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伯良 《科技资讯》2012,(9):101-101
铜井铜(金)矿床位于宁芜陆相火山~次火山岩铜金成矿带。矿床为燕山期娘娘山组高钾钙碱性侵入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矿床,以石英脉型金矿为主,兼有爆破角砾岩筒型、破碎带型等类型,构造~热液叠加型是今后找矿需要的类型。构造控矿带、火山岩盆地边部及外缘地带、破火山口火山机构、隐爆角砾岩筒是今后找矿的有望部位。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中条山区是我国重要铜矿区之一,矿床类型多,成因复杂。但与变基性岩有关的铜矿床,是在中条山西南段发现的一种铜矿类型,其是在原始基性岩浆侵入或喷发作用形成的矿源基底和矿化体基础上,经过区域变质和后期岩浆热液等综合作用下改造加富形成。其成因属于与变基性岩有关的变质—热液矿床。探讨了中条山西南段与变基性岩有关的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3.
孙永君  李大民 《甘肃科技》2009,25(12):23-26
甘肃省北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带——东天山成矿带的组成部分,白峡尼山钨矿床位于北山南带西段。在分析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矿质来源等的基础上,总结了成矿期次、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结果表明,白峡尼山钨矿床受地层、构造和侵入岩等三大因素的控制,泥盆纪墩墩山群火山岩建造和华力西中期的二长花岗岩是成矿的物源条件,二长花岗岩又是成矿的热动力条件,北西西-东西向断裂构造和墩墩山群火山岩建造控制着矿化带及矿体的分布;成矿具多期性,有晚泥盆世火山-沉积期和石炭纪构造岩浆热液期两期,后者形成了该矿床的主体;矿床成因属火山-沉积型叠加岩浆热液型的复合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4.
尕林格铁铅锌金属矿床位于青海省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弧后裂陷盆地中部。通过近几年大规模开展工作,对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找矿标志。分析表明:矿体主要分布在滩间山群下岩组(∈Οta)大理岩与硅质岩界面附近产矽卡岩,矿石类型主要为磁铁矿,其次为方铅矿、闪锌矿,局部地段共(伴)生黄铜矿、金矿、钴矿。在寒武—奥陶纪海底火山喷发—沉积、热水喷流—沉积共同作用形成了一套碎屑岩夹中基性火山岩、硅质岩、碳酸盐的含铁建造,成为本矿区多金属矿的矿源层。华力西期和印支—燕山期的岩浆活动使侵入岩与围岩发生双交代,成矿物质活化、转移、富集,形成了火山喷流沉积—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5.
火山热液型矿床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在我国东南部分布广泛且经常成群出现。上下湖锡铜多金属矿点位于闽西南晚古生代拗陷之胡坊—永定隆起南端与上杭—云霄北西向深大断裂交汇部位。区内岩浆活动强烈,火山断裂、次火山岩发育,是锡铜多金属成矿有利区域。本文通过对该矿点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类型综合分析,认为该矿点为火山热液型矿床,对在该地区寻找火山热液型锡铜矿具有积极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条山区主要类型铜矿床的地质特征,论述了铜矿峪型铜矿床的矿床成因与岩浆活动和变形变质热液的叠加改造直接有关,说明了胡一篦型铜矿床是典型的层控矿床,指出了在中条山老矿区及其外围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
秦蓁和  闭忠敏 《广东科技》2011,20(10):139-141
罗城鱼西铜镍矿区位于桂北台隆九万大山穹褶带,产于基性一超基性岩体内.在分析研究矿床地质概况、构造特征、矿体矿物组合及矿物特征、矿石矿物的结构、构造.指出该矿为岩浆熔离、残浆交代和热液型等矿床类型,找矿标志是纤闪岩体、北西向褶皱、断裂.  相似文献   

8.
丁世先  陈曦 《河南科学》2019,37(11):1848-1854
通过露宝寨银铅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研究,认为矿区位于熊耳山东段,大地构造单元属华北古板块南缘华熊地体中部的熊耳山隆起带.华熊地体呈典型的盆、岭相间的盆岭地貌特征,熊耳山呈北东向隆起,南北两侧为北东向的洛宁盆地和潭头—嵩县盆地,成矿区带隶属熊耳山贵金属-有色金属成矿带.该区查明矿体属陆相火山热液型矿床,成矿发生在火山盆地边缘隆起区的次火山岩发育区的构造系统,控矿构造主要有基底褶皱、断裂和次火山岩体构造等,矿体围岩呈充填贯入接触,主要类型为石英脉型,且矿化体类型较为单一.矿化体常有膨胀、收缩、分枝复合、尖灭再现或尖灭侧现的现象.古老的太古宇太华群地层中有强烈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部位是银多金属矿形成的有利区域背景条件;硅化、绢云母绿泥石化等蚀变,以及次生氧化物褐铁矿、铁锰矿等铁帽或铁锰帽等,是找矿的直接标志.  相似文献   

