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本文以固体h-BN作N源,利用机械球磨Zr和h-BN混合粉来制备Zr—N合金的方法,合成出单一相的γ-ZrNx合金.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对合金结构和成分进行分析.同时本文对形成γ-ZrNx的球磨机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不同球磨时间的NdFeBDyAlcu合金粉末,研究球磨时间对样品的结构和磁性能影响.随球磨时间的增加,XRD结果显示α—Fe主峰相的强度先减小后增加;SEM结果最示颗粒尺寸明显的变小;VSM结果显示合金粉末球磨5h时的磁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Fe(50)Cu(50)合金,采用XRD研究了合金化过程.计算了晶格常数、晶粒尺寸及微观应变随球磨时间的变化.对Fe-Cu合金的形成进行了动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4.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81Zr9B10非晶合金,研究该合金在非晶淬态及退火后的结构和磁性能.结果表明,快淬速率为30m/s时,Fe81Zr9B10合金已完全形成非晶.非晶合金经530℃退火,α-Fe晶相从非晶基体中析出;经750℃退火,除α-Fe晶相继续析出外,还有ZrFe2、Fe3Zr化合物析出.随着退火温度(Tα)的升高,α-Fe晶粒尺寸(D)逐渐增大;Fe81Zr9B10合金的比饱和磁化强度(Ms)和矫顽力(Hc)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机械合金化法(MA)制备Fe-Ti-Cu系三元非晶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振动样品次强计(VSM)对样品的结构及磁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Fe、Ti、Cu元素之间发生相互扩散,当扩散速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来不及形成有序结构,而形成Fe-Ti-Cu非晶合金.球磨得到的Fe-Ti-Cu非晶合金在高温下发生晶化,最后晶化的产物为FeTi、Fe2Ti、CuTi2的混合物.Fe-Ti-Cu非晶合金在高温下的磁性能随晶化产物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6.
应用机械合金化法(MA)制备了Ti50Fe50-xCux(x=5%、10%、20%)三元合金,通过XRD、DTA等测试手段,研究MA过程中样品的相结构与热稳定性的变化,进而探讨第三组元Cu对固态反应过程及产物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u的含量并未明显改变Ti50Fe50-xCux(x=5%、10%、20%)的机械合金化过程,只是所得非晶产物并非为单一的非晶相,其中含有一定量的微晶及纳米晶,而使非晶相的晶化有所减慢.  相似文献   

7.
刘超  于万秋 《松辽学刊》2008,29(1):106-108
采用快淬法制备NdxFe84-xB16(x=4,6,8,10)系列合金,并对所制备的合金进行热处理,研究热处理对NdFeB合金的磁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退火条件下Nd10Fe74B16合金的综合磁性能最好;Nd10Fe74B16淬态合金在700℃退火3min有较好的磁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FexCul00-x合金,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对于FexCul00-x合金,当z≤60时,为面心立方结构.当x≥70时,为体心立方结构.  相似文献   

9.
根据R M Tong把模糊模型看作是模糊条件命题的集合这一基本思想,通过精确量的模糊化,确定了合金元素加入量与材料性能指标组合的模糊系统的结构,建立了该系统的模糊模型,为研究合金加入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普遍意义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利用铅锶共沉一络合滴定法测定铜合金中的铅,试样以硝酸溶解,用硝酸锶共沉淀铅,将沉淀溶于热稀硝酸溶液中,在pH值为5.5的弱酸性介质中,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EDTA滴定铅,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退火工艺对轧制AZ31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AZ31镁合金轧制板材在不同温度和时间进行了退火,研究了在退火过程中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300℃轧制后的AZ31镁合金薄板材的组织中存在大量的孪晶.退火后,孪晶逐渐消失,形成等轴的再结晶晶粒.晶粒尺寸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变大,随退火时间的延长先细化后长大.同时,退火后板材的抗拉强度略有下降,但伸长率有明显提高,在200℃退火120 min后,伸长率可达到28%.  相似文献   

12.
铝合金开裂机理及刻痕杆断裂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结合古典强度理论和现代损伤力学对金属屈服和断裂解释的力学原理,给出了铝合金在应力三轴空间广义屈服轨迹方程的新诠释.根据三向等拉伸应力状态下铝合金屈服和宏观脆断的重合性,提出了铝合金在应力三轴空间的开裂准则.并通过对铝合金刻痕杆断裂试验的数值模拟分析,验证了开裂准则的普适性及精度.给出了铝合金广义屈服和开裂模型的物理解释及抗断设防.  相似文献   

13.
对真空条件下制备的SnAgCuRE钎料合金的力学性能及其钎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稀土(RE)的添加量小于0.1%(质量百分比)时,RE均匀地分布在钎料合金中,减少了共晶组织的比例,同时细化富Sn相,提高了其力学性能。接头处钎料与Cu试样间的界面层厚度会由于RE的加入而发生变化,且在添加量小于0.1%时其厚度减小同时界面层更加平滑,此时接头的剪切强度达最大值36MPa。  相似文献   

14.
采用销盘式高速摩擦磨损试验机,JSM5600LV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和EDAX型能谱分析仪研究了颗粒增强基合金WC在不同摩擦磨损条件下的磨损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载荷作用下,随着摩擦速度的提高,该合金的耐磨性降低,磨损率升高;在低速下复合材料的主要磨损形式为犁沟切削,速度提高到60m/s~80m/s时复合材料的磨损形式主要为氧化磨损,摩擦速度高于80m/s后复合材料的磨损形式主要为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在一定摩擦速度下,载荷增加,复合材料的耐磨性降低,磨损率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