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自然》1991,(3)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人们赞颂黄河,因为它的中、下游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古文化的摇篮.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的光辉灿烂历史,都与黄河息息相关.然而,眼下的黄河已成了我国最大的"忧患"!它的含沙量每立方米就达37.6公斤,洪水期每立方米竟达651公斤.每年除了沿途泄滞10多亿吨泥沙之外,还携带泥沙入渤海9.3亿吨.河床目前已高出地面3-10米,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悬河".而今黄河之水全靠两岸数  相似文献   

2.
《科技潮》1999,(8)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紧紧地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心凝聚在一起。黄河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在其广阔的75万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内,流过5400多公里,惠泽沿河9省区。携沙铺造25万平方公里的冲积平原,推进河口三角洲。作为水资源高度开发的河流,黄河天然年径流量580亿立方米的河水已被开采逾50%。在以黄河这条大动脉为主干组成的流域脉络中,水流被人们随意地吸吮和浪费着,它的最终结局就是干涸。黄河造成中游地区每年侵蚀泥沙16亿吨;进入干流后约有4亿吨淤积在河道,致使河床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抬高;8亿吨淤积在河口三角洲,平均每年造  相似文献   

3.
黄河下游悬河决口灾害的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黄河,我们这条母亲河的下游今天却面临着决口、改道和断流3大问题。郑州以下的黄河下游河道,河床高于两岸地区达10m以上,全靠两岸1400km的堤坝围护行洪,形成典型的“地上悬河”景观。现河床每年淤高仍达10cm左右,解放后已3次加高围堤,取得了...  相似文献   

4.
自1997年黄河下游出现226天、最长达704km的断流以来 ,全国又一次关注黄河。黄河断流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引起了国家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多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现根据笔者几年来的研究 ,提出一种新观点 :借渭通黄 ,节水治淤。黄河断流直接影响到下游流域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连续几年断流已影响到华北、华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但黄河断流并非首次 ,自上世纪以来 ,有记载的大旱即95次、大水110次。在20世纪30年代就曾出现过前后历时10年的断流。黄河水养育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 ,但它的旱、洪、淤的…  相似文献   

5.
 问题的提出黄河, 我们这条母亲河的下游今天却面临着决口、改道和断流3大问题。郑州以下的黄河下游河道, 河床高于两岸地区达10m以上, 全靠两岸1400km的堤坝围护行洪, 形成典型的“地上悬河”景观。  相似文献   

6.
黄河断流的现象和实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河断流问题已广泛引起国内外的关注,广大人民为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断流而担心。国外也在广泛关注这条世界上著名河流竟然发生了超过200天的断流现象。最近曾在1995年发表过“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的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先生再次发表文章,题为:“中国的水资源短缺可能影响世界粮食安全”。其主要论据是黄河断流将影响占全国小麦产量1/5、玉米产量1/7的山东省产粮,再加之我国北方地下水位普遍下降的事实。布朗认为:由于中国粮食产量70%来自灌溉而不像美国仅有10%来自灌溉,因此中国水资源是中国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7.
 自1997年黄河下游出现226天、最长达704km的断流以来, 全国又一次关注黄河。黄河断流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引起了国家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多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现根据笔者几年来的研究, 提出一种新观点: 借渭通黄, 节水治淤。黄河断流直接影响到下游流域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连续几年断流已影响到华北、华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但黄河断流并非首次, 自上世纪以来, 有记载的大旱即95次、大水110次。在20世纪30年代就曾出现过前后历时10年的断流。黄河水养育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 但它的旱、洪、淤的问题几千年来一直严重危害下游760多km流域范围内人民的生存条件。  相似文献   

