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沅 《自然与人》2011,(4):10-12
2011年5月16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进行谢幕飞行,将"阿尔法"磁谱仪(AMS-02)送往国际空间站。AMS-02是寻找反物质的又一把神奇的"钥匙",在今后数年里它将在浩瀚苍穹中寻找可能存在的反物质世界。  相似文献   

2.
2011年5月16日,高精度粒子探测器"阿尔法磁谱仪2"搭乘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驶入寰宇,并已安装在国际空间站上开始长达十余年的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之旅。  相似文献   

3.
5月16日,一个重达1.5万磅(相当于6.7吨)的阿尔法磁谱仪(AMS)发射太空,进入了国际空间站。在反物质探测器发射升空之前,马克·西斯蒂利(MarkSistilli)来到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航天飞机发射台,与阿尔法磁谱仪的研究人员一起,在航天飞机舱门关闭之前,最后看了一眼这台重达近7吨的宇宙射线探测器。阿尔法磁谱仪的外形是一个圆柱形磁铁,  相似文献   

4.
正阿尔法磁谱仪是人类送入太空的大型高能粒子探测器,其实验的物理目标是寻找宇宙中的反物质、暗物质及精确测量宇宙线的成分和能谱。阿尔法磁谱仪(Alpha MagneticSpectrometer,AMS)是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上唯一的大型高能粒子探测器,也是人类送入太空的第一个大型磁谱仪。AMS实验是丁肇中领导的大型国际合作项目。参加AMS实验的科学工作者来自三大洲(美洲、欧洲、亚洲)的16个国家和地区,共有60个大学或研究机构的600多人。AMS实验AMS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探测器AMS-01于1998年6月2日至6月12日搭载美国航  相似文献   

5.
美国和俄罗斯等国联合研制的阿尔法国际空间站不久将升入太空代替超期服役的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为建成阿尔法国际空间站,在把它的零部件运上太空后,宇航员要走出航天器在太空中把它组装起来。至少要在太空中工作上百次才能完成组装任务,日后还要出舱维修,因此一个合适的高质量的太空工作服是必不可少的。 太空工作服的正式名称是舱外活动设备。它不同于宇航员在航天  相似文献   

6.
2011年7月11日,美国宇航局宣布,他们正在监控一块太空垃圾,因为它正朝着国际空间站移动。此前一天,美国的“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其最后一次飞行任务中,刚好完成与国际空间站的对接;而在次日,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将按计划进行一次太空行走。这块太空垃圾如果距离空间站太近将会造成危险,所幸它最终并未形成想象中的威胁。有人...  相似文献   

7.
5月16日,随着"奋进"号航天飞机升空的阿尔法磁谱仪(AMS-02)被送入国际空间站,开始其为期10年以上的宇宙反物质的探寻之旅,该国际科学项目的负责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博士再度为世人瞩目。丁肇中缘何要历时15年,坚持实施这个备受争议、坎坷不断的AMS项目,他为此付出了何等努力?前不久《自然》杂志和《纽约时报》等媒体作了披露。  相似文献   

8.
人类像乘飞机那样方便地乘太空交通工具巡游外层空间在近几十年的未来可能还实现不了,但在此期间我们将孜孜不倦地为达此目的而攻研多项重大课题:倾全力设计新型发射运载工具、建立国际太空空间站、寻索太空能……l993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表决,拯救了国际太空空间站项目的立项,这是发生在人类征服太空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此项意义特殊重大的关键可能将要深深影响着人类的未来。事实已经证明,建造国际太空空间站实际上对西方国家探索日益增长的大量科技领域新知提供了促激动力。若人类不希望成为仅立足于地球上而面临人口日益拥挤的被…  相似文献   

9.
在很多人心目中,国际空间站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专供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的宇航员们在这里进行科研和实验。但美国宇航局(NASA)官员日前透露说,如果一切进展和预期的一样,国际空间站将在2010年建成时迎来第一批太空实验研究者,这将是国际空间站首次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0.
在很多人心目中,国际空间站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专供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的宇航员们在这里进行科研和实验.但美国宇航局(NASA)官员日前透露说,如果一切进展和预期的一样,国际空间站将在2010年建成时迎来第一批太空实验研究者,这将是国际空间站首次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1.
5月19日,搭载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升空的"阿尔法磁谱仪(AMS-02)"顺利进入国际空间站并安装完毕,开始了持续观测太空反物质和暗物质的使命。在这次"奋进"号的绝唱之旅中,中国多家研究单位参与了由华裔科学家丁肇中领导的AMS计划,由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研制成功的AMS核心构件——永磁体系统,为AMS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这也是中国参与国际大科学研究的又一成功案例。现阶段的大科学研究更多是指需要大规模的  相似文献   

