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胡奕奕 《科技信息》2013,(9):250-250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到中国来学习汉语。对外汉语教学不仅要注重语言教学,更要注重其中的文化教学,在教学中将中国的主流文化、传统文化以及现代文化体现出来。同时,对不同文化应本着尊重、包容、平等的态度,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大学语文教学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贯彻提高大学生语文知识水平同时,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主旨,亟待探索改革途径。本文在对现行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文化视角研究大学语文教学,主张以内容统摄方法,选编作品和进行课堂教学,强调大学语文的文化功能,并以此来推动应用功能。文章旨在探索出一条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大学语文教学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语言同文化密不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播要通过语言来完成。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肩负着传播中国文化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有必要在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教学的因素,本文将从转变教学理念、教材和课程设置、日常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渗透等方面来讨论中国文化教学,以解决现行教学中由于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不深而带来的今后工作中的困难,使学生在今后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更好的传播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4.
现代广告的发展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大众消费文化的广告文化,要获得大众的认同,必定要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特征,在广告中融进本国文化特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无论是受众心理需求,还是广告创意策略都离不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广告发展强有力的支撑,是现代广告发展的良田沃土。现代广告必定会在传统文化中生根、发芽、开花,打造出自己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5.
关杰 《科技资讯》2009,(25):224-224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开设了中国画专业,在教学理念上更是千差万别,普遍沿用的传统艺术教育理念在当下存在很多危机。毕竟时代在变,“笔墨”当随时代,传统教育理念也必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6.
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中国艺术歌曲及其教学的特点,在拓展高校声乐教学非常重要,现今提倡多元文化,接受来自不同的种族、经济、文化等背景下的音乐与世界音乐交融,而中国艺术歌曲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是非常宝贵的艺术财富,我们要肩负继承和传播中国艺术歌曲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这是每一个声乐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要认清和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和综合国力竞争的不断加剧,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和突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文化要实现新的发展,一是要存异求同,进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让中国文化走向全球;二是要抵制文化霸权主义,坚持多元文化共同繁荣发展;三是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四是要推进文化创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五是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新时代文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受到青睐,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国建立。然而由于近代以来传统与现代的断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实践中“显性”与“隐性”教学目标的顾此失彼以及学生实用主义学习观的制约,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依旧处于迷失状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应积极应对并有所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对待传统文化要全面分析、理性弘扬,要拓宽视野、深化内涵,要言传身教、为人典范,还要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历经五千年所遗留下来的重要财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及文化内涵。为了实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需在小学教育中进行渗透与传播,确保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的认识,以此改善当前小学教育现状。在此之上,该文简要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中渗透与传播的作用,并通过开设传统文化教学课程、激发学生文化学习热情、实施家校合作教育模式、提供学生课外阅读效率等方法,确保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尤其在新课标指导下,小学教育作为重要教学阶段,需采取相应的措施强化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效果,从而为小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实现全面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阅读能够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阅读实践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刘柏涛 《开封大学学报》2010,24(2):36-38,59
在我国,人们普遍认为心理学是西方科学文化的产物,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心理学思想。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很多心理学问题上看法相同或相似。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心理学的发展既要科学化又要本土化,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日趋重要。中西方文化交流中,中国传统文化处于"文化逆差"的地位。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往往只强调西方文化的教育和学习,没有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学习,导致中学生不会用英文表达中国的传统文化。该文旨在说明初中英语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必要性,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此优化初中英语教育和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  相似文献   

13.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治国经验。党的十七大制定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是救国救民的大计,是振兴中华的根本。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性格与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土壤,是每一个中国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力量和智慧的源泉。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应融于传统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与文明的主要表现,其涵盖思想观念、历史文化、艺术文化等方面内容,为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做出重要指导。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也要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引入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革新,以完成专业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5.
大理学院体育教学开设白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理学院是一所设立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的省属综合性大学,服务当地经济和文化建设是其办学宗旨之一。白族传统体育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弘扬白族文化就应当重视将白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学校体育教学的体系。作为大理白族地区的高等院校,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体育教学,对学校体育教育发展、传承和弘扬白族体育文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彭清 《长沙大学学报》2011,25(1):137-138
随着经济全球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大学生具有重大意义。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人才国际视野教育应坚持借鉴与传承相结合的发展方向,一方面要借鉴、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另一方面要传承与弘扬中国优秀本土文化。为了培养21世纪合格的英语人才,应从以下方面来进行教育教学:强调英语教育的人文性;借鉴国际优质文化资源,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建筑史课程的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建筑史课程的教学目的入手,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建筑史教学中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是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基础;又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观念阐述了传统文化对传统建筑影响的作用机制与表现,结合现行的教学模式,提出今后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当今高校的古典戏曲教学中,古代作家陈腐的封建意识和落后的伦理观念与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反思构成了一对深刻的矛盾。高校文科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面对这一新课题,在教学中既要保存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内核,又要批判、剔除其中的封建糟粕,并在此基础上,既肯定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又正确引导他们走出一味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盲目崇尚欧美文化的误区。为此,高校文科教师,要特别加强对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当代受教育者心理特点的研究,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学习,把握住教学的主导权。  相似文献   

19.
谭华星 《科技信息》2009,(19):121-121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球员的心理劣势进行分析,得出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国民性格和价值取向所形成的心理劣势的历史文化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是影响中国足球运动发展的深层原因。因此我们要更新中国传统观念,培养适合自身发展的现代球文化,塑造现代中国足球模式。  相似文献   

20.
陈宏恩 《科技信息》2013,(34):109-110
要研究中国文化,就不能不研究中国宗教文化。而在中国宗教文化的几大支柱中,唯独道教文化是华夏母体上土生土长起来的血脉文化,其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传统生活及传统思维方式贴得最近,最具嗣承关系与亲情关系,最能充分反映传统中国人的宗教生活和精神世界。同样,神道(亦称神道教)也是在日本民族固有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宗教,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并且在今天的国民生活中仍有重大影响。本文主要从它们的教理与教义、起源、发展和演变等几个方面对这两种民族性宗教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