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气波增压器的原理和特点,并着重介绍新型排气系统、热管中冷器以及气波增压器和柴油机的匹配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试验表明:采用新型排气系统、热管中冷器以及改进增压器内部通道设计,使气波增压柴油机的性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黄江航 《甘肃科技》2012,28(11):57-58
涡轮增压系统是一种利用内燃机(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运作所产生的废气驱动空气压缩机(Air-com-pressor)的技术.通过增加进入内燃机的空气流量,使得机器效率提升.与超级增压器(机械增压器,Super-Charger)功能相仿,主要用于汽车发动机中,通过利用废气排出时的流量及热量,涡轮增压器能提高内燃机的马力输出.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柴油机排气压力的测量方法,计算分析了气波增压器进气即柴油机排出的高压燃气的压力波动对增压器转子流场的影响。探讨了高压燃气平均压力和脉劝度与高压燃气进入转子的深度及扫气角度之间的关系,经回归分析得出三者间的相关方程。推导了平均压力和脉劝度的允许范围,为最大限度地利用高压燃气的能量指明了途径。  相似文献   

4.
一 引言 废气涡轮增压器与内燃机匹配,对提高内燃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是众所周知的;因涡轮长期处在高温气流冲刷环境中工作,涡轮材料不得不采用耐高温的不锈钢,故原材料成本很高;加工工艺复杂、困难;质量难予控制;转子因材料比重大,动平衡困难增加;运转时转子转动惯量大,当内燃机工况变化时,增压器的响应能力很差;所用耐热不锈钢的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目前内燃机行业快速发展的可变喷嘴废气涡轮增压技术,从其控制系统方面阐述了国外霍尼韦尔国际公司、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及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可变喷嘴废气涡轮增压技术特点,以及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在可变喷嘴废气涡轮增压技术方面做了尝试,指出可变喷嘴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在内燃机节能减排方面具有比传统废气涡轮增压器更为广阔的空间,是目前增压技术的发展方向,其研发对促进我国增压器行业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可变截面废气涡轮增压器控制系统数学建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霏  方存光 《科技资讯》2014,(35):81-81
废气涡轮增压技术是内燃机节能减排、提高升功率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针对特定结构可变截面废气涡轮增压器,采用解析法,建立了永磁直流电机数学模型、减速机构数学模型、复位弹簧扭矩模型、摩擦阻力力矩模型、四杆连接机构的数学模型,并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建立了可变喷嘴废气涡轮增压器控制系统数学模型,为可变截面废气涡轮增压器控制系统的结构设计、性能分析,控制律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所研制的废气涡轮增压器转速表的原理及其构成,并将其应用于内燃机排气噪声特性的研究中,得到了几点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以沼气为燃料的内燃机机组性能,尤其是带涡轮增压器的小功率内燃机的性能,应用AVL BOOST软件对30kW柴油发动机改造的沼气内燃机进行零维燃烧模拟计算,并与厂家提供的测试值进行对比,数值模拟值与实验数据能较好吻合,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分析研究了不同运行参数情况下沼气内燃机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小功率沼气增压内燃机各项性能指标随甲烷体积分数的增大而提高;甲烷体积分数达到80%以上,过量空气系数在1.0~1.3取值,最佳压缩比在10.0~10.5取值时,发动机的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求取内燃机零件可靠度系数的新方法。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设计验算点法来求内燃机零件可靠度系数,计算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叶片可靠度系数的实例表明该改进方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把有限元法,神经网络技术,设计验算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求解各种机械零件的可靠度系数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在强调配气凸轮设计在内燃机中的重要作用基础上,综述了该领域的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并结合常用的函数凸轮,论述了内燃机配气凸轮的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置活塞二冲程发动机机械增压匹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对置活塞二冲程发动机结构特点和性能匹配实验的需求,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该发动机和Rotrex机械增压器的匹配仿真模型,研究了在不同工况下排气背压对换气过程的影响. 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排气背压对扫气效率影响较小,对给气比和捕获率的影响较大. 当捕获率超过98%时,扫气效率会有明显下降;高转速工况增压器的消耗功率较大,占发动机有效功率21%~25%. 该发动机能够与增压器进行较好的匹配.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求取内燃机零件可靠度系数的新方法.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设计验算点法来求内燃机零件可靠度系数,计算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叶片可靠度系数的实例表明该改进方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把有限元法、神经网络技术、设计验算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求解各种机械零件的可靠度系数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2/4冲程内燃机具有低转速扭矩大、比质量功率高的优势,在提升内燃机全负荷性能、减重降体积的道路上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鉴于可变气门驱动系统是实现变冲程内燃机的关键,针对拥有顶置双凸轮轴式的2/4冲程内燃机开发了一款轴移式配气系统,理论上可以满足2/4冲程模式下的配气需求,还能在一个内燃机循环内完成切换.研究了该系统的切换...  相似文献   

