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8 毫秒
1.
袁锁鸿 《华东科技》1998,(11):37-38
90年代美国的经济增长现已进入了第8个年头。若按照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这个繁荣期已应开始消退,但从目前看来,美国的经济的基本因素依旧充满活力,国内需求旺盛,金融市场活跃,充分显示了美国当代经济的优势强点。特别是美国的经济现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过程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据美国1996年《商业周刊》报道:认为美国目前出现的“新经济”即“知识经济”,其主要动力是信息技术革命和商业全球化浪潮。又美国商务部1998年发表报告说,美国的“数字经济”正在崛起。在这里,我们可以这样地认  相似文献   

2.
美国[新经济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经济”论——所谓“新经济”论,是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12月30日发表的一组文章中提出来的。文章指出,“新经济”是以信息革命和全球化大市场为基础的经济。美国的“新经济”是从80年代开始,近几年来发展速度加快。《商业周刊》1997年11月17日载文重申在美国确实存在“新经济”,文章指出:“新经济”概念并不意味着通货膨胀的消亡和永远不会再出现衰退,也并不意味着经济周期已经不再存在。“新经济”同传统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和软化,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高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尽管如何看待美国“新经济”在经济学界存在不同的看法,但是,美国“新经济”是知识经济的典型代表,这是不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商业图书”泛指内容与经济现象有关的各种图书。每年从新出版的图书中评出十本最佳商业图书,已成为美国出版界的一个惯例。从1996年的十佳商业图书中对美国人的阅读偏好和感兴趣的话题可以略窥一斑。名列“十佳”之首的是 R.塞缪尔逊的《好日子与不满足:权力年代的美国梦,1945~1995》。这本  相似文献   

4.
彰显全球管理视野,关注世界管理动向《咨询》专刊特约著名管理专家汪俊宏坐阵“名刊点击”,用咨询的视角解读全球著名管理媒体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Week)一直是美国最专业且最受国际商业人士欢迎的指标性经济周刊之一。随着最近国际势力不断逼迫人民币升值,其中尤其以美国最为积极,于是我们从美国8月8日出版的《商业周刊》的一篇美国经济报道来观察美国经济近况,并探讨一些有趣的经济怪圈。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商业图书”是指描写与经济活动有关的人和事的书,其内容十分宽泛。在这类图书中像《追求卓越》、《艾科卡自传》等曾经风靡世界。美国出版界每年都要对各类图书进行“评点”,从中选出“最佳”来,  相似文献   

6.
目前,美国的新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并冲击着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劳动就业市场。 “新经济”指的是由电脑和网络发展带动的经济,包括电脑软件、技术支持、金融服务、咨询、媒体和网上零售以及高技术设备等部门。它不同于传统概念上的建筑、交通、公用事业、批发零售、医疗和教育等部门,又被称为“因特网经济”或“信息经济”。 “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对劳工需求的迅速上升。据美国《商业周刊》报道,从1990年1月到1999年7月,美国“新经济”部门人员  相似文献   

7.
哈佛商业评论预言“继产品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体验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在美国,每天平均约有100万人到游乐园去游玩,许多人都多次乘坐游乐设施。无论是时速为100英里的“过山车”、还是加速度达自由落体8倍的气动“月球弹跳”,顾客的安全都是最受关注的。安全是游乐业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8.
一个对“中国制造”说了一年“不”字的家庭的经济学实验,使中国读者认识了萨拉·邦焦尔尼。这位40岁上下的美国主妇曾经是资深的商业记者,获得过美国商业编辑和作者协会的最佳商业报道奖。  相似文献   

9.
在上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后的20年间,美国经济经历了一段前所未有的长时间繁荣。这20年的繁荣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企业和企业家,也给商业著作的繁荣提供了最丰厚的土壤。这些优秀的商业著作是美国在繁荣时期进行商业运作的最深邃的总结和思考。不但对美国经济,对全世界的经济发展都有非常重大的参考意义。其中一些著作已经在全世界广为流传,被很多管理咨询培训公司奉为商业管理的经典。 2002年9月,美国福布斯杂志又最新评选出了20年间20部美国最伟大的商业著作。  相似文献   

10.
“新甬商”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崛起的宁波籍商人群体,是宁波商业传统与现实政治文化的产物.“新甬商”在近30年取得了经济上的巨大成功,但在商业文化的制度建构与精神引领两个层面尚有诸多不足.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的“经世致用”的商业文化精神本身存在无法克服的缺陷,另一原因则是商业文化受到现实的制度文化与商业环境的严重制约.  相似文献   

