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传统方法,将Van Der Corput不等式的一个加强式做了改进,建立了Van Der Corput不等式两个更强的加强式,它们优于现有的众多结论.  相似文献   

2.
将VanDer Corput不等式的推广做了进一步改进,建立了VanDerCorput不等式更强的推广式,它优于现有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 NSA 研究 KBM 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有外力作用的 Van Der Pol 方程,得到了比用经典数学方法更明确更本质的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4.
关于Van der Corput不等式的进一步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Van der Corput不等式进行了研究,并将其进一步改进如下:设αn≥0,Sk=∑m=1^k 1/m,则∑n=1^∞(∏k=1^nαk^1/2)^1/sn≤e^1 γ∑n=1^∞ e^-1/4n(n-1/3n logn)αn,其中γ为Euler常数。  相似文献   

5.
本文的目的是采用非线性理论来描述晶体管振荡器,并获得非线性徽分方程即标准型范德普尔(Van Der pols)方程。然后求解此方程得到与实际相符的结果,克服用线性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设F是特征散不为2的任意域,(y)是F上的有限维李超代数.Der(y)表示(y)的导子超代数.令Der0(y)=(y),Der1(y)=Der(y),…,Dern(y)=Der(Dern-1(y)),…,则序列{Dern(y)}n∈N称为(y)的导子塔.推广了关于李代数的广义导子塔定理,证明了李超代数的广义导子塔定理.  相似文献   

7.
<正> 本文把Van’t Hoff方程推广到许多有固定焓变或能量变化的许多平衡规律,从而得到许多推论,这些推论沟通了物理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内容和这些重要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它对学习物理化学进行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也具有一定的意义.如把Van’t Hoff方程中的平衡常数改为Ki,把ΔH改为ΔHi,则得到另一组方程式,这里简称为Van’t Hoff推论式,其形式如下:  相似文献   

8.
结构性土的微观变形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点面接触单元,再通过更新的Lagrange大变形有限元法,对有限尺寸和任意方位的土粒骨架在Van Der Waals分子吸力、Coulomb电荷斥力和外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问题进行了跟踪分析,定量探索和分析了土体的变形、破坏、结构性和蠕变的内在机理,为建立结构性土的本构模型提供了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9.
粉尘螨Ⅰ、Ⅱ类抗原(Der f 1,Der f 2)的cDNA克隆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尘螨Der f 1、Der f 2 cDNA的克隆及测序分析.设计合成引物,常规抽提粉尘螨螨体总RNA,RT-PCR获得cDNA,经纯化回收后分别克隆至pMD-18T,转化大肠杆菌E.coli JM109,经PCR初筛挑选阳性克隆并测序.从粉尘螨基因组RNA中扩增出Der f 1、Der f 2 cDNA片段,分别测得其核苷酸序列.Der f 1 cDNA测序结果与GenBank提供的Der f 1基因(emb|X65196.1)去掉内含子后的序列经Blast分析,发现它们核苷酸同源性为99.52%,而Der f 2 cDNA序列与郝敏麒等报道的广州地区粉尘螨Der f 2的cDNA序列(AF346905)相比,未发现有插入序列.成功地对粉尘螨Der f 1、Der f 2 cDNA进行克隆测序,发现不同动物区系粉尘螨的Der f 1、Der f 2 cDNA序列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利用Euler-Maclaurin求和公式与van der Corput定理,初步研究了Lamé曲线内的整点个数,给出了相应的渐进公式.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粉尘螨(Dermatophagoides farinae)过敏患者对粉尘螨单组分过敏原Der f 1和Der f 2特异性IgE的水平情况,收集了80例疑似尘螨过敏患者样本,对ImmunoCAP过敏原检测系统和浙江大学迪迅粉尘螨检测试剂盒检测的粉尘螨特异性IgE阳性样本,进一步检测其粉尘螨单组分过敏原Der f 1和Der f 2特异性IgE水平.80例样本中2种方法检测粉尘螨均为阳性的有65例,阳性率为81.3%.65例阳性样本中,Der f 1阳性率为87.7%,Der f 2阳性率为90.8%,二者至少一个为阳性的达96.99%,Der f 2特异性IgE水平显著高于Der f 1.儿童的粉尘螨及其2种单组分过敏原Der f 1和Der f 2特异性IgE水平显著高于成人.综上,Der f 1和Der f 2这2种组分过敏原在我国粉尘螨患者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两者特异性IgE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后者高于前者,且儿童的敏感性显著高于成人.  相似文献   

