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锅炉汽包应力在线监测程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监测汽包下降管接头处的应力,利用当量管接头模型,将汽包下降管接头的三维结构简化为二维结构,用有限元方法编制了汽包应力分布的在线监测程序,并在电站仿真机中进行了应用.针对电站仿真机与实际参比机组在系统及显示参数方面相一致的特点,利用仿真机的运行参数对汽包在锅炉热态启动过程中应力随时间的变化和应力分布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程序可以实现汽包应力在线监测的功能,并能满足工程需要.为了减小汽包寿命的损耗,建议在锅炉启动过程中合理地投入燃料量,以控制汽包的升温速度,尽可能减小汽包的热应力;在运行中应尽可能维持压力的稳定,以减小汽包机械应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碳纤维机敏混凝土梁弹性应力自监测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碳纤维混凝土材料的压力机敏性,采用两电极法研究了CFRC梁构件弹性应力自监测的规律.循环荷载实验结果表明,试验梁受压区CFRC弹性应力状态开始变化时,其电阻变化率存在滞后反应现象,但在随后的应力状态变化过程中该滞后反应消失,且电阻变化率与弹性压应变基本保持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测试结果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基于实验所得CFRC电阻变化率与弹性压应变的相关曲线,可实现碳纤维机敏混凝土梁控制截面的弹性应力自监测.  相似文献   

3.
油罐整体举升中力与应力经验公式的推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场实验证明,单点提升力和罐壁受力点的应力状况直接关系到油罐举升的安全.为了解决设计和实施油罐举升方案过程中对提升力及罐壁受力点的应力值进行快捷的科学估算问题,以大量的实测数据和现场经验为基础并结合理论计算,对油罐举升过程中力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对提升力和应力经验公式的推导进行了尝试.在综合修正系数和不均衡系数的求解过程中,尽可能地包容了现场的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4.
依托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静安寺站工程,介绍了超大类矩形断面钢-混凝土复合顶管的结构构造、加工制作与施工监测方案,重点分析应力监测数据并结合数模结果揭示了管节在顶进及后续施工中的受力性能,以此来研究大埋深软土地层中新型超大断面顶管的施工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对于顶管中的任一管节,钢板与纵向肋板的应力在该管节顶进初期与全钢管顶推完成时出现较大波动,而中间段基本稳定在某一数值,且钢板轴向受力相比环向受力对管节纠偏更敏感;同一顶管不同管节在施工过程中的应力和位移分布一致:应力分布较为均匀,峰值应力位于顶推面拐角附近;变形趋势为竖向内凹、横向小幅外凸,峰值形变位于竖向跨中;管节峰值应力随顶管推进逐步增大,但均未超过弹性极限,峰值形变保持稳定;钢板的环向应力由水土压力控制,应力分布为上部受拉、左右受压,轴向应力由顶推力控制,其中竖直方向上的轴向应力也受管节竖向偏转和外壁环向荷载的影响;纵向肋板的轴向应力在水平方向上由顶推力控制,在竖直方向上由外壁环向荷载控制;后续施工过程中,顶管受力相对稳定.影响范围方面:注浆加固对钢板和纵向肋板的受力均有较大影响;管节环向焊接主要对钢板的环向与轴向受力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安全性,在南京长江三桥北岸连续梁施工中,在移动模架上布置了光纤监测系统,拟订了报警指标与安全控制手段.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实时监测模架关键部位的应力变化情况.评估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的安全性,并在出现不安全苗头时利用实测应力值指导了模架控制.利用该监测系统与控制手段,可有效地降低模架应力值,实现信息化施工,保证了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禹建丽  周瑞芳  吴知非 《河南科学》2013,(10):1647-1651
自相关过程的质量控制,常采用基于MMSE控制器的SPC/APC整合方法进行监测.而MMSE的设计,依赖于自相关过程预测的精度.对自相关过程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预测,APC过程采用MMSE控制器进行过程调整,最后采用SPC进行过程监测.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去除自相关的影响,是一种有效的自相关过程监测方法,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与监测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宇 《广东科技》2007,(1):72-73
本文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和温度裂缝问题,阐述了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和温度监测的必要性,介绍了工程中几种常用温度控制措施,并以某高层建筑物基础底板为实例,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全过程进行实时温度监测,监测结果将为混凝土结构早期裂缝控制和耐久性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小欣 《科技咨询导报》2014,(7):111-111,113
该文通过某特大桥着重介绍大跨度斜拉桥施工过程中结构设计参数监测、几何状态监测、应力监测、动力监测、温度监测等方面的监控控制.通过施工监控,跟踪施工过程并获取结构的真实状态,可以总体把握结构状态,确保结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9.
考虑施工过程的基坑锚杆支护计算机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有限元通用分析软件ANSYS模拟了深基坑锚杆支护的施工过程,研究了土中竖向应力、基坑侧向位移、锚杆轴向应力随施工过程的变化规律和预应力锚杆锚固段剪应力的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施工过程对基坑的各项监测指标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朱光业 《科技信息》2011,(1):288-289
桥梁预应力施工时,采用张拉应力和伸长值双控,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误差不得超过6%。所以伸长值的计算及锚下应力的控制就相当重要。本文结合实际施工过程,通过对后张法预应力预制箱梁中预应力钢绞线伸长值的计算及实际操作中锚下应力的准确控制.总结出一套较适用于现场施工的使锚下应力准确达到设计应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提高凸轮磨削加工精度,针对凸轮磨削产生的升程误差进行研究,采用遗传算法对凸轮升程误差进行修正。实测凸轮升程值通过 C 市第一机床厂提供的软件调整相位误差,将凸轮升程误差与升程值通过小波变换获得二阶差商光顺值。最后以凸轮升程曲线二阶差商光顺值为目标,利用遗传算法对凸轮升程误差进行修正。实验仿真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光顺的凸轮升程值。  相似文献   

