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虫草属多元起源的分子生物学证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测定了虫草属 (Cordyceps)代表种及其相关无性型菌 (anamorphicstate )核糖体rDNAITS区序列 ,并从国际分子生物学数据库中调取相关序列 ,以Phylip35分析软件构建序列距离矩阵和分子系统发育树图 ,结果表明 :虫草属各个种之间ITS区序列差别比较大 ,不能形成一个单系的类群 .冬虫夏草 ,古尼虫草 ,蛹虫草 ,大团囊虫草在系统发育上分别与丝孢纲(Hyphomycetes) ,束梗孢目 (Stilbelaes)的中国被毛孢 ,丝孢目 (Hyphomycetales)的黄绿绿僵菌 ,丝孢目 (Hyphomycetales)的球孢白僵菌 ,担子菌纲的Cyphomyrmexminutus非常接近 ,在树图上分别处于相对独立的分支 ;说明形态学上划分的虫草属并非一自然发生的类群 ,也说明了虫生真菌形态与基因水平进化的不一致性 .  相似文献   

2.
在对天门冬属4个种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克隆测序的基础上,并对4个种进行序列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4个物种的亲缘关系很近,它们间的ITS序列的变异小,GC含量高,在60%左右.(2)4个物种在系统树上聚为一类,文竹与其他3种天门冬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处于系统树的一支,其...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木兰科(Magnoliaceae)拟单性木兰属(Parakmeria)等10种(11个样)植物的叶绿体DNAmatK基因部分序列(1039碱基对).最大同源性分析构建的系统树图建议:①拟单性木兰属与单性木兰属(Kmeria)有极近的同源关系;②木兰属(Magnolia)的玉兰亚属(SubgenusYulania)与拟单性木兰属和单性木兰属关系亦很近,并形成1个单系分支;而木兰属的2个亚属,木兰亚属(SubgenusMagnolia)与玉兰亚属之间的关系却较远,木兰属内呈并系演化特征;③木兰亚属,木莲属(Manglietia)以及玉兰亚属、拟单性木兰属和单性木兰属所组成的分支形成一个单系分支.拟单性栏属、单性木兰属的系统位置,以及它们与栏属之间的关系需要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4.
通过组织分离及物种鉴定,对信阳杉木内生真菌种类进行了研究.得到丝孢纲(Hyphomycetes)和腔孢纲(Coelomycetes)真菌4科12属15种.淡色孢科(Moniliaceae)3属5种,暗色孢科(Dematiaceae)2属2种,黑盘孢科(Melanconidaceae)2属3种,球科孢科(Sphaeropsidaceae)5属5种,这些真菌均为半知菌,是杉木内生真菌首次记载.其中,拟茎点霉Phomopsis sp.、球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coccodes分布于杉木各样地各器官,为杉木内生真菌广布种.  相似文献   

5.
从分子系统学角度出发,对鸡油菌属(Cantharelus)、喇叭菌属(Craterelus)和钉菇属(Gomphus)的模式种的25SrDNA部分序列进行了测定,并与另外10目的13个担子菌和1个接合菌的25SrDNA序列进行比较分析,以接合菌总状毛霉(Mucorracemosus)为外类群构建出这些担子菌的部分25SrDNA序列的系统树图,探讨它们3属之间及它们与其他担子菌的关系及其系统学上的意义.认为鸡油菌与同科的喇叭菌关系最为亲近,而钉菇属看来也应该归入鸡油菌目Cantharelales中,这与传统方法的分析结果较为一致;虽然鸡油菌类真菌又与各肉质的伞菌类群的关系相对较密切,但它应该有其相对独立的进化路线,将这一类真菌上升至目一级的分类阶元是比较恰当的;但钉菇目Gomphales上升到目的水平是否恰当则有待更多的数据去证明.  相似文献   