14.
变几何涡轮增压器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军 《科技资讯》2009,(31):95-95
变几何涡轮增压器(英文缩写VGT)属于国家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是国家节能降耗缓解石油资源紧缺,强制控制发动机排放污染的急需项目,该技术被誉为内燃机发展史上第二个里程碑。开展汽车发动机节能降耗、降低排放烟度、提高低速,当前最现实可行的技术方法之一就是应用变几何涡轮增压器。它解决了常规的废气涡轮增压器存在的油耗大、低速扭矩特性差、起动响应慢和低速排放烟度大等缺陷。  相似文献   

15.
实际运转内燃机配气相位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实测示功图提出了利用气门落座冲击引起的干扰信号间接地确定气门关闭相位,并根据配气凸轮型线的对称性,确定内燃机动态配气相位的办法。研究了实际运转内燃机配气相位随负荷、转速的变化关系及原因。  相似文献   

16.
袁太明 《科技资讯》2009,(5):157-158
介绍了发动机中涡轮增压器的结构特点及性能;分析了涡轮增压发动机运行过程中油路故障、气路故障、增压器机件变形、卡死等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同时,结合实例介绍了如何排除涡轮增压发动机故障;最后,就发动机中涡轮增压器的正常使用与保养方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和看法。仅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动力学观点分析了内燃机配气机构在弹性变形下的运动规律,提出按理想气门运动规律设计配气凸轮方法.  相似文献   

18.
根据实测示功图提出了利用气门落座冲击引起的干扰信号间接地确定气门关闭相位,并根据配气凸轮型线的对称性,确定内燃机动态配气相位的办法.研究了实际运转内燃机配气相位随负荷、转速的变化关系及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试验研究模拟增压内燃机进气管中空气动力现象,探讨压力波传播规律,以便进一步研究进气管中脉动气流对增压压气机性能的影响和内燃机充气过程的影响。文中利用一元不稳定运动理论特性线图解方法在模拟的增压系统中风机和进气阀边界条件上进行几种方案针算,得到风机出口和进气阀等处压力、流量的变化规律。并从相似原理总结了上述边界条件下压力波传播的相似准则数——周波数(每循环中压力波往返次数)。并找出此相似准则和压力波振幅的关系。我们利用了小惯性压力传感器和压力定量器,通过动态应变仪-阴极示波器系统测定了脉动压力的规律。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相符,从而得到对增压内燃机进气系统中压力波规律的若干结论。  相似文献   

20.
内燃机配气机构系统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燃机配气机构直接影响着内燃机的性能和可靠性。论文对顶置四气门配气机构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采用理论计算和实验方法确定了配气机构动力学模型的主要参数,利用AVL/TYCON分析软件建立了顶置配气机构凸轮轴—摇臂—气门系统的一维动力学分析模型,并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了动力学模型及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为配气机构动态性能的评价和优化提出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