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宇宙动态     
《科学之友》2006,(7):12-12
木星表面大小红斑7月近距离接触,太空发现巨型火球,发现号7月1日再返太空,地球生命可能起源澳洲,新型探测车寻找火星生命迹象。[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97,访火星     
别睡了,火星!地球使者来了。于1996年12月4日发射升空的"探路者号"飞船,以1.7万公里的时速在太空中飞行了4.97亿公里,历时7个月后,终于在1997年7月4日下午1时零7分成功地着陆火星"战神谷",这是美国自1975年向火星发射两艘"海盗"飞船以来在火星表面降落的第一个探测器,这项耗资2.66亿美元的火星探测工程是"一个宇宙探测新时代的开端"。  相似文献   

3.
谁都知道,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其地理面貌与地球极为相似.天文学家戏称火星是地球的"姊妹星",就是有望一日人类能登上火星,探索火星,最终移民火星,征服火星.前几年,有不少媒体争相发表了美国人造卫星在火星上发现了一个巨大无比的类似人类脸部的图像,惟妙惟肖,如同真的.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太空探险公司SpaceX宣布,两年以后要尝试用"重型猎鹰"运载火箭把飞船送上火星。2018年2月6日他们果真初步实现了这个愿望,不过搭载的不是飞船,而是一辆特斯拉电动车和穿着白色太空服、名叫"星际人"的司机模型。而且,这次也没上火星,而是让"星际人""开着"这辆华丽的特斯拉红色跑车在地球和火星之间的椭圆轨道上旋转。据SpaceX说,这次  相似文献   

5.
视野     
《大自然探索》2012,(12):4-11
一瓢火星土在这张新近发布的照片中,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车舀起了火星表面的一瓢尘土,但勺子底部的筛网滤掉了直径小于0.015厘米的微粒,只留下较大的土壤颗粒。"好奇号"正运用自己搭载的两部仪器来研究火星岩石。初步结果暗示,火星岩石的构成与地球上的一些岩石类型相似。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10月19日,在一次罕见的宇宙亲密接触中,赛丁泉彗星以139 500 km的距离(仅为地球到月球距离的1/3)嗖地飞越了火星。大约100分钟之后,由彗星喷发的尘埃云也包围了这颗红色的星球并在之后离去,而位于火星轨道上的人造探测器"们"则安然无恙。赛丁泉彗星如今正为了完成它的终极之旅而向着太阳飞奔,来自后者的引力无情地将其从太阳系  相似文献   

7.
欧洲宇航局第一个火星探测器"火星快车"2006年6月2日搭乘俄罗斯"联盟"中型运载火箭成功升空,使火星这一地球的近邻再度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火星快车"的使命主要是寻找火星上是否存在水的证据以及对其大气和土壤成分进行分析等,以探寻火星上可能存在的生命痕迹。  相似文献   

8.
《科学之友》2020,(9):6-10
正火星,这颗赤色星球,古往今来都充盈着迷人色彩。它是太阳系中距离地球较近、自然环境与地球最为类似的行星之一,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深空探测的热点。从1961年至今,人类已实施火星探测活动达44次,但成功和部分成功的任务一共仅有22次。火星距离地球的最远距离为4亿千米,最近距离为5 500万千米。由于地球和火星的公转周期不同,两个行星大约每两年"相遇"一次,即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距离较近。在"相遇"期间,从地球上发射火星探测器可以缩短抵达火星耗时,节省燃料,从而降低"探火"成本。  相似文献   

9.
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离我们最近的一颗便是火星。它距地球约1,05亿公里,直径6800公里,是地球直径的1/2,其质量是地球的1/9。它自转一周的时间跟地球差不多——24小时37分24秒,火星上的一年为687个地球日。火星跟地球一样也有大气层,不过,它较之地球大气层稀薄而干燥得多,大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氮,占98,5%,其次是氩,占1,2%,还有碳酸气,占0,5%。火星上也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不过,  相似文献   

10.
蔡立英 《世界科学》2012,(9):F0004-F0004
经过8个月的火星之旅,美国宇航局(NASA)的"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作为有史以来发射到这个红色星球的最庞大最复杂的机器,"好奇"号火星车经历了其穿过火星稀疏大气层的令人揪心的七分钟着陆过程,于8月6日凌晨5点4分登陆火星。而着陆过程中,科学家在地球上焦急地等待这个六个轮子的远程实验室在火星平稳降落的信号,即在控制中心他们无法看到"好奇"号登陆火星的实时画面。  相似文献   

