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辰河高腔主要的伴奏乐器为唢呐、笛子、备子、京胡、二胡、三弦、大鼓、小锣、云锣、钹、小鼓、大桶鼓、课子、尺板等,其首要任务是为唱腔伴奏,起着烘托气氛的作用,它们是形成这一剧种和声腔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区别于其他剧种的重要标志。特制的辰河高腔唢呐发音柔和,音色优美,能与唱腔融为一体,在伴奏中起着特殊作用。近年来,辰河高腔伴奏乐器有了很大的发展,增加了琵琶、扬琴等乐器,尤其是乐队的出现,在配器手法上对西洋管弦乐队配器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
湖南传统花鼓戏是湖湘境内最有代表性的剧种,在全国三百多个地方戏中名列前茅。其艺术魅力的主要来源之一即是其独特的音乐曲调。湖南传统花鼓戏的曲调可分为四大类型,即小调;牌子———包括走场牌子和锣鼓牌子;以及打锣腔和川调。  相似文献   

3.
流行于沅水中上游地区的辰河高腔是湖南省一大地方戏,被学者及戏剧学家们誉称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由于弋阳腔的传入,沅水中上游地区产生了辰河高腔,在当地,人们又把“佛”、“道”、“傩”等音乐唱腔运用在戏曲中,使辰河高腔在剧作内容、体式及风格上有自己的特色。传统的辰河高腔都带有强烈的政治性、颂忠谴奸的精神祈求,体现了善恶有报的伦理道德思想。从戏曲本身来看,辰河高腔已具有“写意”、“传神”、“虚实相生”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4.
一 赣剧是多声腔综合剧种,分高腔、昆腔和弹腔三大声腔系统,青阳腔属于高腔系统,受弋腔、余姚腔的影响而产生,因而承袭了弋阳腔系的某些特有形式,并在长期实践中发展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艺术手法——“滚调”。这是青阳腔对戏曲声腔史最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在全国三百多个戏曲剧种中,有些剧种是单声腔剧种,有些剧种是多声腔剧种。云南壮剧既有在本土民间音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山乐西土戏的(乐西戏调)和富宁土戏的(哎依呀)腔调、(哎的呶)腔调,同时又有融合其他剧种声腔的广南北路沙戏的(沙调)、富宁土戏的(乖嗨咧)腔调、(依嗬嗨)腔调以及散用在富宁土戏和广南沙戏音乐中的(皮黄腔调),因此,云南壮剧是以本土腔为主要特征,融合其他剧种声腔的多声腔少数民族剧种。  相似文献   

6.
黄文锡先生是以改编见长的剧作家,经他改编的剧目有弋阳腔、青阳腔、弹腔、文南词等,他的《送饭斩娥》《夜梦冠带》《荆钗记》《紫钗记》《还魂后记》等剧目均是在保留原作前提下的再创造,高腔清唱剧《还魂曲》将清唱剧与赣剧高腔嫁接演唱,突破了赣剧剧目的封闭状态,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为赣剧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了鲜活的艺术元素,对于赣剧艺术的革新无疑具有深远意义。由他改编的《荆钗记》和《还魂后记》分别荣获首届文华剧目大奖和剧作奖、第九届文华新剧目奖。  相似文献   

7.
张学旗 《科技信息》2009,(32):276-276,278
在戏曲的诸要素中,音乐所占的比重很大,因声腔是戏曲与观众最直接的媒介,故而对声腔的研究是戏曲音乐改革的重中之重。祁剧,是湖南地区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在长期的传承流变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声腔。本文仅对其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声腔——高腔进行论述,阐述了高腔的音乐特点和高腔与宗教音乐的关系,从而谈谈自己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正郃阳提线木偶戏又称郃阳线胡,民间俗称"线戏""线猴戏""线胡戏"或"小戏"。它历史悠久,音乐、唱腔、剧目、偶人造型都别具一格,是我国傀儡戏中的古老剧种之一。该剧种包含了提、拔、勾、挑、扭、抡、闪、摇等艺术技巧,赋予提线木偶以鲜活生命。郃阳提线木偶戏在古悬丝傀儡的基础上,繁衍于郃阳这一地区的线戏艺术,是我国戏曲艺术中较为著名的一支。  相似文献   

