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1 毫秒
1.
维护和平与繁荣经济,是当代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关心的两件大事。这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和平,才能有发展;只有稳定,才能有繁荣。和平的国际环境是各国谋求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而开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促进各国的经济繁荣,对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和加强各国人民的友谊,又将是有力的推动。——这是赵紫阳总理五、六月间出访西、北欧时,传播给世界的重要信息,引起各国的热烈反响,得到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2.
在21世纪,各国无不把发展当作首要任务.任何国家要想取得发展,一个安定的政局、和谐的社会公民意识是非常重要而又必须的,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树立起和平意识,同时又要时刻保持对战争的警惕,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避免重蹈覆辙,让世界在和平中取得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3.
“和平发展道路”是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继承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础上的又一伟大创新,是实现新世纪国家发展目标的战略挟择。它以“和平”理念为基础,既体现了当代中国对自身角色、未来形象的定位,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于实现中国的自身发展,同时又以中国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各国共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文 《世界知识》2020,(3):16-17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周边外交,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开创和发展了对我国总体有利的周边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周边外交发展轨迹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科学地观察国际形势的变化,认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而不再是"战争与革命"。他认识到,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因此中国处理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应立足于和平合作,而不是对立对抗,为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5.
半月述评     
1955年就要过去了。回顾过去一年来国际形势的发展,可以说是世界和平力量获得辉煌胜利的一年。亚非会议以后,世界反殖民主义的斗争,空前高涨;和平共处的精神日益深入人心;愿意以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基础的国家,愈来愈多;和平、中立的地区不断扩大。日内瓦四国首脑会议使全世界人民深信国际局势进一步缓和的可能;日内瓦四国外长会议则又使人民认识到要取得国际局势的继续缓和,必须通过长期的、反覆的斗争。一年来,牢不可破地团结着的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力量继续获得迅速增长,成为巩固世界和平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6.
崔鹤 《科技信息》2011,(5):I0180-I0180,I0414
学习不同的文化对我们学习英语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在政治上、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关系、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学习两国间的差异会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其他不同国家之间的交际:从经济上来说,在全球化的时代,理解各国风俗习惯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从学术方面来说,成功的交往是以相互了解各国风俗和价值观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7.
最近,关于改善和扩大国际间的正常贸易关系、恢复与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的传统经济和贸易关系,已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一个极端迫切和普遍的要求了.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所采取的限制和禁止资本主义世界与和平民主阵营国家进行贸易的政策,已经给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性的后果.特别是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的经济危机已经愈来愈成熟了,这就不能不引起资本主义世界的其他国家的极度恐慌,因为它们那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的脆弱的经济,是经不起日益迫近的美国经济危机的打击的,因此,纷纷要求恢复与和平民主阵营各国的贸易.某些国家并已不顾美国的一再反对,开始走上与和平民主阵营各国恢复正常贸易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谁在威胁世界 谁在威胁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但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摘自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相似文献   

9.
本文题目中所列的“当今”是指1991年苏联解体,特别是去年9.11事件以后的时期。笔者在这里讨论当今欧美关系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考察目前欧盟美国关系在其中展开的整个外部世界框架;接着探讨欧美对这一新的世界框架所持的不同的世界观,包括各自的时代观与战略观,这是当今欧美关系既竞争又合作的根源之一;最后关注一下在这种既竞争又合作的欧美关系中,人们最为常见的经济生活领域。  相似文献   

10.
当1958年即将来临的时候,世界形势已发生了一个新的转折点。由于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壮大;由于亚非许多民族主义国家的成长和世界被压迫民族反殖民主义斗争的高涨;由于世界和平运动和中立倾向的发展,以及帝国主义阵营的削弱和美国侵略政策的失败,世界形势的发展已越来越不利于帝国主义而有利于和平和社会主义的事业,特别是由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莫斯科会议所体现的世界社会主义力量的国际团结和苏联两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更明显标志了两大阵营力量对比的新的转折点,这是继十月革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革命胜利之后的又一个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陆鸣 《科技智囊》2006,(5):8-11
“和平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 构建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实现人与人的和睦,人与自然的和谐,国与国之间的和平相处,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这是温家宝总理在澳大利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主题演讲中的精彩论述,从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和谐”这一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已经跨越国界,成为当今世  相似文献   