12.
构作一类素特征域上有限维李超代数U,讨论了研究Der(U)的方法.结果表明:确定Der(U)只需讨论Der(U)的齐次元素即可.  相似文献   

13.
应用两种方法构造处处连续但处处不可导函数,分别推广了Van der Waerden的构造方法和Bush的构造方法,并给出了详细的证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Der p 2(屋尘螨Ⅱ类变应原)杂交瘤细胞株,并对其分泌的Der p 2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方法:用重组Der p 2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和3次克隆化,制备出单克隆抗体.采用间接ELISA法、Western blot法确定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球蛋白的类型和亚类、相对亲和力、特异性,对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结果: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高效价Der p 2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1B6为IgG1类,1G11、4B1为IgG2a类.间接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效价为104~105,腹水效价为105~106.Westernblot试验证明3株单抗与Der p 2蛋白均有特异性反应.结论:成功制备了3株抗Der p 2的单克隆抗体,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亲和力,为进一步建立Der p 2蛋白检测和纯化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对Burgers模型中串联黏壶进行了改进,并将改进模型看成是由三单元Van Der Poel模型与黏塑性元件串联组成.综合运用黏塑性力学和损伤力学理论,同时引入应变硬化变量和损伤软化变量,建立了基于应变硬化理论的沥青混合料损伤蠕变模型.再采用半正矢波间歇荷载模拟实际路面轮载作用,推导了重复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的弹黏塑性损伤力学模型.根据室内重复荷载永久变形试验结果,运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得到了弹黏塑性损伤力学模型的相关参数,并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全面、统一地描述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的三阶段特性.  相似文献   

16.
从深圳地区采集粉尘螨纯培养,提取总RNA,根据香港中文大学合成的尘螨基因序列并设计的引物,RT-PCR扩增出Der f4基因,克隆到pUC57载体后测序和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将该目的基因克隆到pET-28a表达载体上得到重组质粒pET-28a-Der f4.用生物软件分析尘螨变应原Der f4序列. RT-PCR获得目的基因Der f4 cDNA全长为1593 bp.推测编码蛋白由526个氨基酸组成,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Der f4具有多种磷酸化位点,含有信号肽,为疏水性蛋白,包含淀粉酶抑制剂功能结构域.获得Der f4基因全长,其编码的细胞外疏水性蛋白可能具有淀粉酶抑制剂活性.  相似文献   

17.
胞壁形式表达融合蛋白Der p2-PEB1重组BCG的构建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重组BCG技术,构建能以胞壁形式表达屋尘螨Der p2和PEB1抗原的重组BCG口服哮喘疫苗pCW-Der p2-PEB1-rBCG,以pCW-Der p2质粒和pUC-PEB1质粒DNA为模板扩增基因,构建出重组质粒pCW-Der p2-PEB1.将重组质粒电穿导入BCG感受态细胞,潮霉素抗性筛选rBCG阳性克隆.阳性rBCG经PCR特异性扩增目的基因片段Der p2及PEB1,证实其中含有目的基因.用抗Der p2单克隆抗体和制备的小鼠PEB1抗血清对rBCG进行间接免疫荧光鉴定.结果成功扩增了Der p2及PEB1基因,构建出重组质粒pCW-Der p2-PEB1,并将质粒电穿入BCG中,免疫荧光法鉴定其成功.说明成功地构建了胞壁表达Der p2-PEB1融合蛋白重组BCG pCW-Der p2-PEB1-rBCG.为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利用新型泵式沸点仪,在101.3kPa下测定了乙醇-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二元体系汽液相平衡数据,并对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临界性质进行了估算,分别用Wilson,NRTL,Margules,Van Laar四种模型进行了关联.  相似文献   

19.
SPH方法在两相流动问题中的典型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光滑粒子法(SPH)对具有间断面的不同介质的流动问题进行模拟分析.在现有的SPH方法的理论基础上进行修正,通过对密度近似方程进行正则化处理,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中引入Van Der Waals修正项以及对物质点运动速度进行修正,模拟了密度相差较大的两相流动问题,并且使用图解分析了两相交界面在模拟过程中的清晰程度.通过气(液)泡上升以及两相溃坝问题对SPH方法在两相流动问题模拟中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应用修正后的SPH方法有效再现了两相流动的物理过程,并且能清晰分辨不同介质之间的交界面,从而说明SPH方法能有效对两相流动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20.
利用新型泵式沸点仪,在101.3kPa下测定了乙醇-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二元体系汽液相平衡数据,并对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临界性质进行了估算,分别用Wilson,NRTL,Margules,Van Laar四种模型进行了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