9.
江西贵溪冷水坑矿田下鲍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冷水坑矿田下鲍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成矿规律等综合分析研究,探讨了区内银铅锌矿床的成因,认为该矿床属陆相火山沉积——次火山气液变质、火山(岩浆)热液叠加成矿,归属层控叠生型银铅锌矿床范畴。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香毛山北铜及多金属矿位于甘肃省玉门市昌马乡。本文通过对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矿体大多产于超基性岩与围岩的接触带中,超基性岩的侵入使围岩产生大量的裂隙,使其附近变为一个软弱带,为后期矿液的上升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同时从矿物的组合、共生关系及结构来看都表明了该矿的生成与超基性岩岩浆源有关的多次热液交代作用有关。矿区铜矿体多呈稀疏侵染状、稠密侵染状分布于各类赋矿岩石的裂隙中,矿体以似层状、透镜状产出,连续性较好,属岩浆期后热液型铜及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杨树沟金矿地质背景、矿体分布、产出特征及围岩蚀变综合分析,总结出找矿标志,并且初步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破碎蚀变岩型,为该矿区地质找矿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狼娃山铁矿地处甘肃北山,区内地层、构造、侵入岩呈北西—南东向展布,与区域性构造线方向一致。岩浆活动强烈,断裂构造发育。矿床南侧出露大面积华力西中晚期花岗岩,矿床内广泛出露与火山活动相关的中、酸性脉岩,铁矿体的产出,受火山岩的控制。狼娃山矿床铁矿体,具有成带出现,矿体成群集中,单个矿体形态多姿的特点。根据矿带、矿体分布形态,磁异常范围,可将矿床分为两个矿带。全区共圈出铁矿体417个,矿体多呈透镜状、似层状、脉状、囊状。矿床成因属于火山喷发—沉积后叠加次火山热液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13.
赞比亚东部省奇帕塔地区扎里拉铁铜矿带产在超基性岩体与中酸性岩体的接触带,通过对地质背景、矿化特征分析,认为其成因属与超基性岩地有关的铜矿床,有一定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4.
周文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0):5908-5914
通过对尾硐铜镍硫化物矿床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分布特征、矿床矿化特征和S同位素分析,认为该矿区内各岩相带呈渐变过渡关系,为同期侵入岩体,存在深部岩浆熔离作用。橄榄苏长辉长岩和辉长苏长岩是矿区内主要赋矿岩体。S同位素分析显示其主要为幔源原生硫;但也可能有硫通过地壳混染作用加入。含矿岩浆深部熔离和岩体侵位后的岩浆分异结晶是导致金属硫化物富集成矿的主要过程。岩浆期后热液的叠加改造作用对部分地段的成矿物质富集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新县风响山银、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响山银钼矿区位于秦岭褶皱系的南秦岭变形带中,其成矿作用与构造和热液活动有密切关系.通过对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等方面的分析研究,认为其成因类型属于以充填为主兼交代的高温斑岩型热液矿床叠加中低温构造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矿床.通过对该区找矿前景的初步分析,认为该区区域成矿条件优越,找矿前景良好,寻找构造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银矿及斑岩型钼矿是今后找矿工作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探讨沂沭断裂带中段及其西侧金矿床的成矿类型及成矿作用,为金矿勘查提供依据。研究区金矿床类型包括岩浆期后热液型和绿岩带型,其中岩浆期后热液型又分为矽卡岩型、隐爆角砾岩型和潜火山热液石英脉型。选取铜井金铜矿床和化马湾金矿床作为岩浆期后热液型和绿岩带型金矿类型的典型代表,从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成矿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岩浆作用是岩浆期后热液型矿床成矿主导因素,控矿构造是其空间展布形式;区域变质作用是绿岩带型金矿成矿的主导因素。该地区寻找与燕山期侵入杂岩体有关的火山热液型金矿床是下一步找矿的重要方向,其中次火山侵入杂岩体分布区、爆破角砾岩筒、断裂构造交汇部位以及化探异常与地质标志相对应地段均是找矿勘查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煎茶岭含钴硫化镍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煎茶岭硫化镍矿床地质背景、岩体及矿石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煎茶岭大型含钴硫化镍矿床的形成与镁质超基性岩体密切相关且具有特殊性,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源自上地幔局部熔融的母岩浆,在通过上地幔岩石圈上升侵位过程中,就地发生硫化物熔离作用和硫化作用,形成早期的富镍矿体和部分贫矿石;稍后的蛇纹石化作用是形成该矿床中后期富镍矿体的主要原因;元古代岩浆作用、硫化作用和蛇纹石化作用是煎茶岭镍矿床主要的成矿作用方式;成矿机制是岩浆分结 硫化熔离 蛇纹乒化。认为该镍矿床PGE含量较低互贫铜,Cu/Ni值极低,成因上属岩浆型矿床,但后期存在热液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少萍 《科技资讯》2007,(24):27-28
贵东-大东山构造带南缘的压扭性断裂是大尖山铅锌矿床最主要的导矿、容矿构造,矿床产于断裂挤压破碎带内靠近上盘与英安斑岩的接触部位,是广东第二大铅锌矿床.通过对成矿时代、控矿构造、矿化特征、成矿温度及成矿物质来源的分析研究,初步证明该矿床成因属中温岩浆热液充填破碎带型;在分析研究了围岩含矿性的基础上,总结出矿区围岩对成矿的贡献流纹斑岩>英安斑岩>中基性岩脉>变质石英砂岩>中粒黑云母花岗岩.  相似文献   

19.
任运良 《科技信息》2012,(23):404-405
通过对陕西省镇平县红阳铅锌矿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分析,提出了该矿床属于中温岩浆热液矿床成因的观点,探讨了该矿区石英脉型铅锌矿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0.
新疆巴里坤县老爷庙金矿产于准噶尔—东天山褶皱系北部塔尔巴哈-荒草坡亚带额任山复背斜西南翼近核部。矿区主要地层为下石炭统黑山头组和第四系沉积物。矿体产于黑山头组第二亚组安山质晶屑凝灰岩的石英脉中,属于内生热液蚀变形成的石英脉型矿床。在区域造山运动作用下,形成了该矿区特有的构造格架和岩浆侵位。经过多期次热液活动叠加,以及岩浆热液与围岩的活化萃取作用,进而在有利部位富集成矿,形成了老爷庙金矿。在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基础上,对矿区地层单元、构造格架、岩浆热液活动及围岩蚀变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将其与邻近矿区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模式类比,总结出该矿的矿床成因,并得出其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最后结合该矿现有情况,提出今后找矿方向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