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青 《世界知识》2013,(2):52-53
2012年,两岸关系步入深化、巩固阶段.两岸政治关系虽然尚未获得突破,但三尺冻冰开始出现了融化的迹象:岛内社会“两岸化”与“九二共识”社会化继续使得两岸因素对岛内社会发挥积极、正面的影响,民进党资深政治人物谢长廷登陆为展开民进党与大陆的合作营造了氛围。但同时也应看到,民进党的“台独”立场不会转变,其所谓的“中国政策”调整难以有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日前,民进党发言人罗致政以学者身份赴大陆出席两岸关系研讨会,在云南受访时提出“国共可以求同存异,民共两党也可以”,展现与大陆大交流、大和解的强烈意愿.这是民进党2008年失去执政权后,首次由具党职身份者赴大陆参加研讨会,被视为“破冰之旅”. 蔡英文在2012年台湾“大选”落败后,民进党开始了一次前所未有的两岸政策讨论,似有大转型之势.然而,以“台独”为立党之本的民进党,坚持以“两岸两国”的政治框架处理两岸事务,是不可能打开两岸互动大门的,两岸政策也不可能有实质性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2012已然过去,民进党叫嚣一年的两岸政策调整仍旧是雷声大、雨点小。年初民进党在新一届台湾领导人选举中失败,多数舆论认为民进党是败在否认“九二共识”上。此后民进党内出现要求检讨和调整大陆政策的声音,但将近一年过去,人们并未看到民进党在此问题上有调头的迹象,相反仍被“台独”意识形态捆绑,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无所作为,  相似文献   

4.
贫富差距:蓝绿较量新焦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岛内蓝绿两大政治阵营的斗争与较量中,民进党在两岸议题上的较量形势较国民党颇为不利,于是它开始调整策略,试图从“族群政党”转向“阶级政党”,攻打“民生牌”、“治理牌”与“阶级牌”,将“贫富差距”作为攻打马英九当局的武器。随着形势的发展,收入分配与贫富差距问题将成为未来蓝绿较量与下届“总统”大选的攻防新焦点。  相似文献   

5.
王建民 《世界知识》2008,(21):55-58
从党内之星到民进党之痛,陈水扁与民进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渊源;一个党被一个人绑架的奇闻是因为陈水扁、民进党、“台独”之闻早已形成“生物链”,谁也离不开谁。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两岸经贸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趋紧密,与之俱来的是两岸政治交流和政治关系也出现缓和与紧密的发展;两岸之间的政治交往一直成为两岸政党处理两岸关系的头等大事,政治交往也成为衡量两岸关系的风向标;台湾民进党面对两岸之间如火如荼的交往,不得不调整党的组织路线和纲领,以因应台湾社会的变化和两岸关系的变化;民进党作为台湾地区比较大的并且有过执政经验的政党,将来有可能再次成为台湾地区的执政党,因此民进党的转型及现代化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受到权力利益、政党竞争和大陆因素等等的复杂影响.蔡英文在1月14日"大选"中落败后请辞民进党主席,随后由高雄市长陈菊代理党魁一职至5月底新的权力核心产生.民进党在纷纷扰扰中进入盘整期,围绕权力核心及两岸政策调整的各种较量暗中集聚,改革派与保守派、务实派与激进派、中生代与"天王"世代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民进党能否利用未来两年岛内没有重大选举的"空窗期",在两岸政策上拿出能为岛内民众接受的新论述,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8.
明年是台湾“大选”年,现在台湾的主要政党阵营有两个,一个是“泛蓝”阵营,即国民党和亲民党的“连宋合作”,另一个是“泛绿”的民进党阵营。这两个阵营的主要分歧点是,在两岸问题上,“泛蓝”承认“九二共识”,主张“三通”。而民进党则明目张胆地推行“一边一国”,企图推动台独。所以明年的“选举”就是以“一个中国”和“一边一国”的对立为主题。依我的看法,如果明年民进党继续当政,则两岸关系在往后四年内会出现很大麻烦,因为他们认为2008年奥运会后中国的地位会更加上升,那时候台独的希望就渺茫了,因此民进党领导人很可能会在2008年奥…  相似文献   