8.
半个多世纪以来,黄河治理开发取得了辉煌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是,目前黄河的自然条件已发生了很大变化,黄河防洪、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重大问题已成为新时期治黄工作的主要矛盾。黄河水文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水文模式和工作思路已不能满足黄河新情况的变化,须面向21世纪,重新思考定位。防汛形势更为严峻和复杂从7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频频出现断流,1972~1998年的27年中,黄河最下游的利津水文站有21年发生断流,进入90年代断流情况更为严重,年年出现断流。黄河是一条举世闻名的多沙河流,多年年均携沙量16亿吨,近年来携沙量减少。每年约12亿吨。正常情况下,约有半数的泥沙冲入大海。可是在断流期情况就变了。例如1997年,利津水文站断流226天,全年过流量18.5亿立方米,输沙量仅0.115亿  相似文献   

9.
《科技潮》1999,(7):95-95
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这一天,中国在青藏高原格拉丹东雪山脚下的长江源头竖立起由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的"长江源"标志碑。这不仅仅是个标志。它的象征意义在于正本清源,保护长江;进而言之,这一举动展示了中国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决心。长江及其北面的黄河共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但如今这两条古老大河及其流域却面临着严重生态危机。长江去年发生特大洪水,黄河近年断流加剧,甚至两条大河的源头区也出现了湖泊干枯、黄沙累累的景象。  相似文献   

10.
关于黄河治理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治理50多年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避免了过去“三年两决口”的历史悲剧。但是 ,近年黄河也悄然出现一些严重的问题 ,如河槽淤积加快、河床继续抬高、防洪能力降低、改道危险加大、水资源短缺、长期断流等。最近 ,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的赵业安先生写了一篇很好的文章[2],在对黄河调水调沙一片称好、“三条黄河”建设一路高歌声中 ,他比较客观地评述了黄河近年的情况及问题 ,很有价值 ,应该引起重视。读赵先生的文章后 ,触发了笔者对黄河以下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一、关于黄河水沙条件的变化黄河近年水量持续偏枯是一个严重的问…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与黄河分别是我国的第一与第二大河 ,向来被喻为中华民族的生命线。但是 ,出乎意料的是到了1972年 ,黄河断流了 ,并且自70年代以来 ,黄河断流越来越频繁。事实上 ,它已经从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逐步演变成一条名副其实的间歇河了。黄河断流已经危及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对工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对人畜饮水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黄河断流 ,举世瞩目 ,举国震惊!为此 ,1998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163名院士联名签署了“行动起来 ,拯救黄河”的呼吁书。在此 ,拟根据黄河断流的教训和长江的水资源问题 ,提出水资…  相似文献   

12.
1996年2月14日起黄河下游再次开始断流,到7月IO日,已创下年累计断流128天的历史最长纪录。黄河断流已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震动,并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黄河水利部门,对下游断流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其中对断流原因也作了单方面的分析。他们认为,黄河水量不能统一调度是造成下游断流的主要原因。有的报刊甚至引用“1995年春季最早的时候,黄河仍存水201亿立方米,而同期的用水量只有68亿立方米”的错误资料为其加以注释,似乎统一调水便可解决黄河断流的问题。在这纷纷扬扬宣传的同时,许多专家们也在冷静地思考着这一重大的课题。他们…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与黄河分别是我国的第一与第二大河 ,向来被喻为中华民族的生命线。但是 ,出乎意料的是到了1972年 ,黄河断流了 ,并且自70年代以来 ,黄河断流越来越频繁。事实上 ,它已经从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逐步演变成一条名副其实的间歇河了。黄河断流已经危及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对工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对人畜饮水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黄河断流 ,举世瞩目 ,举国震惊!为此 ,1998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163名院士联名签署了“行动起来 ,拯救黄河”的呼吁书。在此 ,拟根据黄河断流的教训和长江的水资源问题 ,提出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并对长江的水资源承载力予以探讨 ,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4.
生死黄河     
生命悬丝车过郑州黄河大桥,看那河,不由苦笑:它瘦弱得只剩下了一丝气息。又想,可它仍然是河,是那条河。黄河连年断流,下游几为干河,而今干河已逼近花园口。说它是河,因还有那一丝气息在。而内陆河、季节河的帽子早已游丝系顶,高悬在这条举世闻名的大河头上。这河,明日会如何?  相似文献   