11.
<正>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地球的"近邻"。从20世纪开始,人类对火星的探索就从未停止。"火星人"一说曾风靡一时,它暗示着人类坚信地外生命的存在。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与地球最相似、最容易探测和研究的行星,通过研究火星大气的演化过程,有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地球环境的变化趋势,对人类保护地球环境、从而在宇宙中永久生存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探索》2006,(9):14-15
20世纪,天文学家借助先进的望远镜和光谱仪了解到,目前的火星实际上是一个干燥、寒冷的尘埃行星,比地球南极还寒冷,比撒哈拉沙漠还干燥.稀薄的火星大气中有97%是令人窒息的二氧化碳,气压是地球表面气压的1%以下,表面温差很大,平均为零下55℃.显然,这样的自然环境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因此,"火星地球化"的重头戏是--"给火星大气加热".  相似文献   

13.
<正>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16日报道,不久前,美国"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上首次发现被称为"黎巴嫩"的宽达2米的巨大铁陨石。与"勇气"号、"机遇"号火星车之前所发现的铁陨石相比,"黎巴嫩"有着独特的形状和表面光泽。事实上,早在5月25日就发现了这块铁陨石,这也是"好奇"号登陆火星两年以来首次发现的太空岩石。与地球相比,在火星上发现的陨石中,铁陨石占到了绝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其原因之一是来自火星的侵蚀过程,这或可帮助科学家揭示为何火星上大多数陨石都富含铁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探索未知     
2004年1月4日,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勇气”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登陆,1月6日向地球发回第一张高清晰度的火星彩色图片。探索未知  相似文献   

15.
<正>早在我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之前,我就很好奇为什么地球上会充满生命,而火星则是一个贫瘠、多岩石的"前哨站",金星被笼罩在一片稠密的大气层中。我在某个地方读到彗星是原因所在。当一颗挥发性的富含有机质的彗星撞击岩石行星后,就会产生与地球类似的环境。两颗彗星的撞击会产生一颗金星,没有彗星撞击的结果就产生火星。当然,这个理论远过于简单,无法解释不同的内行星形成方式的差别,但是至今还没有人足够近距离地探索过彗星,从而知道彗星如何会改变一颗行星的  相似文献   

16.
地球的"姊妹星" 地球有两个亲密的"姊妹",其中一个是金星,另一个是火星,它们分布在地球轨道的两侧,伴着地球环绕太阳运行.然而,这两个"姊妹"的"脾气"截然相反,金星"炽热如火",而火星则"冷若冰霜".只有地球是温和的,既不太冷,也不太热,因而成了人类和其他地球生命欣欣向荣的家园.  相似文献   

17.
2013年2月28日,世界首位太空旅客、美国富豪丹尼斯·蒂托和位于亚利桑那州普拉根的太空发展公司首席执行官泰伯·麦克卡勒姆,在华盛顿的美国新闻俱乐部宣布的灵感火星计划称,他们正筹划着在2018年火星距离地球最近的时候开展一次由私人资助的火星之旅,届时将会通过航天器送两名航天员绕火星飞行一圈,随即踏上返回归途,整个旅程长达501天.这一消息被媒体报道后立刻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8.
<正>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它的自转周期(约为24.6 h)及自转倾角(约为25°)都与地球的接近.火星公转周期为687 d,有稀薄的大气(主要成分为CO2),有四季交替的气候变化,表面温度(夏天)最高时可达20°C.火星两极被冰(干冰和水冰的混合物)所覆盖,并有着消融和冰冻的季节周期变化.火星表面布满河道、峡谷、沟壑、冲积平原等地貌特征.在太阳系行星系统中,火星的气候环境最为接近地球.研究表明,至少在30多亿年前,火星可能是一颗具有全球磁场、丰富液态水、  相似文献   

19.
人类发展航天技术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包括到小行星上去采矿.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虽然拥有巨量此类大小不一的岩质天体,但因距离地球遥远,故而科学家将目标首先瞄向了近地小行星.后者的轨道远日点和近日点分别位于地球轨道外侧和内侧,能够近距离的飞掠地球,航天器较为容易抵达.  相似文献   

20.
《科学24小时》2013,(Z1):27
<正>日前,研究人员在分析火星轨道勘察探测器于2007年拍摄的图像时,发现了前苏联"火星3号"探测器的残骸。美国宇航局的火星探测器还拍摄到了该探测器的减速伞和隔热屏蔽装置。"火星3号"探测器于1971年发射,同年12月成功登陆火星表面,但是马上与地球失去了联系。虽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