12.
连续气举是产水量大的水平气井重要排采措施,针对现场正举和反举的特点,为揭示气田开发过程中反举条件下油管和正举条件下油套环空内的气液两相流流动规律,分别用水和空气在套管内径为127.3mm、油管外径为73mm的油套环空和内径为60mm的油管内进行了井筒气液两相管流模拟实验,对低压积液气井气举时井筒流动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分析了井筒中气相和液相的体积流量、注气方式等因素对井筒压降和持液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气、液流量条件下,反举时的持液率比正举持液率小;不同气举方式下的井筒压降随注气量的增加呈不同的变化趋势,反举时的井筒压降比同工况下正举的压降大,对于产液量较大且有一定地层能量的气井,推荐采用反举方式进行气井排水采气。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气泡变形对泡状流中气泡升力的影响,基于Mei给出的球形颗粒升力公式,根据竖直圆管Poiseuille流场中气泡(颗粒)所受升力与壁面力平衡的原理,通过实验研究了竖直圆管Poiseuille流场中在14.2<Re<68.0、0.76<Eo<5.45、0.01<Ca<0.19条件下气泡和轻颗粒的运动,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相同条件下等当量直径的气泡和颗粒所受升力之比,进而获得了气泡的升力经验关系式.该关系式能够准确描述高粘度液体中变形气泡的升力,但描述负升力和低粘度液体中气泡升力的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微通道内悬浮颗粒惯性聚集现象的机理,基于相对运动原理,利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单个球形颗粒在方形微通道中的运动状况,并对颗粒的受力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较小粒径的颗粒在较高通道雷诺数下可产生惯性聚集现象,但其受到的惯性升力在通道截面横向位置分布具有很大的波动性;惯性聚集位置随通道雷诺数的增大向通道壁面移动,随颗粒粒径的增大向通道轴心移动;颗粒旋转产生的旋转诱导惯性升力使惯性聚集位置向通道壁面移动.惯性升力分为旋转诱导升力和由剪切诱导升力及壁面诱导升力合成的非旋转诱导升力,而后者是惯性升力的决定性部分.  相似文献   

15.
针对微型飞行器,采用动网格方法计算了旋转超前、同步、滞后3种拍动模式下的平板升力性能.通过比较分析二维、三维拍动平板的升力性能以及尾涡分布变化,探讨了拍动平板升力性能与其运动规律的关系.计算表明:旋转同步和超前模式下的平板升力系数明显高于旋转滞后模式下的平板升力系数;二维、三维平板升力系数均随角振幅的增大而减小,随相位差的增大而增大,拍动振幅的影响相对较小;角振幅较大时,旋转超前模式中三维平板升力系数均明显高于二维平板升力系数,旋转同步模式中二维、三维平板升力系数变化不明显,旋转滞后模式中仅当小角振幅且小平移振幅时,三维平板升力系数增加较大.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升力反馈控制减摇鳍系统,分析升力测量原理及所存在的非线性特性,并在升力控制减摇鳍伺服系统中采用升力/鳍角综合控制减摇鳍控制方法,修正升力反馈信号的检测问题.构建基于小波降噪的数据融合模型,该模型综合升力、鳍角传感器不同频带信息,消除信息之间的冗余和矛盾,利用信息之间的互补来获得对升力信号相对完整一致的描述.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气动升力激励对汽车悬架性能的影响,在Simulink建立滤波白噪声路面输入模型和气动升力激励模型。在不同车速下,分别对考虑气动升力激励和不考虑气动升力激励的振动模型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两种情况下的车辆悬架系统评价指标。结果表明:考虑气动升力激励的车身加速度和不考虑气动升力激励时的差异很小;低速时,气动升力激励引起的悬架行程差异较小,高速时,气动升力激励会明显增大悬架动行程;低速时,气动升力激励引起的轮胎动载荷差异不明显,高速时,气动升力激励会使得轮胎动载荷略微增大。  相似文献   

18.
由空气动力学套件产生的负升力对提高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的赛道表现有着重要作用,赛车尾翼是产生负升力的主要部件之一。使用有限元方法(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对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尾翼的负升力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尾翼产生的负升力数值随主翼攻角的增大而增大;大学生方程式整车流场中影响尾翼负升力的外界因素主要是车身遮挡物与前翼下游上升气流,尾翼的最大负升力损失达到40%;对尾翼分区域设计不同主翼攻角值有效提升了赛车尾翼产生负升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计算比较了不同边界条件下混凝土浇筑层温度场的理论解答,证实目前运用的第三类边界条件下的解答在边界附近严重“失真”,而第一类虚边界条件下的解答不但形式简单,计算方便,而且结果稳定,能反映温度场的边界特征。  相似文献   

20.
利用刚性模型测压试验,研究了施扰建筑相对高度变化对主建筑层升力系数和层脉动升力功率谱的影响规律.试验包含了3个并列位置、5个串列位置和3个斜列位置.结果表明:建筑物并列时,高度比越大则层平均升力系数大,层脉动升力功率谱受影响的范围大;建筑物串列时,高度比对层平均升力系数的影响很小,对层脉动升力系数的大小及沿高分布形式有显著影响,施扰建筑高度超过受扰建筑时层脉动升力功率谱受到的影响很大,尤其是顶部区域;斜列工况时,并列间距比对影响规律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