12.
在太空和地面对手同下国际象棋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宇航员格雷格·查米托夫于2008年6月乘坐航天飞机进驻国际空间站,他的主要任务是在国际空间站上安装新的日本实验舱,以供科研人员进行太空研究.  相似文献   

13.
太空探测     
到太空去旅行 2003年6月,美国太空冒险公司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该公司已与俄罗斯航空航天局达成协议,决定于2004年或2005年重新启动国际空间站的“太空旅游”业务。无论是谁,只要支付2000万美元,就可以乘坐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进行一趟太空之旅。为此,该公司还打出了一份非常有趣的广告:你想饱览美妙的太空美景吗?想体会那份冒险的刺激吗?美国太空冒险公司承办太空旅游。旅行时间:8-10天;组团人数:2人;收费标准:每人2000万美元;旅行地点:太空国际空间站;来回双飞。  相似文献   

14.
<正>国际空间站如同一个小月亮,悬挂在太空。它闪烁着人类的智慧、勇气、力量和科技的光芒。国际空间站注定成为全人类的骄傲,成为太空探索的重要里程碑。太空金字塔古埃及人把智慧、才能和金钱都用在了建造金字塔上,使它成为古代人类最著名的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5.
捕捉反物质     
没有人知道暗物质究竟为何物。有一个侦探能力很强的侦探,名叫中性微子,曾在宇宙中发现它的蛛丝马迹。原来它们相遇即湮灭而产生了正电子。阿尔法磁谱仪登上国际空间站后,将与另一空间探测器一起并肩作战。科学家相信,它们共同筛选粒子的工作将会有惊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世界科学》2009,(4):F0004-F0004
今年5月,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将扩增至6人。为了使宇航员的太空生活尽可能过的舒适和便利,各国宇航局不断把“家居”送到距地面220英里的太空轨道上,为人类在太空开创另一个“家园”。为此,工程师必须制造出能量消耗、引力和可修复能力实现完美平衡的家居用品,包括厨房、浴室以及把尿液转变成饮用水的设备等。下面我们就把国际空间站当作一个家园,看看如何让这个家园变得更温馨。  相似文献   

17.
宇宙动态     
《科学之友》2006,(8):12-12
美国宇航局2008年轰炸月球;“发现号”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嫦娥1号2007年发射;首名亚洲游客9月造访国际空间站;土星卫星太空芭蕾令人倾倒。  相似文献   

18.
生活在太空     
自从40年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第一个飞上太空后, 人类在太空生活就已不是梦想。最近美国富翁蒂托的太空旅游,更激起了众多太空爱好者对太空生活的向往。许多人都想步蒂托后尘,登上国际空间站,在舱与舱之间飘浮,俯瞰地球。 然而,在国际空间站(题图)生活并非想象的那样惬意。 自己造氧气 在空间站首先遇到的是在离地面300多公里的高空中,几乎没有空气的难题。 在地球上,空气的成分里有78%的氮,21%的氧,1%的其他气体。在空间站,宇航员要正常生活和工作,也必须有这样的空气。其中的氮气用航天飞机运来,而氧气则在空…  相似文献   

19.
<正>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当地时间9月5日宣布,将波音公司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数个航天飞机维护机库中的一个作为"太空出租车"建造场地,并将用于太空往返的CST-100飞行器更名为Starliner。2010年,根据美国新太空计划,美国航天飞机编队将于年底退役,这就意味着有一段"空窗期"将依赖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当年2月,NASA选定了包括波音在内的7家公司设计研发往返国际空间站的商业运输体系。不久,波  相似文献   

20.
据《青年参考》报道,美国“亚特兰大”号航天飞机很快将向国际空间站运送一批新的构件,其中包括修建一条太空铁路的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