12.
李新烽 《世界知识》2010,(12):48-51
<正>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彩虹国度"。这里既有白浪滔滔的好望角,又有闪闪发光的黄金钻石;这里曾因实行惨绝人寰的种族隔离制度而臭名昭著,更因实现了难能可贵的种族和解与社会转型而美名远扬;这里是人类的摇篮、人间的天堂、动植物的王国,还是享誉世界的和平斗士曼德拉的故乡……  相似文献   

13.
裁减军备和禁止原子武器的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民所普遍关切、重视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直接关系着世界的和平和安全,密切影响着各国人民的生活。自从今年1月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全世界人民书”以来,反对准备原子战争、立即销毁和停止制造原子武器的签名运动日益蓬勃地在世界各国开展。最近在赫尔辛基举行的世界和平大会,更集中地表现了世界各国人民要求裁减军备和禁止原子武器的强烈的共同愿望和决心。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也在为着解决这个和平攸关的迫切问题,从各方面作着不懈的努力。亚非二十九国在历史性的万隆会议中一致通过了呼籲主要有关国家促进裁军和禁止大规模毁滅性武器的决议。欧洲八国在华沙签订的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中莊严地保证它们将通过同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6月27~28日,由清华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协办的第四届世界和平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开幕式,并以《共同构建人类和平安全命运共同体》为题致辞。李源潮说,当今时代,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性、利益的共同性、挑战的共同性、治理的共同性日益凸显,人类正在走向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民的命运与各国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休戚与共,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倡  相似文献   

15.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选择。德意志第二帝国和英国等国家的历史教训及经验表明,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实现大国崛起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要处理好和平发展与奋发有为、和平取向与底线思维、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世界共走和平发展道路等诸多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已逐渐渗入社会各个角落,它促进了各民族间的平等和国际问正常关系准则的确立。同时对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世界和平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推动了世界政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建设和谐世界的思想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主张。这一主张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给世界阐明了正确而又科学的和平发展道路和方向,符合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当前,南北差距扩大,新干涉主义大行其道,恐怖主义,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对构建和谐世界形成挑战。惟有坚持“携手共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才能解决当今世界人类面,断的各种冲突和危机。  相似文献   

18.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格·马·马林科夫在对美国国际新闻社欧洲分社社长金·史密斯所提出问题的答覆中,再一次向世界各国人民指出了巩固国际安全的正确道路,在全世界各地,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受到了广泛而热烈的欢迎.在一九五三年,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和世界各国的人民一道,在为争取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这一坚决斗争所获致的成就已替进一步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打开了更广泛的新的可能,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为争取和平而不懈斗争的决心和信心.现在,正当世界进入一九五四年的时候,马林科夫又代表世界和平堡垒的苏联,  相似文献   

19.
维护世界和平的巨大贡献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上一直奉行着和平的外交政策。它们坚持不渝地为争取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不懈斗争,并作出了巨大贡献。社会主义国家一向同情和支持亚非国家反对殖民主义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近几年来,特别是“万隆会议”以来,社会主义各国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许多亚非国家建立和发展了彼此间的友好合作关系。自从1954年以来,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和亚非国家的领导人相互进行了友好访问,如周恩来总理和布尔加宁、赫鲁晓夫等先后赴印度、缅甸等亚洲国家的访  相似文献   

20.
池田大作先生认为只有和平思想与和谐教育才能提高人们的“教养”水平,唤醒人们捍卫世界和平的意识,加强国际、民族间交流与理解.让世界各国人民宽容多元、尊重差异,是实现“人与人之闻心怀宽大地共处”和平景象的关键。读书能培养人们遵循生命至上法则的和平思想,提高人们的教养水平,是实现“人性革命”的重要路径,促进人的和谐发展。读书是培养人们和平思想与价值观念的和谐教育形式之一。阅读培养人的高尚人性,从而理解对立、宽容多元、尊重差异,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