存在紧急权力与紧急失权的冲突,合理平衡二者的利益边界是立法的关键。突发事件中对人权的限制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人权保障是立法的逻辑前提和终极目标。突发事件应对中少数民族权利的保护既有适用人权保障的一般原则,又有特殊性原则。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仅确立了人权保障的一般原则性,如人权理念、比例原则、法治原则和人权保障原则,缺乏最低标准原则、宪法保留原则、权利救济原则、不歧视原则,应当予以立法创新并完善。  相似文献   

13.
尽管我国在参照《残疾人权利公约》的基础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成功地进行了修订,但在残疾人包容与义务教育、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及残疾人工作实施机构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当对这些领域进行完善,以便更充分地促进和确保所有残疾人平等地享有人权和自由。  相似文献   

14.
标志着法律上完成了政治过渡;经济平等成为最大的挑战。经过两年的艰苦谈判,南非制宪议会于5月8日通过了《南非共和国宪法法案》。这个新宪法具有无可争议的合法性,它在议会获得压倒多数票,即使把抵制制宪谈判的因卡塔自由党拥有的10%的议席全部作为投反对票计算,新宪法的支持率也达  相似文献   

15.
五月三日,英国将举行战后第十一次大选,选出新的议会众议院(即下院)。根据一九一一年英国《议会法》的规定,众议院议员任期五年。任期届满时,全部改选。上届议会是一九七四年十月选举产生的,应该到今年十月任期届满。可是,三月二十八日众议院举行了被人称为“英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次表决”,工党内阁失去了议会的“信任”,不能继续执政。英国女王根据首相卡拉汉的建议,解散众议院,宣布提前举行大选。在实行议会制的资产阶级国家里,内阁在重大政策问题上因议会的不信任而倒台,这本来是司空见惯的事。这一次,因为英国工党关于将中央政府对苏格兰和威尔士事务的管辖权实行部分下放的法案遭到失败,苏格兰民族党和保守党先后对政府提出不信任案,表决结果,保守党的不信任案以三百十一票对三百十票通过。就这样,执政党由于一票之差而被反对党击败,这确是少有的。然而,工党内阁的垮台并非偶然。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16.
李超 《长春大学学报》2014,(11):1605-1607,1611
费城会议及会后在各种公开场合的辩论与美国宪法相伴相生,而《联邦党人文集》即是这场大辩论的产物。虽然这部宪法也许仍过于保守,但这种保守恰是辩论双方在坚守原则之基础上互相妥协的体现。通过《联邦党人文集》,我们能感受到那场辩论伴随着美国宪法的诞生,而实质上那场辩论是建立在共识之基础上,也铸造出美国宪法与众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正9月23日,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在议长缺席的情况下,二读通过了一项饱受争议的《去寡头化法》,即"5599号法案"。该法案全称为"关于防止在社会生活中拥有相当大的经济或政治影响力的个人(寡头)的过度影响对国家安全产生威胁"。乌总统泽连斯基不顾其他党派的强烈反对,借助亲总统的人民公仆党在最高拉达中一党独大的优势,力推法案在议会中获得通过。  相似文献   

18.
费城会议及会后在各种公开场合的辩论与美国宪法相伴相生,而《联邦党人文集》即是这场大辩论的产物.虽然这部宪法也许仍过于保守,但这种保守恰是辩论双方在坚守原则之基础上互相妥协的体现.通过《联邦党人文集》,我们能感受到那场辩论伴随着美国宪法的诞生,而实质上那场辩论是建立在共识之基础上,也铸造出美国宪法与众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美国一直以世界人权的“灯塔”自居,把自己打扮成维护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卫士,捍卫人权的英雄,扯着“人权外交”的旗号,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和霸权主义政策.在他们看来,其他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着人权问题,因而,“人权干涉无国界”,为他们对别的国家和民族实行经济制裁甚至采取军事行动制造根据.但他们唯独闭口不谈本国的人权问题,对自己的人权状况讳莫如深,似乎只有美国是不存在人权问题的.事情果真是这样吗?我们翻开美国的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除了有一套精美的资产阶级人权理论之外,还有一部露骨地践踏人权、镇压人民的编年史.野蛮的种族灭绝早在1776年的独立战争中,美国就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发表了《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他们从造物主那儿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差不多与《独立宣言》同时,美国又制定并公布了第一个人权法案《弗吉尼亚法案》,规定“一切人生而平等、自由、独立,并享有某些天赋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享有生命和自由,取得财产和占有财产的手段,以及追求和获得幸福和安全”等.处在自由竞争和发展上升时期的美国资产阶级,正是以这一理论为武器,向封建神权和封建专制制度进攻,也正是以此为炫耀的资本,把人权问题看作是  相似文献   

20.
西方有关少数民族权利的论争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方对异族和异文化的认识是从“异教”发展演变而来,然而新的认识尚不足在不同的文化与民族间建立起平等的观念。西方对少数民族权利的论争肇始于美国黑人自我意识的觉醒。二战后,西方学术界对少数民族权利的争论,主要集中于少数民族权利是否从属于人权?因此,平权法案的实施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争论的结果占了上风的观点是平权法案的实施无助于实现种族平等的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