15.
几年前 ,西北大学地质系王战教授 ,有感于黄河携泥沙入海形成造陆运动 ,致使渤海日益缩小的现实 ,发出了改道黄河入海口、保护渤海湾的慷慨呼吁。遗憾的是 ,这一体现着重大经济意义与生态环境意义的睿智良策 ,一直未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笔者试图在王战教授呼吁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以论证 ,使之更具科学性、优越性与可操作性。一、保护渤海(内海)与根治黄河下游水患渤海呈“C”字型深深嵌入中国北方大陆(如天津一带嵌入500多公里) ,三面环陆 ,与河北、天津、山东的陆岸相邻 ,是大自然赋予我国的一个得天独厚的半封闭型内海。渤海海…  相似文献   

16.
黄河的综合治理方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为西北和华北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黄河灾害频繁,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经过几千年的治理,黄河已经成了一条人工控制的河流.然而,黄河仍然面临侵蚀严重、河床不稳定、水体污染以及生态脆弱等诸多问题.笔者依据河流综合治理的原则,为达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目标,提出了控制沟道下切、增阻降速、建设通河湖泊湿地和控制点源污染等综合治理方略、  相似文献   

17.
蔡平 《甘肃科技》2002,18(5):4-4
1997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 16 3位院士在“行动起来 ,拯救黄河”的呼吁书上签名 ,情真意切地呼吁海内外炎黄子孙 ,以实际行动拯救黄河。 1999年 6月 2 1日 ,江泽民同志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治理开发工作座谈会中指出 :“治理黄河历来是中华民族安民兴邦的大事 ,治理好黄河水害、利用好黄河水资源、建设好黄河生态环境 ,对黄河流域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对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治理黄河首先是解决其水患问题 ,河流的断流也是水患的一个方面。1 黄河断流的现状黄河断流目前实际是指黄河下游的…  相似文献   

18.
实施洪水资源化策略,为黄河下游增水冲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为黄河下游增水的新途径黄河下游河道从小浪底至河口全长约850km。由于逐年累月严重的泥沙淤积,河床不断升高,迫使不断加高两岸河堤。如今河道滩面普遍高出背河地面4~6m,部分区段超过10m。黄河下游是水少沙多的“地上悬河”,也是处于封闭状态的“孤河”。人们担心它因断流而沦为内陆河,同时也担心它的河堤被冲决而造成不堪设想的洪灾。黄河下游自1986年以来的水沙过程变异与河道严重淤积的状况应引起更多的关注。这种状态导致下游河道萎缩,行洪能力大幅度降低,出现了“小水大灾”的严峻局面。为不使下游河床继续抬高,就必须减少淤积,也…  相似文献   

19.
 几年前 ,西北大学地质系王战教授 ,有感于黄河携泥沙入海形成造陆运动 ,致使渤海日益缩小的现实 ,发出了改道黄河入海口、保护渤海湾的慷慨呼吁。遗憾的是 ,这一体现着重大经济意义与生态环境意义的睿智良策 ,一直未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笔者试图在王战教授呼吁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以论证 ,使之更具科学性、优越性与可操作性。一、保护渤海(内海)与根治黄河下游水患渤海呈“C”字型深深嵌入中国北方大陆(如天津一带嵌入500多公里) ,三面环陆 ,与河北、天津、山东的陆岸相邻 ,是大自然赋予我国的一个得天独厚的半封闭型内海。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 多年的资料,在分析黄河断流发生的频次、历时、河长等现状特点的基础上,从自然地理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两个方面综合探讨了黄河断流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黄河断流是黄河流域人地关系严重失调的综合反映,自然地理因素造成的水量不足是引起黄河断流的客观原因;人类活动的影响,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利用黄河水超过了水资源承载能力是引起黄河断流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