9.
民进党成立至今,不断打着"本土化"和"台独"两个旗号,以操弄两岸公共突发事件为契机,利用台湾统独矛盾,煽动省籍民粹情绪。民进党操作两岸公共突发事件的策略表现为:以弱制强,产生杠杆作用;操弄统独议题,欺骗岛内民众;挑起种群争端,换取政治资本;大打悲情牌,骗取政治选票。笔者认为民进党操弄两岸突发事件在短期内可以增强部分选民的凝聚力,具有政策的时效性、过程的非原则性和效果的短暂性,但从长远上看,它对岛内的政局的稳定、两岸和平与稳定产生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面对即将到来的台湾"大选",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的两岸政策主张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蔡英文在4月9日民进党举行的2015年首次"中国事务委员会"上通过民进党发言人郑运鹏转述了其讲话与立场:"她充分理解各界关切,也体认民进党重返执政在两岸关系上必须承担责任,‘我们有信心可以处理好两岸关系,避免意外,更不会挑起矛盾、冲突和对立’。民进党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维持两岸现状’,即维系台海和平及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为了重新夺回“执政权”,民进党必须进行重大改革,实现转型;丢了“台独”神主牌位,民进党即失了军魂,因此它对大陆政策的调整只能是策略性与技术性调整。  相似文献   

12.
“美牛”可不是一头美丽的牛。马英九执政以来连遭重创,先遇金融风暴,再因“八八水灾”引发执政危机,眼下又遇一坎:在未取得岛内共识的情况下,与美国签订协议,正式放宽美国牛肉进口,从而引发争议。在民进党的大肆鼓噪下,“美牛事件”从台美双边经贸问题迅速升级成新一轮政治风暴,不仅进一步加深马当局执政困境,还影响到海峡两岸关系下一阶段的发展,尤其为两岸商签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埋下新的变数。  相似文献   

13.
汪曙申 《世界知识》2012,(21):44-45
10月4日至8日,民进党重量级人士、曾任党主席和"行政院长"的现任中常委谢长廷,以台湾维新基金会董事长的民间身份前来大陆参访.他在北京和厦门与大陆对台高层领导和涉台研究机构会谈,提出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看法,着重阐述了以"宪法共识"、"宪法各表"来面对、处理和超越两岸差异的主张.谢长廷在今年民进党"大选"失利后准备重新调整两岸政策的背景下访问大陆,对观察今后民进党的两岸政策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今年年初以来,陈水扁废除“国统会”和“国统纲领”,其“台独”步调越走越急,大有“不撞南墙不回头”之势。其实,透视陈水扁上台六年多来在两岸关系上的一系列政策的出笼,可以发现:其真正的决策核心范围相当小、决策过程比较“短平快”、决策思维以保住权力(包括选票)为第一考量。首席军师邱义仁在陈水扁的两岸政策智囊中,现任“国安会”秘书长邱义仁是一只“领头雁”。这位新潮流系的精神领袖,毕业于台大哲学系,前后辅佐过民进党的江鹏坚、姚嘉文、许信良、施明德、林义雄五任党主席,先后当过民进党、“行政院”、“国安会”与“总统府”的…  相似文献   

15.
力军 《世界知识》2014,(3):53-55
即使民进党内就“冻结台独党纲”达成共识,也不会改变民进党强烈的“台独”立场与主张。正如台湾《联合报》社论所言,民进党“甩掉台独,比推翻一个政权还难”。  相似文献   

16.
汪曙申 《世界知识》2010,(21):48-49
<正>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压力下,民进党一直在尝试调整两岸政策,然其结构性矛盾未除,任何细节变化的效果都将十分有限。9月中旬,民进党主席、新北市长参选人蔡英文接受台湾《苹果日报》专访时称,"两岸政策稳定性很重要,民进党若再重返执政,会延续前朝政策,不会横柴入灶(闽南话,意指蛮干)"。  相似文献   

17.
陈咏江 《世界知识》2013,(22):52-53
自台湾“立法院长”王金平涉嫌为民进党“立院党团总召”柯建铭进行司法关说一案(以下简称“关说案”)爆发后,民进党见猎心喜,趁机煽风点火,大肆进行系列政治操弄,  相似文献   

18.
虽然距离5月的民进党主席改选还有一段时间,但民进党内俨然出现了“两个太阳、一个月亮”的竞争格局,加上形势瞬息万变,民进党主席选举已经是风起云涌,硝烟浓浓。  相似文献   

19.
民进党执政后,台湾经济出现明显逆转,民间投资与外商投资双双下滑,经济增长创下历史新低,失业率迅速上升。不少学者开始担心台湾会不会成为战后的“第二个菲律宾”?台湾当局在担忧台湾经济过度依赖大陆的思维下,对两岸经贸关系的错误定位与“防堵性”大陆经贸政策,在相当大程度上限制了台湾经济的发展,是台湾经济出现“边缘化”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汪曙申 《世界知识》2014,(16):62-63
<正>不管蔡英文的两岸政策如何走,都将受到三大结构的制约。7月20日,民进党举行了第16届第一次全体党员代表大会(简称"全代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权力结构,党主席蔡英文的势力进一步扩大,其主导民进党发展转型的能力增强。今明两年是民进党推动政策路线转型的关键期,今年年底"七合一"选举不仅是对蔡英文领导能力的一次检验,而且将对民进党下一步为2016年"大选"推出新的两岸政策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