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二氯乙烷裂解制氯乙烯过程的数学模型;运用别洛康方法,对年产10万吨的二氯乙烷烷裂解炉进行了分区模拟计算和优化分析,计算了裂解炉炉膛温度分布对二氯乙烷裂解过程的影响;提出了优化的裂解炉燃料配比,炉膛温度分布和可行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2.
用活性碳管采样,二硫化碳解吸, FFAP宽口径毛细柱分离,FID检测器对工作场所中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二氯乙烷进行测定,建立工作场所中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二氯乙烷共存时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13~1298.4μg/ml,最低检出浓度为0.09~0.11mg/m3,解吸效率为91.5%~99.4%,相对标准偏差<5%.该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与准确度好,在满足实验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缩短采样和分析时间.  相似文献   

3.
以三苯基膦、1,2-二氯乙烷为起始原料经合成了1,2-双(二苯基膦)乙烷(dppe),然后与氯化钯反应合成出了二氯-1,2-双(二苯基膦)乙烷合钯(PdCl2.dppe),利用红外、核磁共振、热分析、元素分析等物理化学方法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波高温烧结炉分别在600℃,700℃和800℃下对商业活性炭进行改性,利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Boehm滴定、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比较分析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表面官能团等物化性质.以1,2-二氯乙烷为吸附质进行固定床吸附实验.研究表明:改性后活性炭表面酸性基团减少,碱性基团随温度升高增多;比表面积、孔容减小,微孔比表面积增加;活性炭对1,2-二氯乙烷的吸附量排序为:AC-800AC-700AC-600AC-0;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改性活性炭的物理结构特性对吸附量的影响大于表面基团;D-R模型和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都表明活性炭对1,2-二氯乙烷的吸附主要为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5.
吴凤义  王新运 《皖西学院学报》2012,28(5):110-112,121
建立了丙酮在非等温管式反应器中裂解的一维模型。通过Matlab软件对年产1万t丙酮裂解反应器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分析。模拟了反应温度、丙酮转化率沿反应器轴向分布,计算了反应器体积等重要参数,与实际工况数据相比,模拟结果相对误差较小。模拟结果证明,提高管间加热可以使丙酮裂解达到更高的反应转化率。  相似文献   

6.
用计量泵将减压渣油打入电加热模拟焦化炉炉管中并加热到约 5 0 0℃ ,采用湿式流量计计量裂解气的体积 ,并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其组成 ,由特定的采样器对全油样急冷 ,利用液相色谱将渣油及裂解油进行切割分析得到窄馏分的转化率。采用全过程模拟的方法对实验过程进行模拟 ,3个动态实验条件下的出口转化率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基本相符 ,这说明重油热裂解产物分布模型可以用于焦化炉管内的过程模拟。  相似文献   

7.
用动态实验考核重油热裂解产物分布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计量泵将减压渣油打入电加热模拟焦化炉炉管中并加热到约500℃,采用湿式流量计计量裂解气的体积,并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其组成,由特定的采样器对全油样急冷,利用液相色谱将渣油及裂解油进行切割分析得到窄馏分的转化率。采用全过程模拟的方法对实验过程进行模拟,3个动态实验条件下的出口转化率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基本相符,这说明重油热裂解产物分布模型可以用于焦化炉管内的过程模拟。  相似文献   

8.
氯乙烯高沸物中主要组分1,1—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反式—1,2—二氯乙烯及其混合物,早年国内外都用作有机物的良好溶剂,它能溶解油、脂、蜡、树脂等,对天然橡胶及某些合成橡胶也可溶解或溶胀,因此工业上作油、漆、喷柒的良好溶剂,抽提剂、快干  相似文献   

9.
12集总重油热解反应产物分布模型的开发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400-500℃范围内,利用升降温速率快、控温平稳的特制重油热转化反应静态实验设备,完成了重油的热转化反应,利用索式抽提对残渣油中的缩合产物进行了分析,利用液相色谱对馏分油进行了切割分析,假定裂解和缩合反应均为一级且反应产物不参加二次反应,开发了12集总重油热裂解产物分布模型。相关系数R和F检验结果表明,在低转化率时,该模型可以用来预测在非反应条件下重油热解及缩合反应行为。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剂萃取法分离和精制复合添加法由稻草、麦杆等制取的糠醛 ,研究了氯仿、1,2 -二氯乙烷、三氯乙烯、乙酸乙酯、四氯化碳等不同有机溶剂的萃取效果和物性 同时 ,对影响萃取效果的其他因素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 ,对糠醛的萃取率氯仿最高 ,其次是 1,2 -二氯乙烷 ;影响萃取效果的主要因素是被萃液的酸度 图 5,表 1,参 6  相似文献   