9.
师娟娟 《科技咨询导报》2010,(9):223-223,225
河南省陕县地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当地土生土长剧种与外来剧种交流频繁,各剧种(团)都有自己的代表剧目。所以,在陕县地区戏曲舞台上,新老剧目群星璀璨。交相辉映,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本文将从蒲剧的题材、分类以及取材于陕县的两个名剧来阐述陕县蒲剧的剧目特色。  相似文献   

10.
辰河高腔生成环境与流源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辰河高腔脱胎于江西弋阳腔,是流行于沅水中上游一带的一大地方戏.是当地民族生态环境的产物,是人们价值取向与审美的自然选择,是人们适应生态环境的艺术创造,是民族文化的长期积淀,它不仅再现了沅水流域古代佛、道、傩文化图画,更再现了辰河高腔艺术产生源头的农耕图画,它在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对中国戏剧艺术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论湖湘地域文化与本土戏曲音乐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民族众多、地域宽广,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湖南本土戏曲高腔的艺术特色和音乐风格。因此,从本土地域文化的特点中,可以挖掘本土戏曲高腔音乐的来源、结构、特点及艺术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郭沫若在早期史剧形式的探索中,主张向西方借鉴,进行"崭新的移植"。但在实际创作中,基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素养,他的史剧形式"移植"打上了深刻的中国烙印。就诗学传承而言,除了近现代西洋戏剧形式的继承,他的早期史剧实际上还继承了四川民间说唱艺术形式、元杂剧形式等中国传统文艺形式。在中西方文艺形式的继承中,郭沫若早期戏剧形式探索取得了相当的实绩,对中国新文学话剧形式的探索与开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文明戏时期最重要的新剧社团是春柳社、进化团与南开新剧团.春柳社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先驱,进化团的演剧具有浓厚的革命气息,南开新剧团在文明戏全面衰落之时"为中国早期话剧注入生机".  相似文献   

14.
平南牛歌戏作为广西地方戏剧的一种,近年来深受当地人的喜爱,出现繁荣景象。其中必有其存在价值及意义。作为一种地方乡土戏剧,它有其自身的内容和特点。本文试从资料收集入手,整理出平南牛歌戏的具体内容及其各方面的特点,并以之作为广西地方戏剧文化材料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15.
云南壮剧既借鉴了广戏等周边剧种的表演艺术,又吸收、融化了本民族的武术、舞蹈动作,还提炼、吸收了大量生活动作。在角色行当划分方面,云南壮剧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繁简并存的历程,到解放前夕,富宁土戏、广南东路沙戏的角色行当划分比较细致,而广南北路沙戏、文山乐西土戏的角色行当划分则比较简略。  相似文献   

16.
弋阳腔作为一种独特的戏曲文化,历经数百年流变而不死,影响遍及东西南北,在戏剧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某种程度上担当着“百戏之祖”的地位。探讨弋阳腔这种独特戏曲文化的传播方式,对揭示其广布民间、源远流长的原因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创新在每一种艺术形式中,都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话题。戏剧的创新往往在新创剧目上体现出来。新中国成立后,云南壮剧的新创剧目便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使得古老的云南壮剧呈现出一派琳琅满目的崭新气象。  相似文献   

18.
云南壮剧分为富宁土戏、广南沙戏和文山乐西土戏三个分支,其中以富宁土戏历史最长,并且发展得最好最快。土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优秀剧目,从土戏上演初始的《侬智高》到建国后的《螺蛳姑娘》再到新时期的《阿寿还乡》,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时代特色和审美情趣,反映了壮剧土戏与时俱进的特点,并且体现出了很高的民族伦理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悄然而至的数字媒体正引发着一场媒介革命,受其影响,戏曲也在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迈进,"互联网+"将成为未来文艺场域的基本构成和常态。在戏曲传播领域,数字媒体起到连接演员和观众的桥梁作用,改变了戏曲的传播模式,影响其传播意识,不断催生出新的传播形态,开拓了多样化的反馈渠道。戏曲传播意识的现代化表现在戏曲的商品化、运营思维的现代化,出现了职业戏曲推广人;戏曲的跨界合作催生了多元的戏曲形态,拓宽了传播渠道。与此同时,围绕观众群的拓展,数字媒体在拓展传播空间,缩短心理距离以及提升全民关注度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