11.
《世界博览》2012,(18):12-12
美国《商业内幕》杂志,总结了外国人在中国经商最难以理解的四个“怪癖”。  相似文献   

12.
灵活、多样,资本增值快;脆弱、短视,也不是没问题。今年10月,在世界经济界颇有名气的美国《幸福》杂志把香港评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商业中心”。我们不妨对香港这个被西方经济权威誉为“自由经济的典范”的地方进行一番调查研究。把香港这只“五脏俱全”的小麻雀解剖解剖,说不定它会为您提供大量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市场活动的知识。这里连着世界把当代香港市场同古代的“日中为市”作比较,首先可以看到它的活动范围大得无可比拟。“日中为市”只是狭小的物物交换场所。在香  相似文献   

13.
IT 业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全球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美国商务部研究报告指出:“数字经济的巨大活力来自信息技术产业、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公司提供经济生活中支持信息技术商业运作的产品和服务;90年代中期以来,正是由于这些产业的重要因素,才出现了经济快速和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率降低以及无数的技术革新。”从1995年到2000年,IT 业的产值仅占美国经济的8%,但却占整个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商贸是商业和贸易的合称,是社会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行业、经济活动或经济现象。什么是商业?马克思指出,商业是“商品交换的发达形式”,是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经济事业。社会分工必然导致商品交换的出现,商品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社会分工越是细化,商品交换也就越发展,商业也就越发达。商品交换日益频繁、日益扩大的同时,还在地域上不断  相似文献   

15.
美国经济从1991年初起持续增长,在主要西方发达国家中一枝独秀,这种经济被称为“新经济”。近年来,美国经济界对“新经济”的研究逐步升温,国内也展开了对美国“新经济”的讨论。如何认识美国“新经济”的特征、动因及运行态势,对于分析美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具有重要意义。一、美国“新经济”的特征美国“新经济”的特征主要有三个:1、经济稳步增长。1992~1995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28%。1997年上半年以后经济以近6%的速度增长。[1]美国占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从1991年的33%提高到了1995年35%。近三年来,达沃斯世界…  相似文献   

16.
《科技智囊》2009,(5):I0047-I0048
采购经理人指数,通常都是指美国的采购经理人指数,它是衡量美国制造业的“体检表”,是衡量制造业在生产、新订单、商品价格、存货、雇员、订单交货、新出口订单和进口等八个方面状况的指数,是经济先行指标中一项非常重要的附属指标,是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商业报告中关于制造业的一个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17.
90年代末,美国经济在高科技的神话下,吸引了巨额外资的流入,支持着美国的经济增长、股市飞涨和美元的强势地位。而这些因素互促互动,促使美国经济整体上形成“良性循环”。但随着高科技神话的破灭,美国经济中一些潜在的问题一一暴露出来。目前看来,美国经济面临五大忧患,逐渐从“良性循环”转为“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当代地方科技》2001,(3):45-46
1988年在硅谷成立的趋势科技只是一个不到10名员工的防毒软件小公司,短短十多年间,趋势科技跻身全球第二大亚洲最大的防毒软件公司,香港《远东经济评论》称趋势科技为“亚洲最具发展潜力的软件公司”;美国的《财富》杂志将它选入“亚洲最酷”的公司;而趋势科技公司董事长张明正自己,两度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亚洲之星”,1996年被国际IT专业杂志《EDA ASIA》读者选为“年度最佳发明家”,台湾IT界称之为“防毒网路霸主”。趋势科技公司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张明正认为,实现公司前景的关键是使之成为真正国际性的企业,成功地将不同的技术和  相似文献   

19.
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特别是克林顿当政以后,美国政府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加强民用商业技术开发应用、提高美国经济竞争力的科技计划。这些计划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政府与私人企业和大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进行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活动,所以又称之为“科技伙伴计划”。目前,“科技伙伴计划”与“科技政策”、“R&D投入”一道,成为美国政府推进科技进步的  相似文献   

20.
美国决策层已经在程序上最终确定格林斯潘将在明年1月31日“下岗”。从1987年至今,格氏任职美联储主席长达18年之久,被认为是联储局92年历史中最伟大的主席、最成功的货币政策总舵手、美国经济的“守护神”。总之,格林斯潘留下了太多让人品味、让时间证实的东西。美国共和党大佬议员麦凯恩曾说:“即使格林斯潘死了,我们也要把他撑起来摆在桌子后面当摆设。”算算也是,在格氏任内,全球经济总值由17万亿美元升至44万亿美元,美国占其中的1/4。格氏真正“玩转”了美国经济、世界经济两个舞台。美国经济在格氏“统治”下成就斐然。他促成了美国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