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金铁剑 《科技资讯》2006,(18):23-23
侧卸式装载机是在普通型装载机基础上研制而成并可正向,也可左右侧向卸料的多功能新型机种,除了与普通型装载机一样,广泛适用于建筑工地、港口、码头、车站、货场等场所进行铲装或短距离转运松土,砂石、煤炭、垃圾等松散物料外,还特别适用于隧道开挖和窄小场地的施工作业,并且可与配套运输车辆并行穿梭作业,不需要转向调头等操纵动作,大大减少了作业循环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尤其是在现代水利枢纽工程、高速公路、铁路、泄洪等工程施工中存在各种尺寸大小和多样工作环境的隧洞施工项目,为了缩短施工周期,施工队伍经常会采用侧卸式装载机作为出料装载的理想机械设备。鉴于其销售数量和利润均较为可观,有一定的市场前景,因此目前国内外实力较强的铲运公司均设计生产系列吨位的侧卸装载机。但目前在设计侧卸装载机时,大多数公司都是将普通型装载机液压系统改为三联,然后将铲斗更换为托架与铲斗总成,再配置液压侧油缸及其附加管路。  相似文献   

2.
采用基于Kane方程的Huston方法。首次推导出装载机工作机构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采用编制的通用多体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MBDA,对一实际产品的装载机工作机构进行了解算,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法和观点。对于装载机工作机构的动态载机工作机构了动态设计发重要价值。lHustonRL刘又午著。多体系统动力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72李杨民,刘又午,铰接式车辆转向机构的多刚体系统运动学分析与优化设计。汽车工程,1993(3):129-1363李扬民,吴洪涛,刘又午,液压挖掘机铲斗机构的多体系统运动学分析,建筑机械,1993(2):13~174李杨民。多体系统理论和方法及其在工程机械与机器人动力学多还辩识中的应用:(博士论文).天津:天津大学,1993  相似文献   

3.
双伸缩臂木材装载机以两个箱型伸缩臂作为工作臂,使其插入力,掘起力以及外形尺寸基本与普通装载机相当,但卸载高度却是同吨位普通装载机的150%。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多体系统理论中的Kane-Huston方法,以低序体阵列描述装载机工作机构的拓朴构造,首次推导出了该机构的多体系统运动学方程;同时编制了通用的多体系统运动学分析软件MBKA,对该机构的运动性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装载机工作机构设计时一些新概念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装载机是工程施工中重要的机械设备,用途广泛。其传动系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故障,根据国产装载机传动系的结构原理,结合使用与维修情况,总结出几点装载机传动系故障的分析与维修经验。  相似文献   