6.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发酵初、中、末期草莓酒中的真菌群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草莓酒中的真菌隶属于7个菌门,29个纲,70个目,127个科,195个属。在门水平,子囊菌门、担子菌门、接合菌门始终是绝对优势菌群。在属水平,Pilidium、子囊菌门未确定属、葡萄孢霉属是草莓酒自然发酵过程中的主要优势菌群。假丝酵母属、隐球酵母属、毕赤酵母属、掷孢酵母属、亚罗酵母属是主要的非酿酒酵母。菌群动态及差异分析显示,葡萄孢霉属、假丝酵母属、毕赤酵母属与草莓酒的理化及感官品质可能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研究初步阐明了草莓酒自然发酵过程中的真菌群落结构,对草莓酒的发酵管理及品质改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续断菊白粉病的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形态学鉴定、致病性鉴定和分子系统学鉴定方法对中国商丘地区首次检出的续断菊白粉菌的系统进化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分生孢子梗直立,圆柱形,简单无分枝,大小为108~220μm×10~12μm,包含1个足细胞,2~3个短细胞;分生孢子串生,圆柱形,无明显纤维体,大小为29~42μm×19~24μm;附着胞呈乳头形;病原菌接种叶片病症与自然状态一致,形成薄而边缘不明显的白色斑片;对其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获得595bp序列(GenBank登录号:JQ010848),经MEGA 3.1软件分析,其与来自二孢白粉菌(Golovinomyces cichoracearum)的AY739111,HM449077,AB453762,AB077673序列聚为1枝,而与来自同属另3个种的ITS序列亲缘关系较远.研究表明,商丘地区的续断菊白粉菌为二孢白粉菌(G.cichora-cearum).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柏科(Cupressaceae)柏木属(Cupressus L.)5个种及扁柏属4个种的cpDNA非编码区petG—trnP序列进行了分析,其片段的长度范围在417bp~479bp之间.以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作为功能性外类群,运用PAUP*和MEGA软件分别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应用最大似然法得到一棵最优系统树,其-Ln=2232.47.结果表明:用petG-trnP序列来分析柏木属和扁柏属的系统发育关系是可行的;中国柏木属植物是一个单系类群;Ctmmaecyparis nootkatensis与扁柏属其它植物关系较远.因此,柏木(Cupressus funebris)和Ch.nootkatensis均应并入柏木属.  相似文献   

9.
对弯孢属(Curvularia Boedijn)的分类学作了简短的阐述。报道了河北省弯孢属真菌的10个种,其中4种为国内新记录种,5种为河北省新记录种。国内新记录种是枝孢弯孢(C.brachyspora Boedijn),香茅弯孢(C. cymbopogonis Grove & Skolko),中隔弯孢(C. intermedia Boedijn)和管突弯孢(C. protuberata Nelson & Hodyes);河北省新记录种是须芒草弯孢(C. andropogonis (zimm.)Boedijn),苍白弯孢(c.pallescens Boedijn),棒状弯孢(C. clavata Jain),膝曲弯孢(C. geniculata(Tracy & Earle)Boedijn)和近缘弯孢(C. affinis Boedijn)。文中有种的鉴定特征描述和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0.
孢囊放线菌(Actinosporangium)是目前国际上有争议的一属放线菌。这属放线菌比较罕见,我国未发现过这种菌。在分离筛选稀有放线菌的过程中,我们从河北省保定地区的土样中分离到一株放线菌(8562),其气生菌丝和基内菌丝上均能形成假孢囊,细胞壁Ⅰ型,形态结构与游动放线菌科各属和链霉菌科其它各属以及有假孢囊的马杜拉放线菌属有明显的区别,应列入链霉菌科成为独立的一个属——孢囊放线菌属。经形态与培养特征以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全面鉴定,并与国际上已知孢囊放线菌进行比较,8563菌株同已知孢囊放线菌近似种明显不同,应是新种,因其气生菌丝和假孢囊呈紫褐色,定名为紫褐孢囊放线菌新种(Actinosporangium violaceofuscum sp.nov.)。 本文对这一新种的分离筛选与鉴定进行了描述,并对孢囊放线菌属的存在及其分类地位问题提出一些新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