11.
溶剂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指甲中的Cu,Zn,Fe,Cd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建立了溶剂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指甲中Cu,Zn,Fe,Cd的分析方法,考察了影响萃取率和分析灵敏度的实验条件并进行了优化.以邻菲罗啉为金属螯合剂,高氯酸钠为配体,在一定酸度下以1,2-二氯乙烷为萃取剂,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了指甲中四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回收率在93%~106%之间,方法准确、可靠、简便.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用矩阵方法研究共聚型高分子链近程序列结构的一种理论方法,并以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共聚物(V—D)的共聚链段结构及其热裂解物分布之间关系为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从而证实用矩阵方程所得到的各“元素”之解及其过程速率常数(k_1k_2……k_j)不仅能够反映分布状况,而且反映出共聚链段结构和热裂解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ABS塑料的热降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在氦气氛围中,500℃下对ABS进行热裂解,通过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裂解产物进行了定性分析,共鉴定出苯乙烯、甲苯和4-苯基丁腈等31种裂解产物.根据裂解产物信息和有机物热裂解反应的原理对ABS的热裂解反应机理作了探讨.ABS塑料的热降解过程是典型的自由基历程,解释了裂解产物中芳香烃类化合物、脂肪烃类化合物、腈类化合物和含溴酚类化合物的生成机理.ABS的高温降解过程不是三种结构单元降解过程的简单累加,三种结构单元在其降解过程中相互明显影响,最终导致裂解产物在结构和类别上的多样性.废旧塑料ABS热裂解过程会产生多种有害污染物,因此,选择合适的裂解工艺条件,既可得到更多有用的裂解产物,又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12集总重油热解反应产物分布模型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4 0 0~ 5 0 0℃范围内 ,利用升降温速率快、控温平稳的特制重油热转化反应静态实验设备 ,完成了重油的热转化反应。利用索式抽提对残渣油中的缩合产物进行了分析 ,利用液相色谱对馏分油进行了切割分析。假定裂解和缩合反应均为一级且反应产物不参加二次反应 ,开发了 12集总重油热裂解产物分布模型 ,相关系数R和F检验结果表明 ,在低转化率时 ,该模型可以用来预测在非反应条件下重油热解及缩合反应行为。  相似文献   

15.
隔壁精馏塔可以用于分离三组分混合物,本文将其运用至氯乙烯高沸物的回收分离中。通过对氯乙烯高沸物进行Aspen模拟计算,优化隔壁精馏塔的压力、进料板位置、侧线采出位置、回流比以及分气比、分液比等操作参数,得出最优操作参数为:压力0.7 MPa,进料位置第7块塔板,侧线采出位置第10块塔板,回流比35,分液比0.239,分气比0.342。在上述参数下,隔壁塔有效地改善了产品的分离效果,并对高沸物中的氯乙烯、二氯乙烷以及三氯乙烷进行回收,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最后,将隔壁精馏塔与常规双塔流程进行比较,在相同产品分离要求的情况下,隔壁精馏塔全年总费用节省20.2%,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采用热重-质谱联用(TG-MS)研究了氮气气氛中花生壳在不同升温速率(5,10和20℃/min)下的热解行为,分析得到了花生壳热裂解过程产生的小分子气相产物(CO2,CH4,H2,CO)随温度和升温速率变化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花生壳热裂解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升温速率越大,花生壳热解的失重温度区间越宽,最大热解速率峰越陡峭.应用Flynn-Wall-Ozawa法得出花生壳热裂解过程不同转化率(0.2~0.8)下的活化能在57.3~88.6 k J/mol范围内.结合Achar微分法和Coats-Redfern积分法确定了该反应过程的机理函数表达式,将30种常用机理函数一一代入得出花生壳热裂解机理的最概然函数为球形对称的三维扩散Jander方程,反应级数为2级.  相似文献   

17.
基于SWAT模型的渭河流域非点源氮污染分布式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渭河华县断面以上流域为研究区,应用SWAT模型对该区域的径流、泥沙及氮污染负荷的产生与输出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利用华县站1987-1988年的实测月径流、泥沙和污染物数据进行模型的调参计算,用1989-1990年的实测月径流、泥沙和污染物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基本合理可行,可用于渭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的模拟计算.利用率定好的模型对不同典型年进行了模拟计算,根据模拟结果对该区域的径流、泥沙和氮污染负荷的时空产生与输出特点进行了分析,为流域非点源污染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郭英 《科技信息》2011,(14):I0381-I0382
本文建立了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的方法。水中的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经HP-5(30.m-0.32mm-0.50um)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含量,用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各化合物的浓度与其对应的峰高之间的线性关系较好,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高,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回收率在85%-105%之间。  相似文献   

19.
对废旧聚苯乙烯经热裂解制备的苯乙烯含量的测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法手续简便,准确度和灵敏度较高,可用于生产中控及产品质量分析。对乡镇小企业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端羟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多元醇)和蓖麻醇与豆油酯交换产物(生物质基多元醇)为原料,采用溶液法使两种多元醇达到互溶的状态,讨论了溶剂的种类和配比、溶质配比和浓度等对两种多元醇相溶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与丙酮、丙酮与1,2-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与乙酸乙酯混合溶剂体系可以使两种多元醇达到均相稳定的互溶状态;当聚酯多元醇和生物质基多元醇体积比为2∶3时,最佳溶剂配比为1.5∶1,混合溶剂的用量为2.5 mL,形成的溶液具有较好的冷、热储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