6.
根据ZL15装载机工作装置连杆机构的实际工作要求,提出能够满足多种要求和良好工作性能的优化计算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编制优化计算程序,求得结果;并通过实际应用和电脑动态模拟,证明优化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薛世武  陈蕾 《科技信息》2013,(4):447-447
本文简要介绍了装载机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主要功用,对装载机动臂举不起、操作无力等故障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故障判断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矿用铲斗装载机正位鼓轮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位鼓轮是矿用装载机铲斗回中机构的核心部件,其直径和回转的角速度对工作性能有直接的影响,通过建立鼓轮曲面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研究了展开线为直线的空间螺旋线的正位鼓轮的特性,为定量地比较和评价装载机的装载性能、改进其结构与参数提供了理论方法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一种装载机工作装置电比例操纵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装载机工作装置电液比例先导操纵控制的原理,并考虑其实际工作环境,以可靠性高的涡流式电感传感器为电比例传感转换元件,进行电比例操纵器的方案、结构设计.通过操纵器研制、实验和装载机的装机测试,表明该操纵器能输出所需要的操纵控制电信号.经控制器处理后,可满足装载机工作装置电液比例先导操纵控制对前端装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线控转向系统将电液比例、计算机、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充分结合,取消装载机原有转向系统中方向盘与转向轮之间机械(或液压)的联系,使装载机的转向灵敏度可以根据工况进行调节、为驾驶员提供合适的路感,解决了装载机作业效率与高速行走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从而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简化装配过程,同时使装载机的遥控驾驶成为可能.设计了装载机线控转向系统的液压系统、电控系统的软硬件,并在样车上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装载机在安装线控转向系统后可以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李建斌 《甘肃科技》2011,27(21):112-113,73
依据多年从事租赁工作的经历与体会,介绍了目前建筑机械租赁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建筑机械租赁行业良性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杨晓曦 《海峡科学》2009,(10):20-22
因长15.4m的NX17B系列平车较少,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原依赖于NX17B系列平车装运的大型装载机大量积压,装运不出去。南昌铁路局漳州车务段为此组织攻关,对大型装载机的装载加固方案进行了改进和尝试,设计了使用13m长普通平板车装运两台大型装载机的方案,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同时大幅增加了铁路的营收。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装载机无法在易燃、易爆、有毒、有辐射等危险场合下工作,及驾驶员劳动强度大等难题,采用AMEsim软件分析的方法设计了一种装载机遥控的方式和系统,利用AMEsim建立了系统的机电液耦合模型,通过使用AMEsim中的信号模块参数设置来模拟遥控信号输入,然后对装载机的遥控系统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提前设置的参数信号所对应的状态相符,证明了这种新型的装载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在简述虚拟原型技术(VP)及工程机械企业实施虚拟原型技术意义的基础上,以WA470-1轮式装载机为例,通过运用proe软件建立装载机工作装置运动学模型,进行动臂的强度分析,精确求解出偏载工况下装载机动臂的应力,为工作装置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从而缩短设计周期,减少装载机动臂材料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装载机液力变矩器闭锁技术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液力变矩器闭锁技术对装载机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对某型带闭锁离合器装载机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进行了计算,并与相同结构条件下不带闭锁离合器装载机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装备闭锁离合器后,装载机的各挡位最大输出功率之和提高了31.7%,且各挡位最高车速升高,加速时间缩短,最高车速对应的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降低,说明液力变矩器闭锁技术能显著地提高装载机在高速时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6.
基于自动变速的混合动力装载机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装载机能源的利用率与变矩传动效率,通过分析某5 t装载机的工况特点,提出了基于自动变速的并联式混合动力方案;采用模糊逻辑控制策略,通过在线估计系统需求转矩与车速,以需求转矩、超级电容SOC值、车速、油门开度及液力变矩器效率作为输入,输出发动机与电动机的工作点及系统挡位.结果表明:发动机效率提高,超级电容SOC值稳定,挡位变化合理有效,混合动力比传统装载机节油约9.56%,混合动力自动变速比传统装载机节油约11.82%,改善了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集中参数法建立装载机液压转向系统的传热仿真模型,并对高速跑车试验工况进行仿真分析。针对50型轮式装载机几种典型作业方式,对同轴流量放大转向系统和流量放大转向系统2种配置的装载机利用传热模型分别进行热平衡仿真计算,并计算2种转向液压系统的功率损失。研究结果表明:仿真与试验结果一致,证明模型准确可信。目前装载机热平衡工业性试验中普遍采用的I形铲装循环工况,并不是装载机液压系统最大热负荷工况。同轴流量放大转向液压系统装载机在T形作业中热平衡温度与环境温差最高为74.3℃;流量放大转向液压系统装载机在V形作业中热平衡温度与环境温差最高为62.64℃。  相似文献   

18.
前车架作为装载机的主要结构件,它的焊接方法决定了整个装载机的精度问题,从而影响整机的性能,针对ZL30B轮式装载机前车架焊后变形超差率较高的问题,通过分析前车架的具体结构形式,制定并采用了合理的焊接工艺,使得前车架的焊接变形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大型三维建模软件CATIA建立了装载机的三维实体模型,利用CATIA中的传感器的碰撞试验功能检测各零件间是否干涉,并通过CATIA中测量工具测量装载机的主臂和铲斗翻转的最大角度,提取装载机的各项参数,最终运用CATIA中的电子样机模拟装载机铲土、翻斗、提臂、转向、倒土等连续的基本动作,实现电子样机的实际工作过程中的运动模拟,为装载机的样机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介绍CAD/CAM的产生及发展。然后谈CAD/CAM对建筑机械业的的影响。本文独道见解是:CAD/CAM技术对建筑机械业影响巨大,一个全新的计算机辅助建筑工程制造CAEM概念将产生。当CAEM实现时,建楼房将象儿童搭积木房子一样轻而易举,“安得广厦万千间,使得天下寒士尽欢颜”梦想会成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